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纽约时报》订阅用户增长了10倍以上?人民网:显然是翻译错误

2016-12-12 常丽桃 融媒观察

《纽约时报》CEO汤姆森(Mark Thomson)11月29日接受CNBC采访时说,尽管持续成为特朗普批评目标,但无论是《纽约时报》的线上还是纸质订阅用户数量都在大选过后出现了激增。汤姆森说,从11月8日大选开始到11月26日,《纽约时报》“新闻产品的付费订阅数净增加了约13.2万”,而在此前发布的声明中也称,这个增速非常“显著”,是“一年前同期的10倍”。


在众人皆为纸媒命运担忧之时,《纽约时报》订阅量大增的新闻则令人振奋,国内媒体争相报道,但疑问也随之而来,“《纽约时报》大选后订阅增速加快十倍”、“《纽约时报》订阅用户增长了10倍以上”,10倍与10倍以上两个表述之间的数量差距还是不小的,且细看还会发现问题,一个说的是订阅增速,而另一个说的是订阅用户,那究竟哪个才是表述正确的?

 


今日,人民网就此发表了一篇文章,为大家一一解答,文中称:“《纽约时报》11月8日-26日间的付费订阅用户净增约13.2万,这一增加量是去年同期增加量的十倍,因此,‘《纽约时报》订阅用户增长了10倍以上’显然是翻译错误;而‘《纽约时报》大选后订阅增速加快十倍’的说法也不准确,应是订阅增量是去年同期增量的十倍,而且仅仅是增量问题,与增速无关。”

 


另根据国外网站中一条CNBC的报道“New York Times subscription growth soars tenfold, adding 132,000, after Trump's win”我们也可得知,《纽约时报》给CNBC的独家信息——从11月8日的大选投票日到上周六(11月26日),时报新闻产品的付费订阅用户净增了约13.2万。报道随后引用总裁马克·汤普森的那句话是,“和一年前同期相比,这是一个急剧的增长水平,10倍。”

 


至此,此事也算是给大家提了一个醒,国外新闻中译时一定要特别注意数字翻译的准确性。

 

其实除了数字翻译错误之外,国内外媒体在新闻翻译中遇到的问题还有很多,断章取义、凭空附会、拔高标题等都是一而再再而三出现的问题。

 

新闻的生命力在于真实,这一条不仅是任何一个新闻学院教给学生的基本新闻准则,同样也是新闻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2009年3月初,一则关于中国收藏家蔡铭超竞拍圆明园兽首的报道曾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不少西方主流媒体如《纽约时报》、法新社、BBC等在编译此新闻时篡改了当事人所发声明,将报道原文中“我不会付款”翻译成“我没有钱支付”,完全违背了当事人的意思,造成了新闻翻译的失实。

 

如若为适应受众习惯,也要注意语言特点、以及语言精准,翻译要明确了解两国之间的新闻用语以及文化的差异。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波兰人展示巨大的充气模型“龙”,中国记者将这一行为解读为“波兰人也崇拜龙”、“把中国元素进行到底”。但所谓“波兰龙”和中国的龙有天壤之别,展示波兰的“龙”和“将中国元素进行到底”根本是背道而驰、牛头不对马嘴,波兰人“崇拜龙”实际上是在崇拜杀死“龙”(杜拉更)的英雄,和中国人把龙视为吉祥如意的象征正好相反。

 


因此,如果要翻译或引用外国媒体报道,必须忠实于报道的原意。编辑在选用时有删节的权利,但不可断章取义,随意改变原文的核心意思。在综合外媒报道时,在同一主题下,被选取的外媒报道其核心观点或事实应保持一致,不可为设定主题服务而舍本逐末。且国外新闻用语和国内难免有些差别,在翻译过程中,转化为本国用语,让读者能够接受,起到推动及感染的作用,但不能刻意拔高或贬抑原文的事实和观点。

 

新闻翻译中的译者权力固然重大,然而用麦克卢汉的话来说:“我们踏进了一个瞬间和即时的传播时代”,在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迅猛、互联网等媒介日益普及的背景下,用偏向性的翻译完成信息改造和实行信息垄断已经愈来愈来难达到目的,或者说只能在相当有限的时间内短暂地达到目的而已,这不是我们作为一个媒体人的初衷。


校对/融媒体网常丽桃


| 融媒热文 |


《纽约时报》豪言未来将拥有1000万数字订户,“新”的付费时代要来啦?


融合转型中的传媒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清华文创院成立,大佬们都说了些什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