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安事变 | 历史的尘埃 注成光辉

2017-12-12 四川文理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点击蓝字关注这个神奇的公众号~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的历史事件。



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西安事变是中国人民一致对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中国人民从倍受屈辱走向一致抗日的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而张学良以及杨虎城成为这次事件的主导者,成为历史的推动者,加速了中国对外的抗战变局。




爱国热情的召唤


张学良以及杨虎城冒着生命危险,威胁上司改变对战策略。他们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站在国家的利益之上,发出了这样「危险」的号召。心怀天下,无畏强权!他们是国家道路上的纠错者,将自己的满腔爱国情化为活动,在历史的史册上留下了千古绝唱的一笔。


壮志化行的英雄


在那个历史变幻,风起云涌的历史时期,前路漫漫。面对一个政治立场不一样的敌对之党,张学良与杨虎城能够越过不同,发出联合抗日的声音,将自己的主张转化为行动。纵使阻挠重重,但是依然能将爱国热情抛洒,壮志化为行动,这样的人,是国家与民族的希望。


士卒先死的勇气


没有什么人能够轻易的成功,这句话用在张学良与杨虎城身下再合适不过了,他们的成功是用生命去担保的,成则生,败则亡。纵使前路不明,但他们仍然以身试险。在救国于水深火热的道路上,他们也无所畏惧。




历史是公正的,它只负责记录,不做任何评价。每个人的行为都会由时间来鉴定。因为我们民族有了这些英雄,我们才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无论国际还是国内我们都能说话有底气,做事有力气,遇事有骨气!


往期精彩

特色团组织 | 初愿未改 心不负

诗亦人生 | 浪子诗人——郑愁予

学习青年习近平•携手脱贫奔小康


- The End -


文案:曹春沁

图片:网络

版式:罗鑫梅

投稿:sasuwcxy@163.com

微博:四川文理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网站:http://wxcbxy.sasu.edu.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