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志愿服务+非遗技艺  |  广西非遗点燃学青会,让青年朋友爱上非遗


在学青会举办期间,本届学青会运动员村志愿者之家的非遗文化体验区成为不少运动员的“打卡点”,据悉,253名志愿者“小青芒”在运动员村的志愿者之家,累计服务超3.4万小时,服务运动员约1.2万余人,服务非遗项目9000余人。


从开幕式令人惊艳的“桂韵山水画”到闭幕式在青秀山铜鼓广场的“文体旅融合,从赛场上的青春绽放到赛场外的非遗文化体验活动,以“广西式浪漫”惊艳全国,不仅让人们见证体育盛会中蕴藏的文化深意,也让广西多项非遗技艺借助学青会平台呈现给全国,为文明交流互鉴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

非遗项目传承人和志愿者现场教学,运动员在比赛、训练间隙,前来参与“点米成画”、布艺绣球、编线角香包、邕剧脸谱绘画、南宁剪纸等非遗体验项目。丰富的赛后生活让他们对壮乡历史悠久、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以“五谷”为主要原料

以棉签、牙签为工具

“点”出生肖、荷花、各种动植物并装裱成画

祈求生活美满、吉祥和睦

其技艺沿袭至今,独具桂韵


“点米成画”体验区的“小青芒”每天都会向前来体验的运动员们介绍“点米成画”的历史故事,并将作品分类标记好,细致地为运动员们介绍每幅作品的难易程度,预算完成时间,运动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留时间自由地选择喜欢的图案进行创作。


运动员们在“小青芒”的协助下体验“点米成画”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运动员们与工作人员“点米成画”作品展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自治区级非物质遗产项目(那莲赛巧节)代表性传承人曹文碧老师说,“点米成画”已经有24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一项民间传统美术,古时,“点米成画”寓意着丰收与富饶,米的颜色则是用草本的原料去染色。其在学青会运动员村很受运动员们的喜爱,每天都有几百人来体验。

学青会负责志愿服务工作的工作人员温露华说,前来体验“点米成画”,除了被非遗文化魅力所吸引之外,也有“小青芒”的“功劳”。

志愿者他们每天十分热情地讲解这个制作过程,我被他们的热情感染了。而且完成一幅画作,需要一粒一粒大米粘上去,大概要花两个小时,非常考验耐心,也让我们每个来体验“点米成画”这个非遗项目切身感受大米来之不易,要珍惜粮食。”温露华说道。


学青会工作人员温露华与“点米成画”作品合影


球    

作为壮乡的吉祥物

作为为人称道的定情信物

广受运动员们的喜爱

每日预约爆满,门庭若市

彰显壮乡的独特魅力


在非遗文化体验项目中,布艺绣球制作难度较高,要求“小青芒”们要学会较为精细的针线活,以及需要更多的耐心,但他们在志愿服务中乐此不疲。“小青芒”陈阳阳说:“在此之前我们都进行了专业的培训,能担任学青会非遗体验区的志愿者,感觉非常荣幸,能帮助运动员完成绣球的制作过程,也非常有成就感。”


“小青芒”正在协助运动员制作绣球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对于运动员们非常喜爱的“布艺绣球”体验区,曹文碧老师说,布艺绣球的美好寓意以及“高颜值”吸引了许许多多的运动员们,谈起将非遗技艺和学青会结合在一起的原因,她表示绣球是非常能表达我们广西情怀与民族文化的非遗物品。


曹文碧老师与制作绣球的运动员们合影


正在制作布艺绣球的安徽省游泳运动员表示,来这里是第一次接触布艺绣球制作,也是第一次接触针线活准备自己带回去留个纪念,和朋友“炫耀”一下。


安徽省游泳运动员正在制作绣球


线

缠绕着的彩色编织线

简朴小巧的线角香包

作为传统手工制作

极具民族特色、尽展壮乡风情


对于“布艺绣球”与“线角香包”的非遗体验区的志愿者,曹文碧老师称赞道:“他们上手都很快,志愿者每天在这里忙忙碌碌,不仅很细心,也很专业,运动员们都表示很满意。我觉得他们都非常棒,他们现在的技艺也可以说是非遗技艺的传承人了。

