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雄安一岁啦!!!

工人日报摄影部 工家视界 2021-05-02

点击订阅"工家视界",回复“雄安”,查看一年前的新区百姓


4月1日,雄安新区成立一周年。一年前的今天,当地人还沉浸在雄安新区成立的惊喜与疑惑中。一年后的今天,这里的每个人都在勾勒各自的发展蓝图,并且已经开始了行动。

1

男孩名叫王雄安,出生那天,雄安新区刚刚成立两个月,喜庆还在蔓延。这是王福军的第二个孩子,因为早产,出生时体重只有4斤4两。按照族谱,王福军应该给孩子按“永”字辈取名,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取名王雄安上了户口。自从王雄安出生后,父亲王福军也成了“晒娃党”,经常在朋友圈里转发孩子的照片和视频。


↑2017年11月7日,王雄安(右二)和姐姐被家人抱出来晒太阳。新区成立后,让孩子在一个更好的环境下健康长大,成了一家人最大的期盼。


↑王雄安正在学爬。王福军在外打工时,两个孩子都由母亲和妻子照看。

2

↑雄安新区成立那天,商双六转发了一条新闻联播的消息,并配发了一条留言“这下好了,我家在容城”。商双六本是做物流生意的。这间总面积83平方米的房子是他三年前买下的,一直空着。2017年12月,看着街边逐渐多起来的广告牌,嗅觉灵敏的他将这里改造成了小旅馆,每晚50元,主要客户针对来容城找工作的外地人。


↑2017年4月5日,商双六坐在自己物流公司内看街景。商双六90年代从东北的一家木材厂下岗后回到容城,成为了一名客车司机。200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接触到物流,会开车懂经营的商双六就转行做起物流生意并开了自己的公司。


↑3月25日下午,商双六正开着搬运车和工人改建物流中心的一间彩钢房。这几天,他正筹划着要再开一个集货中心。

3

↑2017年4月1日,王二猛在朋友圈转发了一条有关雄安新区成立的消息,当时他还心存疑虑。这一年,王二猛不光把自家的土特产经营得有声有色,还和父亲学会了驯养鸬鹚,他希望能将这个手艺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7年11月8日,随着“双十一”的临近,王二猛正忙着清点即将发货的快递单。新区成立一个月后,王二猛将自家咸鸭蛋的包装盒从黄色换成了大红色,并将出产地的名称从白洋淀改为雄安新区”。


↑3月28日,王二猛在渔船上通过手机直播父亲放鸬鹚的过程。比之于卖咸鸭蛋,王二猛更在意的是鸬鹚驯养手艺的传承。为此他专门开通了手机直播,希望能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这门手艺。

4

↑20多年前,梁悦军与容城人张丽萍结婚,家在承德的他婚后就来到容城生活,在村北有4亩多的庄稼地。2017年4月1日晚上,梁悦军和家人的朋友圈被各种“雄安新区成立”的消息刷屏。


↑2017年4月5日,新区成立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梁悦军一早就拿着自己的结婚证、身份证和多年前的户口迁移证前往公安部门了解相关手续的办理情况。他结婚后把户籍也迁移到了容城,可由于没有实际需要,他一直没有将迁移证拿到派出所办理。


3月27日,梁悦军在地里给小麦浇水,身后的高铁呼啸而过。在未来,随着京雄高铁的开通,在雄安安新区和白沟区域,方圆15公里内就有4座高铁站,届时也将成为世界上高铁站最密集的区域。

5

↑新区成立那天,阴金华所在微信群里聊的最多的是当地的房价。1997年,初中毕业后,阴金华就来到服装厂上班,20年间她从一名普通的流水线工人成长为技术部门的负责人,也见证了容城县服装行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2017年4月5日,清明小长假后上班第一天,阴金华便早早地来到厂区。她说:“虽然自己已经在这里工作20多年,但今天是自己第一天在雄安新区工作。”


↑3月28日下午,阴金华在服装生产车间巡视。新区快成立一周年了,阴金华关注最多的还是城区规划和企业招工。她希望,随着新区的发展能够吸引一大批专业人才,促进服装企业的转型升级。

6

↑2017年4月份,来自河南周口的刘新年得知雄安新区成立的消息后,便通过朋友介绍来到了雄县一家日化企业做技术员。到这里后,许多老乡和工友会不时向他询问新区的招工情况,为了帮他们寻找工作机会,刘新年关注了一些雄安当地的公众号,


↑2017年11月7日,刘新年推开仓库大门迎来新的一天。他所就职的这家日化企业主要是通过电商平台售卖产品,他每天要仔细清点好货物,按照派送单将货品发往全国各地。


↑3月27日,刘新年在产品检测室里做新产品酸碱度的测试。这一年来,他在厂里学习了不少新技术,还考取了好几个从业资格证,从原料的配置到产品的检验,他都了然于心。

7

↑39岁的蔡日亮是广东一家板材厂的职工,今年3月份,他被企业派驻到雄安参与雄安市民服务中心的建设工作。当天,他在朋友圈晒出了自己火车票。他说:“第一次到新区,很期待。”


↑蔡日亮来雄安的第一张火车票。本来这张火车票是要交给公司财务报销的,但他觉得这是一份值得珍藏的纪念,在和公司沟通之后,他如愿把这张火车票留在了身边。


↑3月26日晚上,蔡日亮在卫生间的镜子前刮胡子。当晚,他匆匆吃过晚饭后便收拾行囊准备第二天返回广东。他说:“以后这种两头跑的日子将成为常态。”据他介绍,他所在的企业正考虑到雄安或周边的区域投资建厂,但囿于当地的土地政策,他们还处于观望状态。


