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他是曾国荃的救命恩人,却在攻克南京16天后暴死,曾国藩:死因不可外泄

2017-11-01 林森 鱼羊历史

点击上方「鱼羊历史」关注,每晚八点半推送

回复「揭秘」,看欲罢不能,闻所未闻的野史奇谈




▼点击下方音频主播鱼公子为你讲古▼


清同治三年(1864年)六月十六日,湘军九帅曾国荃指挥官兵在太平天国都城天京(即南京)的太平门距城墙约十余丈的两个地道里引爆了埋设的炸药,将城墙炸开一道巨大的缺口。随后,湘军将士蜂拥而入,杀进了这座围困已久的六朝故都,与坚守城内的太平军展开了惨烈的巷战。至十八日,城内太平军三万余人除极少数突围之外全部战死,历14年、席卷18省的太平天国运动宣告完结。


此战过后,时任兵部尚书兼两江总督的湘军统帅曾国藩对麾下的心腹爱将们论功行赏。经过公推,大家一致认为,时年27岁的年轻骁将、总兵李臣典当居第一。


李臣典是谁?在今天,知道这个名字的人并不多。可在当时,他可是一员叱诧风云的湘军名将。李臣典字祥云,道光十八年(1838年)生于湖南新邵县巨口铺镇。小时候,李臣典家里很穷,他不得已,只能以割卖马草为生。长期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吃苦受累,不仅锤炼出了他坚毅勇敢的性格,更使他练就了一身好武艺。17岁那年,恰逢湘军九帅曾国荃进军宝庆府,途经巨口铺。李臣典觉得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来了,于是便前往军营毛遂自荐,加入了湘军。由于他身材魁梧、精明能干,深受曾国荃器重,被曾国荃引为心腹,跟随他出生入死,并在战火中逐渐成长为一员猛将。





每次打仗,李臣典均甘当先锋,不仅战功卓著,还救过曾国荃一命。咸丰八年(1858年),湘军与太平军战于江西吉安南门外。此役,天平军顽强抵抗,致使湘军损失惨重。作为主将的曾国荃也身受重伤,从马上跌了下来,眼瞅着就要被太平军乱刀砍死。危急关头,李臣典大喝一声,挺枪跃马杀入敌阵之中,拉起曾国荃,随即又杀出重围,将曾国荃救了出来。经此一战,李臣典名声大振,被誉为世之虎将。咸丰十年(1860年),湘军进攻太平军在安徽的重镇安庆。由于安庆乃太平天国都城天京的门户,它的得失对太平军而言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故而太平军倾尽全力拼死守御,英王陈玉成更是亲率数万精锐前来支援,使得湘军苦战良久难有突破。战事焦灼不下,让曾国荃很是挠头。关键时刻,又是李臣典站了出来。他“驰告诸将曰:‘事急矣,成败在此举!’言毕,臣典横槊前驱,与诸营合力决荡,贼大奔,斩首数千级。”(《清史稿》)李臣典奋勇向前,以一副不要命的劲头勇猛突击,最终使得太平军乱了阵脚。俗话说,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念。在李臣典的带动下,湘军人人向前,各个争先,终于攻克安庆。李臣典因此役之功,被授予参将军衔,赐号“刚勇巴图鲁”。


(图)曾国荃(1824-1890年),曾国藩的九弟,湘军主要将领之一,因善于挖壕围城有“曾铁桶”之称。


此后,李臣典的战功越立越多,官也越做越大,从参将到总兵,再到记名提督(记名,就是有头衔但暂时没有实职的意思),官职在清朝的武将当中可以说是到顶了。不过,李臣典虽是猛将,但军纪却很差,所到之处烧杀抢掠奸无恶不作。俗话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他所带的信字营的官兵也个个效尤,信字营成为曾国荃的吉字军中风气最坏的一个营。但因为他打仗厉害,是难得的大将,因此曾国荃从不责备,这更使李臣典有恃无恐、变本加厉。


南京之战中,李臣典再次大展神威。多日围困后,他侦知敌粮未尽,诸军苦战渐疲,向曾国荃献策挖地道以火药破城,城崩20余丈。随后,他和朱洪章等将率先入城,与太平军巷战两昼夜,杀敌万余人。他下令“见长毛者杀”,太平军为避难,纷纷剃掉长发,于是他又下令“见新剃发者杀”。捷报传至京师,李臣典功居第一,锡封一等子爵,赐黄马褂、双眼花翎,其赏赐在诸将中除主将曾国荃外,无出其右者。


