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条专访 | 大志,艺术是我的脊柱
编者按:
实验艺术的概念从20世纪中就已经开始,至今,这个词汇对于大众还是比较拗口的。当更多的去了解实验艺术,实际上,这门艺术已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或者,一件手工作品,当融入更多的元素进行再创作的时候,只是去阐释某种可能性,并非专注于作品本身的含义。
本篇是关于央美实验艺术专业大志的专访。她一边进行实验艺术的作品创作,一边用独立策展的方式,连接艺术与非艺术群体。我浅薄的理解她的独立策展,以及她的“23号楼艺术家社区”,也是实验艺术的一部分,是关于她的生命系统。她特别清楚自己,在同样的时间轴里进行取舍,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作为一位97年的姑娘,她让我看到了新的世界。
巧的是,这篇专访生成于新纪元的第一个青年节。希望大志用她新鲜的艺术经验,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启发,“艺术”以外的,关于生活。
Immunoglobulin E1
综合材料
9x11cm
2018
对话大志,三条艺术邓梅
三条:从央美附中,再到央美实验艺术专业,对你来说“艺术是什么”,你希望在这个领域担纲怎样的角色?
大志:艺术是我的脊柱。
因为我从小就喜欢画画,所以上附中、上美院可以说是我小时候的梦想。附中给了我很好的氛围去走近艺术、走近我自己,我开始学习艺术史、养成看展览和去图书馆的习惯都是在附中的时候,这些帮助我建立了自己的审美;我间接地放弃绘画这个媒介也是在附中的时候,因为那时候我开始全面地了解自己,逐渐明确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绘画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是我的执拗使绘画变成了我的精神负担,于是我开始尝试其他的媒介进行创作、开始尝试策划工作。
2018年进入央美实验艺术专业,我开始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和现状,学院给了我很好的学习资源,加之附中时我为自己建立的基础,使我对艺术的态度变得理智。之前因为单纯的热爱,不管什么境遇我都不曾想过放弃艺术;现在因为可以客观地看待艺术,我逐渐确立了自己的工作方向。
Allergy7-2020-综合材料-12x9cm
在艺术这个领域我希望做一个连接者。我策划展览的目的是单向连接非艺术从业者和艺术,所以展览的空间都比较多元化、展览的主题都比较轻巧、展览的作品都很平易近人,这是一个漫长的连接工作,我并不着急。我参与建立艺术家社区的目的是双向连接艺术学院内的学生和当下的艺术环境,让艺术圈里的更多人关注到艺术学院内的学生,也让艺术学院内的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当下艺术环境里的位置,这也是一个漫长的连接工作,我同样不着急。
三条:实验艺术的概念形成于二十世纪中期,现已成为当下艺术主流。你的学院的实验艺术学习是怎样的?
大志:我想起巫鸿老师说过:“无论将‘前卫’这个术语仅仅限于西方艺术,还是将其拓宽应用到中国艺术领域,都存在着使用上的困难,不如采取“第三种立场”——实验艺术——去避开使用上的争议。”和邱志杰老师说过:“有些人排除再现和表现的因素,其工作专为了呈现可能性,这就是实验艺术。”
Allergy5-2019-综合材料-18x15.5cm
现阶段对于我来说,在实验艺术学院的学习中,绘画、传统文化、编程和AI、诗歌戏剧等课程中系统的学习提供给我较先前相比更加多维并且逻辑清晰的知识框架,而我要去做的是将这些学习资料整理并为艺术实践提供养分,通过这些课程训练去健全自己的工作系统。学院学习对我的影响是双面的,而在其中取得平衡是至关重要的。
三条:可以讲讲你的艺术创作背景和希望表达什么吗?
大志:我的作品基于既有文本和现成图像,进行无叙事性的的艺术实践,尝试通过对物质本身的探索讨论人的意义框架参照物,建构其情感逻辑,从天真到反省,从自然到人工。
“Allergy(过敏)”系列作品是在生活废弃杂物的现成品上再创作,部分特定材料的选择使作品随时间推移不断地“有机生长”,在其呈现的人类与非人类的生活痕迹中,关注事物情感潜力的同时探讨其作为事件载体的交流手段。
“ImmunoglobulinE(免疫球蛋白E)“系列作品的呈现由两个图层构成——拍立得图层和绘画涂层,机器生产的图像和人绘制的画面两个图层相互作用,在其共同构建的场景中撰述着细小而普通的情感。
Immunoglobulin E6-2018-综合材料-9x11cm
“Sick BuildingSyndrome(大楼病综合症)”系列作品尝试重新审视现成图像的价值,从中抽取细致概念,于现实场域中探讨超现实元素的怪力趣味。
Sick Building Syndrome4-2018-纸板油画-21.5x21.5cm
三条:“23号楼艺术家社区”是什么?
大志:23号楼是中央美术学院的1~22号楼概念外的独立空间,作为共治性的艺术家社区,为学院内的艺术工作者提供位于北京的实践空间,致力于发现不同领域的才能在其中共振的可能性。定期呈现展览、分享会及艺术现场等,使“23号楼”成为吸收和释放能量的稳定生态环境。
“23号楼首展”(GeorgeV,北京,2019)
三条:目前“23号楼”的生态环境进展如何,过程中有什么值得欣喜,或者比较困难的事情?
