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BK生存指南 | Msc2 建筑系Studio盘点

TUD建筑学社 TUD建筑学社 2020-01-25


Tudelft BK学院学科树,红色部分为建筑系Msc2开设Studio的方向


首先感谢以下7位同学的分享:

2017年春季学期,Tu Delft BK Faculty Msc2 常设Studio共有8个,本学期没有开设Why Factory,同时有多个Visiting Professor Studio。



■ Track: Interior

Studio: Tools for Design

(文/胡潇月)

图:胡潇月 


【课程内容】

笔者Msc2期间所在的Studio全称Interior, Buildings, Cities(通常简称Interior, 是Delft建筑系人数最多历史最久的几个Studio之一),在Msc2期间Interior之内又有三个可供选择的方向,笔者所在的是Studio Tools for Design and Composition,毫不夸张地说可能是整个Msc2最像经典建筑学教育的studio,简单来说就是手把手教导你如何做设计。从城市机理,周边环境,历史影响和建筑元素等多方面入手,一步一个脚印地生成最后的建筑成果。

 

《A MANUAL》 


相比于很多studio自由设计到任务书都没有的情况,Tools有一本明确的指导书籍《A Manual》(可以在学院一层书店购买),作者Peter Luthi, 书中详细的写明了数十个小标题,从场地调研到建筑体量设计,到建筑元素和秩序的组合,空间设计再到最后的设计展开,对于每周的教学有明确的课程任务和设计进程推进,每章节也会有相应的推荐书目。老师会在其中充当着引导者和建议者的角色,因为本身规程很模式化,设计的建筑相对实际,所以老师反而会不断强调“free”和“enrich the space”,让设计者有充分的自由度并深入自己的设计概念。


正如Tools自己的官方网站(网址:http://www.tudelft-architecture.nl/chairs/interiors-buildings-cities)所说,Tools适合那些对自己建筑设计不太自信的同学,因为它会教你如何思考并着手建筑设计,同时,笔者认为,也适合那些喜欢沉浸于自己的独立设计,喜欢琢磨推敲空间的同学。总的来说,是一个不那么fancy但踏实明确的studio。


【教学进程】

课程共10周,一位老师带8位学生,全程个人独立设计。方案的场地在荷兰鹿特丹的Meent street,著名的缤纷菜市场(Rotterdam Markethal designed by MVRDV)的北边。因为场地离Delft很近,也让调研场地或者说感受场地氛围成了很自然且频繁的事情。设计目标是在这边现今为停车场的空地上设计一套包含公共空间的住宅建筑,除了住宅这一硬性要求外,其他建筑用途都可以随意添加。除了最后三周的方案展开,之前的时间都是调研、案例研究和方案推进同时进行的状态。最后的成果是一本booklet,记录了全部设计过程。因此,工作量相较其他studio略大。


图:场地卫星图


【我的方案】

Meent Street附近是非常热闹的城市中心区,周围有着发展成熟的商业环境,北临公园,南面菜市场,东西向是商业街道。因为没有非常特殊的背景,但也使得这个方案的设计过程本身有着很强的普适性——如同无数个你我他所生活的城市一样,总有一些被纵横的交通所分割出来的在闹市中的孤岛。


图:胡潇月 1:200模型


所以笔者方案的启发点就是建造一座城市之桥(Urban Bridge)来连接南北向,用自下而上的地景式建筑策略来营造温和不强势的建筑公共空间。一层为商铺和大饼般的景观设计,二层为咖啡馆、餐厅以及露台,三层为适合爱热闹的年轻人的单身公寓。


图:胡潇月

设计前期除了场地调研和案例研究外,对笔者非常有启发的是对于archetypes的研究。也从而确定了本次方案bottom-up自下而上的建筑生成策略,所以最后的建筑形态其实是相对自由而开放的。笔者在鹿特丹城市漫步的过程中,发现了人们从不会完全按照设计者的想法来使用空间,对于他们来说,小而生动的建筑元素反而更有吸引力,比如树、台阶、座椅等基本的元素。而建筑师能做的,不过是把这些元素做的更加丰富。换句话说,城市中总有层出不穷的问题,但设计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提供可能性,问题的答案不由设计师决定,而由时间与人。

图:胡潇月


来到欧洲一年,印象最深的不是那些教堂,而是形形色色的咖啡馆和馆内不绝于耳的聊天声。咖啡馆的设计用了2-3周来单独探讨,期间参考了大量的案例并进行了空间尺度和人体尺度的研究。Tools教学的一个特点就是希望所有设计有理有据,所以几乎每周都会有建筑或城市规划案例的提出,再进一步引出观点。一方面,这在笔者看来是非常老旧且死板的设计方式,但也不得不承认建筑学发展到今天,很多你自以为绝妙的点子或许早已被他人实践,与其闭门造车不如海纳百川。

