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BK生存指南 | 2017-18 MSc1 建筑系Studio盘点

TUD 建筑学社 TUD建筑学社 2020-01-25

17-18秋季学期,TUDelft建筑系MSc1照常开设了9个设计Studio,本次邀请到了来自其中7个Studio的12位同学为我们进行课程分享,回顾一个学期以来的收获。




■Track: Interiors Buildings Cities

(文/杨一鸣)


【课程内容】

Coffee House作为一种自17世纪以来就广泛存在于欧洲的类型,在城市公共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伴随着17世纪末第一家Coffee House 在荷兰出现, Coffee House 几乎成为了城市客厅,为城市中居住在拥挤高密度住宅中的人们提供了一个聚集的场所,是一种高密度挤压出的共享空间。Coffee House也是一个人群混合的平等空间,各行各业以及各个阶层的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进行着各种行为活动。除此之外,Coffee House中的各种报刊也为互联网并未如此发达的时代的人们提供了信息获取的场所。这是一个能带给城市活力的场所,同时也是在如今城市公共领域中人与人疏离的现状下重新唤起活力的工具。在咖啡馆内部,家具,装饰等都成为了决定空间氛围以及使用方式的重要因素:座椅的形状与材料,地板的反射强弱,扶手的粗细与样式,吧台的颜色与高度,灯具的位置与亮度等等都是需要探讨的内容,而1:20模型就是本课题探讨推敲室内氛围的工具。维也纳以咖啡文化闻名,所以课题小组选择了维也纳作为调研对象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通过对于不同氛围的咖啡馆以及酒吧的实地调研,拍摄了大量照片,也绘制了许多速写,记录下了大家对于空间氛围以及家具使用等的感受,为后期的设计提供了扎实的基础。除此之外,课题组还聆听了一场维也纳最著名的咖啡馆建筑师Herman Czech 的讲座,从而加深了对于咖啡馆的理解。


本课题希望通过三种不同类型(尺度)的Café来探讨Café 对于公共生活的影响,尺度从大到小分别为:Grand Café,Coffee House, Pavilion. 三种类型场地均在海牙,但是位置各不相同,导致周围环境与氛围也是千差万别。


Grand Café: 场地位于海牙市中心Hofweg and Buitenhof街的转角,正对广场,并且与荷兰政治中心Binnenhof 隔街相望。此建筑在城市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定义了公共空间的边界以及活力。建筑一层与二层为咖啡功能,三层及以上作为办公独立存在。任务书规定了咖啡功能为1000平,需包括多种可以灵活使用的空间;办公功能为2000平,但是由于其不是重点且任务量过大,在后期设计过程中对其不做着重设计。


Coffee House:是最典型的荷兰式咖啡馆,因为其是由荷兰住宅类型演变而来。下层为咖啡馆,上层为店主的生活起居空间,在保证了私密性的同时又做到了公共空间的最大化。场地位于海牙Herengracht,这是海牙最为繁忙的一条通勤街道之一,连接着中央车站与市中心。在场地后侧则为海牙皇家美术学院,所以在此场地的人群构成十分多样,商人,政客,游客与学生均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任务书规定建筑面积420平,其中包括300平Café 以及120平的House,咖啡需包含入口,衣帽间,厨房,吧台,卫生间以及储物间。


Pavilion:场地位于海牙中央车站出站后的一片城市公共绿地Laan van Reagan en Gorbatsjov,其中有电车轨道穿越而过。绿地环境优美,是城市中重要的休憩游玩场所,在中午会聚集许多办公人士在天气好的日子中享用午餐。此类型的灵活性最大,在整片绿地中可自行决定建筑的位置,尺度,形状,但是这也使得这个类型难度十分大,因为缺少了城市街道的限制从而使得一切都是有机的。除此之外,如何利用自然环境也成为一个重要议题,究竟是向自然完全打开,还是将自然环境框景是此类型的同学设计的重要思考内容


【教学进程】

人员构成:

Studio 由16人组成,两位比较年轻的老师负责设计,一名Building Technology老师负责技术问题,一名Fundamental老师负责设计的配套理论讨论课。


教学进度:

第一周:课程介绍,场地调研,制作1:500场地模型

第二周:维也纳调研Café

第三周:场地分析,维也纳调研Product制作

第五周:方案初步设计,1:100技术图纸以及模型

第六周:1:20模型推敲室内空间,1:100图纸继续深入

第七周:中期答辩

第八周:1:20模型推敲室内空间与家具,1:50 Detail推敲建筑以及家具构造

第九周:1:20模型推敲室内空间与家具,1:50 Detail推敲建筑以及家具构造

第十周:1:20 Detail推敲结构及立面构造

第十一周:1:5 Detail 推敲重点表达的节点细部

第十二周:Pre-Final

第十三周:最终修改,赶图

第十四周:评图

第十五周:展览及Studio 交流讨论 


【设计集合】

图:杨一鸣(House)

