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辅导
描述
《成功的辅导》是圣经辅导学的奠基之作。作者指出当代建立在弗洛伊德心理学理论基础上的辅导方法,使人不必承担责任,常常难以凑效,并且导致现代社会伦理的丧失。
作者认为大部分的精神病症背后的原因,都存在罪——道德性的过犯的问题。与“罗杰斯式辅导”等仅主张旁观聆听,促成对方情绪的发泄的方法不同,作者提出“劝诫式辅导法”,把源于圣经的规劝打人心理,促成受辅导者个性及行为的改变。通过让人承认自己的过犯,承担责任,借着信仰,重建希望,直到最后促成受辅导者行为习惯的改变,以及品格的重塑。
推荐
《成功的辅导》是一本心理辅导学中的重要著作,作者以此书开创了一门独特的辅导门派,“劝诫式辅导法”。作者首先从自己的辅导临床经验中,发现当代建立在弗洛伊德心理学理论基础上的辅导方法常常难以凑效,从而引起他对弗氏心理学的反省。作者认为弗氏的理论,将一切心理疾病归结为“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人的罪恶感源于超我对自我的压制。而治疗的办法在于打倒外在环境借着“超我”加给人的责任感,使人不再有罪恶感。由此,弗洛伊德的理论,使人不必承担责任,而把责任推给社会。
作者认为这个理论带着致命的错误,它导致现代社会伦理的丧失,也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作者紧随其后指出,根据他的经验,大部分的精神病患者,各种病症背后的原因,是他们道德性的过错。他们如果得到正确的引导,使他们面对自己的过错,面对自己的责任,他们是可以心灵苏醒,承认错误,并且重建人生的。
在此理论基础上,作者随后提出“劝诫式辅导法”——即“努直达(Nouthesis)式辅导法”,就是把直接的规劝打人心理,方法是通过面对面的交谈,促成受辅导者个性及行为的改变。
这种辅导方式的辅导者,心中有肯定的道德伦理标准,而且带着爱,同时也带着权柄去辅导和帮助受辅导的人。而辅导的工作,最根本的是要促成受辅导者的改变。
作者在第6章中对比“劝诫式辅导”与“罗杰斯式辅导”,后者是当代西方流行的辅导法,主张辅导者对于受辅导者,只要旁观聆听,促成对方情绪的发泄,不应该提出主观的规劝和给予建议。作者认为后者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因为我们应该对各样的处境有所反应,这也可以给予受辅导者更多的帮助。
劝诫式辅导认为人的情绪和感觉不好,往往有背后的原因,就是人的行为有过犯,所以解决之道在于承认自己的过犯,而不是直接去消灭良心不安,或者仅解决情绪问题。
在第7章中,作者解决“认罪”的问题,主张帮助受辅导者,面对自己的过错,承认自己的罪,并且向被自己得罪的人认罪或道歉,促成与人的和好,认为这是解决心理问题的根本之道。
《成功的辅导》作者在最后的几章中,处理“劝诫式辅导法”实际应用中的问题,通过让人发现自己的过错,然后让人明白自己本来的责任,并且让受辅导者确信自己有希望脱离心理的困境,直到最后促成受辅导者的转变。这种改变包括行为习惯,也包括品格的重塑。
最后,作者对于承担辅导工作的人,提出专业性的建议。
