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推动绿色发展(85)丨乌鲁木齐市柴窝堡湖重现勃勃生机(乌鲁木齐广电融媒体)


近日,记者来到地处乌鲁木齐市东南方向的柴窝堡湖,惊喜地发现,柴窝堡湖逐渐恢复了往日碧波荡漾、水草丰茂的景象。



柴窝堡湖是乌鲁木齐市唯一的天然冷水性湖泊,最大面积为30平方公里。它的形状犹如一枚核桃,镶嵌在柴窝堡盆地的中央。作为乌鲁木齐重要的水源地,柴窝堡湖曾为城市人居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淡水资源,为周边地区水源涵养和生态调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湖边的观测平台上,记者遇到了正在对柴窝堡湖面进行观测的柴窝堡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规划协调科主任王维俊。


王维俊说:“我现在观测湖的水面大约是20.9平方公里,去年同期是19.49平方公里,增加了近1平方公里。”


王维俊告诉记者,柴窝堡湖现在已经是多种珍稀鸟类和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其中,鸟类就有205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和鸟类达8种。

然而,前些年,由于柴窝堡盆地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再加上城市用水量的不断增加、气候变化、农牧业灌溉等多种原因,导致水质下降,湖滨湿地严重破坏,滩涂和原生湿地植被基本消失,面积一度萎缩到只有0.24平方公里,湖水几近干涸。水草丰裕的柴窝堡湖遭遇了严重地生态危机。


从小在湖边长大的柴源村村民亚森·库尔那,看着日渐萎缩的柴窝堡湖十分心痛。

亚森·库尔那说:“前两年这个地方本来就是风大,这个地方全是荒滩、沙子,像戈壁滩一样。”

柴窝堡湖是乌鲁木齐市最大的淡水湖、首府东部的生态屏障和乌鲁木齐的“肾脏”,对首府的气候调节、涵养水源、蓄洪防旱发挥着极重要的作用。治理恢复迫在眉睫。

为了拯救柴窝堡湖的生态环境,乌鲁木齐拉开了一场柴窝堡湖的生态保卫战,实施一系列生态恢复政策,对柴窝堡湖区域2.1万亩农田实施退耕补湖,停止了周边两条河流的农业灌溉用水,关停了24眼农用机井。缩减地表用水量1500万立方米,减少地下水开采2100万立方米。与此同时,先后投入8000万元,进行柴窝堡湖湿地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种植生态防风林3050亩,让一度萎缩的柴窝堡湖逐渐恢复生机。


2016年12月,乌鲁木齐市在此前治理的基础上建成了国家级湿地公园柴窝堡湖国家湿地公园,对柴窝堡湖及周边湿地区域实施更加系统的保护。

乌鲁木齐市还成立了市、区、乡(镇)三级河(湖)长制体系,就地安置休耕的农牧民进行湿地周边的巡林管护。


亚森·库尔那因此成为一名柴窝堡湖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巡护员。

亚森·库尔那说:“我们2014年休耕补湖,补贴也给我们发了,休耕补贴也给我们发了,政府也给我们安排的有工作了,我们现在在国家湿地公园工作,非常的满意。”

更可喜的是,柴窝堡湖的生态保护不但没有砸了当地人的饭碗,反而倒逼他们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国家湿地公园的建成让不少村民扔下了锄头、牧羊鞭,开起了饭馆和客栈。

柴窝堡湖片区柴源村村民阿利亚·乌西拉宏说:“现在我们这个湖恢复的越来越好,也会带动咱们周边的经济,旅游业发展起来了,生活才会越来越好。”


目前,乌鲁木齐市正在全力推进柴窝堡湖湿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将柴窝堡湖湿地纳入生态红线保护,不断恢复柴窝堡湖湿地生态系统,最终形成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与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优化协同共生的模式。

达坂城区林业园林局副局长、柴窝堡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处长杨献荣说:“下一步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坚定信念守护好乌鲁木齐首府的东大门,有效推动柴窝堡湖生态环境改善,稳定发展,将原来的五大功能区调整为现在的三大功能区,我们的市民群众将就近拥有一处美丽清洁的后花园。”

红山快评:生态文明建设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指出,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被视为乌鲁木齐“肾脏”的柴窝堡湖,水域面积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30多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2米、水草丰沛到2014年面积缩至0.24平方公里,濒临干涸,再到如今湖面面积恢复到20.92平方公里,重获新生。

柴窝堡湖这一段历史,这一组数据,正是乌鲁木齐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下决心修复生态系统、保护湿地生态,限采地下水、退耕农田、关停农业灌溉机井等一系列举措后的成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就是民生。如今的柴窝堡湖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珍禽栖息,已成为乌鲁木齐市唯一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改善和逐步恢复,不仅对周边区域,还对乌鲁木齐市的气候调节、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起到重要作用。

柴窝堡湖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是乌鲁木齐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全面推进河流、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促进河湖休养生息,维护河湖健康生命,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具体体现。

来源:乌鲁木齐广电融媒体、新疆生态环境、乌鲁木齐生态环境



近期重点文章推荐



推动绿色发展(84)丨“中国魔方”,铺出了人间奇迹(人民日报海外版)


推动绿色发展(83)丨江西瑞金—— 一场考评带来怎样的变化?(人民日报)


推动绿色发展(82)丨“绿”水“金”山尽笑颜——贫困地区探索生态保护和脱贫攻坚“双赢”新路(新华社)


推动绿色发展(81)丨“硅谷大道”春意浓——绿色发展的南山实践(新华社)


推动绿色发展(80)丨四川稻城“美丽蝶变”(新华社)


推动绿色发展(79)丨山东长岛:打造绿水青山的海岛样板(光明日报)





编辑:徐萍萍、张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