↑3月29日,主体结构已经全部完工的雄安市民服务中心,该项目比同体量工程施工速度快出2~3倍,这里也被喻为中国未来之城的孵化器。这个区域的建筑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总投资额8亿元,在未来将承担新区政务服务、规划展示、企业办公等多项功能。




雄安一岁 


— 新区里有个王雄安 — 

3月29日,河北省雄县一户农家里,快满一周岁的小男孩在家人的看护下学爬。父母在床前拍手鼓劲,奶奶在后用手顶着脚后跟,男孩昂着头、小腿一蹬,前进了一步,一家人随即发出满意的笑声。

男孩名叫王雄安,出生那天,雄安新区刚刚成立两个月,喜庆还在蔓延。这是王福军的第二个孩子,因为早产,出生时体重只有4斤4两。按照族谱,王福军应该给孩子按“永”字辈取名,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取名王雄安上了户口。

王福军今年40岁,常年在县城周边打工,两个孩子平日里由母亲和妻子照看。为了照顾一家人,王福军在打工的同时还种着四亩半的田地。随着“小雄安”的出生,“每月看病钱、奶粉钱就是大几百的花销”,这让王福军一家的生活负担增添不少。同时,新区成立以来,受相关政策的影响,不少工地和工厂都停工了,王福军能接到的活儿比以前少了许多。但这并不影响他对未来的期待,看着县城周边这一年的变化,他觉得生活有奔头。

“我希望孩子能过得比我们更幸福。”王福军说,他期盼着“雄安”长大后的样子。


— 新区里的生意经 —

新区成立的这一年,街头巷尾都在发生变化。

对于容城县来说,变化最大的不光是雄安市民服务中心的建成,还有城区的主干道——奥威路。一年前,这还是条北方小县城的普通马路,如今马路两侧近30家央企的牌子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临街的房子一栋栋被租下办公,让这条街有了新的名字——“央企路”。

3月25日,与“央企路”相邻的一条商贸街内,59岁的商双六和老伴儿正坐在小旅馆的大厅里享受着下午的阳光。这间总面积83平方米的房子是他三年前买下的,一直空着。2017年12月,看着街边逐渐多起来的广告牌,嗅觉灵敏的他将这里改造成了小旅馆,每晚50元,主要客户针对来容城找工作的外地人。看着进进出出的旅客,商双六说:“容城现在外地人都快比本地人多了。”

商双六自2007年以来,一直经营着一家物流公司。说起新区的成立,已经从中获益的他显得很激动,“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啊”。一年来,商双六明显感觉自家的物流比以往繁忙了许多,“都是大件,好多都是送往工地的装修材料”。随着新区的建设,商双六正琢磨着再开一个集货中心,提高货物的运转效率。


— 新区里的小镇青年 —

 “快!准备20箱咸鸭蛋。”3月28日晚上,家住安新县白洋淀景区的王二猛和父亲在白洋淀里放完鸬鹚后,接到了一个建筑单位打来的订货电话。

 “对方是来白洋淀旅游时认识的。”顾不得和妻子解释,王二猛急忙赶往仓库备货,不到一个小时他就将咸鸭蛋送到了目的地,随后还不忘在朋友圈里晒一下,打算借着这家建筑单位的名气来推广自家的咸鸭蛋。

比之于卖咸鸭蛋,王二猛更在意的是鸬鹚驯养手艺的传承。“在这360多平方公里的白洋淀里,年轻人就我一个人懂得驯养鸬鹚。”王二猛说。为此他专门开通了手机直播,希望能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这门手艺。而这几天,他想得也比以前更大胆了——希望借助新区的名气和白洋淀的优势,把驯养鸬鹚的手艺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他借用一句互联网名言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王二猛的手机里关注了十余个与雄安新区相关的公众号,对于他来说,提前了解新区的发展政策是他每天必做的事。此前,他也像许多没有走出去的年轻人一样时常感慨这里的平静与安逸,“生活中没有一点波澜”。而就在过去的一年中,这个刚过而立之年的年轻人真切感受了一把他期待中的“波澜”。“来新区的人多了,每天都能看到有关新区的新闻,”从新区建设到生态保护,从企业动态到人口规划,这些事情王二猛都熟记在心。他说:“这些信息里都蕴藏着机遇。”

一年前的今天,当地人还沉浸在雄安新区成立的惊喜与疑惑中。

一年后的今天,这里的每个人都在勾勒各自的发展蓝图,并且已经开始了行动。(完)


《工人日报》4月1日   四版



图文  王伟伟

END

工人日报摄影部微信号    第68次推送



点击以下 “关键词” 查看更多往期内容

雄安一周记

工人日报2017年度图片精选  

不能忘却的17道背影丨工人日报摄影记者吴凡的年度回忆  

城·事·人 | 工人日报摄影记者王伟伟的2017

5台相机损毁后,他拍下这些经典丨钱江观潮20年·王芯克

打鸟、玩克朗棋、晒日光浴,建国初期的劳模这样休养,60多年后他们“玩”出了新风尚

京新高速(G7)今日全线通车 | 中国升级版“66号公路”、穿越沙漠最长公路等你来战!

三大沙漠联手来袭,他们种下亿棵梭梭树

盲人IT工程师——互联网的另类极客

守望古法宣纸丨看完这个你就知道市面上的宣纸多为假冒

“北漂”买房记

共和国的中流砥柱丨60多年来,他们的形象从未褪色

中国工人下南洋,迎娶当地白富美,有了事业有了家

工人日报两会图片精选
文件袋里看两会 | 基层代表委员的另一面

她每天花费225元,从沧州坐高铁到北京跨省上班

一个国家的春运简史丨工人日报春运图片档案独家揭秘

月入过万的北京月嫂有多难——“阿姨大学”探秘

百年京张小站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