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荔园物语 | 石不能言最可人

深大招办官方微信,欢迎关注


“入学时,师兄师姐第一次向我介绍了著名的‘人气砖’和‘脚踏实地’”


“毕业后,我也不会忘记深大里那些刻着奇怪文字的石头”


(图源网络)


深大虽然建校历史短暂,但荔园却有着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古石无声,但荔园里那些人尽皆知石头却见证着一届届师生的来去。


最老的一四级马上就要离开荔园啦,最年轻的一七级来到荔园已经大半年了。荔园里有了太多的新兴事物,现代化的西丽校区,富有科技感的南区。荔园里这些陪伴你成长的“老家伙”的故事你还记得吗?



 脚踏实地


一九八六年七月七日,时任校领导第一次提出“三自精神”(“自立、自律、自强”)。李瑞生老师接到为办公楼门廊背面创作装饰浮雕的任务后,立即跑下楼,测量“脚踏实地”的创作墙面。



接下来的几天,李瑞生时刻都处在艺术构思的酝酿状态中,每当灵感一来,就随即记录在随身携带的日记本上。最终定稿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背景是纵横组成的“自立、自律、自强”和花岗石字样图案,中央突出黑色铸铁的脚掌和“实地”二字。一番精心的艺术创意包装后石头也随着有了自己的生命。



施工过程中,由于工人疏忽,三排成行出现的“自立、自律、自强”中所有的“自”都多刻了一横。李瑞生闻讯赶到,暴跳如雷,无奈只能用碎石和水泥将那空隙封住。现在仔细看去,还能找到当年修复的印记。



 古石今人


一九八六年四月初一,几名校工和学生从海边运来一块重达两万两千余斤的巨石,放置在当时粤海门客舍附近草坪(今文山湖餐厅前)上,石头上还刻着郭西元老师(曾任深圳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的题字“古石今人”(不是人气砖哦),这四个字亦可由左至右读:人今石古———也颇有韵味。



在“古石今人”的背面还刻着“无声”二字,和一些业已模糊的作为刻石留念的字迹。“花如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李瑞生老师提议刻“无声”二字大概也是取自此意。



“今人看古石,移山倒海词。古石看今人,春花秋月诗。”章必功校长曾经以“荔园七景”为题赋诗,其中之一写的就是“古石今人”在今人看来,这块“古石”反映了一段大尺度变化的历史,宇宙变化,沧海桑田;但以石头的角度,人生转瞬即逝,而石头常在。


“古石今人”早已染上岁月的风霜,栖身于蓊郁林丛中,俨然成为荔园地标之一。



 友谊林


一九九三年来到深大园林科工作的校工邓锦泰,每年都会重新修缮友谊林里的石头碑刻。他用放大镜认真地辨认早已模糊的字迹,再一笔一划用油漆漆涂一遍,小字用随手在地上捡起的树枝,大字则用刷子。


自建校起,每有贵宾到访我校,都会在友谊林里种下一棵树,并在石头上刻下到访时间和人员,寓意友谊如石头坚固长存,如树般茁壮成长。



“惟吾校肇基于荒烟蔓草,弦歌于海日天风,鸣鸟嘤嘤,故已切矣。朋来自远方,不亦乐乎?爰有贵宾,咸植嘉树,惠然留念,蔚然成林,庶可春光永驻,友谊长存云。”


一九九一年,中文系的马嘉南老师受命为“友谊林”赋一短文。当晚,他有感而发,半小时一挥而就,写下此文刻在“友谊林”碑刻的背面。



建校初期,友谊林原址还是一片荒烟蔓草,后整地除草,广植友谊树;而今林木蓊郁,蔚然秀林,树影花色,稠叠婆娑于明灭天光中,恍若天然。



 西门巨石


2008年,第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即文博会)在我校设分会场。为布置会场,学校运来三块形态不一的巨石,摆放在三号艺栈对面的草坪上。巨石摆放的位置看似随意,却错落有致。


受社会倡导锐意改革,要冲破各种条框束缚的启发,李瑞生老师设计出三个不同形态和颜色的框架,把石头“框”住。“不同的框架,蕴含着不同意义,分别为尚未突破、正在突破、已经突破的三种形态,构成了一个动态过程。”



这项艺术创意在当时并未得到所有人的认同,一时间讨论声此起彼伏。有观点认为,三块巨石打破了草坪原本的和谐;也有观点认为,这是一项寓意深刻的艺术。但无论如何,在如今大多数人看来,三号艺栈前的这三块巨石,俨然成为荔园艺术气息的体现。




 观沧海

——没有刻下的石碑


古有语曰:居有石则安,斋有石则雅。深大最早一批教工楼落成之初,关于起名问题,当时的校领导认为1号楼、2号楼没有文化底蕴,便交给中文系封祖盛老师为新楼拟名的雅差。想了一宿,封老师决定以曹操的《观沧海》一诗为典,为六栋新楼起名为:海望楼、海涛楼、海山楼、海月楼、海星楼、海志楼



校长饶有兴致地提议要立碑纪念,刻下《观沧海》及新楼命名缘由。封老师连称:“不敢当,我怎么能跟曹操相提并论。”后来勒石一事搁下,楼名沿用至今。



内容数据摘自公众号“深大通”


您可能错过的精彩:

重磅 | 深大今年新增6个新专业

深大宿舍新气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