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新思读书活动】Zarathustra:读书心得

2016-07-01 Zarathustra 新思读书会

点击上方“ 新思读书会”可以免费订阅哦!


【新思五月风读书活动读书笔记选登】


Zarathustra:读书心得

 

   陆王之学,以本心为根本,而生出精神,其于善恶考量,学问修养,都有独到深刻的看法。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那四句偈语: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存善去恶是格物

这几句话,基本展示了王阳明思想的精髓。我也谈谈我对这几句话的看法和感受。
   《中庸》开篇说: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修道谓之教天命是至高无上的存在,没有善恶与福祸之分,没有高尚卑下之分。天命体现在人的身上,就是人的,也就是本心。所以人的本心作为天命的体现,自然也是无善无恶的,这就是无善无恶心之体的意思。率性为之道,人作为天命的载体,自然要把天命通过人的行为和意念表达出来,这就是。所谓道心,就是实践天命的心,要实践天命,要体现,就要讲求修养,磨练心性,要有行为的规则和规范,要一点一点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认知。就是求道谓之教。教,就是修行、提升、学习的意思。既然有了行动,有了人要实现道的目标和作为,就有了人的意念和意识,就有了不善的判断。有了高尚的分别。有了圣人小人的区分(圣人是把实现道作为目标的人,小人是以实现自我欲望为目标的人)。这就是有善有恶意之动。
   在实现天命和道的过程中,人要具备许多的能力,要掌握很多的方法和工具。首先就是要有判断力,能够分辨出那些行为是符合道的,那些行为是人的私欲,那些行为是人心生出来的魔障和偏见。这就是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就是人行为的标准。最后一句,存善去恶是格物,这就是手法和心念上的功夫,需要我辈生无所息的努力行动,积累知识,坚定信念,去格物,去执行。


   从已经理解了这四句话的角度上看,这四句话是从根本到细枝末节逐渐具体的指引。人应该先明白前两句,在实践时把后两句作为指导。但实际上我们从一个普通人逐渐学习、成长、修养而接近的过程中,是应该把这四句话倒过来理解的。
   存善去恶是格物
   知善知恶是良知
   有善有恶意之动
   无善无恶心之体

   我作为一个向上的人,从一开始的思考和生活中,本有一个利弊的心。是有趋利避害,爱生恶死的本能。为此,我要研究我身边的人和事,了解我所处环境中的事物,并反省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加深自己对自己和世界的理解和认识,以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便是存善去恶是格物
   随着我思考和认识的加深,逐渐发现也并非绝对。善与恶混杂在一起,是是非非也如此纠结不清,可见三省吾身也并非易事。还需要我们有一些根本性的标准,以这个标准去分辨万事万物的善恶是非,这个根本标准就是良知。此时我已经到了知善知恶是良知的境界了。
   我越是深入我的良知,在学习、实践、追求的过程中,就越发现世间的万事万物本没有一个善恶是非的分别,善恶的划分不过是出于我个人的意愿,是我有意或无意的利害判断。才明白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至此,我的心已经近道了,有些知其所止的意味。再进一步明白有无相生,善恶相随,本无正邪高下,何论善恶是非?自性清明,凡有所相,皆是虚妄,以及本心的关系,进而回到文章的开端,又从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存善去恶是格物

做起,实现一个整体的循环,来一次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太极,无极的转换。于是便更近天命,更知本心了。

 

 

(文中插图均为新思读书会群友原创作品)


新思读书会,智慧在读书!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



轻轻一扫,即可订阅!

【操作方式:扫描或长按二维码】


谢谢阅读

新思读书会群微信号:V-Newideas

新思读书会QQ群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5580266337




新思读书会“1+6”Q群集成:


新思读书会总群 233082575

新思读书会文化群 296676978

新思读书会科技群 539479364

新思读书会财经群 493348693

新思读书会周易学术群 558070083

何新学术思想交流群 389150023

卢麒元学术思想交流群 54612512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