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北雄安、南海南”的时代,谁将崛起、谁将衰落?

2018-04-23 欢迎加入 董事長聯盟俱樂部



4月21日傍晚,《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由新华社全文播发。

 

这份文件,以及此前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正式宣告了“北雄安、南海南”时代的到来。

 

关于雄安新区,此前媒体已经报道了很多,最新公布的《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里,我认为值得关注的信息主要有以下几点:

 

1、“纲要”强调了新区的“国际交往功能”,提出“构筑对外交流平台”,“吸引国家对外开放平台、“一带一路”国际组织优先在新区布局,在新区举办国际及国内高端论坛”。

 

点评:“一带一路”国际组织优先在新区布局,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重要动向。说明国家希望通过提高新区的国际知名度,来带动新区发展。

 


2、支持以雄安新区为核心设立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中外政府间合作项目(园区)和综合保税区,大幅度取消或降低外资准入限制,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点评:海南之前,国家分三批设立了11个自贸区。4月13日宣布在海南全岛建立自贸区,4月21日又宣布在雄安新区建立自贸区,这是第13个自贸区。

 

3、在房地产方面,强调了“严控房地产开发,建立严禁投机的长效机制”,但也提出“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点评:看来,所谓雄安新区的房子“只租不售”的说法是错误的。

 


4、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筹措机制,中央财政通过设立雄安综合财力补助、统筹安排各类转移支付资金和加大地方政府长期债务支持力度等方式支持新区建设。

 

点评: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雄安要靠中央财政支持。

 

5、雄安新区建设用地总规模约530平方公里,新区规划建设区按1万人/平方公里控制。

 

点评:这意味着雄安新区最终人口或将控制在530万人以内,这相当于北京正常情况下10年的人口增量,所以对北京人口分流并不显著。

 

下面着重谈谈“北雄安、南海南”格局形成之后,未来中国城市格局的基本走向。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全面对外开放:1980年8月,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设立了经济特区;1984年5月,宣布广州、天津、大连、宁波等14个沿海城市开放;1988年3月成立海南省、海南经济特区;1990年,中央决定开发上海浦东……

 

正是在这一轮一轮的改革开放中,最终形成了今天中国城市的格局。东重西轻、南强北弱的格局,被进一步强化。

 


“北雄安、南海南”出现后,中国城市格局又将如何演变?我的看法是:

 

1、雄安新区、海南自贸区(自由港),都是中央的重大决策,因此会有政策强力支持。从资源支持力度上看,雄安会重一些,海南会相对轻一些。海南存在“全岛自由港”的可能,所以海南的想象空间也很大。

 

2、一个城市要崛起,成为有较强竞争力的核心城市,必须抓住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产业,“科技+金融”通吃的城市,才真正有竞争力,比如北上深。雄安新区显然更有可能抓住“科技+金融”,海南则比较困难。此外,海南不靠近任何一线城市,自身一流的旅游资源和较高的资产价格,也成为海南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阻碍。

 

3、我的看法是,如果政策给力、持续,则雄安新区有可能获得成功。而海南,在旅游、养老、高端医疗上获得成功是没有问题的,在“科技+金融”上成功则难度很大。

 

4、海南如果能实现“全岛自由港”(独立关税区),则将对香港构成竞争。但香港除了税率非常低,还有跟西方完全对接的制度优势,这是海南无法获得的。所以,最终海南很难实质性影响香港。


5、中央之所以在2018年打出“海南牌”,有多重含义:第一,搞一个抓手,象征、代表一轮改革开放;第二,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第三,强化海洋战略、南海战略,增强对东南亚的影响力;第四,制衡台湾,对标台湾,推进统一大业。


所以,海南如果实现全岛自贸区,将成为东南亚的投资新热土,可以很大程度上制衡台湾。台湾正在打东南亚牌。 


6、海南可能对澳门产生较大竞争,虽然澳门在博彩业中比较偏重“博”,而海南未来偏重“彩”。澳门毕竟太小,无法跟海南比拼旅游资源。所以,我认为海南未来将对澳门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到珠海。

 

7、所以,海南获得新机遇,将对珠三角的“西侧”(澳门、珠海)产生较大影响,而不太会对东侧(香港、深圳、东莞)产生较大影响。香港是金融中心,深圳是“金融+科技中心”,这都是海南很难替代的。