图:杨一鸣(House)

图:杨一鸣(House)


图:于尧翰(House)

图:于尧翰(House)

图:陈子尧(Pavilion)

图:陈子尧(Pavilion)

图:陈子尧(Pavilion)


图:Hellmer(Grand Cafe)







■Track: Interiors Buildings Cities

(文/曾丹瑜)


【课程内容】

MSC1的Interior studio分为四个组,我们小组的主题是The Venetian Campo,需要充分理解和解读威尼斯独特的地域和历史背景之后,在当地的其中三个广场上设计一个公共建筑,分别服务于当地的不同类型的公共节日,功能包括大(200)中(100)小(50)三种类型的公共房间,150-200m2的办公室,还有必要的辅助空间。


Campo San Polo: 大小仅次于圣马可广场的威尼斯公共广场,与水和运河没有直接联系,这个广场原本是被草地覆盖,用于畜牧和种植,15世纪的时候被铺上了石板,用作斗牛和假面舞会的场地。如今这个广场上每年都会举办三个重要的节日:狂欢节,电影节,溜冰节。


Campo Sant’ Anzolo: 该广场的西南侧有一条小运河穿过,与水发生直接联系,除此之外广场附近还有两座跨越大运河的桥,便利的可达性使得圣马可广场的游客常常路过这里。这里每年都会举办室外电影节,这段时间广场则会变成巨大的室外放映室。


Campo San Samuele:广场正对大运河,陆地面积很小,但大运河被周围的房屋围合成为广场的内部空间,这里有一个忙碌的水上巴士站,在该广场上的人基本只是等待巴士,不会长久逗留。


【教学进程】

整个小组有16个人,每5-6个人选择一个广场进行设计。整个设计一共12周。


设计第一周,去威尼斯进行场地调研,绕岛暴走三天,研究运河和重要建筑(教堂,修道院)的朝向关系,宫殿立面上不同时期的建筑元素,洪水危机,旅游现状,参观当地建筑师斯卡帕的作品,探讨建筑与水的关系。在研究场地的时候需画10幅速写记录场景,并测绘广场周围的建筑立面。


第二至四周:方案体量设计,期间制作5-6个体量模型,小组制作1:100 场地模型,并且需要把建筑立面分成至少3层叠加的lasercut以表达细节。


第五至六周:1:33的局部平面模型,剖面模型,天花模型,对材料和室内进行设计,深化概念,期中答辩。


七至十二周:深化设计,进行平面训练(跳出原来的设计思维,重新分别画出对称与不对称的平面,相比较之下进行取舍)Building technology(建筑技术)进行介入,设计需考虑结构材料,以及可行性,期间除了图纸之外依旧重视使用模型进行方案的推敲。


【设计方案】

威尼斯是一个日常沉浸在节日氛围里的城市。它的城市变迁就是在陆地和水路不断适应着各种城市习俗和节庆的过程中产生的,这些习俗的痕迹都一点一点地刻在了它自己身上。大多数活动都是在威尼斯的公共空间中举行,如运河上或广场里。这个项目主要是以“the festive city”为主题,探究一个新的公共建筑是如何介入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场地,并建立起与过去的联系的,探讨如何与威尼斯的城市景观进行文化和形式上的联系。


对我来说,威尼斯的辉煌是通过它各种各样的节日瞬间来表达的,当举行这些暂时的节日仪式的时候,威尼斯的城市纹理也正在一点点地被影响和改变着。“暂时性”就表达了这样的一种转瞬即逝美,也正是节日的美。san polo广场上的节日,临时舞台的搭建,街边小铺涌出,人头攒动,与平时冷清的景象对比强烈。人们甚至簇拥在了自家朝向广场的阳台上,仿佛坐在了剧场的看台一般。当节日到了尾声,这般繁华的景象会瞬间消失,恢复空旷的石板铺地,偶有邻里遛狗,孩童踢球嬉戏,游客穿行。


“暂时性”带来的珍贵显而易见,它成为了我对“the festive city”的解读。我运用了和街边突然出现的小铺一样的材料——能够快速而轻易地被组合起来的钢,和室内轻柔的织物。结构本身即是作为结构,也是作为建筑语言,和沉睡着的历史宫殿默默地对望着。建筑是舞台,也是看台,观者亦为被观之景象。


图:曾丹瑜

图:曾丹瑜

图:曾丹瑜

图:曾丹瑜






■Track: Interiors Buildings Cities

(文/徐嘉韵)