“小青芒”正在协助运动员制作线角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曹文碧老师为我们讲述线角香包缠绕彩色编织线的深刻内涵,线角香包可以缠绕着黄、蓝、紫、绿、红等五种颜色的编织线,其中红色代表着红红火火,绿色代表永恒的生命,紫色代表着美好的事物,蓝色代表着壮族,黄色代表着汉族,线角就代表着各民族人民心连心,过着美好的生活。


各式各样的线角香包


黑、黄、棕、白、绿

不同颜色,表现脸谱角色的不同性格

运动员们在脸谱上勾勒的一撇一捺

专注认真、一丝不苟

是大家对邕剧脸谱的尊重与喜爱


“邕剧脸谱”体验区的“小青芒”们每天都会提前过来调制好颜料。运动员们在制作过程中,缺少哪种颜料,他们都能迅速做出反应,准确找到不同颜料的摆放位置,及时为他们解决问题。每天忙完之后,他们手上都沾满了颜料,但他们从未抱怨,并乐在其中。


“小青芒”正在协助运动员们彩绘作品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运动员们彩绘作品展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对于极具南宁本地特色的邕剧脸谱,广西工艺美术大师钟昀睿老师说,邕剧在舞台上要讲好一个故事,需要通过形体的表演动作,脸谱是我们邕剧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国家级的一个非遗文化。在志愿者之家让运动员们体验彩绘脸谱,在彩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当中的历史文化故事,也可以慢慢地去了解我们南宁这所城市。


“一剪之趣奇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

郭沫若先生曾这样赞美剪纸技艺

一把剪刀、一张纸

运动员们“剪”出了乐趣、感受到了传统文化魅力

千剪不断、线线相连

是传承、更是时代的接力


“我们的志愿者非常的优秀,大家的学习能力非常的强他们比我在其他的学校专门教的学生都优秀很多,在这里起到了很大的一个作用。钟昀睿老师对负责“剪纸”非遗体验区的志愿者“小青芒”们给予肯定。


钟昀睿老师与香港运动员们合影





运动员们在“小青芒”的协助下体验“剪纸”艺术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运动员们与剪纸作品合影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来到剪纸非遗体验区,南宁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钟昀睿老师特别为我们介绍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剪纸作品以及广西12个世居民族人物剪纸作品,这两个极具民族特色的剪纸作品,承载着深刻内涵。广西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始终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自治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不断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良好局面。老师们和志愿者“小青芒”协助运动员们一起用剪纸艺术,表达对维护民族团结稳定、促进共同富裕的坚定决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剪纸作品


来自天津的运动员史梓序已经完成壮壮、美美吉祥物以及十二生肖等多幅剪纸作品,“第一次来都不会做,还好有志愿者姐姐耐心地教我,我觉得剪纸艺术非常有意思,这次我想尝试难度系数高一点的。”史梓序拿着正在裁剪的小熊猫,开心地说道。


天津的运动员史梓序


来自陕西省的运动员代雪媚说应该多设置一点这种非遗展示的地方,然后可以让更多人感受到,让更多的人喜欢,因为我身边好多人很喜欢剪纸,但是没有了解的渠道,我觉得这次学青会做得非常好。


陕西省运动员代雪媚正在裁纸


志愿者之家“小青芒”们以专业细致、热情周到的服务交出了学青会志愿服务高分答卷,收到了非遗传承人、运动员们以及工作人员等多方好评。同时志愿者之家“小青芒”们也通过志愿服务,进一步让青年朋友爱上非遗,沉浸式感受广西非遗文化。

开展非遗文化体验区,让非遗文化元素融入学青会,让八方来宾放松身心的同时领略非遗文化之美。广西非遗点燃了学青会,赋予了学青会一种独特的魅力,让全国感受到广西非遗文化的魅力,也让文化在交流与交融中绽放光芒。


志愿者之家非遗文化体验区部分“小青芒”合影



策划 | 共青团广西区委广西志愿者指导中心

作者 | 魏良瑾 马彩英/照片

       | 魏良瑾 马彩英/视频

编辑 | 马彩英

初审 | 魏良瑾

复审 | 谢敏

审定 | 周岚

投稿志愿故事:gxqzx1995@163.com



点点点,赞和在看都在这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广西志愿者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