 

8、海南自贸区面积是上海的300倍,是上海等此前设立的11个自贸区总面积的将近30倍。所以,海南自贸区、自由港的设立,对其他11个自贸区影响比较大,会让这些自贸区黯然失色(深圳上海有“金融+科技”,除外)。

 

9、天津有点尴尬,海南这个大自贸区刚刚设立,雄安新区也宣布将建立自贸区,让天津滨海新区、天津自贸区,以及天津谋划的自由港,都遭遇了强劲竞争对手。

 


10、自2016年以来,国家加强了“国家中心城市战略”的实施,先后公布武汉、郑州、西安为国家中心城市,加上此前公布的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成都,目前有9个国家中心城市,青岛等城市还等着加入。如今,海南“全岛自贸区+自由港”横空出世,让这些国家中心城市看起来黯然失色。

 

11、未来,上述“国家中心城市”,尤其是非直辖市的广州、成都、武汉、郑州、西安将会如何?他们会因此平淡下去吗?当然不会,这些城市都有人口、经济大省为依托,除了广州都是省内“首位度”极高的城市,汇聚资源能力巨大。所以,这些城市不会“服输”,他们会在漫长的竞争中暗暗发力。而且我相信,这些城市拥有的后劲甚至可能超过重庆、天津这两个“二流直辖市”。

 

12、雄安新区虽然含着金汤匙出生,而且志存高远,但从规划可以算出来,它的人口容量上限是530万人。广州目前已经管辖超过2000万人口,成都、武汉、郑州、西安,以及尚未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长沙、合肥、南京、杭州都有人口2000万的雄心壮志。在很多时候,人口比人才更重要。原因简单,所谓的“人才”,都是白马;而如今是“黑马”的时代。

 

13、虽然“北雄安、南海南”规格很高,但我不认为他们可以轻易打败杭州、成都、南京、武汉、郑州、西安、长沙、合肥这批强二线城市,这些城市在全国经济版图、交通版图中占位非常好,都依托人口经济大省,一个个都雄心勃勃。至于北上广深,更不是“北雄安、南海南”可以轻易超越的。

 

14、在全国城市竞争的新浪潮中,东北、西部的很多城市显然有点落寞,比如沈阳、大连、哈尔滨、长春、太原、呼和浩特、银川、西宁、乌鲁木齐、拉萨、兰州等等,至于广州、天津、石家庄、济南、福州、南昌、南宁、昆明也各有各的烦恼。其中大连的衰落,显得最为典型。若干年前,大连发展势头超过青岛,现在很多经济指标只有青岛的一半了。

 

“海南画圈”将强化中国的经济失衡,为对冲这种影响,中央会在西部设立国家中心城市吗?如果有,乌鲁木齐或许有机会。会给澳门、天津、东北一些补偿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15、中央的“画圈”,对地方来说的确是大好事。但如果利用不好政策红利带来的机会,反而成为负累,最终成为发展的包袱。海南1988年建省(建特区)、2010年建国际旅游岛两拨红利,只是刺激了资产价格,形成泡沫,最终一地鸡毛。这是前车之鉴。

 

16、中国正在进入城镇化最后的“白银十年”,争夺人口是城市竞争的核心。“高铁成网+内需崛起+地铁城轨普及”,把中国带入一个“陆权复兴”(内陆交通枢纽城市复兴)、城市圈化的新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在高铁网络中地位显赫、并依托人口经济大省的强省会城市,将有更大的机会。即便它们暂时没有获得太多中央的政策红包,但它们善于自己给自己制造红包(汇聚省内资源),所以前景看好。

 

17、结论是:除了北上广深,我还看好9个强二线城市:杭州、成都、南京、武汉、郑州、西安、长沙、合肥这8个省会城市,以及紧靠上海的苏州,它们都有机会跟“北雄安、南海南”长期赛跑,而且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海南自贸港落地:正式与房地产“决裂”!
1

海南自贸港终落地!