【课程内容】

我们组的主题是bathhouse at the northsea。基地在比利时Oostende,主要处理的问题是:北海浴场文化、季节性气候/人流、老牌度假胜地的文脉与复兴,以及整个Interiors的大主题“festive”。课程推进主要依据(前期)1:100图纸和模型、(后期)1:33模型,搭配很多关于浴场类型、案例的研究。

因给出的场地尺度偏大、场地元素多且复杂,一开始大家都有点把控不住方案尺度(包括尺寸和概念),中期后不断做减法,最后出现的设计结果能归纳为(根据类型研究、设计概念自发形成的)三个类型:长堤 /柱廊,宫殿/罗马浴场,独立构筑(参考浴场类型Kallbadhus)。


【教学进程】

人员构成:

学生15人,荷兰人和国际生1:1,两名各自开事务所的老师负责设计部分,一名Building Technology老师负责技术问题,一名Fundamental老师负责设计的配套理论讨论课。


教学进度:

第一周:比利时Oostende场地调研、初步方案构想,1:500场地模型

第二~六周:概念+设计提案+1:100尺度模型及平立剖,分组访问老师提供的参考案例、按案例大类做研究

第七周:中期答辩、修改反馈

第八~九周:继续改方案,1:33设计局部模型及平立剖,老师将组内设计归纳为几种类型方向,供研究参考

第十~十一周:继续改方案的同时,建筑技术老师介入,分别讨论各种技术层面(结构/建造/保温/隔热/通风/节能/防水/防浪/内环境/灯光/检修等)和节点大样

第十二~十三周:预答辩、修改反馈

第十四周:正式评图、当场打分

第十五周:展览及Studio 交流讨论


【设计集合】


图:徐嘉韵(设计归类:长堤 /柱廊,参考类型:pier/kallbadhus)

图:徐嘉韵

图:徐嘉韵


图:李钰(设计归类:长堤 /柱廊,参考类型:grotto)

图:李钰


图:Zuzanna Maria Rosinska(设计归类:宫殿/罗马浴场,参考类型:palace/ roman bathhouse)

图:Zuzanna Maria Rosinska


图:Linn Anna Mathilde Opsahl(设计归类:独立构筑,参考类型:pier/ palace/ kallbadhus)

图:Linn Anna Mathilde Opsahl






■Track: Complex Projects

(文/高暄雅)


【课程内容】

Complex Projects(CP)的MSc1课程主题为“Landmark”,每年都会选择一个城市作为研究的目标。今年的城市选定在奥地利的维也纳(Vienna)(注1),研究的尺度从都市开始直至建筑本身,studio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及设计能力。第一阶段旨在解剖(dissect)自己定义为landmark的现有建筑,找出是什么元素让此建筑被视为landmark。在研究与分析的过程,学生必须对于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时代背景彻底的了解,而最后的分析结果将集结成一本research book,以作为第二阶段设计发展的文本(narrative)及依据。而第二阶段即为设计发展。


注1:今年算是特例,特別邀请到德国的GRAFT事务所为客座教授,故今年CP Studio分为两个大组:柏林及维也纳。笔者为维也纳组,故柏林组不详述。


【教学进程】

Studio总共有30位学生,分成四个组別各有一位tutor指导。在设计发展的阶段会有Building Technology的老师加入,为结构及环境的设计把关,佔总成绩的20%。

 

第一阶段(前六周):在此阶段皆为团体作业。一开始先到维也纳进行为期五天的excursion,四个组別分別选定一个研究的区域,透过四lenses (strata /dream /logic/ warfare) 去检视并分析城市里的建筑,更进一步地选定要深入研究的项目。在概念与program的选定上皆无任何限制,CP是个自由度非常高的studio,只要你想做的事情有办法说服tutor即可,但这点同时是优点也是缺点。

 

第二阶段(后七周):此阶段为个人作业(1-2人)。承袭上一阶段的研究结果,训练学生集成多元讯息的能力,也同时强调逻辑的合理性,进一步地组织出自己的提问及试图回应。设计的命题需清楚且坚定,并说明该设计的定位(position),建筑类型及尺度皆为自订;最后设计结果有:岛(island)、公园、犹太会堂(synagogue)、碉堡(flak tower)、都市农场、车站等。从时间上的安排可以看得出来,跟其他studio较不相同的是研究阶段的时间也几乎佔了一半,所以在设计阶段的时程安排上十分匆促。又尤其,CP十分看重学生最后的图面美感及表达(注2),所以在期末的工作量是很大的。

 

