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保卫战之记者观察(31)丨环保部约谈“逼出”优等生 淄博治理“散乱污”占“2+26”城市近四成(每日经济新闻)
截至今年11月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排查出的6.2万余家涉及“散乱污”企业及集群,已全部进行分类处置。其中,淄博市治理的“散乱污”企业占“2+26”城市总数的37.6%。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考核年,山东淄博市因为环境工作推进不力被环保部约谈,但是,5个月后,淄博市却成为山东省大气污染防治较好的优等生出现在媒体面前。
12月13日,在问起今年7月被环保部约谈的经历时,淄博市环保局局长于照春感触颇深,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当时环保部约谈淄博市主要是因为淄博市“散乱污”企业数量多、整改慢。出现这个问题的主因是对“散乱污”企业底数不清。
于照春说:“一开始我们给环保部报的(‘散乱污’企业数量)是2600家,后来数量不对,经过我们普查是23314家。”
于照春介绍,约谈后两个月,淄博市的“散乱污”企业就基本上治理完成了。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今年11月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排查出的6.2万余家涉及“散乱污”企业及集群,已全部进行分类处置。仅淄博市的“散乱污”企业就占了“2+26”城市总量的近4成。
两月治理23314家“散乱污”企业
今年1~11月份,淄博市良好天数178天,“蓝繁”(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236天,同比增加11天;细颗粒物(PM2.5)同比改善11.7%。环保部部署秋冬季攻坚行动以来,10月1日~12月11日,全市PM2.5浓度为65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21.7%,超过15%的改善目标。
对于当前环保工作成绩,淄博市副市长刘荣喜介绍,淄博是老工业城市,大部分是重化工产业,钢铁、建材、陶瓷等重化工占比达80%,最高峰时煤炭年消费4500万吨,预计今年能降到2900万吨左右。
刘荣喜说:“淄博的环保压力在全省的是最大的,两年前我们的指标在全省都是倒数第一。现在基本上改变了这个情况。”
但是,环保成绩来得并不容易,在今年就曾因为整改工作缓慢,淄博市被环保部约谈。
2017年7月10日,环保部开展了启动约谈机制以来最大规模的约谈,一次约谈七市(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这也是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强化督查开展后的第一次约谈,淄博市赫然在列。
环保部在约谈中指出,淄博的主要问题是存在环境问题企业数量过多。今年4月7日~6月29日,督查组在淄博市共检查企业(单位)1711家,存在环境问题的占比85.7%,问题企业(单位)数量在“2+26”城市中最多。6月19日~24日,环境保护部巡查发现,前期督办的175个问题,未销号问题32个,较其他城市明显偏多。
对此,于照春介绍,主要原因是一开始整治“散乱污”的时候底数不清,不知道什么样的企业叫“散乱污”,一开始向环保部报的数量是2600家,后来不断往上补充数量,今年6月份淄博专门用一个月时间来普查“散乱污”企业,经过普查确定最终数量是23314家。
“实际上在约谈我们的时候(‘散乱污’企业)底数应该已经清楚了,约谈之后采取的措施就是,按照底数,按照分类整治的目标,加大力度整治,把压力传导下去,通过侦办、部门联动,用了2个月时间把‘散乱污’治理完成了。”于照春说。
据了解,淄博市按照关停取缔、限期完善、治理提升、搬迁改造等4类开展“散乱污”企业集中整治。全市23314家“散乱污”企业已全部完成综合治理,其中,关停取缔9523家,综合整治13791家。截至目前,完成综合整治且恢复生产的9641家。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今年11月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排查出的6.2万余家涉及“散乱污”企业及集群,已全部进行分类处置。其中,淄博市治理的“散乱污”企业占“2+26”城市总数的37.6%。
有企业环保投入达2600万元
刘荣喜介绍,淄博市在环保工作上重点推进了四个方面工作,包括: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绿动力”提升工程,气代煤、电代煤,“散乱污”企业治理。
其中,作为重化工城市而言,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成为了淄博市蓝天保卫战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难点之一,正如淄博市政府一位负责人说,政府很多年前就想关停一些重化工企业,一直没有做,困难比较大,现在通过环保倒逼的方式,就变得很顺利了。
刘荣喜称,在去年提前完成钢铁过剩产能化解的基础上,今年根据淄博市产业结构特点,将建陶、耐火材料、日用玻璃、水泥粉磨站、熔块等建材行业以及焦化、垃圾电厂、化肥等纳入结构调整名单。
据了解,去年以来,淄博市先后关停建陶企业144家214条生产线,关停耐火材料企业200家261条生产线,关停熔块企业66家115条生产线,关停水泥粉磨站21家36条生产线,关停砖瓦企业50家、铸造企业68家、板簧企业34家。截至11月底,今年已关停规上企业134家,先后关停2家焦化、1家化肥厂等污染大户。同时,按计划集中建设建陶产业园、耐火材料产业园以及日用玻璃产业园,提高企业的园区集中度,提升集约化水平。
以有“江北建陶第一镇”的双杨镇为例,原有94家建陶企业、172条生产线,经过兼并重组以后,剩余提升改造建陶企业17家、建陶生产线42条,建陶配套类企业3家、配套类生产线8条,产能从从7.6亿平方米到2亿平方米。彻底淘汰落后产能,年可消减煤炭使用量130万吨。
如此大规模地淘汰产能,对于当地经济发展是否会存在影响?
对此,刘荣喜称,政府把环保当成转型升级的抓手,重化工产业总量下降,但是,提升质量,成效非常明显。环保与经济的关系,短期抓环保肯定是会牺牲一定的经济,但是,长期来看,抓环保肯定对经济发展有利。
在环保倒逼之下,企业的环保工作也变得较为积极主动。山东统一陶瓷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淄博市一家陶瓷企业,在快速转型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环保成为了其投入的核心。
山东统一陶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国栋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企业去年进行了4~5个月的停产环保改造,进行煤改气,提升脱硫、脱硝、除尘等环保设施,改造费用加设备运行费用,企业投入成本达到2600万元。但是,这些成本正在慢慢消化,比如环保要求提高后,不达标企业被淘汰,市场竞争减少,效益更好了,企业通过创新研发高端产品,拓宽销售渠道,市场更广等。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李彪)
近期重点文章推荐
蓝天保卫战之记者观察(29)丨河南PM2.5累计浓度暂低于目标值
蓝天保卫战之记者观察(27)丨晋善晋美,4分钟短视频带您看太原市大气治理这一年
蓝天保卫战之记者观察(26)丨临汾“脱硫”这一年:二氧化硫同比降超6成,争取解除限批令
蓝天保卫战之记者观察(25)丨老工业城淄博的环保成绩单:拉开窗帘能看见比海更蓝的天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坚决打好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环境保护部在河北廊坊召开现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