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融合转型中的传媒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2016-12-11 融媒观察

导语


随着媒介融合进程的不断深入,媒体的用人需求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在专业背景、职业技能、性格素养等方面,都对应聘者提出了更具体、更高的要求。那么,在新媒体时代,传媒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资质?一个传媒人在职业生涯中怎样才能满足社会期待?“看传媒”收集整理学界和业界专家观点,为您勾勒出一个优秀传媒人的轮廓图。



学界说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蔡雯教授:多元、复合、专业人才将更受欢迎



第一,专业背景倾向于融合型人才和精通某一领域的专才。


通过分析人民日报社2015年校园招聘的46个传统采编岗位,我们发现有理工科专业学习背景的优先”“从事农村类新闻采访报道的岗位,有经济专业学习背景的优先”的附加条款。又比如,中央电视台在2016年校园招聘中,将传统编辑记者岗位细分为新闻、外语、专题、文艺四大类,又将新闻类采编岗位开放为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汉语言文学、国际政治、外交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专业共同竞争,择优录取。

 

第二,素质要求:看中团队协作、抗压和创新能力。


媒体需要“热爱”新媒体并且对新媒体保持持续“热情”的从业人员。除此以外,不同的岗位还对应聘者的“兴趣”点做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如中国新闻周刊提出“热爱与网友打交道”。“热爱”对应着有“责任心”与“抗压”,要求应聘者能够妥善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随时准备承担突发专题重任。

 

第三,传统媒体内部出现的新工作岗位。


数据工程师。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变动实例是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在“中央厨房”中,超过70%的工作人员是数据工程师,这个庞大的数据编辑团队在选题策划阶段,数据支持人员能够同时监测多个数据指标和舆情变化情况,在更大范围内找到异常和最新的异动。数据支持人员本身也能成为“采访者”和“写稿人”,只不过“采访”的对象是数据,写出的“稿子”是带有新闻点、契合新闻选题、基于最新数据的数据分析结论。


可视化编辑。一般要求具有新闻或者统计专业背景,在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性的同时,要有较强的数据梳理及分析能力,并且能够以图表等形式将数据信息完美呈现。


网络互动编辑。这是一类主要负责处理媒体与用户关系的岗位,包括在各类平台上对媒体文本进行包装以做出个性化和差异化、制定用户策略与策划用户活动、处理回复用户评论或私信。


产品经理。这一类新岗位要求从业者具备一定的广告、营销与公关方面的知识储备,要能够根据地域差异、用户群体差异制定阶段性拓展策略。产品或客户经理还要承担合作谈判的任务。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昆:我们需要“四个维度”的新闻传播人才



作为一个以培养传媒人为己任的新闻传播学院的院长,从我自己的教学生涯中,深感考察一个传媒人是否能够满足社会的期待,应该从四个维度即长度、宽度、高度、温度着眼。


首先是长度,它指的传媒人的职业素养、专业能力。由于网络新媒体的崛起,信息传播又一次模糊了职业与非职业的界限。但是在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是传播者的时代,社会更加需要权威的声音。这种权威性、公信力与传媒从业者的职业素养、专业能力是分不开的,也就是说长度决定了传媒人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其次是宽度。对于传媒人而言,宽度意味着开阔的视野,广博的学识,完善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传媒人的知识结构应不限于新闻学,而应该涉猎与传播相关的其他学科,诸如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领域,建构广博、合理的知识体系。


再次是高度。它指的是思想的高度、道德的高度、政治的高度,也指敏锐的洞察力、深刻的反思与批判精神。面对纷繁复杂的万象,能够本着理性的精神,从政治大局、道德精神的高度,独立地审慎思考,客观报道,公平立论。


最后是温度。一个传媒人应该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敬畏生命,对于弱者能够自然地流露出关爱之情,应该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刘伟:现在最需要的是“三高”人才



曾任新华社人事局长的刘伟坦言,单纯的新闻传播学科背景人才,在媒体行业并不太吃香,当前的媒体行业更青睐拥有交叉学科背景的人才。除了专业背景之外,得以塑造新闻高端人才的是三个“高”字。


刘伟认为,“我们需要培养有高雅气质的人,需要有高尚精神的人,如果说有了这两个‘高’,他再能掌握高新技术,这就是现在中国新闻发展最需要的人才!”


