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人,愿你在新的一年多一分笃定

2017-02-03 融媒观察 融媒观察

如果不想被忧虑杀死,我们可以做什么?


不忧虑,不容易


今天,是鸡年开工的日子,对于媒体人而言,未来依然充满不确定。但我想送给媒体同行,也包括自己一句祝福:在新的一年,愿我们不再忧虑。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过去几年,忧虑是媒体人的常态。这种忧虑的影响,甚至已传递到其他行业。


熟悉媒体的同行应该都清楚,十年不涨工资,在传统媒体尤其是省级以下媒体中较为普遍。而对于一位上有老下有小的编辑,3560块的月工资,即使在地级市生活,想必也会比较拮据。


比收入微薄更让人忧虑的,可能是媒体未来的渺茫。纸媒的关闭已见怪不怪,而很多电视台的日子也并不好过,一些地市电视台关闭个别频道,在2016年已经发生。


行业如此不景气,我们真的可以不忧虑吗?

 

有勇气,更积极


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忧虑是人性的第一反应。过去两三年,这种忧虑也不时困扰着我,有时甚至会因此做噩梦,并惊醒。


然而,忧虑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让现实更糟糕。心理学上有研究表明,越是忧虑的事情,越有可能成为现实。


数年前,前知名媒体人罗昌平曾有一个预测:随着媒体的大量倒闭,会出现一批媒体人自杀。很不幸,这个预测最终成为现实。这些不幸的同行,很多都被确认患有忧郁症。


如果不想被忧虑杀死,我们可以做什么?


我想,面对困难的人生,我们在心理上需要在心理上多一点勇气,在身体和精神上更积极。


媒体人很多都是学文科出身,难免沾染一些文人的通病,胆小怯懦者常见,我自己也有这个问题。因为这个毛病,面对划时代的传媒巨变,容易跟不上节奏。


比如,要不要离开体制?要不要跳槽到市场化媒体?要不要彻底转行,放弃新闻理想?转型的话,能不能适应?适应不了,又不能回头,怎么办?……这些问题,相信不会只在我一个人的脑海里翻腾。但是,想得太多,常常会影响决策的果断性,从而错失良机。


腾讯网总编辑李方曾谈到从《中国青年报》离开的经历,其中有一个比喻印象深刻。他说,面对时代潮流这条河,先勇敢跳下去再说,关键是决心和行动,“世界上没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别人行你也能行。我还很少看见出来越混越low的。”


举这个例子,倒不是鼓吹媒体人都应该逃离体制,而是想说明,与其在忧虑中摇摆不定,不如勇敢面对现实,做一个果断的决定。


如果你确实不想被媒体不确定的未来困扰,那就勇敢地离开,不要再犹豫。如果说建议,我唯一能给的就是,远离体制,到企业去,到市场化的企业去。


如果你觉得自己年纪太大,已经离不开,没有关系,选择留下也并不是丢人的事情。最重要的是,不要停止学习,并且要更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处理好上下关系,以确保在环境更恶劣时,尽量不被率先淘汰。


如果你觉得自己年纪不大不小,走与留都比较尴尬,也不要过于着急,更不要陷入忧虑的漩涡。可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对内做好本职工作,对外做好准备工作,让身体和精神都积极起来,等待心理和时机成熟。


让身体积极,主要是加强身体锻炼。一方面,在这个阶段,我们生不起病;另一方面,良好的身体状态,可以带动精神积极。不管是做什么运动,总之要动起来。


让精神积极,一方面要遏制忧虑这类负面思想,另一方面要做好积极的心理建设。比如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主动调节压力和情绪;多与家人、朋友沟通,亲情、友情都可以给我们力量;抽时间看一部电影,听一听音乐,娱乐可以让精神放松……

 

多一分笃定


因为工作的关系,认识了一位在东部沿海一地市党报做头版编辑的姐姐,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名牌大学中文系高材生。


她很优秀,所做的版面不时得奖;她很敬业,只有敬业的媒体人,才会喜欢写业务文章;她也很善良,不止一次在交流中提起,想去寻找当年做记者时认识的一个患艾滋病的小男孩,看看他怎么样了。


这样的同行,想必在每一家传统媒体,都有那么一个,甚至几个。他们是媒体的中坚力量,但也同时承受着最大的媒体变革压力。因为,他们正是年纪不大不小,职位不高不低那一类。


就像这位姐姐所说,报社优秀的主任,有几个已走了,因为有能力,有资源,跳槽相对容易。年轻同事,因为没有太多牵绊,跳槽的成本也小,更自由。


而年近中年的媒体人,上有老下有小,为了家庭稳定,不敢随便跳槽;职位不高不低,往体制内单位跳,层级比较尴尬,找到合适的位置有难度,往体制外企业跳,年龄确实是个劣势。


难道中年媒体人就只能被困死吗?当然不是,这位姐姐的思考和行动,也许可以提供一种参考。


2016年,她选择放弃做了8年的夜班编辑岗位,重新开始做记者。做记者后,她仿佛更忙了,有时采访忙,一天要跑7个地方,夜里10点还在高速上奔波。记者节当天凌晨,她说“零点才吃头天的晚饭”。


转岗时许下的“女儿睡前为她读一篇美文,为爱人泡一杯茶”之类设想,没有太多时间实现。她还会为发行头痛,为复杂的人事关系烦恼。


不过,总体感觉,她的精神状态更积极了。这与她对媒体职业的思考,直接相关。


有一次交流中,她说想写一篇《做一个笃定的新闻守夜人》的文章。她认为,纵然行业变迁,但新闻这一行当,有其必然存在价值,坚守的人,应该有一颗笃定的心。唯有如此,才能不浮躁。


“新闻守夜人”的描述,既让我觉得新鲜,也让我觉得感动。更让我眼前仿佛出现一幅画面—— 一个在电脑前静静写稿的媒体人形象。


因为这份笃定,即使做记者再忙,她也很少抱怨,反而经常简述采访中收获的感动与温暖。从她的朋友圈,也很少再看到忧虑职业、行业的文字或转发。


从她身上,我也感受到了一些笃定的力量。


未来依然充满不确定,但只要想清楚自己想做的,能做的,应该做的,确实可以做到不忧虑。


媒体朋友,新的一年里,愿我们更勇敢、积极、笃定,不再忧虑。


(文章来源:传媒1号)

Forwarded from Official Account

传媒1号
传媒1号
Learn More
Views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