注2:CP对于final的图面并无要求一定的型式(平面图、剖面图等),但可以很明显地发现,tutor对有美感的拼贴图(collage)或表现法特別有好感。另外,搭配studio的seminar课程,目标也是在训练学生重现project的能力(representation skill)。


【设计集合】

图:Michaela Mallia& Undine Kimme

图:Michaela Mallia& Undine Kimme



图:Michaela Mallia& Undine Kimme

图:Michaela Mallia& Undine Kimme


图:Johan Löwstett & Hsuanya Kao

图:Johan Löwstett & Hsuanya Kao


图:Danny Arakji & Riccardo Modolo


图:Danny Arakji & Riccardo Modolo






■Track: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文/朱骋)


【课程内容】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MSC1这个学期的主题为“EXTREME”,以建筑技术为基础来解决一些极限环境中的建筑问题。课程分为EXTREME Research(3周)和EXTREME Architecture(8周)。今年的场地定在马尔代夫,解决当地的垃圾处理和农业问题。


【教学进程】

EXTREME Research课程(前三周):主要内容是选择一个与马尔代夫有关的研究问题,范围很广泛,可以任意选择内容和主题,不一定是与建筑相关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如何这对一个问题展开研究和资料收集。但是个人比较推荐如果能和设计课有一些相关会对设计课程比较有帮助。


EXTREME Architecture课程(后九周):课程总共9周,其中第一周是excursion去马尔代夫,可以自愿选择是否参加,不参加的同学在学校会有一些workshop,让你对自己后期设计有个初步想法。剩下8周是设计课,每个组有一名设计老师和一名BT老师。因为AE比较重视结构和技术,整个AE会有专门的结构老师,climate老师,技术老师辅助设计,有问题可以直接询问。除去中期和最终评图,设计课时间比较短,所以需要对自己的时间有比较好的把控。另外AE课程的任务书比较宽泛,本学期主要做垃圾分类站和green house,但是并没有明确的一些设计要求,所以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与老师商量自行调整设计内容。


【设计方案】

笔者所选择的设计是针对于马尔代夫农业问题所设计的一个Green House,场地可在马尔代夫任意选择。笔者设计主要需要应对马尔代夫的极限的条件,例如土地资源的有限、淡水资源匮乏、海平面上升、温度较高,选择合适的种植方式,同时给当地居民一个可以活动的公共空间,提高人们对于农业种植的重视。


图:朱骋


方案概念来源于当地的传统农业种植方式,将传统的家庭农业进行重组和新技术的植入,结合传统和新型的农业方式,形成一个屋顶种植花园,下层的架空空间可以防洪,同时可以作为活动空间,例如蔬菜市场、餐饮空间等。


图:朱骋


因为AE studio的设计出发点是以技术为基础的,因此对于一些system和detail都比较重视。整个设计过程中需要有一个明确的concept,然后以技术手段不断完善你的concept。Studio里很多同学脑洞也比较大,有很多方案都很创新,可以彼此互相交流学习。

图:朱骋


图:朱骋







■Track: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文/高祺)


【关于excursion】

之前总体介绍中提到,课程开始第一周,老师和部分同学会去马尔代夫的数个岛屿上实地调研,这也是整个设计课程的一部分。当然,每年的课程设计所处位置不同,是否有条件出行还要看具体情况。今年很多同学参与了组织,包括联系赞助和住宿等,也大大降低了自费的成本。从始至终,这个studio都比较重视方案的现实性,从excursion时为当地业主现场设计农业解决方案,到回到学校设计时老师反复强调材料的来源与建筑规模等实际问题,再到最后评图时请到大使和相关管理人员一起参与,虽然方案设计仍与现实条件有所差距,但仍尽可能地强调了从理论到实践,重视建造和解决方案的综合运用。


【课程内容】

笔者所在小组大部分同学选择的是垃圾处理站课题。本身作为发达国家,荷兰在垃圾处理的流程和技术上都有很丰富的经验积累。但课题的难点在于在马尔达夫特殊的经济和自然环境下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当然,我们不能夸大一座建筑对一个行业甚至一个地区的作用,想要有所创新,往往需要跳出传统,从技术、生产、人力等角度思考问题。例如不少同学都选择使用回收塑料瓶作为建筑材料,但这一点又分化为漂浮建筑、塑料作为3D打印原材料等等分支,还有同学从当地文化传统入手,如将垃圾回收与清真寺活动结合。

总体来看,AE的设计成果往往呈现出鲜明的结构形式与材料组合,仅就今年课题而言,出现了较多取自类似装配式建筑、临时建筑的思路,可见Extreme不仅仅是设计条件的极端,更是需要选择此studio的同学找到自己兴趣与技术的特别结合点。


