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散乱污丨(五)取缔“散乱污” 村民更愿算环境账
要点导读
近年来,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举国关注的首要环境问题,而从造成京津冀大气污染的因素看,工业污染源主要分两类,一类是重点污染源,另一类就是“散乱污”企业。
租个厂房,以自己的名字注册了工厂,有的加上老板也不过七八个人。说是工厂,实则无异于作坊。香河县蒋辛屯镇六百户村被取缔的20多家“散乱污”家具厂,普遍如此。
“这些企业基本上都是个体户,对廊坊市财政贡献很小。”廊坊市“散乱污”企业对经济的贡献不大,但对污染“贡献”却非常大。
随着今年4月初环保部强化督查的启动,六百户村违法“散乱污”企业基本都被取缔了。取缔了这些企业后,村民告状的没有了。“村里更安静了,环境更好了。”
朱红色的大门,巨幅“金龙种鸽养殖基地”的广告牌,仅看表面,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这是一家家具厂。在河北省香河县蒋辛屯镇六百户村,类似的家具厂有几十家。其中,多数属于“散乱污”企业。
近日,《法制日报》记者前往河北省廊坊市,随环保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组执法人员一起,深入廊坊市香河县、文安县,现场核查“散乱污”企业的取缔情况。环保部环监局副局长夏祖义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京津冀区域“散乱污”企业有10余万家,这些企业大多污染物直接排放,其对环境的影响可想而知。
记者获悉,廊坊市已对治理无望的10032家企业予以取缔。
索安阳家具厂、卢华家具厂、何文志家具厂……小业主多是从浙江、湖南等地来的,租个厂房,以自己的名字注册了工厂,有的加上老板也不过七八个人。说是工厂,实则无异于作坊。
香河县蒋辛屯镇六百户村被取缔的20多家“散乱污”家具厂,普遍如此。
6月下旬,环保部督查组在六百户村逐家核实“散乱污”企业整治、取缔情况时,蒋辛屯镇副镇长高大勇一路陪同。他告诉督查组,随着今年4月初环保部强化督查的启动,六百户村违法“散乱污”企业基本都被取缔了。
的确如高大勇所说,督查组查看的几家“散乱污”家具厂基本人去楼空。据高大勇介绍,取缔这些“散乱污”企业没有遇到多大阻力。“原因很简单,这些企业主基本都是外省来的,他们从一开始就知道,这行干不久,干一天算一天,不让干了就走人。”高大勇说,这些人开的厂子,厂房是租的,工人也没几个,说走就走。
当环保部督查组来到卢华家具厂时,厂房大门紧锁,高大勇做主用钳子将锁头剪开,进入厂房。督查组看到,厂房的地上种满香菇。
从卢华家具厂出来,督查组一路向北,“金龙种鸽养殖基地”的大幅广告牌引起了督查组的注意,广告牌旁边朱红色的大门更是醒目。院门外,堆放的条形木头“出卖了”种鸽养殖基地。
敲门无人响应,电话找不到人,院子里的狗叫声一阵高过一阵。县环保局人员翻过大门进入院子,原来“金龙种鸽养殖基地”不过是幌子,其真实经营项目是家具。现场检查时,企业没有生产。但是,车间电锯没有粉尘收集处理设施,企业没有环保手续,打磨工序没有治理设施,粉尘通过风扇直排。家具厂外面的垃圾场堆放着十多只废弃的油漆桶。
据记者了解,香河县蒋辛屯镇六百户村几十家家具厂所在位置原本的规划是畜禽养殖区,但是,最终落户的是从浙江、湖南等地来的小家具厂以及本地人开办的沙发加工厂。
近年来,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举国关注的首要环境问题,而从造成京津冀大气污染的因素看,夏祖义说,工业污染源主要分两类,一类是重点污染源,另一类就是“散乱污”企业。
京津冀“2+26”城市自己梳理出的“散乱污”企业约有56000家,实际数字远不止这些。据夏祖义介绍,大概有10余万家“散乱污”企业分散在京津冀各地。廊坊市工信局提供给《法制日报》记者的数据显示,纳入廊坊市清理整治范围的“散乱污”企业有12033家,占了京津冀区域“散乱污”企业数的十分之一。
“今年4月初,环保部启动督查以后,工信与环保部门密切配合,不仅摸清了廊坊市的‘散乱污’企业家底,而且,两部门配合环保部督查组,对‘散乱污’企业进行集中清理整顿。”廊坊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廊坊市工信局工业运行协调局局长崔巨才介绍,廊坊市除了对治理无望的10032家企业予以取缔外,1644家正在整改提升,剩下的企业准备迁入廊坊市工业园区。
文安县是廊坊市“散乱污”企业聚集地区之一。今年2月,《法制日报》记者曾随督查组到过文安县。不宽的马路上,奔跑着的是拉着长短不齐的各种板材的车辆,道路拥堵不说,各个厂区内外环境之差更是用语言无法描述。
5个月后的文安县确实变化很大,不仅路面基本了看不到拉板材的车辆,而且,路两边的店铺也整齐了不少。
据文安县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散乱污”企业已完成整改2938家,其中关停取缔2669家,整改达标269家。在清理整顿“散乱污”企业过程中,县里出台了包括各项环保要求的“二十条”标准。这位负责人说,“二十条”就是一把尺子,符合的通过验收,不符合的一律取缔。
取缔了10032家“散乱污”企业,对廊坊市的经济构成了怎样的影响?崔巨才告诉记者,廊坊市“散乱污”企业一年的总纳税是1.88亿元,“平均一个企业也就一万多块钱。这些企业基本上都是个体户,对廊坊市财政贡献很小。”
在廊坊期间,《法制日报》记者采访廊坊市工信局几位负责人,他们均表示,廊坊市“散乱污”企业对经济的贡献不大,但对污染“贡献”却非常大。
夏祖义说,随着重点污染源排放情况的好转,“散乱污”企业对环境质量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对经营者个人可能会带来一些收入,但是这些收入都是在牺牲环境的前提下获得的。”
香河县王庄子村村委会主任刘万杰算的不是经济账,而是污染账:“就拿我们村来说,因为这些小家具厂的污染问题,我们没少接到村民的告状,电锯声吵得村民睡不好觉,粉尘污染就更不用说了。”刘万杰说,取缔了这些企业后,村民告状的没有了。
在王庄子村的李晓斌家具厂的空厂房中,刘万杰告诉《法制日报》记者,村民们对李晓斌家具厂的污染问题意见大了,特别是上了喷漆项目后,呛得村民天天告状。取缔了“散乱污”企业后,“村里更安静了,环境更好了。”
(原标题:廊坊取缔逾万家“散乱污”企业 种鸽养殖基地实为家具厂)
(来源:法制日报2017-07-06 记者 郄建荣)
媒体聚焦散乱污丨(二)新华社:对治理无望的“散乱污”企业要坚决依法关停!
媒体聚焦散乱污丨(三)经济日报:“治污影响经济发展”纯属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