图:胡潇月



■ Track: Public Building

Studio: On Site: Design Research in Emerging Contexts

Site: Berlin

(文/汤梦哲)


图:汤梦哲


【课程内容】

Msc2 的public building分成三个城市:柏林、布拉格和香港。这三个组的设计内容、方法和价值都有很大的不同:布拉格和香港组比较正常,大概是基于对城市环境和文化的分析研究做一个公共建筑的设计;而柏林就比较奇怪,是在一个有点奇怪的老师的指导下,从对柏林的个人化的有点怪异的解读出发做一个有关new media的设计。因为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如何建立对城市的某种解读上,最后的设计大多是一个不大可描述的公园。


图:李嘉雨 诸宇歌


图:李嘉雨 诸宇歌


【我的方案】

我在柏林组,老师是喜欢拿pornography打比方的Sang Lee(中文名李祥),他给studio预设的套路是先在城市里sample某种东西,然后mapping,然后去五金店或者垃圾桶找材料,考虑他们之间如何连接做一个模型(Indexical Model),然后根据(或者不根据?)这个模型在柏林的博物馆岛边上做一个New Media Center。这个studio的特点是非常个人化,老师会抛出一大堆闻所未闻的案例(大多不是建筑)或者某种食物的做法来帮助你建立个人化的方法(虽然未必有关)。Public Msc2 的seminar基本也延续了这个特点,至少Architectural Composition and Media(原名Literature and Media of Composition)是如此。这门课主要研究如何mapping一点不一样的,比如声音,光,事件,情绪,或者眼睛和鼠标在屏幕上的移动; reading也主要关于mapping以及media对于空间感知的影响。表达(画图/模型/布展)的形式和质量也是这门课很重视的地方。


图:汤梦哲



图:汤梦哲

■ Track: Complex

Studio: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Site: Seoul

(文/张楠)


图:张楠

【课程内容】

complex在msc2的课程着眼于都市中心的城市空间问题,根据场地分为两组,我所在的小组场地为首尔中心火车站,另一组的场地在克罗地亚。studio的名为“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因此也会更多的要求设计从城市的尺度出发,寻找人群与城市空间的关系,强调各个城市碎片之间的可达性以及在不同高度上的城市界面的连接



图:张楠


场地位于火车站周边,各类交通工具的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接驳变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尤其是对于亚洲城市而言,不论是平面上的巨大尺度还是垂直方向上的各层空间的可达性以及便利性都是影响与分流不用目标人群的重要因素。火车站往往承载着城市中最大规模的人群集散,同时随着城市功能空间之间的不断叠合,大型的购物中心以及文化活动空间也逐渐叠合于此,所以火车站已经俨然发展为综合于“动”与“静”的复杂综合体。它需要满足不同的目标群里对于空间的可达性,围合感,以及空间体验的不同要求。

图:张楠


教学进程

11周的课程安排较为紧凑,基本每周两次课,包括一周去首尔的场地调研。Complex强调合作,因此前期的调研工作都是四人一组进行,三周后到了设计阶段则可以继续结组也可以独立完成设计。首尔组配有三名老师和一位助教,其中有两位来自于建筑方向,一位来自于规划。每次上课至少要和两位老师进行交流,老师的研究背景不同对于设计方法与策略的推进也大相径庭,规划的老师会不断启发同学思考关于城市尺度上周边环境对于设计的限定作用,以及设计相对成型后对于城市的影响。


图:张楠



建筑的老师则会更加关注于空间之间的连接以及品质。这样一来,从两个方向不断向内挤压推导,对于最后的方案设计有着很大的帮助。但是,由于时间较短以及老师本身对于城市问题的关注,在complex做出来的方案会更加侧重于对于特定城市问题的回应以及作为标志物的城市空间设计,而缺少对于建筑内部空间更加精细的推敲与研究。

图:张楠


【我的方案】

在此简短的介绍一下我的方案。首先,值得指出的是一个月之前,MVRDV在首尔站旁设计的“7017”高架桥公园也正式投入使用,因此它也成为设计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元素。但遗憾的是,“7017”并未如愿成功的连接车站周边复杂的机理与交通,反而由于其自身的不可达性变成了一个城市孤岛。我的设计正是从这点出发,旨在通过改造与利用现有的处于不同高度上的城市空间来为首尔站周边各类目标人群的需求服务。建立首尔站,乐天百货,“7017”这三个重要建筑物之间在不同高度上的联系。通过对于不同建筑的“之间”空间的处理使得人群可以方便快捷的在不同的高度上移动,同时加入新的活动类型来激活在不同高度的空间。建立空间,连接空间,继而通过事件来激活空间,以达到火车站综合体的空间与活动的最大收益。