【设计集合】

图:杜京良

图:杜京良

图:杜京良


图:刘炫育

图:刘炫育





■Track: Architecture and Public Building

(文/王思佳)


【课程内容】

Public Building本学期分成三个不同的课题组,分别研究“Constructed memory” “Ground, Things and Representation”和“Border Conditions”,位于意大利、法国和亚美尼亚三个国家。我所在的是最后一组,研究首都埃里温城市内部的“other”空间边界情况,课题侧重研究建筑在特定社会政治环境中的位置,关注建筑与权力相关的表达,强调建筑不是为了满足单纯的功能而存在。组内又分为三个子课题,同学可以选择从政治、经济或宗教层面,设计美国大使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部或梵蒂冈使馆。每一个建筑类型在城市中都看似异类,很挑战现有的认知水平。


【教学进程】

教学方面,由 3位设计课老师指导24个同学,基本每次设计课都有机会同其中两位老师交流,两人不同的建议让设计时的思路更多样,当然也更需要自己去取舍与选择。设计进度是基地调研——小组mapping ——个人方案设计(后期加入建筑技术方向的老师,深化对材料、结构、细部和建筑气候的设计)。在设计初期,老师会引导同学思考该建筑在社会文化背景中如何运转,在城市文脉中的定位是什么,结合相应的研究,以此确立个人的立场与建筑的介入方式,形成一个有说服力的argument。从草模推敲、平面、剖面空间到材料细部设计,不断的强化最初的立场,一直延续到建筑的细部设计,因而最后会形成一个逻辑清晰、较为完整的方案。此外,在设计中视角的转化也一直被强调,将top down和 bottom up结合起来,探索多种可能的方向。总的来说这是一个过程导向的studio,在方案的发展深化阶段能学习到很多新鲜的思维方式。


对studio的两门配套课的评价在上一届的总结中已经很详尽。第一门课Architectural Studies研究建筑案例,从Representation, Program/Logistics, Setting, Grounding四个层面对其再解读,成果为四张建筑图。通过在给定主题下的研究,进行转译,力求准确图面表达。第二门课Architectural Reflection以课下阅读结合课堂讨论为主,最后以论文形式表达个人对于讨论中某一具体主题的看法,十分理论。最困难的地方还是大量的英文文献阅读,对建筑理论的理解,以及在讨论课上的表达与交流。我所在组的阅读方向主要是建筑与权力,讨论时会涉及社会控制、建筑师的社会责任、建筑与当代艺术等等,内容极其广泛,能了解到很多平时不大涉及的领域。总的来说,Public Building更关注建筑在城市社会中的表达,是一个理论与实际兼顾的studio。


【设计集合】

图:王思佳

图:王思佳


图:Jonathan Pang


图:Jonathan Pang

图:Jonathan Pang






■Track: Architecture and Public Building

(文/张馨元)


【课程内容】

Public Studio认为城市是地理,政治,人文交互作用下的一种表达。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会不断强调有一个与基地(或者任何和项目有关的)对应的明确清晰的purpose,并在此之上发展设计。我们组是在法国斯特拉斯堡欧洲议会中心附近的一大片空地做一个Media Park,并设定场地内有6米高的平台作为配套设施的缓冲。所以Purpose可以是对城市政治定位的理解,对项目本身功能序列的演绎,对“Media Park”作为城市公共区域如何调节会议中心作为政治产物与媒体追求自由的紧张关系的媒介的处理等等。

 

整体设计过程中十分强调逻辑,包括由purpose转译到建筑设计的合理性,和传统建筑教育中的fundamental principles。整体来说,是一个在设计相对脚踏实地并且传统的大背景下,对贯彻概念有比较高要求的studio。

 

Studio有两门配套研讨课。一门是architectural study, 每人研究一个经典案例,然后选择一个课题重新绘制平立剖和一张不限内容的图纸。重绘强调个人对建筑的解读,偏向于diagrammatic,并附有相当字数的文字说明。另一门是architectural reflection,4到5人一组读一本书,期末交相应内容的文章——作为出版者为书作序,作为作者补充缺失章节,作为杂志或其他媒体的一篇作者访谈,与理论相关案例的阐述,书评五者选其一。这学期的三本书是Hilberseimer Ludwig的The New Regional Pattern(基于历史研究提出工业化城市解决方案),Le Corbusier的Radiant City(大师对于自己建筑理论相当理想化的独裁方案),Christaller Walter的Central Places in Southern Germany(基于德国城市、经济的研究提出地理模型,略晦涩)。每节课需要写两三百字小片段,交流读后感,气氛十分融洽。期末论文会先写草稿,然后和老师反复讨论之后交终稿。