大志:目前“23号楼”的线下展览处于停滞状态,由于疫情,第一期的艺术家没有全部回到北京,位于798的展览空间也处于关闭状态。但是这个期间“23号楼”的线上工作一直在推进,我们在对第一期的艺术家逐一进行深入采访,也在筹备一场线上展览。
“盐”(情绪美术馆,北京,2018)
我和两个合伙人在2019年秋天的时候开始筹划“23号楼”,11月份的时候进行第一次“业主招募”,12月初参加艺术节呈现了第一场小型展览。在这个过程中值得欣喜的一是可以凝聚和自己相同状态的年轻人,就像歌德说的“他们以其所有力量、心灵和头脑,以其理解和爱,彼此团结彼此关照”,尤其是“首展”的时候,因为是参加艺术节准备时间和空间都很有限,想要充分展示每一个人的作品很困难,预先计划的布展方案也没有办法完全实施,大家一起工作了一个通宵,在反复的讨论和试错中完成了布展,并且最终效果每个人都比较满意;二是得到了一些艺术从业者的肯定,他们在鼓励我们的同时,也提供给我们一些建议和经验,这对于我们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在这个过程中比较困难的是资金不充裕,不过这也没什么可沮丧的,毕竟“23号楼”才刚刚开始。
三条:可以讲讲“Nose Art Project”这个项目过程中你的收获吗。
大志:“Nose Art Project” 是我在附中时候创立的一个艺术项目,主要是策划青年艺术家群展,从2017到2019一共呈现了三场展览。“Nose Art ProjectParty”是我独立策划的第一场展览,那时候我基本没有什么策展经验,多数事情是在摸索中进行的,好在空间老板、艺术家、媒体、朋友、家人都很支持我,在大家的帮助下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开幕的时候老朋友和新朋友都在认真地和我讨论展览和作品,这次策展让我明白了只要拼尽全力地去做事情,结果总不会太差。第二场“盐”,在布展中我学习到了很多实战技巧,比如搭展墙、挂画、运输作品等等,在策划中也让我清晰了策展人和空间的关系,以及策展人和艺术家的关系。第三场“姑且相信”展览的呈现效果比较理想,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和空间老板的沟通不太顺畅,导致开幕后的展览和相关活动进行得不太顺利,这次经历让我开始去了解与展览的相关法律。因为我不是学习策展专业的,所以策展这件事对我来说是在一次次的实践中学习和深入的。
“Nose Art Project立足于引导大众逐渐了解当代艺术的理念之上,定期策划艺术家群展及艺术现场,专注发现不同文化形态的实验创作人、协助塑造受众多元的艺术空间” ,这是项目初我为自己设立的工作方向,这个工作方向也让我更加清晰了自己这阶段的艺术方向——试图在策划与创作两个领域中不断调动自身角色,来打破艺术系统内某一身份被动的固化认知。
“Nose Art Project Party” 展览现场
“姑且相信” 展览现场
三条:展览策划本身也是可能性创造的过程,你的创作和你的项目以及展览策划是互为生长促进的。
大志:是的。我的作品多为现成品和既有文本上的再创作,尝试提供一种视觉美学的可能性,作品没有冗长的作品阐释和深刻的道理。这些潜移默化地渗透在我的展览策划中,每次展览我会根据主题去挖掘每一个艺术家参展作品的特质,从而建立他们各自的专属空间,并在整体的展览中将这些空间舒适地衔接,我不会干涉参展艺术家的创作,但是会在策展工作的实施中对作品呈现进行再创作。我的项目同样也不是立足于学术研究,我希望我呈现的艺术是轻松的。
三条:你认为未来的艺术形式是怎样的?有何期望。
大志:我认为未来的艺术是去人类中心化的,新媒体和人工智能的介入,人类作为主体的话语权在逐渐被削弱;艺术也在逐渐趋于整体化,门类的界限变得模糊并达到新的平衡。
我所期望的是艺术于人可以成为一种习惯,比如饭后去美术馆遛个弯;成为一种新的本能,就想渴了要喝水一样。
大志
1997年出生
201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
中央美术学院在读
“Nose Art Project”创始人
“23号楼艺术家社区”策划者
独立策展人、独立空间策划者与青年艺术家。致力于发现具有不同文化形态的实验创作人和独立空间,以开放的形式为大众提供多解释角度、多观察方式、多体验形式的当代艺术可能性。试图在策划与创作两个领域中不断调动自身角色,来打破艺术系统内某一身份被动的固化认知。
个人策划展览:
“Nose Art Project Party”(PIL,北京,2017);
“盐”(情绪美术馆,北京,2018);
“23号楼首展”(GeorgeV,北京,2019);
“姑且相信”(凹凸空间,北京,2019)。
参与策划展览:
“BISFF北京国际短片联展”
(ucca、CHAO、三影堂、法国文化中心等,北京,2017);
“23号楼首展”(GeorgeV,北京,2019);
“@艺术节”(77文创园,北京,2019)等。
作品参与群展:
“OPEN”(一朵云美术馆,苏州,2018)
“@艺术节”(GeorgeV,北京,2019)等。
收藏/合作/投稿
-------------
三条艺术
致力于当代青年艺术家个案研究,
挖掘未来艺术生态内在价值。
三生万物,有条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