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华刻度!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清华大学 Author 讲故事的

这是一个关于“刻度”的故事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
刻度上的十年
是缩影,也是档案
从厘米之微,到万里之遥
刻度里
镌刻着的是璀璨初心
书写着的是清韵华章

记忆的坐标有多么清晰
前进的脚步就有多么坚定
让我们从刻度中出发
共同感受清华发展的磅礴力量




7.5cm

一支粉笔写春秋 / 春风化雨乐未央


✦+

+

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写春秋
电影《大学》主人公之一
钱易先生曾说
“不要叫我院士,请叫我老师
因为做老师,是我真正喜欢的事情”

师者如舟,千里不殆
十年前,吴良镛先生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
十年后,刚刚过完百岁寿辰的他
依旧如约出现在教室
在亲自创建的“人居环境科学概论”课堂上
多年来,他从未缺席

师者如光,微以致远
今年9月,孟加拉国的沙格尔·布岩
成为学堂在线平台的第1亿位注册学习者
开始享受5600余门
海内外高校的优质在线课程
2013年,清华大学建设并运营了
中国首个慕课平台学堂在线
致力于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
历经8年多探索创新
平台全球学习者人数超1亿
成为清华发展慕课与在线教育的
重要里程碑

“世间上百年名校无非育人
天下第一等职业还是教书”
十年来,清华大学始终坚持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学术责任
教学也是学术
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
扎实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倾心育人,尊师重教

在清华
我们曾看到过四代师生传承课堂的
动人故事
看到过人头攒动、连过道都坐满人的
火爆课堂
看到过疫情期间老师们不眠不休拼尽全力
只为“教育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中断
我们也听到过许多可爱又真实的声音
“老师,求求您再拖一会堂”
“讲得太好了,希望您别下课”

一支粉笔燃梦想,满腔热情为育人
十年来
不曾动摇的是对教书育人的坚守
是润泽心田的奉献精神
是清华园里的讲台上
你我共同书写的一个又一个
关于“教学相长”的生动故事


32cm

清华录取通知书信封 / 莘莘学子来远方


✦+

+

“来信啦——!”
“哇!是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
2018年
本科新生们惊喜地发现
收到了清华大学“立体”录取通知书
精致不失大气的立体二校门
传递着历史的端庄与厚重
承载着新时代的灵感与青春

2020年
新版清华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带着希望与喜悦来到大家身边
精美的插图页,颇具质感的横开本
融合校园美景和人文底蕴
寓意锐意进取的学子对理想的向往
  
你与清华的故事
由一封录取通知书的抵达而始
随着录取通知书一起翻开的
是十年来
清华人才培养的崭新画卷

大类招生与大类培养
为学生成长创造更宽广的选择空间
新雅、致理、日新
未央、探微、行健
多个书院相继成立
为国选才,厚植强基
求真书院、为先书院先后亮相
拔尖领军,创新未来
通专融合的本科教育体系不断完善
健全研究生分类培养、分类评价体制机制
持续提升自主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能力
十年来,清华一直
不断思考、不懈探索

录取通知书的样子在改变
清华大学多种人才培养模式
不断统筹协同
但不曾变化的
是录取通知书淡紫色信封
所承载的信念与期许
不曾变化的
亦是清华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传统的
赓续传承


43.5cm

单支清华简的长度 / 人文日新,日日新


✦+

+

2017年4月
清华简《算表》获世界吉尼斯记录
被认证为目前发现的
人类最早的十进制数字表格
到目前为止已完成
十一辑清华简整理报告
当千年竹简遇上百年清华
历史的厚重与人文的积淀在此汇合
折射着清华人文日新的风貌

十年来,清华大学
传承百年清华人文传统
开辟清华人文新高度
让人文的故事、人文的思想
穿透校园,影响社会

实施文科“双高”计划
时隔15年
重新召开文科工作会议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文科资深教授和人文讲席教授制度
加大基础文科补短板力度
统筹推进文科强基计划
成立日新书院、世界文学与文化实验班
语言教学中心、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等
培养具有精深人文专业知识
和广阔跨学科视野的优秀人才

既循源头,又立潮头
新增各类文科科研项目4264项
名列全国高校前列
以思想之光立心铸魂
完成《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传播通考》
(100卷)丛书编纂出版
开创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新范式

“正是因为清华文科的发展
清华才成为
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
人文日新
是清华人文精神的具体表述
也是清华创新发展的思想源泉