弗洛伊德的理论使人不必承担责任,导致现代社会伦理的丧失,以此为基础的指导方法也常常难以奏效。亚当斯博士一改传统心理学“只倾听,不规劝”的风格,用真道劝诫受辅导者。在十余年的辅导实践中,帮助许多人生命焕然一新,过上了自由的生活。
内容简介
《成功的辅导》是圣经辅导学的奠基之作。作者指出当代建立在弗洛伊德心理学理论基础上的辅导方法,使人不必承担责任,常常难以凑效,并且导致现代社会伦理的丧失。
作者认为大部分的精神病症背后的原因,都存在罪——道德性的过犯的问题。与“罗杰斯式辅导”等仅主张旁观聆听,促成对方情绪的发泄的方法不同,作者提出“劝诫式辅导法”,把源于圣经的规劝打人心理,促成受辅导者个性及行为的改变。通过让人承认自己的过犯,承担责任,借着信仰,重建希望,直到最后促成受辅导者行为习惯的改变,以及品格的重塑。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亚当斯 译者:陈若愚
亚当斯博士,生于1929年。多年来在美国威斯敏斯特神学院担任教授。本书是亚当斯博士的代表作,如今已成为该领域的经典之作。亚当斯博士一生著作丰富,计70余册。近年在美国东南部居住。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现代精神病学
第二章 另一位辅导者
第三章 “精神病者”的毛病
第四章 劝戒式辅导法
第五章 最佳辅导人选
第六章 罗氏辅导与努直达辅导
第七章 承认自己的罪
第八章 用努直达方法解决问题
第九章 努直达辅导的原则
第十章 沟通与集体辅导
第十一章 教师与努直达辅导
结语
附录 个人资料记录表
序言
很荣幸有机会为亚当斯博士的《成功的辅导》中文版写序。亚当斯博士实在是当代神所重用的仆人之一。主赐他解经、神学讲道和教牧各方面丰富的恩赐;这些恩赐相辅相成,实属难得。他可以从事学术钻研,又可以与大众沟通。
西方社会到1960年代时,已经世俗化到一个地步,不能再被称为“基督化社会”了。大量教会不再作盐作光;她愈来愈像周围的文化,愈来愈没有盐的味道。亚当斯敲响警钟,呼吁教会回到基督面前,回到全备的《圣经》中。《圣经》辅导乃是以基督为中心,关注受辅导者与基督的关系,而不是世俗心理理论或治疗法的翻版。亚当斯深信,《圣经》不单是基督教会的最高权威,无谬无误,同时也是全然完备,拯救罪人,使信徒成为圣洁,效法耶稣基督样式的。你手上的这本书,正是亚当斯的旷野呼喊。从《圣灵的劝戒》英文版面世以来,亚当斯作品丰硕,累计七十多本。
“努直达”(《圣经》)辅导学的发展,好像并不迅速。可是近三十年来,这个运动已开花结果。自从《圣灵的劝戒》出版之后,数以百计的书籍、文章、录音带、录影带已经出版。美国有基督教大学提供《圣经》辅导学的学士、硕士课程;数间神学院提供《圣经》辅导学的教牧学博士与哲学博士课程。无数的基督徒、医生、律师、教师、牧师等,他们的辅导都彻底地被改变。各地的训练课程目前有一个联系的协会——全国努直达辅导协会,负责审核与认可各地辅导课程的资格。这些重要的发展,都因为一个人——一位传道人守住信仰、忠于神在《圣经》里的启示。
或许你会想:“这一切都是西方社会和西方教会里的问题。”不!《圣经》辅导学的训练课程与实践,目前已经传到世界几十个国家。就亚洲来说,中国、老挝、越南、印尼、菲律宾等地,都有教会领袖接受和推广《圣经》辅导学。《圣经》真理是超越文化的!