【设计集合】

附图(马子哲)所示方案地块的设计要求是以“IMAGE”为载体,最终结果为一个带有展览性质的电影工作室和摄影棚等功能的综合体。设计将综合体功能根据电影制作流程分为不同体块,游览流线与功能体块进行组合并创造不同的展览空间和场所性,同时尝试研究游览和工作这两种功能的各种空间关系,在设施员工高效工作的同时给游客创造蒙太奇式的游览体验。


图:马子哲

图:马子哲

图:马子哲


图:姜杉

图:姜杉







■Track: Architecture and Public Building

(文/朱明珂)


【课程内容】

这学期我所在的public building组是位于意大利的港口城市热那亚,主题为Memory P(a)laces。老师提供了三个位于港口不同位置的Site, 每个site分为7-8个人一起调研,研究site与周边城市的关系以及和港口的关系。之后,基于对三个site的了解,每个同学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site做设计。没有固定的tutor,每个礼拜会有一次tutorial,有一到两个老师对你的设计进行反馈。Studio确切的brief,需要你自己根据“Memory Palaces”这个主题自己写brief。项目灵活性大,但老师对program的逻辑性要求较高,要答到老师想的点,所以设计开始的前几周会花比较多的时间在研究program和写brief上。

 

“Memory Palaces”主要基于城市发展来的堆积进行研究。热那亚作为一个典型的工业化城市,经历了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带来的城市扩张。城市扩张带来了人的堆积,材料的堆积,建筑的堆积等等。基于这种累积(accumulation),怎样去通过空间的形态去表达城市这种堆积的结果,建筑要表达变化和创新的过程。建筑不仅要反映出城市的积累,也要具有现实意义存在。即不是一个monument,而是可以让人们参与、使用进日常生活中的空间。

 

最开始,老师会让大家头脑风暴各种storage、archive。后续的设计基于这些storage和archive这样的空间,写自己的brief。“Memory Palaces”最后出图量相对另外两个主题的public building较大些,并对图面要求比较严格,但对模型要求不高。

 

Public building Studio两门配套课,要求基本相似。不同的是architectural reflection的阅读内容可能有所不同。Genova分为两组,我所在的组可以选择读《Learning from Las Vegas》、《The City in the City》、《Delirious New York》、《Las Vegas in the Rearview Mirror》,自己读完一本书,每周要和读相同书目的同学讨论并presentation。另外一组是每个人读一部分《The Arcades Project》。最后根据所读内容,写读后感。


【设计集合】


图:Lam Hui Ching Debby



图:Lam Hui Ching Debby

图:Lam Hui Ching Debby


图:朱明珂

图:朱明珂(配套课)

图:朱明珂(配套课)






■Track: Heritage & Architecture

(文/谭力)


【课程内容】

本学期Heritage & Architecture Design Studio 分为四个组(大概每组10-12人),其中三组做Haarlem圆形监狱的改造,是相对少见也相当有趣的命题。圆形监狱(Panopticon)的概念是由英国哲学家杰里米·边沁设计于1785年,在世界上建成的数量并不多,但在荷兰有三所保存完好的圆形监狱,分别在Arnhem,Breda和Haarlem三个城市。


Haarlem的监狱综合体体量相对较大,建成于1901年,除了圆形监狱本身,还有互相连接的其它四五栋建筑,一部分在1990年左右进行过大改造。圆形监狱作为场地的核心,总共五层,前四层每层有将近60间房,中心区域空旷,站在中心点仰望穹顶,可以体验到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效果。设计任务为改造整个监狱综合体成为新的大学和其配套设施,并对外围监狱墙处理,将内部的公共空间让市民可以自由使用,提升周边街区的活力。



【教学进程】

在学期第一周就进行场地参观,由于监狱的特殊性,这也是唯一一次可以进去的机会。


前三周主要是分析阶段,从基础的城市、建筑和结构分析开始,进行Heritage Studio的核心任务value assessment和transformation framework,本阶段多为小组任务。


从第四到第七周,开始以个人开始提出改造概念,由于本次的场地相对较大,建筑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在城市设计和program花了较长的时间。


剩下的八周进行建筑设计,在圣诞前基本完成初始设计,圣诞后进行深化设计,并逐渐融合Building Technology对建筑改造的关键节点进行考量。



【课程感受】

Heritage总体来说较为稳健,设计进程清晰有序,每一步也相对完整踏实。但此次监狱综合体本身面积过大,在Heritage过往的选题中也少见,本学期设计过程中前期考虑的太过全面,没有及时收紧,导致后期时间相当紧张,脑里想的多,呈现出来的却有限,最后对于细节的完成度一般。