图:张楠


■ Track: Heritage

Site: Treebeek

(文/倪若宁)


【课程内容】

和隔壁Lavrion组去希腊海边做厂房改造比,Treebeek的场地没那么有趣,20 世纪初曾因为矿业迅速繁荣,而后重工业衰退成了普通的城郊小镇,面临着需要重塑地区认同感和老龄化等普遍问题,studio的主题就是通过改造镇上的一个建筑来优化城市环境, 典型的自己找问题来解决的套路。课题比较接近现实,地区政府也邀请了城市设计师和建筑师来进行改造设计,studio教学中时不时都会和这些人有所交流。



图:Tomirius Kupzhassarova



教学进程

前期花了大量时间进行场地调研分析,studio manual的要求和指导很详细, 一开始的reading包括了对Genius Loci和heterotopia等抽象概念的讨论,让我们思考heritage到底意味着什么, 分析的成果每个小组出了3本小册子。



图:杨萌


【关于方案】

设计的部分就很中规中矩了,加上同学里大多是荷兰人,没有什么大胆的方案,稍微有趣点的都是出自国际学生之手。tutoring方面老师也一直在谈的就是场地和建筑本身的价值,先有value assessment,然后谈去留。后期就是谈概念,空间,材料的一致性,和场地的联系之类的,都是很传统的话题。

 


图:杨萌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传统的分析+联系实际的studio,老师的指导偏温和,不是我喜欢的那种犀利直白风,设计进度的推进基本靠自己,所以最后出的成果我觉得深度不够,不过这是少数自我感觉前期分析和设计联系比较紧密的经历,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教学引导的。


■ Track: Hyperbody

Studio: robotic production

(文/杜翀)


图:杜翀



【课程内容】

Hyperbody,其实就是BK的参数化设计分支。而Msc2的研究方向比较特殊,一个是robotic production, 关于机械臂生产的,另一个是interactive prototyping,关于研究建筑相关的交互性装置的。我选择的是robotic production的分支,下面详细地介绍一下这部分。



图:杜翀 


总体来说,BK的Msc2 studio的课程都相对轻松,但是robotic production却极其的充(mang)实(lu),至少对我这种参数化设计经验匮乏的人来说。设计的题目是基于Msc4 的一个人的毕设作业(这安排,我当时听到异常无语)他设计了一个基于海上石油探井的垂直综合体,其实就是一堆生长的异形bubble。我们选择其中的一个bubble,作为一个居住单元进行深化。


图:杜翀


【教学安排】

因为课程的核心是robotic production,所以从一开始,我们就有两条线并行,一面是常规的参数化设计,另一面是对robotic production的研究。参数化设计部分虽然开题比较奇怪,可是深入的之后还是常规的套路,环境分析,包括太阳辐射、风力、光照等,还有结构的优化,以及基于人体活动的非线性室内建模。这一部分的设计我们归之为macro 尺度的研究



图:杜翀


之后我们会进行meso 尺度的研究。这一部分主要基于之前的力学结构分析,研究如何将建筑分块,以及分块之后的拼装方式,为之后production部分打下基础。同时,因为老师非常强调对smart device(如一些智能通风、加热制冷、太阳能等)的运用,所以这部分也需要研究如何将这些smart device结合到建筑中。接下来就是micro 尺度的设计,这里涉及到墙体构成,表皮机理,以及老师极其强调的porosity的研究。当然,macro, meso, micro这三种尺度的设计并不是完全以一种线性的过程来进行的,而是有一种迭代渐进的过程,不断地反馈与逆反馈。

 


图:杜翀


最后再说说重点的重点,就是机械臂了。Hyperbody的protospace里有BK唯一的一台机械臂,虽然尺寸真的挺小,不过经老师同意就可随意使用,还是非常爽的。由于资金原因,材料是由学院经费提供的EPS,所以用到的机械臂操作主要是milling 和 cutting。而最重要的是对tool path的设计,如何在机械臂的可达极限内,保证精度的条件下,最高效地产出我们设计的建筑构件。

图:杜翀


Tool path 的script 也需要是参数化的,以便可以套用不同的建筑构件。理想的条件下实现input 和output的对接。但是现实生产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如机械臂撞到EPS,milling的钻头不够长,机械臂某些部位撞到EPS基座、超出机械臂极限等问题要解决,而学校的机械臂尺寸过小,老师又很有野心地要做1:1的prototype,所以整个过程特别蛋疼。不过最终见到成品的时候还是很开心的。


图:杜翀

■ Track: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Studio: Bucky Lab

(文/王澜钦)