韩国有一位师母毕业于我们的训练中心。回国后,她开始实践《圣经》辅导原则,帮助了许多被虐待的妇女们。神很赐福这项事工,因此逐渐引起全国注意,以致国会最终通过相关保护法案。
神的话是生命之道,能改变生命(参《希伯来书》四12、13),人的话不能改变人心。神的话让我们在他圣洁的性情上有份(参《彼得后书》一3-4)。没有一套人为的心理学理论系统有这样的力量。神的话能装备我们,预备行神要求我们行的各样善事(参《提摩太后书》三15-17)。没有一套与世俗理论妥协的混合“基督教”辅导学能给我们这样的效果。
最后,仅引用《箴言》23章23节:“你当买真理;就是智慧、训诲,和聪明也都不可卖。”愿神赐福你;愿你仔细研读本书。
George C. Scipione 于美国加州 圣地牙哥“《圣经》辅导与门徒训练中心”主任 加州“威斯敏斯特神学院”教授。
文摘
理奥·侯德的事件和其他类似的案件,使许多人开始反对“精神病”这个“病”的观念,也不赞同一些宣传运动用这名不符实的名词。而事实上,“精神病”这词本身也十分含糊,博奥文(Bockoven)曾说,没有人能给精神病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一些生理上的毛病影响脑部,如脑受伤、瘤、遗传、身体上的腺,或化学成分不协调等,可以说是正式的精神“病”;然而有许多其他的毛病,完全不是由于生理问题引起的,也被称为“精神病”,我们可以说这名词充其量不过是一个不甚贴切的比喻说法而已。
简而言之,圣经提到人两类的毛病:其一是因生理原因而起的毛病,其二是出自犯罪心态或行为而起的;但我们十分怀疑圣经有没有提到第三类因其他问题而引起的所谓“精神病”。今天许多人认定精神病是存在的,事实上却不能从圣经中找到确据。这样的证据一天不能找到,我们也许要根据圣经说,人类问题的起因有两类,而不是三类。
也许有一点需要澄清,就是一些身体疾病不是由生理问题而起的,比如忧虑导致胃病,而惧怕导致瘫痪,这些疾病可称为精神身体病。精神身体病乃正式的身体疾病,这些都是由于内心问题而引起的。心理影响身体患病并不等于疾病影响心理。
有个人问题的人常常运用“掩人耳目”法究竟“精神病者”的问题何在?其实他们的问题是自发的,从他们自己而来的。堕落的人性基本上是离弃上帝的。人在罪中出生,“一离母腹便走错路,说谎话”(诗篇58:3)。因此很自然地,人会用各种不同的幌子,不面对自己的罪。他用不同的方式行犯罪之事,目的为要暂时解决一些生活问题。因此我们可以说,除了生理问题外,“精神病者”实际上是有个人问题(未解决)的人。
今天,许多人渐渐相信,许多怪异行径乃掩人耳目的方法,目的是使人的注意力不放在他不正常的行为上。怎么说呢?精神病者从前(可能很久以前)曾经用怪行为,成功分散了他人的注意力,效果很好。因此以后每逢有类似情形,他依样画葫芦亦十分成功。这样经过许多次的尝试,怪异行为习惯成自然。以后当他犯罪时,他不期然地有怪异行为出现,以掩人耳目。
可是,当一个人长大后,这样的奇怪行为不再是合理的了,他不能像孩童时那样轻易地逃避别人的责备。现在他必须为自己的行为做出合理的解释。他屡次失败后,觉得需要改变方针,他不是改变自己的怪行为,乃是增加自己的怪行为。因此,他变得越发怪异,以遮掩自己的行为。倘若他这样继续下去,最后,社会人士便会将他送进精神病院去。因而,他的行为很快地被认为是“不正常”的。
过了一段时期,这样行为不正常的人发觉自己的行径虽能掩人耳目,却并不十分高明。他的怪异行为使他与人隔绝,变得离群独处。再者,他知道自己的生活是一个谎言,良心受到责备,对身体也有不良效果。这样下去,他在外与人隔绝,内心充满矛盾,终于成为一个十分可怜的人。
以下是一个例证:
史提反大约20岁,我在伊州一精神病院中会见他。精神病专家诊断他患有所谓紧张性精神分裂症(catatonic schizophrenic)。他极少说话,曳步而行,精神恍惚,通常坐下来之后就一动不动。起初,无人可以与他交谈,人问他什么他都不发一言。然而,我们一班辅导员告诉史,说他其实头脑清醒,虽然许多人(包括精神病专家、父母、校方)被他所愚弄,但瞒不过辅导员们。他们告诉他,若他早日开口,他便可以早日出院。史仍然保持沉默,不发一言,但他仍可继续坐着,观察其他人被辅导。,过了一星期,辅导员们再次给史做辅导工作。他们经过一小时的努力后,史开始受不了。他迟疑地说话,可以看出他头脑清醒,并没有与现实脱离。
当史开口时,他们渐渐明白他的困难。从第3周开始,他完全崩溃。他们发觉他并没有精神昏乱,也没有情绪的问题,他头脑清醒,情绪正常。换句话说,他的问题是咎由自取的。很简单,他无心向学,浪费时间筹备话剧工作,结果期中考试不及格,受到校方的处分。由于不敢面对现实,他企图遮掩自己的问题,结果由于他行为怪异,精神恍惚,脱离现实,以致人人以为他有精神病。
好像一个小孩子装病,不回学校考试;史也装疯,以掩盖自己的问题。他以往也曾屡次逃避,但从没有这一次这般厉害。他有时独自出外,或不发一言,或许久不回家,这些逃避不愉快事件的习惯逐渐形成。这样的习惯也就是他逃避大学考试及成绩这类麻烦事的方法。他的真正问题是罪、羞耻与恐惧,而绝对不是什么精神病。
经过与辅导员的谈话,史明白了他们要求他重新面对先前所逃避的问题。他知道他必须做一个决定:是要出院将真相告知亲友,还是继续地将错就错?在第5个星期他离院时,仍然未决定要怎样做。他自言自语问自己说:“我回家听音乐好,还是一辈子留在这精神病院中好呢?”在辅导史的过程中,我清楚地看出他们越以为他有病,他内心越感不安,因为他明白自己在撒谎。我们必须明白,被辅导者的遮掩,不过是掩人耳目而已。假若我们以他为有病,他的光景就会更坏。换句话来说,使他们觉得自,己没有责任的做法,是最不人道之举,这样只会使问题更加复杂。
当辅导员要他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时,史开始得回一点点自尊。他开口了,渐渐地愿意谈自己的事。今天有许多人认为,我们不应该判断他人,以精神病者为有良知的受害者,而他的行为不过是中性的,不必受到他人责备。我却认为这种态度和做法徒然加重被辅导者心灵的负担,因为他知道这个谎言又加深了。史自己也认为这样的做法简直是最残酷的。当他在院中时,他父母探望他,当他为环境的牺牲品,对他关怀备至,他心中的痛苦简直是难以言喻的。
以下是另一个实例:
辅导员初次与玛莉会晤时,她也是极力遮掩自己,不让他们知道她的实况,只是她的方式与史不同。精神病专家断定玛莉有癫狂与抑郁交替发作症(manic—depressive);她不像史在自己周围筑一堡垒,让他人来打倒它,她是用恐吓政策,声言若有人搅扰她,她便会大事咆哮,以致人不敢接近她。因此,当辅导员开始搔到她的痒处时(其后我们发觉她真正的问题是与一个邻居行奸淫),她立即大事咆哮,高声尖叫,涕泪横流地说道:“给我滚!给我滚!”其实她一直用这方法赶走亲友,使他们不得靠近她;这些成功的经验使她以为辅导员一定不会再麻烦她。而事实却不然,他们镇静地正视她,对她说:“住口!玛莉,除非你停止这样荒唐的表现,否则我们不能帮助你。你还年轻,你不会喜欢一辈子活在精神病院中。你的生命中有真正的问题、还是让我们开始谈正经事吧!”
这些辅导员不听玛莉的咆哮,不受她的诡计所欺骗,拨开一切假象,直捣问题的中心,实为明智之举。玛莉立刻放弃她的滑稽行为,开始同辅导员们倾诉自己可怜的经历,这些经历都是她从未与任何人诉说过的。
惟独基督
委身教会 效忠基督
顺服教导 依靠供应
接受惩治 参与服侍
微信号:DANIELZ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