同时教授的态度对整个组的风格也有明显的引导,三个组中两个组相对开放,破坏性较强,一个组较为保守,相对细致小心。


【设计集合】

图:谭力

图:谭力

图:谭力


图:Federica Bernardelli


图:Lucía Suárez


图:刘思源








■Track: Architecture and Dwelling

(文/荆元杰)


【课程内容】

MSc1的Dwelling Design分为两个课题,一个是Design for Newcomers,另一个是Living with Flood。本人选择的是第一个课题,是为新搬到阿姆斯特丹的外来人口设计住宅。Studio虽然是做住宅设计,但其实会从整个城市入手进行分析研究,包括城市肌理、城市文脉、城市人口情况等等,然后会利用分析成果指导下一步的城市设计,最后每个人从城市设计的成果中选择一个片区真正开始住宅设计。整个过程非常扎实严谨,培养的是学生对于城市、社会信息的理解总结能力,将这些信息用于指导设计的能力,设计过程中的方案推演能力,以及最终设计成果的落地实现能力。过程中几乎涉及到了建筑师能力的每一个方面。


【教学进程】

课程共13周:

第一阶段Research,2周时间,整个studio被分成四个组:Urbanism,Architecture,Socio-economics,Sustainability,每个组着眼于其关注的内容进行调研分析。

第二阶段Urban framework,4周时间,对所选地块进行城市设计,studio所有学生重新分为六个组,从城市层面对基地问题提供回应与解决方案。六个组的城市设计方案最终只保留三个,然后学生可以任意选择这三个方案中的任何一个进行下一阶段的住宅设计。

第三阶段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Technology Design,共7周,要完成50户左右规模的住宅设计,个人独立完成,强度比较大。Architecture部分的设计内容包括建筑外部各种层次的公共空间,建筑本身的平面剖面立面,每种户型内的详细布置等;Building Technology部分包括结构设计,构造设计,气候设计等。


【课程感受】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整个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对后面的结果会产生影响,最终成果中所有的建筑操作都有其依据。老师在一开始就要求每个人在考察基地之后,选出基地中最能吸引你的“部分”来表达你对基地“整体”的理解,这种非常印象化的信息处理方式,其实是和最后个人设计阶段的storyline紧密相关的。也就是说,你最终的个人设计成果要能够解释你是如何从这种“印象”推演出一个完整的设计的,你的每一步操作,都是环环相扣的。这个推演过程叫作storyline,也就是“设计逻辑”。


【设计集合】


图:荆元杰

图:荆元杰

图:荆元杰


图:李佳濛

图:李佳濛


图:黄思行

图:黄思行







■Track: Methods and Analysis

(文/黎志远)


【课程定位】

Msc1的课程像是一个试验场,让学生探索新的方法去做调研,分析,理解以及介入场地。Methods的老师认为建筑本身面临很大变化,并不只是关注在形态或者视觉上,而考虑的更多在于文化、社会、经济方面的因素。整个课程没有固定的套路,没有清晰的指引,但在整个过程中会提供不同主题的相关阅读资料、讲座、课堂讨论,然后鼓励学生自己探索关于自己小组题目相关的研究和介入方法。导师会不断地对学生介入建筑的方法提出质疑和挑战,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学生对方法的辩证思考。整个设计过程没有固定的建筑类型,从调研方法、调研的具体内容、研究方法、使用的工具、项目定位、介入方式、方案表达、施工工艺,都需要先自己把握然后与导师讨论。重点不在于最后的设计成果,而是对整个过程的处理方法和工具使用。


【课程内容】

课程场地在比利时南部的沙勒罗瓦 (Charleroi), 具体场地是城市中心区以外的几个煤矿渣堆附近的区域,这些煤矿渣堆是过去工业的遗物,如今荒废杂草丛生。(据了解,M&A这个studio的场地一般都选在非大城市非繁荣的区域,通常是一些不起眼、被忽视的、破败落后但有故事、存在潜力能改变的区域。)城市曾是比利时南部的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曾经以钢铁、煤矿产业一时兴起成为比利时第三大城市。场地属于法语区,曾一度被称为小巴黎,但随着工业产业的衰落而呈现出一片荒凉破败景象,居民失业率高,曾被评为欧洲最丑城市之一,面临一系列经济、文化及社会问题。整个课程内部分为5个小组,分别是不同的主题(建筑与临时设施、设施与景观、文化与亚文化、公共-集体-私密,工业与休闲),不同题目围绕老师指定的不同的煤矿堆周边进行。