图:王澜钦、何梦雅

【课程内容】

Buckylab Msc2 studio旨在通过一比一的样品建造,从细部和技术层面深入对设计的思考。2017年春季的Msc2 studio与荷兰当地老牌家具商Ahrend合作,主题是开放办公室中的个人舒适区域。现代办公越发趋向开放,而在开放公共的办公空间中,个人敏感而细腻的个性化舒适需求成为了企业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的关注点。个人的舒适包括很多的方面,全部学生分为十组,每组两到三人,自行选择想要解决的舒适区,自由发挥,利用设计、技术和新型材料等多种方式来满足对开放空间的舒适调节。


图:王澜钦、何梦雅


【我的方案】

在开放的办公空间中,个人的私人空间收到了削弱。人们往往难以避免被他人打扰。他人的谈话噪音,旁人走动的视觉干扰,个人的视听隐私,都不利于短时间内的专注工作。我们将设计集中于此,提供一个光、声环境和隐私空间的个人调节装置。




图:个人舒适的功能研究(王澜钦、何梦雅)



【教学安排】

相对于设计过程,Buckylab做给人启发的是试验和探索的过程。在20周的设计过程中,为了满足设计的理念,为了能够一比一的建成,学生必须对材料,结构,节点以及机械系统进行一比一的局部试验,对制作工艺的了解和学习。


图:材料试验(王澜钦、何梦雅)


图:机械设计(王澜钦、何梦雅)


图:机械试验(王澜钦、何梦雅)


经过了前期的材料和机械实验,我们进入了Buckylab为期两周时间的建造周,开始了设计一比一完整样品的建造。在Buckylab的帐篷工坊里,我们学习各种工具的使用,如何用现有的工具加工材料,制作设计的工艺细节。


图:建造流程(王澜钦、何梦雅)



图:工艺研究试验(王澜钦、何梦雅)



图:细部(王澜钦、何梦雅)

在惯例的烧烤派对中,我们完成了一学期的Buckylab课程。十组各不相同各具特色的设计作品阵列在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橙色大厅中,引得参观者驻足。看着自己亲手设计制作实现的产品被人试用体验,真是身为设计师的最大满足。


■ Track: Methods & Analysis

Studio: Ransdisciplinary encounters: New tools and strategies

(文/任培文)


【课程内容】

Msc2 的主题是Transdisciplinary encounters: New tools and strategies,主研究对象是post-war neighborhoods(战后城区)。课程从两个方面进行建筑与社区间的空间和社会关系的研究。10周的课程也由此被分成了两大部分。



图:Research (金春旭、刘小康、赵佳佳)



图:Research (杜易珊, Evgenia Vlachaki, 任培文)


【教学安排】

一至六周:对Albertslund Syd, inner-city of Copenhagen(一至四周),Nieuw West in Amsterdam(五至六周)三个地区进行了实地调研。课程通过五个方面(Landscape, (Social) Infra‐structure, Public, collective, private space, Everyday use/ exceptional events, Typology)进行了分组,每个组并以此为主题对这三个地区进行分析, 同时通过规定的softmap, section, collage方式进行表达。


希望通过三个场地的比较,分析不同场地五个方面的相似点和不同之处。主要目的是想通过比较和不同方式的表达,从不同层面对日常生活以及其周边环境的关系进行分析。


图:Design (金春旭、刘小康、赵佳佳)


七至十周的主要内容则是根据不同主题的调研,分析发展出适宜的介入方式(intervention),也就是所谓从研究到设计的转化过程。Studio设置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从日常和社会等多角度对现代城市郊区结构进行理解,也是为了探究介入性对这种结构的形式上和社会学方面的影响。



图:Design (余毅楠,、Myrthe Houx、 Ingmar Klappe)

图:Design (杜易珊, Evgenia Vlachaki, 任培文)


个人认为,Methods这学期一直是在探究建筑与城市设计是如何发展并加强社区(community)的关系,尤其以欧洲二战后城区举例分析。不论是调研还是设计本身,都是在探究已有现状的形成和未来建筑以及城市设计介入的可行性。实地调研过程中,几乎是完全抛弃了电脑,回归双手,走进小区深处,与居民攀谈,是一次很不错的生活体验。Methods的特点是会花费较多的时间在前期的调研过程中,设计的深度也就相对的减弱了很多。相较于其他studio,Methods思考的要深一些,画图的任务则相对较少,是个比较轻松的studio。

本文作者 :

胡潇月(Interiors Buildings Cities)

汤梦哲 (Public Buildings)

张    楠 (Complex Projects

倪若宁 (Heritage and Architecture)

杜    翀 (Hyperbody)

王澜钦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任培文 Methods and Analysis


编辑:王梦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