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探究】转业时,任正非和我一样:40岁、副团……

2017-12-06 风戈


当年,任正非为什么要离开部队?

 

人生有些决策并非都有道理,但从一个跑道进入到另一个跑道,是需要勇气去抉择的。

 

任正非离开部队的时间是1984年,时年40岁。

 

四十岁,是孔子说的不惑之年。是卡耐基说的“人生四十才开始”的年龄。

 

东方的四十不惑,是因为人生从年轻时的懵懂和打拼,经历人情世故,看到云卷云舒,而开始秋收冬藏,做内求的时候。

 

西方的四十才开始,是因为此时子女渐养成,父母尚健,自己的时间和经历,刚好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任正非在部队有两项发明填补国家空白,又是副团级少壮派军官,为什么要转业呢?如果裁军,也不一定裁到他头上啊? 


我的问题在陈培根老师的文章中找到答案,陈培根老师是华为的长期顾问,他的文章《企业不可穿上“红舞鞋”》,在华为和社会上影响深远,他在文章中有这一段描述:  




我想任正非在“文革”以后,他成为中国科学的代表,成为中共十大的党代会代表,而且是副团级军官,他个人只要稍微再努力一点,当将军是值得的,为什么要轻易放弃部队的前程,我们部队非要把这样的人才裁掉吗?

 

我想这不合逻辑,我查了一下,邓小平上台以后确实裁军了,但是邓小平裁军是1985年5月开始,而不是1984年。

 

有一天,在办公室我问了任正非,任正非说了另外一个故事。1984年任正非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当时在四川绵阳国防建设,当地教育条件很落后,这些军官子女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所以每年高考都是光头,最好的是两个考取了大专。有一天,他女儿跟他说:“爸爸,将来我要考不起大学,你要为我的前程负责。”这句话打动了任正非,他就这样离开了部队。

 

另外一些迹象可以得到佐证,任正非是自己离开部队的。2013年3月31日,我在公司会议厅接待了一批白发苍苍的老人,这些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任正非以前的战友们。

 

任正非说:“每当老战友们一起见面时,他们总是赞扬我,我就很惭愧,我说我任正非是一个逃兵。”如果是大裁军,大家一起转业,不能说是逃兵,战友们在,他离开了才是逃兵,是不是逃兵这个价值判断,任正非的女儿后来如愿考取大学,后来又考取南开大学博士,现在在华为管财务,没有任正非承担起父亲对女儿不可替代的使命和责任,就没有华为。华为是两代父亲委屈自己的价值观、委屈自己的前程成全了儿女的前途。


陈培根老师的考证,是可信的。任正非对子女的爱,从其他文献和传说故事也可验证。而他女儿孟晚舟,将门虎女,现在已是华为的CFO,去年在北大和清华的演讲,有乃父风范。

 

但我想,孟晚舟1972年出生,1984年任正非退伍时,她才12岁,照理讲不出这么大人的话,所以,极有可能是早他两年退伍的太太孟军所言。孟军1982年相应裁军号召,去了深圳南油担任高管。她在深圳先看到机会,也相信自己老公的潜能,但任正非仍然推迟了两年,从他后来经营华为热衷于军人的管理及学习美军的角度来看,说明他内心深处,军人情结极其严重。

 

在《我的父亲母亲》一文中,任正非也如此回忆: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期间,我们基建工程兵小组与铁道兵小组的中心话题就是裁军,因为一开完“十二大”,我们就要整建制的离开军队,实在是有些恋恋难舍,毕竟我们习惯了十几、 51 28912 51 14939 0 0 4218 0 0:00:06 0:00:03 0:00:03 4217廿年的军队生活。当时,父、母也不太理解党的开放改革,也认为离开军队太可惜。

 

所以,可能的情况是,一边是深圳妻子希望全家团聚,解决夫妻分居,一边是任正非久拖不决,最后,孟军施出每个女人最智慧的一招:子女读书的事情,这一下子,恰恰击中了爸爸最温柔的心窝。所以,女儿考大学的事情,最可能的是他太太的嘀咕,但这一嘀咕,撞击了一个父亲最基本的尊严和最本能的爱,这是第一推动力。

 

所以,推动任正非到深圳并创业的是两个女人:一个是他的女儿,一个是他的妻子,没有她们,任正非可能不会走出军旅那条熟悉的路径。这样不可能有今天的华为。

 

这个故事虽然没有之前版本那么神圣,但此时的任正非,更有邻家大叔的感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