82cm

你我迈出的每一步 / 与新时代同向同行


✦+

+

以身为轴
每一步跨越82cm
引领着画面徐徐展开
这是北京2022年冬奥开幕式中
历经台下400小时50余次训练后
清华学子参演呈现的
《致敬人民》节目场景

每一步
都是个人与时代的交汇点
无数个“82cm”汇聚起来
构成了清华人与国同光
与时代同向的前行之路

十年来,清华大学
紧抓重大事件、重大节点契机
积极发挥大党大国典礼
和盛会的教育作用
为党育新人,为国育大才

新中国成立70周年
3500余名师生组成“伟大复兴”方阵
阔步走过天安门广场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1200余名师生参与大会与文艺演出服务
共同见证百年大党风华正茂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
1400余名师生参与志愿服务保障
迎八方来客,展清华风采
  
十年来,清华大学始终坚持立德树人
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不断健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持续推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努力培养心怀“国之大者”
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无论是鲜活解渴的思政课
还是润物无声的课程思政
以及在全国率先实施的导学思政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重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让红色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

一代代清华学子
到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努力发光发热
为国为民,不负时代
凝聚为时代的注脚
亦汇聚为清华人始终坚持
与时代同向同行的有力宣言


5m

全球青年气候周标志牌/ 清华与世界同行


✦+

+

2022年9月5日
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
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正式启动
“气候变化协同”系列行动
会场里5m长度的
"全球青年气候周标志牌"
彰显了正向可持续的
净零未来迈进的青年力量

从清华发出倡议成立
到如今启动“气候变化协同”全球行动
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的
发展步伐愈加稳健
清华大学有效服务国家战略和
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力量也愈加蓬勃

当下贯穿未来,教育连接世界
自2016年全球战略启动实施至今
从顶层设计到深耕细作
29项行动计划全面启动
全球发展理念渗透到
清华大学改革与发展的各方面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清华积极拓展优质国际化办学资源
构建科研教育全球伙伴体系和基地
全球范围内的战略布局基本完成
形成了以全球创新学院、中意米兰设计学院
苏世民书院、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东南亚中心、拉美中心、中非领导力发展中心
为代表的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以世界和平论坛与“一带一路”达沃斯论坛
为代表的高水平论坛
以亚洲大学联盟、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
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等为代表的多边组织
……
十年来,一件件一桩桩
都成为清华大学影响力
向更远处辐射的新支点

扎根中国大地
面向世界开放办学
更开放、更融合、更具韧性
清华大学以教育连接世界
提供了与全球对话的完备平台
助推清华学子提升全球胜任力
推动世界文明互鉴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清华智慧
呈现了世界一流大学的
全球视野、担当与胸怀


10m

奥运会气步枪赛道 / 无体育,不清华


✦+

+

“9.8环!赢了!”
2021年7月24日
清华大学学生运动员杨倩
在东京为中国奥运代表团射落首金
“我是体教融合的受益者
清华带给我全方位的发展”
杨倩说

十年来,清华大学坚持
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的
新时期体育教育观
传承“体教融合”特色培养之路
进一步完善体育教育理念
取得了一系列丰富成果

杨倩拿下奥运首金
李俊霖摘冠全运会男子800米
清华大学田径队勇夺
首都高等学校学生田径运动会
十二连冠
清华男篮女篮包揽
第24届CUBA全国总冠军
创造清华男女篮双冠传奇
……

最激昂是少年志
为校添彩,为国争光
不仅是运动健儿的理想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更是广大清华人的奋斗目标

清华园里最不缺的
正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身影
从2017级本科生开始
“会游泳”成为清华人的标配
测试通过率达到99.85%
正在建设中的北体育馆
日后将作为专业冰球场地开放
并将开设相关冬季体育运动课程
满足同学们冰雪运动需求

无体育,不清华
一代代年轻的清华学子
将体育精神薪火相传
操场上奔跑、雀跃的身影
一如前辈们坚毅而执着
新时代的清华体育故事
正在书写


400km

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

+

在距地近400km的浩瀚太空
清华校友、航天员刘洋
时隔十年,再次出征
心怀山海,眼有星辰,永葆初心
把祖国的荣耀写满太空

在垂直岩石覆盖厚度达
2400m的极深地下
清华大学牵头的
盘古计划(CDEX)高纯锗暗物质实验
正在聆听暗物质粒子絮语
捕捉宇宙中最“弱”的光

十年来,清华人不断探索
科学前沿的脚步从未停歇
始终围绕国家重大需求
奋进开拓
科研创新成果与国家发展需要
丝丝相扣

十年来,清华大学获得
国家科学技术奖总数和
 一等奖数量位居全国高校首位
在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
清华大学有38项创新成果亮相

薛其坤院士团队完成的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发现”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张林琦教授团队领衔研发的
我国首个抗新冠病毒抗体药物获准上市
……
  
科技创新就是我们最主要的爱国方式
正如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清华大学原校长王大中院士所言
一次次践行初心使命
一次次重大科研突破
无数清华人立足祖国热土
接力向着科学高峰,奋勇攀登