传闻已久的海南建设全岛自贸区、建设自由贸易港终于落地:


4月13日下午,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郑重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这是党中央着眼于国际国内发展大局,深入研究、统筹考虑、科学谋划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彰显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决心的重大举措。


这是高层在明确提出上海要设立自由贸易港区之后,第二个提出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地区。海南在建省、建立经济特区30周年,迎来最大利好!


在这之前,海南已经有多项自由贸易的利好落地:


4月8日,国务院网站发布一个决定,在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暂停实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对先行区内医疗机构临床急需且在我国尚无同品种产品获准注册的医疗器械,由海南省人民政府实施进口批准,在指定医疗机构使用。


翻译过来,意思是海南可以直接进口国内没有的医疗器械,而除海南之外其他区域需要国务院审批过后才有资格,相当于给了海南划了一个特权。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

海南在医疗健康领域,在旅游项下,会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它会全面放开。例如,为旅游业发展所需原材料的进口实行零关税;建筑配套的用品、设备的进口实行零关税;对大型旅游设施必备的基建设备、会议设备、电气设备进口时在核定总量前提下免征关税。


甚至,连传闻中的“马彩”都有了落地的苗头:


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在对海南省马术协会明确表示,关于利用项目发展竞猜型体育彩票和大型国际赛事即开彩票一事,建议你们科学规划,在完成速度竞技赛马场、马球场、马术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并建立常态化的运营模式后,再与我厅共同研究赛事与体育彩票嫁接等事宜。


这一切,都在指向一个更开放的海南,一个有着对标新加坡和香港雄心的海南,一个把国际旅游岛、“自由贸易港”视为终极目标的海南。


2

为什么是海南?


自由贸易港,是设在一国(地区)境内关外、货物资金人员进出自由、绝大多数商品免征关税的特定区域,是目前全球开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经济功能区。香港、新加坡、鹿特丹、迪拜都是比较典型的自由港。


自 1547 年意大利建立世界上第一个自由港以来,全球自由贸易区发展迅速,业务领域也由对外贸易为主,衍生出加工业和仓储、物流、金融及旅游等其他服务产业。



从香港和新加坡经验看,自由贸易港最基本的功能,是要实现贸易自由。通过离岸贸易和转口贸易,在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建立第三方的角色,并借用第三方的土地完成加工制造存储销售运输等行为。


而在监管方式上,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也就是“海关后撤”到二线,自由港内部成为“境内关外”。


这也是自由贸易港和自贸区、保税区的最大区别。


2013年,中国首次设立上海自贸区,随后的5年时间,自贸区在中国内地普遍推广,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新模式的使命基本完成。


而要实现更大力度的改革开放,自贸区所能承载的资源还是有限,一个范围更大、开放力度更大的区域是必须的,于是,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这也是中国首次提出自贸港的概念。


于是,一直作为领头羊的上海,于2017年11月6日公布了自由贸易港的方案细则,打响自贸港发展“第一枪”。而包括浙江、福建、辽宁、天津等在内的省市,也都纷纷提出申报建设自由贸易港。


而海南,无疑是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最佳目标之一。


为什么是海南?


首先,区位因素占优。海南作为最接近东南亚各国的省份之一,以自贸港连接东南亚国家,是其重要布局之一,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性支点。



在中美正在贸易战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速,两者之间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的13%,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市场空间巨大。而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立,将更加巩固这一优势。


其次,海南“孤岛”区位更适合建设试验区。


自由贸易港,不止是贸易政策的开放,金融开放将是重中之重。目前世界上的离岸金融中心,都与海南有着同样的“孤岛”区位,只要政策允许,海南也可借新一轮金融开放,尝试建设离岸金融中心。


与大陆的区位隔离,也天然的让海南拥有建设大规模开放试验区的土壤。北有雄安新区的改革试验田,南有海南的自由贸易港最大开放试验区,二者将承担起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任。


因此,海南的未来,不仅仅是国际旅游岛,借此轮政策优势,更可能成为中国的开放试验田、最大的开放前沿阵地。


3

海南这三十年


海南目前的经济实力,能否承担如此重任呢?