业界说


澎湃新闻产品总监、新闻发言人孙翔:新闻叙事与判断新闻真伪是最核心的能力



新闻理念、家国情怀、社会责任与人文思考在内的价值观体系,是在新闻学院学到的最核心的内容。价值观体系是新闻价值传承的前提,这并不因为新媒体的出现而变化。如果盲目地追求技术上的革新而忽视了价值观体系的传承,对新闻学院来说得不偿失。


除了基础的新闻技术,新闻人才还要有广泛视野和很强的学习能力。记者最核心的能力是新闻叙事能力、判断新闻真伪的能力。如果你的新闻能力很强,但不太会其他方面的操作,没关系,会有其他的专业人员来配合你。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董事长邹贤启:走出校园,走出互联网,走进社会,走进生活



邹贤启针对合格的新闻人才培养提出了四条标准:


◆增强实践性,走出校园,走出互联网,走进社会,走进生活。

◆提高互动性,和整个社会的进行互动。

◆加大针对性,针对新闻教育中似是而非的理论问题,进行针对性地解答。

◆加强总结和梳理,多反思,多总结。


中国日报社副总编高岸明:国际传播需要“高厚深宽”的新闻人才



纵横形势之下,高岸明就国际传播业务实际情况,对新闻人才提出了四个维度上的要求。


◆高度。国际传播人才要有更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终其一生传播中国的远大新闻理想。

◆厚度。国际传播人才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讲好中国故事”,所以要切实增强对国际传播人才的国情教育。

◆深度。一方面,国际传播人才要掌握新闻业务能力和新闻技巧,注重培养新闻敏感、新闻策划、新闻要素采集等能力,应拥有优秀的中外文技巧以及深厚的文化功底;同时,还需要与时俱进,适应融合发展的需要。

◆宽度。传播的对象和主体都是人,国际传播人才要做杂家,知识面要宽。要“glocal”——即兼顾“global”和“local”。


北京日报社副总编初小玲:“三个强化一个精细”的人才需求



新媒体冲击之下,《北京日报》选择“两翼齐飞”:在坚守传统媒体职责的同时,也在互联网传播的场域内积极尝试。在这一发展思路下,《北京日报》对人才的需求条件十分明确,即“三个强化一个精细”。


◆“三个强化”是指强化党报功能的特色报道、强化《北京日报》的理论阐述和观点引导、强化主流价值观的传播。

◆“一个精细”是追求从内容到呈现方式上的精细。


山东大众报业集团副总编辑郑立波:缺的是新闻传播产业人才



“首先,怎么解决当前新闻人不把自己当作新闻人,而当作新闻民工?其次,我们现在新闻学的本科教育到底是培养新闻传播人才还是新闻传播产业人才?” 新闻传播产业的业态是多种多样的。一家报业可能囊括了报纸、电视、网络在内的多种业态。


郑立波认为,当前的新闻传播学能够满足“记者编辑”等岗位的需要,“但是对新闻传播产业的人才,是很难满足这个需要的,我们现在比较缺的是新闻传播产业的人才。”


新华网副总裁汪金福:创意策划是核心竞争力



汪金福曾参与打造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达十数年;投身新媒体领域后,掌舵新华网的汪金福对新媒体人才也有了自己的一套标准:


◆创意策划是核心竞争力。互联网上纯文字形态的报道比重已经大为下降,有更多形态的新闻报道不断出现,比如图解、数据新闻、视频等等。新媒体最终是要把人们喜欢看的内容,以特别好的创意送达到终端用户手里,所以培养人才第一点,恐怕是创意。

◆媒体需要复合型人才。新华社未来五年发展规划中核心的一条就是培养“全媒体记者”,除了会摄像、摄影、写文字,还能懂技术各方面要有所了解。

◆实习非常重要,学生每个学期都应该有一段时间参与实习。


(来源:看传媒)


校对/融媒体网周小兜


| 融媒热文 |


习近平: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新媒体、新技术!


微信公众号投票衍生“投手” 朋友圈则成营销宝地


大数据内容生态创投沙龙12月10日在北京成功举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