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政策】转业复员干部奖励工资相关规定&待安置期间应尽量避免的几种心态

2017-12-01 闲云& 月笼沙 风戈


转业复员干部奖励工资相关规定


一、转业复员干部奖励工资的由来

2001年11月25日,根据中央军委批准的《关于调整军官、文职干部、士官工资和义务兵津贴标准及增加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等问题的通知》有关规定,原三总部制定下发了《军官、文职干部和士官奖励工资制度实施办法》(【2001】参务字第192号、政干字第464号、后财字第620号)。这个就是转业复员干部奖励工资制度的开端,从2001年起执行。

二、转业复员干部奖励工资的条件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官管理规定》等有关文件规定明确的考核等次、标准条件,从政治思想、能力素质、工作实绩和作风纪律等方面,对干部和士官分别进行考核评议,评定称职以上或不称职等次,作为发放奖励工资的依据。其中:

(一)经考核评定为称职以上的“当年批准转业、复员、离休、退休的干部和士官”可以享受奖励工资。

(二)经考核评定为不称职的干部和士官和“上一年度及其以前批准转业、复员、离休、退休的干部和士官”、“刑满、劳教释放或犯有错误不宜转业而作复员安置的干部和改按义务兵退役的士官”不享受奖励工资。

三、转业复员干部奖励工资的标准

符合享受奖励工资条件的转业复员干部,当年工作时间超过半年的,其奖励工资标准为本人1个月的基本工资;当年工作时间半年以下的,其奖励工资标准为本个1个月基本工资的二分之一。

转业复员干部的基本工资包括职务(专业技术等级)工资、军衔(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和军龄工资四项(根据中央军委有关文件规定干部的基础工资从2006年7月1日取消)。

四、转业复员干部奖励工资的确定

当年转业复员的干部,其考核等次由原所在团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认定,其中在原单位担任单位或机关部门领导职务的,由原单位或机关部门党委认定。

五、转业复员干部奖励工资的发放

批准转业复员的干部,由所在团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分别在开具的行政关系上注明当年的奖励工资发放情况。

六、转业复员干部奖励工资的调整

关于干部奖励工资,原本是以基本工资为基数,现在调整为以全口径工资收入为基数(包括基本工资、基本津贴补贴和地区补贴),由以往年人均3545元提高到9053元,增加了5508元!增长幅度较大。

       政策链接:《关于做好军队基本工资标准调整有关工作的通知》(财薪【2016】391号)


来源:军转之翼







待安置期间应尽量避免的几种心态


居功自傲,不给好岗位不行


转业干部在部队工作多年,多少都取得过一些成绩,有的干部甚至是二等功臣、一等功臣,在本专业或者管理领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是名符其实的“军中骄子”、单位建设的中坚栋梁,但是如果抱着过去的功劳不放,始终让自己持有一份优越感,甚至以此为砝码,在安置工作过程中与组织讲条件、要待遇、与其他在部队干得不如自己好的转业干部比分配结果,得到的也许是失望和落莫。在部队能干好不代表在地方能干好,在部队懂管理不代表在地方会管理,部队的专业技能除医学等军地相通部分外,大部分在地方用不着,就算真正给你个好岗位,自己能够干好吗?比如有的干部费尽周折安置到税务局,这是众人眼中的好单位,但是去了以后才发现,自己连基本的税收法规都不懂,最常用的所得税率也不知道有几档,进了核心业务部门干不了,只能在办公室打杂。须知月满则亏、水满则盈,留些空间到地方到新单位是重新开始也是极好的!笔者倒认为,网上流传的“少校中校统统无效”、“上尉中尉一律无位”、“营长连长都要重新成长”等段子,虽然透露出了转业干部的无奈和心酸,倒不失为调适心态的好办法。


妄自菲薄,地方工作我不行


有的干部离开军营后,感到非常迷茫和焦虑,尤其是一些“冷门”专业的干部,对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心里没底,担心不能适应新工作。一个在部队搞坦克专业的转业干部曾担忧说,这十几年都一心扑到坦克上,不知道自己除了与坦克相关的事还能干什么,地方哪个单位也不会有坦克让我去管理维护。但是从好的方面去想,大部分转业干部在部队受培养教育多年,具有能吃苦、执行力强、服从意识强、忠诚可靠、雷厉风行、团结协作、擅长管理等品质和优点,不管部队还是地方都很需要。一个在地方政府部门工作的朋友说,他们单位的领导每次有出差任务就比较头痛,有很多人讲条件,以孩子小没人照顾、老人需要安排、自身身体不好等原因拒绝出差,对于我们转业干部来说,一年有小半年在戈壁滩、盐減地、深山林、小海岛等艰苦地区野外驻训,加班熬夜、连续作战、迎检不休、长期见不到家人也是常态,要完成好地方那点小出差任务简直是小菜一碟。至于大家都比较担心的专业问题,我们军转干部中有不少人军校所学专业与后来所从事的专业也不对口,都是到岗位后从头学起,部队每年组织的专业集训、政治教育、各类升级培训很多,大部分转业干部因此养成了长期学习的好习惯,培养出了较强的学习能力,只要我们能够继续发扬和保持部队好的作风,发扬“钉钉子”精神,把姿态放到列兵的位置上,从头学起,我想,以后在地方还有二十年左右工作时间,是一定可以做到精通本专业的。


乱拉关系,不找“靠山”怎么行


客观上来讲,今年转业干部数量激增,地方安置压力大,有些地方作风和腐败问题还没有完全杜绝,安置过程中不可能完全做到一碗水端平,和以前转业的干部联系一下,就能举出一打靠各种“关系”安置到一个好单位的例子。采取双选方式安置的地方,决定一个人去向的因素非常复杂,也就是常说的“水深”,更容易导致转业干部担心安置时不公平。因此,大部分本来没有什么背景靠山的转业干部(这部分人不在少数),在待安置的这小半年,急于通过各种渠道结交所谓“有用人士”,有的运气较好,花点费用找到了引路人,但是被骗到又花钱又赔时间精力最后依然依靠组织安置的人也不乏其人。其实,无论多么牛X的好单位,也需要干活的人,如果你确实有真才实学,还是不难找到合适的岗位的。


左顾右盼,挑到最好的才行


进入选岗环节后,选择成为一门很大的学问,不同的单位,不同的岗位,工资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前途发展空间肯定会有不同,但是究竟哪个单位哪个岗位才是最好的,真的是一个仁者见仁的问题,有人认为离家近方便照顾家人就是好的,有的人希望到一个架子大单位将来调职调级方便,有的人希望去一个“实惠”岗位,有的人在部队太忙,转业就是谋求一份责任轻的工作,有的人希望进一个与部队专业相近的单位可以更驾轻就熟,但是,总体来说,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的理想岗位是不存在的,选择、付出、回报之间往往是有一个对等关系的。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这句经常听到的话,在选岗环节要切记。如果这山望着那山高,与比自己有“背景”的人比人脉,与有比自己有才华的人比发挥,与比自己性格开朗的人比交往,与比自己简历做得好、投得多、跑得勤的人比收到的面试电话,接到待遇好的单位电话想离家太远,接到离家近的单位电话想架子太小,接到比较清闲单位的电话想职能太弱没存在感,接到“实惠”单位的单位想这单位去年才“进去”了几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很可能机会就在攀比中失去了,成功从不等待任何犹豫、观望、懈怠者,好单位也有没存在感的岗位,一般单位也有重要岗位。


“前路崎岖君勿虑,扬鞭更上青云去。”愿每一个转业干部都能安然度过待安置阶段,选到自己心仪的岗位,在新的岗位创造更大的辉煌。


来源:军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