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与思考(2)| 准确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逻辑体系和内在实质
编者按:2019 年5 月19 日,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与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在京联合举办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会。与会专家、代表重点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理论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贡献突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政策实践”三个主题进行了观点阐释和实践经验分享。
为进一步促进形成学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推动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近日,我们将陆续转发系列学习文章,欢迎品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潮流、世界趋势和人民意愿,着眼“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和历史高度,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科学系统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题鲜明、逻辑严密、系统完整、内涵丰富,涵盖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定位、基本理念、本质关系、政治要求、目标指向、实践方法、根本保障、国际视野等诸多方面,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历史使命、执政理念和责任担当,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思想武器、方向指引、根本依据、行动遵循和实践动力。准确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逻辑体系和内在实质并将其真正贯彻落实,对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极为重要。
一、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
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逻辑体系的形成起点,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观。习近平总书记从宏大的人类历史叙事以及党、国家、民族与人民的前途命运视角深刻回答了我们“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性问题。
1. 生态兴则文明兴
生态兴衰决定文明兴衰,这是站在人类发展的宏观历史视角思考生态与社会文明之间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现实中对此经常有两种错误观点认识。一种认为有些地区生态环境条件并不好甚至是恶劣,但是社会文明发展发育程度很高,比如以色列等,生态不兴文明也兴;另一种认为有些地区山清水秀,自然生态条件很好,但是社会文明发展落后,比如我国西南部贫困地区,生态兴了文明也没兴。这两种错误观点的关键在于没有准确把握和认识到这一思想的内在实质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人类社会发展以及生态与社会文明之间一般性、普遍性和历史性规律的科学总结,即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存续的基本条件和根本基础。因此他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因此,准确把握这一思想的内在实质就要求我们不能以个体代表全体、不能以局部代表全局、不能以特殊代表普遍。
2.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这一思想深刻体现了我们党的宗旨使命、执政理念和责任担当。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之一就包括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和优质生态产品需要与生态环境短板之间的矛盾。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与迅速发展,我国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群众从过去的“求温饱”转变为“盼环保”。如果我们党不能担当作为,及时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那么就会丧失人民群众对我们党的信任和拥护,就会直接影响我们党执政基石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优美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
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逻辑体系的落脚终点,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从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中国与世界关系层面为我们描绘擘画了最终要建成“什么样”的生态文明美丽图景。
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和深入的过程。在工业革命以前,由于科技和生产力落后,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以及利用自然的能力有限,在与大自然的关系中总体处于劣势,因此,崇拜和迷信自然的自然中心主义是当时社会认识和行为的主流。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科技与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日渐深入,为满足人类的物质需要而对自然进行大规模无序的开发、利用、甚至掠夺,“人定胜天”“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逐步取代了自然中心主义成为新的社会认识和行为主流。但是这种掠夺自然的后果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不堪重负,而大自然对人类的每一次征服都进行了报复。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所以,我们生态文明建设的图景是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具体实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意味人和自然都不是互相的主宰和奴隶,人是社会的人,更是自然的人,自然也是经过人类劳动异化的自然,人与自然只能共存共生、相辅相成,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不能只讲发展不讲保护,不能只讲利用不讲修复,要坚定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2.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家园,人类命运是一个共同体,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在全球环境问题的压力和挑战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这就需要各国同舟共济,携手共进,共同维护地球家园。一方面,中国自身环境问题的解决是对全球环境问题改善的重大贡献;另一方面,全球环境治理的改善也对美丽中国建设具有巨大促进作用。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国内生态环境问题,为中国老百姓创造更多的生态环境福祉,也是为了全球可持续发展以及建设清洁美丽世界。因此,我国需要在全球环境治理如气候变化、污染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化学品管理等领域发挥更大的参与、贡献和引领作用,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更多的中国理念、智慧和方案等。
三、怎样建设生态文明
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逻辑体系中衔接起点和终点的支撑桥梁,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从如何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等多个维度系统阐述了“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和方法。
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生态财富,又是社会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回答了发展与保护的本质关系问题,是对发展思路、方向、着力点的认识飞跃和重大变革,成为发展观创新的最新成果和显著标志。“两山”理论的内在实质应包含以下几点:(1)绿水青山是一种自然禀赋(自然属性),是金山银山存续的自然基础;(2)绿水青山是一种自然资本(社会属性),是金山银山实现的经济要素;(3)绿水青山可以提供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包括形成直接或者间接的生态产品,转化为金山银山;(4)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需要其他转化条件的支撑,包括资本、劳动、技术、制度等;(5)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要相对平衡协同共进,不同地区需要补齐不同的短板;(6)“两山”成功转化需要产业支持,基本路径包括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7)区域要实现“两山”,对内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营商环境改善,对外需要依靠开放市场和经济中心做好自己的区域、产业和发展定位,成为产业链、分工链和价值链中的关键一环。
2.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
这就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中必须按照生态环境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环境各要素,贯通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通过生态保护扩大生态容量和承载力,通过治污减排减少生态压力;打通地上和地下、岸上和水里、城市和农村、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污染防治上,改变“九龙治水”的局面;在生态保护上,实现统一监管,做到“一件事由一个部门负责”,最终实现生态环境治理的领域协同、要素协同、体制协同、机制协同和方法协同。
3.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明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因此,必须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体系,同时要强化制度和法治的执行,规范各类开发、利用、保护活动,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让保护者受益、让损害者受罚。
4. 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和受益者,每个人都不是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都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当前我国社会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和行为总体呈现“高认同、低认知、践行度不够”特征,因此,要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化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人民的自觉行动。
5.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价值观
文化陶冶情操,价值引领方向和行动。一个人的生态文明价值观淡漠,他的行为也很难是生态环境友好的;一个社会的生态文明价值观淡漠,整个社会的氛围就不会尊重呵护顺应自然;一个党政领导者的生态文明价值观淡漠,他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决策就不会真正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就不会真正得到重视,责任也不会落实压实,也就难有成效。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要培育树立生态文化价值观,大力倡导生态伦理、生态道德和生态审美,并把这一价值观贯彻落实到具体的决策部署、政策制定、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中。
6. 全面加强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的具体体现,这充分反映了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坚定政治态度,进一步强调了生态环境保护在党和国家发展事业中的政治地位,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全面加强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领导总要求是,各地区各部门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强化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处理重大问题,指导、推动、督促各地各部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包括严格落实“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考核问责;通过完善健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机制推动相关责任落实。
近期重点文章推荐
学习与思考(1)| 试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系统整体性、逻辑结构性、发展演进性、哲学突破性与实践贯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