其他

1955年,考古队挖掘朱棣的陵墓,挖了三天之后,匆忙撤离

2017-07-29 鱼羊历史

摘要:1955年,考古队经过国家批准,对明十三陵中的长陵进行考古挖掘。工作人员在长陵进行了三天的挖掘之后,却匆忙撤离了现场,直到今天朱棣的陵墓依旧完好无损!


在北京昌平县北10公里,有一座山名叫天寿山,这里埋葬着明朝从朱棣到朱由检一共十三位皇帝。从开始建造至今已经有将近600年历史,在无数动荡岁月中,十三陵的地面建筑多次被毁,但地宫却从来没有被破坏。可让人追悔莫及的是,在建国之后,十三陵却难逃厄运!


吴晗、郭沫若上书,惹出一段历史公案


时间回到五十年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吴晗、郭沫若联名向国家申请,请求发掘明十三陵明成祖朱棣的长陵。报告中提出,挖掘长陵可以出土很多文物、资料,对于研究明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历史,将有非常大的帮助。


为什么是朱棣的长陵?


朱棣的长陵是十三陵中第一座修建的陵墓,也是规模最大的一座。朱棣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有太多的历史需要明史专家研究,所以吴晗、郭沫若第一个就盯上了朱棣的长陵。而且根据传说,失传几百年的《永乐大典》很有可能就陪葬在朱棣的陵墓中。



发掘朱棣陵墓的消息一传开,文物局长郑振铎、考古研究所所长夏鼐立刻站出来反对,两人的情绪十分激动,亲自去见吴晗与郭沫若,希望他们收回申请。夏所长语重心长的劝导:“现在全国都在进行生产建设,皇陵好端端的为什么要发掘,况且我们现在的技术并不成熟。”可吴晗、郭沫若根本听不进去,大家只能寄托于上级部门的意见。


几天以后,上级做了批示,只有四个字“原则同意”,这是历史性的一刻,揭开了主动发掘帝陵的序幕。1955年冬,“长陵发掘委员会”在北京成立,郑振铎、夏鼐虽然不同意发掘,但身为文物局、考古所的领导也只能参与其中。在委员会下成立了一支考古队,队长由年仅28岁的赵其昌担任。


风雪长陵,勘探挖掘万分艰难


1955年北京的冬天寒冷异常,山区的气温经常低至零下20度。在郭沫若的一再催促下,赵其昌只能带上探工赵同海顶风冒雪,来到长陵做先期的勘探挖掘。当时的长陵完全是荒山野地,条件十分艰苦。而且又是天寒地冻,挖掘进展的非常缓慢。


白天两人在长陵宝顶上钻探,到了晚上只能到附近村中借宿,一连三天下来,也没有发现有用的线索,二人的身体反倒有些吃不消,最后不得已,只能匆匆忙忙的撤离长陵。而朱棣的长陵就此躲过一劫。


赵其昌回去之后,将情况向委员会说明,经过开会研究讨论,委员会决定先发掘一个较小的陵墓,积累经验,然后在挖掘朱棣的长陵。开始考古队选择的是朱棣儿子明仁宗的献陵,在挖掘半个月后也是没有找到地宫。正好这时万历皇帝的定陵传来了线索,有人发现了入口,就这样万历皇帝的定陵成为了被打开的皇帝陵。


定陵发掘之后,很多文物由于技术原因损毁严重,鉴于这种情况,上级部门出台政策,今后再也不能主动挖掘皇陵,此后郭沫若又曾经多次申请挖掘武则天的乾陵,都被驳回!

▼快戳“阅读原文”看往期被删精彩猛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