1988年,海南从广东的一个行政区,正式被国家升格为海南省,并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建省后海南省经济发展迅速,1988-2017年海南GDP 实际增长了20倍以上,2017年城镇化率和第三产业比重都已经超过了50%,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超过650 亿,发展成绩非常显著。


但即便如此,海南整体的经济体量只比青海、西藏、宁夏高,与东部发达省份的差距越拉越大。同是经济特区的深圳,早已跻身一线城市,而厦门、珠海和汕头也明显要好于海南。


问题的根源在于海南的制造业不发达。


改开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核心推动力是制造业。特别是加入WTO以来,制造业飞速膨胀使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余四个特区的发展也得益于此。


而海南由于人口较少,并没能建立起完备的工业基础,农业和旅游业(以及一段时间的房地产)成为支撑海南的两大支柱。一二产业分别占比22%左右,第三产业占比超54%,这与中国多数省份、城市快速崛起时的产业结构太不一样。



而作为岛屿经济的重要来源,海南的港口众多,但目前规模还有待提升。2016年,海南省货物吞吐量达到 16390万吨,在国内只能排到20名以外。而海南的港口运输集中度很高,99%左右的货物运输都是依靠四大港口,尤其是海口港吞吐量占全省的50%以上。



因此,旅游业依旧是海南最大的优势。海南省春节接待游客人数从2014年的393.65万人次递增至2018年春节2月的908.23万人次,人数增长2.3倍,增长态势明显。


在未来,海南已提出12大重点发展产业,来带动经济发展。细看来,与自由贸易港的内在要求基本一致:



在12大产业中,旅游、金融、医疗健康、物流都将成为开放最为集中的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海南房地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16.1%,甚至超过了旅游业。而在一个更加开放的海南未来中,房地产又该如何发展呢?


4

与房产“正式决裂”


中国40年改开史上,唯一一次房地产泡沫破灭,便发生在海南,至今仍令人心有余悸。


刚建立特区的海南,引来无数人登岛淘金,房地产行业可以用“轰轰烈烈”来形容。据统计,海南1989年房地产投资仅为3.2亿元,而1990-1993年间,房地产投资比上年分别增长 143%、123%、225%、62%,最高年投资额达93亿元。


随之而来的是海南房价的暴涨。1988年,海南商品房平均价格为1350元/平,到了1993年达到7500元/平的顶峰。


1998年,央行宣布关闭海南发展银行,泡沫最终破灭。从1999年开始,海南用了七年时间,处置积压房地产的工作才基本结束。截至2006年10月,海南处置积压商品房444.82万平方米,占积压总量的97.6%。



但不宽裕的财政(大约50%左右的支出来源于中央财政转移)、变形的产业结构,以及国家金融周期、房地产周期等原因,导致泡沫之后的海南,依旧对房地产行业有着较高的依赖。


但进入“房住不炒”新时代后,国家去杠杆、严调控的背景下,海南的房地产形势也在起变化:


2016年2月26日,海南省政府发布相关文件,对住宅库存消化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市县暂停办理新增商品住宅用地审批和新建商品住宅项目规划报建审批。

2017年4月14日,暂停向在海南已拥有1套及以上商品住宅的非本省户籍居民出售新建商品住宅,暂停向购买第3套及以上商品住宅的居民家庭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

2017年9月22日,除国家和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民生项目和重点海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外,严禁围填海。

2017年9月29日,全面停止审批建筑面积100㎡及以下的新建商品住宅。

2018年3月31日,非海南省户籍家庭只能买1套住房,且首付不得低于七成、自取得不动产权证之日起5年内禁止转让、在限购区域买房须提供5年以上的社保或个税缴纳证明,并永久停止四个中部生态核心区市县(五指山、保亭、琼中、白沙)开发新建外销房地产项目,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楼市调控政策”。


总之,海南俨然一副“跟房地产彻底决裂”的样子。


可以想象,在改开40周年、建省30周年、中美贸易战、新一轮改革开放交错的时间节点,面对如此的政策利好,海南再不把态度放的明确点,改变依托房地产增长的经济模式,那么产业结构调整、开放的自由贸易港,更无从谈起。


因此,未来的海南岛,以全岛自贸区、建设自贸港为契机,将迎来一个崭新的起点。“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改革开放的试验平台、改革开放的开拓者、改革开放的实干家”将成为海南的基本定位。

海南依赖房地产的历史将一去不返。一个流动速度奇慢、几近冰冻的房产市场,可能以后连“发车”的机会都没有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