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我在台北终于有房了”

2017-03-15 郭雪筠 台北女孩看大陆

有的时候,我不知道该怎么评价我脚下踩着的这片土地。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原本标题是“认命不认命”,那时刚来北京不久的我震惊于大陆同学面对雾霾、污染的态度──你要嘛努力赚钱买空气净化气、要嘛移民,反正不管你气不气,北京都在这里。

 

那时的我无法置信与理解,所以买不起空气净化器的人活该?所以必须在外头做工的工人们活该?所以底层民众要嘛滚出北京、要嘛活该?

 

年复一年,我看见了很多转变,对雾霾冷感的人们开始痛斥政府,大家理所应当觉得该有新鲜的空气,在两会上《新京报》的记者直接问总理“什么时候蓝天能成为常态”……有转变、并且能期待转变,这是我留在北京觉得幸福的事──我也可以期待未来。

 

年复一年,我逐渐与这片土地相熟,做媒体业后看见台湾政客就一肚子火,我的“愤”给了家乡,看见它这么不长进我就气,我本来以为这五年来我已经明白北京,我知道它可以改变、我不会生气了……

 

直到今天上午,看到部分所谓“畅销作者、励志达人”的文章“某某某努力,就买得起房”“房价高,但我还是有野心”“要嘛逃离北上广,要嘛停止抱怨好好赚钱”,气得一口老血吐在屏幕上。

 

 

 

我想起台湾从前在房价高涨时提过的一个问题──台湾,到底对不对得起年轻人?

 

而亲爱的读者,你觉得“这个国家”,对得起你吗?

 

 

 

是台湾对不起年轻人、还是年轻人对不起自己?这曾是2014年时台湾最流行的问题。

 

那时台湾开始流行的网络词语叫“鲁蛇”(loser),长久以来被骂“草莓族”“谁让你不努力”的年轻人爆发了,因为看不见希望所以自嘲鲁蛇,甚至有篇媒体的标题是“台湾鲁蛇买不起的台北房子,干脆让中国人来买好了”,这个不是讽刺对岸人民,而是马政府。

 

所以,当有媒体人抛出“台湾太对不起年轻人”这个议题时,一下子火了,随之立刻有反方提出辩驳,认为“台北已经够好了,你去北京上海看看能不能用三万块(台币)过像台北一样舒适的生活?别抱怨了,要嘛继续工作、要嘛移民。”

 

那一年爆发了“巢运”,年轻人扛着睡袋睡在仁爱路上,那是台北市地价高昂的地方,年轻人搭着帐篷与有钱人比邻而居了两天。

 

在那之后,太多文章开始引经据典,阐述为什么台北房价这么不合理。(对了,2015年台湾媒体报导,全球50个主要城市中台北房价第七,比香港低,高于当时的北京上海。)

 

人们也开始找责任人,有人认为这本来就是政府的错,居住正义本来就该算到政府头上,就算有少数人能脱离低薪,那些少数人也不应该帮政府“背书”,“你看看欧洲社会住宅的比例是多少多少,香港新加坡有多少,台湾才0.1%……”

 

有人认为全怪政府也不对,在全球房价前几高的国际城市,都是由世界各地有钱人炒出来的,伦敦、纽约和香港均是,而台北是“唯一”被自己人炒高的城市,政府在祭出打房措施后效果也有限……

 

这样的讨论声浪从2014年到2016年,造成了什么结果呢?对不起,没什么结果,对年轻人而言,这个讲全球化的“先进社会”依然残酷得没有未来。

 

台北部分地区房价终于开始跌了,但和打房政策没多少关联,台湾年轻人“一定要在台北买房”的观念越来越淡薄,加上少子化和经济不景气,太多太多台北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子、不买房。穷者越穷,富者越富,大家骂了几年,见不到改善,也累了。

 

好多年轻人成为“无感一族”,对许多事情都失去兴趣,包括经济议题、两岸议题、国际议题──嘿,真别怪台湾人“岛民”,当你的未来“不过就这样”的时候,你还关心中美台三方的三角关系吗?

 

 

 

是台湾对不起年轻人、还是年轻人对不起自己?这个宝岛、这个时代给台湾年轻人太多幸福、还是太少幸福?这些都是大哉问。

 

台湾不是没有走过“爱拼才会赢”的路线,我们相信过“努力就有回报”,曾经以为机会与翻身的门坎让一般人可以触碰得到,社会阶级的流动也是自由的,那些大商人白手起家的故事多么激励人心。

 

但如今,台湾几乎没人再能讲出“买不起台北的房,是因为你不努力”这种话,不是我们安于小确幸、不再崇尚努力有所得的念头,而是自己努力了100分,却还是无法获得合理的报酬。

 

我们加班了、努力学习了、也学会攒点钱看世界不当井底之蛙,但最终年轻人发现──能稍微接近台北的方式,就是在精华地段搭起帐棚,“我在台北终于有房了”一位年轻人摸着帐篷,这样告诉记者。

 

现在台湾社会……不,应该说全中国社会,问的问题应该是“为什么我努力了还是买不起房?


而这个问题的答案,根本不应该是“因为你不够努力呀~

 

在个人努力之外,政府有没有做好照顾弱势的责任、现有制度是否限制了身分流动的机会、弱势的租房一族法规能否完善?

 

“要嘛逃离北上广,要嘛忍受着”“他月入五十万、每天五点起床,在北京拥豪宅,你有什么好抱怨”“还在怨房价,不如想法子赚钱”,这种十万加的鸡汤文,不过是不负责任、转移焦点,更恐怖的是其中赤裸裸的弱肉强食和标签化──你贫穷是因为不努力、你是弱者所以只能被剥削……

 

职场中需要鸡汤、生活也需要鸡汤,但是某些“畅销作者”或“意见领袖”将人民的居住权拿来做鸡汤,太不负责。

 

 

 

骂,有没有帮助?监督政府,有没有帮助?台湾人骂了二十多年,不是也没有帮助?

 

我不知道所谓“帮助”是什么,但是对我而言,是有的。至少我明白,不是我不优秀,而是部分拿了税金的人没有做好自己的责任、甚至成为压榨别人的帮凶。

 

至少我明白,“骂”未必能解决问题,但放任及漠不关心,绝对会让事情恶化。

 

至少我明白,底层人民的声音更值得被听见,无车无房的我是底层人民,但在我下面有更多底层人民,珍惜自己有的、也别让“弱肉强食”成为社会上最大的声音。

 



 

扫码打赏或按赞都是好的~~(写完了,终于可以去看“老爸当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