(课程相关:第一学期另一门课里M&AChair,Tom Avermaete曾经在一个讲座上讲过一套发现并解锁潜在的资源、设计规则而非只是设计建筑本身、社会协力共同营造的方法。大致可以理解为是课程希望学生能运用的其中一种方法。M&A是希望学生在过程中摸索出一套与现行流行设计方法不太一样的,有见解而且有说服力的一套分析与设计方法。这次秋期的课程结束之时,我们讨论都觉得这个课程的每个小组或个人的最后分析方法、设计成果差异很大,课程对学生有较大的包容性,只要学生能运用自己的方法地完成设计)


【教学进程】

人员构成:

M&A的整个Studio规模很小,一般就是别的studio的一个组的规模,所以一般设计课半天就能结束。本期原来有15个学生,但开始就有2个没来,1人中途退出,最后只剩12个人。跟随整个过程的导师有两位,另外还有一位building Technology的导师在中期汇报之后介入。

 

教学进度:

整个studio在中期以前是小组合作,三人一组,负责其中一个主题的调研。中期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项目情况或个人意愿决定合作还是单独设计。

(每周除了studio相关的汇报讨论,还有半天是根据本周的阅读资料进行讨论,资料是导师挑选的一些文章,内容以建筑相关的理论为主,如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等的文章。)

第一周:课程介绍,嘉宾讲座。

第二、三周:收集场地与相关主题的资料并利用资料进行调研、分析、讨论。

第四周:实地场地调研,一共调研三日,一日自行在所定区域调研,根据所见所思做mapping,晚上与导师进行讨论分析结果。第二日跟随一位当地的作家游览整个城市的几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区域。第三日半天与市政建设部门人员开会,听关于城市介绍的讲座,剩下半天自行再回到所定区域调研,收集资料。

第五周:运用叙事方法(story-telling)来诠释场地调研的感受及所得。学生基本是运用collage来解释场地调研的感受与思考,来讲故事。

第六、七周:确定项目场地,根据分析与研究确定项目的选址、介入方式、规模。

第八周:中期答辩:汇报研究成果及介入项目提案

第九周:利用剖面及细部来深化设计

第十周:利用立面材料来深化设计

第十、十一周:深化整体场地、平面、材料、细部

第十二周:期末汇报


【课程感受】

整个过程需要比较强大的自主把控和思辨能力,比较适合已对设计与研究方法、理论有一定基础的同学。曾经与一位M&A的博士生聊天,认为这个课程的重点不是讨论建筑的空间体验、视觉感受、技术构造,也不是太重视最后的设计成果,而是对整个调研以及设计过程的质疑与反思。开学介绍时导师说过一句话,你的前期研究就是你设计的一部分,因为它直接指导你的设计,所以你们需要思考并设计你的调研。弊端就是很容易很迷茫,因为跟本科的教育很不一样,所有的要素都要有自己的立场与观点,而且可以调整的时间不多,如果在过程中跟导师的意见不一致或者难以把握关键要素,就会陷入一个不断被质疑与反复修改的循环。


客观来说,每周的设计内容其实不多,不像interior和public building的工作量那么大。M&A的工作量在于阅读量和思考量,整个过程所读的资料和课堂讨论也挺受启发,但是个人认为需要较大历史理论背景知识支撑,才能比较轻松地融入讨论和吸收,若英语能力及理论背景知识不足可能会比较吃力。


强调分析能力与表达能力,这里的分析不是以前本科那种可有可无、模式化流程化的地理位置、人流、尺度分析,更强调的是对社会、历史背景、经济、文化等各因素的理解。表达能力不是指设计图纸好不好看,而是清晰地运用各种方法(如mapping、diagram、story-telling)来表达观点和设计意图。如何叙述缘由、如何解释设计的定位、如何表达设计目的这些技能都需要相当重视。


【设计集合】

图:LucaBussonlini, Martin Kolev, Xaveer Roodbeen, Sebastian Schulte



图:LucaBussonlini, Martin Kolev, Xaveer Roodbeen, Sebastian Schulte

图:LucaBussonlini, Martin Kolev, Xaveer Roodbeen, Sebastian Schulte

图:LucaBussonlini, Martin Kolev, Xaveer Roodbeen, Sebastian Schulte


图:Tom Hilsee, Marcel van der Maas, ProkopMatěj


图:Tom Hilsee, Marcel van der Maas, ProkopMatěj






本文作者 :

杨一鸣  (东南大学)

曾丹瑜  (华南理工大学)

徐嘉韵  (湖南大学)

高暄雅  (东海大学)

朱骋     (重庆大学)

高祺     (清华大学)

王思佳  (浙江大学)

张馨元  (上海交通大学)

朱明珂  (西交利物浦大学)

谭力     (米兰理工大学)

荆元杰  (中南大学)

黎志远  (华南理工大学)


注:姓名(本科院校)



编辑:谭力,刘珺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