然而,就在李臣典大功告成之际,他却在收复南京后仅仅十六天便一命呜呼了!关于他的死因,史书上只有一句话:“臣典遽病,恃壮不休息,未几,卒於军,年二十七。”(《清史稿》)说他忽然得病,但仗着身体好不休息,不久就死了。才27岁,到底得了什么病?又忙于什么工作不得休息呢?史籍毫无记载,成为当时一桩谜案。


普遍认为的一种观点,说其死于纵欲过度。因为长期带兵在外,又是血气方刚的年纪,他尤爱美色,每占一城池,第一件事便是叫亲兵为他抓女人。南京女子娇美,李臣典早有耳闻,攻城时,他就以“戮绝妖男,虏尽良女”为口号激励部下。等南京告破,李臣典就迫不及待地连抢洪秀全后宫宫女数十人,日夜纵欲。结果灯枯油尽,骤然而亡。


不过,笔者以为此种说法并不可信。原因何在?南京城破后,湘军确有很多恶行。据曾国藩的心腹幕僚赵烈文记载,当时,湘军在城中恣意横行,除烧杀抢夺外,还随意在大街上凌辱青年女子,“哀号之声不忍闻”。城破五日之后,仍然是“尸骸塞路,臭不可闻”;“精壮长毛除抗拒时被斩杀外,....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斫戮以为戏,匍匐道上。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俱无....哀号之声达于四远。”人们如此传说李臣典的死因,或许是源于痛恨湘军的恶行。其实,比李臣典好色得多的洪秀全,后宫中女人无数,他和这些女人生育的儿女不过才十一个,其中只有八个是在天京生的。所以,洪天王虽然荒淫无耻,但也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天天都在给女人“恩施雨露”。既然洪秀全都不是这样,比之逊色的李臣典就更不可能如此纵欲了。


(图)出自《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呤呖(著)


另一种说法,是李臣典遭到了竞争对手的暗算。收复南京,这可是一件不世之功。谁要是成为其中的第一功臣,日后的前途可想而知。正因如此,湘军中许多人都对这个“第一功臣”垂涎三尺。而在参与南京之战的湘军诸将中,功劳、地位、资历在李臣典之上的,不乏其人,即便与其相仿的朱洪章等人,对李臣典也甚为不服。


史籍记载,湘军大将朱洪章是第一个杀入南京城中的。然而在论功行赏时,曾氏兄弟将李臣典排在第一,俘获当时太平军第一名将忠王李秀成的萧孚泗第二,朱洪章仅排第三。其中缘由,恐怕与李臣典和曾国荃关系更为密切不无关系。朱洪章对此曾颇为不满,来找曾国荃理论。曾国荃自知理亏,无言以对,只能将身上佩刀解下交给他说:“焕文(朱洪章字焕文),论功行赏乃吾兄定夺,然阁下事系李少荃(即李鸿章,李鸿章字少荃)暗中操弄所致,你可去将其诛之。”朱洪章听罢,只得一笑了之。纵观湘军诸将,能力和战功远逊于朱洪章的许多人后来都擢升提督之衔,而朱洪章却以一总兵职终老。其中缘由,恐怕很难不和李臣典之死有关。或许,正是朱洪章派人暗杀了李臣典,也未可知。


据说李臣典死前,曾国藩、曾国荃到大帐看望,几人详谈许久。李死后,曾国藩对曾国荃说:“祥云的死因必须严加封锁,绝对不准外传出去。倘若走漏风声,不仅大损祥云的英名,整个湘军都可能被抹黑。”是什么死因让曾国藩如此小心?如果说是湘军的军纪差,这早已不是秘密,无需保密。恐怕不愿让外人知道湘军的内丑,才是曾国藩严密封锁消息的原因。


当然,最近又流传第三种说法,这种说法最早来源于《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作者王诚在《李臣典死因质疑》一文中认为,李臣典南征北战多年,身上负伤无数。加之在南京之战中身先士卒,新负之伤肯定不少。恰好城破之时乃是盛夏,伤口感染化脓,而李臣典由于忙于抢夺妇女和金银财宝,忽视了对伤口的处理,进而导致病情迅速加重,猝然而亡。


看来,李臣典究竟是因何而亡,恐怕还需要学者们进行更多深入的研究才能真相大白。


*作者:林森,字天俊。鱼羊秘史签约作者。历史学家、军事家,擅长用故事刻画、分析历史人物及事件,著有《谁将主宰未来天空》《金戈铁马之两宋烽烟录》《盛世余光》等历史、军事类专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