1233030m

肩并肩的艺博参展观众 / 器识为先,文艺其从


✦+

+

截至今年九月底
参观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观众总数
肩并肩站一起可达约123万余米
艺术博物馆不仅是
清华园中一处美丽的景观
更是师生公众近距离了解
世界伟大文明和经典艺术的
重要场所

十年间
清华大学将美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营造“有美育,更清华”的育人环境
建设高质量美育体系

你可以在处处烙印着
红色记忆的园子“打卡”红色风物
到新清华学堂看一场
清华师生自编自演的《马兰花开》
繁花落叶间教授们走路去上课的身影
藤影荷声里同学们的琅琅读书声
四季徜徉在艺术和自然的天地里
年轻的清华学子们与美相伴,向美而行

十年来,清华校园建设和管理服务
再上新台阶
生物医学馆、明法楼、人文楼等
一批新建筑相继落成
“教”与“学”深度融合的三教四教全新开启
室内外热点区域无线网络实现全覆盖
综合办公系统和一站式在线服务平台
惠及更多师生员工
校园融媒体建设绘出新篇
31个“清华大学”新媒体平台
助力讲好清华故事点点滴滴,汇聚为一份
全国文明校园的沉甸甸的荣誉


40075.02km

学生社会实践里程 / 脚步所至,大地清华


✦+

+

赤道一圈的长度约为40075.02km
十年来,清华学子的实践
遍布全球各地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
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情”
2019年清华大学毕业典礼上
毕业生代表张薇的发言
打动并激励了无数人

进入大学后
清华对社会实践的大力支持
让张薇找到了
以自身行动回馈社会的机会
她选择加入研究生支教团
用青春与奉献
为偏远地区的孩子们撑起一方荫凉

十年来
清华大学强化实践育人
共组织10193支实践支队
101530人次
以脚步丈量祖国大地
从基层一线到国之重器
从祖国热土到海外天地
清华人主动而为
在实践中体悟时代发展脉搏

由电机系学生发起
大学生公益项目“梦之网”计划
已为新疆喀什、四川康定、贵州安顺等地
近千名学生提供了稳定的教学生活用电
由生命学院学生发起
“白衣乡路”基层医疗公益实践
形成高质量基层医疗实践平台
覆盖全国17个省、60余家乡镇卫生院

清华大学借助自身优势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创新提出“乡村振兴工作站”模式
发起成立乡村建设高校联盟
对口支援办公室、继续教育学院
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奖
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青海湟中分队
获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

在火热实践中
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
在祖国大地上
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注重实践育人
是清华大学的优良传统
山水万程,步履不停
跃动不息的是清华实践人的身影
熠熠生辉的是大地清华的真诚理想
清华人,一直在路上


0mm

心意相通,携手同行 / 共同开创美好明天


✦+

+

2020年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
清华人始终保持定力
临危不惧
在疫情大考中交出了合格答卷

而这份答卷的交出
离不开
每一个你的支持
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也在你我的守望相助中
慢慢贴近,紧紧相依

从我做起,同心抗疫
最紧急、最危险的时刻
从不缺清华人逆行而上的身影
即使远在天南海北
云端相聚,清华始终在身边
融合式教学的课堂愈发精彩
师生思想的碰撞不曾停滞
图书馆、体育馆正常开放
精神与体魄总有一个在路上
助力科技抗疫
免费开放高等教育专业知识库
与全球高等教育伙伴共克时艰
以国家至上,以人民为先
清华大学在疫情中承担社会责任的
担当常在,感动常在

0mm
也是你我零距离的血脉相融
清华大学坚持无偿献血传统
二十年来累计参与无偿献血师生
34067人次
年度献血量多年保持
北京市所有无偿献血团体第一位
连续6年获得北京市无偿献血先进集体
3次获评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勇于担当,奉献社会

当前,每一天的校园生活
皆因所有人的共同努力而拥有 
感谢每一个你的陪伴
让我们共同走向下一个十年
乘势而上
开创欣欣向荣的美好明天

翻山越海,久久为功
刻度上的清华十年
一寸寸刻度延展着坚持
一个个突破见证着历史

如今,波澜壮阔的新征程已经开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
清华大学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
党的二十大精神
坚持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下一个清华刻度
等待你我写就


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  成立于2017年12月7日,依托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联合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和清华大学法学院共同建设。


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  是在互联网金融实验室、阳光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中心及鑫苑房地产金融科技研究中心的工作基础建设起来的,在学术研究、行业研究、活动交流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深厚积累。研究院在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第一,金融科技相关法律的研究;第二,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技术与金融领域全面融合的研究;第三,金融监管科技的研究;第四,金融科技创业企业的孵化。



声明:本公众号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公众号所用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您认为本公众号的内容对您的知识产权造成侵权,请立即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进行处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