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畅谈深大发展的几件大事!全国人大代表、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李清泉做客澎湃新闻两会访谈

深大招办官方公众号,欢迎关注


两会访谈·聚焦深大发展

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李清泉做客澎湃新闻两会在线访谈。作为深圳特区的第一所高校,深圳大学接下来将如何继续突围发展、增强竞争力,如何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针对这些话题,李清泉发表了看法与建议。


深大的发展将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对话李清泉


_



Q&A


记者赵实:我们也知道深圳大学已经建校38年了,学校从深圳特区高等教育的独子成为了长子。出身草根的深圳大学,接下来如何在深圳高等教育发展中突围呢?如何看待地方高校定位?怎么去扩大学校的开放度和世界的竞争力?


校长李清泉:你问的这个问题其实也很有意思,因为深圳大学建校38年,实际上是不太长的。如果在高等教育历史上,应该说是非常年轻的一所大学。但是在深圳,它又是一所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大家都知道我们深圳去年才建市40周年,所以应该说深圳大学是伴随着深圳经济特区成长起来的一所年轻的大学。那么它的发展过程也得到了深圳市政府和广大市民的大力支持。同时应该说过去的30年,深圳大学也为这座城市的发展,作出了我们应有的贡献。当前确实深圳的高等教育态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以前我们只有一所深圳大学,到现在大家都知道深圳有很多名校。全国有很多名校来深圳办学,包括海外的、包括内地的。那么深圳的高等教育态势实际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原来我们是一个独子,变成了现在我们要面对很多竞争。而跟这些兄弟院校的竞争,我们在很多方面,其实并不占优势。因为很多来深圳办学的高校,它们历史悠久,品牌影响力也很大,而且办学的经验也很丰富。同时也因为它们在这里新办学,其实它们的包袱也相对比较轻一些。所以这样的话对我们深圳大学来说,其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一个很可喜的现象就是,虽然我们面临这么大的挑战,但是我们的发展依然很快。换句话说,在曾经只有我们深圳大学一所学校的时候,也是我们深圳大学历史上发展最慢的时候。这就是因为有挑战了以后才有压力,有压力了以后才有动力。正是这种压力和动力,才促使了我们深圳大学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实际上深圳大学要想未来在深圳高等教育这样一个充满竞争又发展非常快的地方突围出去,我觉得还是要付出非常艰辛的努力。我想可能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一个我觉得我们在未来的工作当中要尊重教育规律。因为高等教育有它自身的规律,如果我们的办学过程中不遵守教育规律,我们就会走弯路,我们会失去发展的时间和机遇。另外一个我们觉得在深大发展过程要有特色,也就是说我们要强化30多年来已经形成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特色。这个特色是我们深圳大学与生俱来的,而且是有我们自己非常鲜明特色的一个人才培养的积累。在未来发展中,我们一定要强化这种特色。只有强化这种特色,才能够形成我们的竞争优势。另外就是要和兄弟院校错位发展,因为现在深圳的高等学校多了,应该说深圳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很大,一个学校很难满足整个社会的所有需求。我们深圳大学在未来的发展中,只能有所为有所不为,能够发挥我们的长处,和兄弟院校错位发展。可能他们这个长处我们就不会再过多地去介入,而我们更多的要发展我们自己的长处。比如说我们深圳大学一直有师范教育,而深圳的教师培养一直是一个短板。那么我们未来肯定在这些方面要强化,突出我们的师范教育的特色,为深圳的教师培养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同时也能够形成我们自己的特色。当然了,还有其他方面我们已有的一些特点,都需要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己发展的空间,和兄弟院校形成一个错位的优势。只有这样,我觉得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相信在未来深圳高等教育的版图上,一定有我们深圳大学的位置。而且我们能够为这个城市,不断地作出更多的贡献。



“十四五”期间深大将重点打造高峰学科

对话李清泉


_



Q&A


记者赵实:您能否透露一下深大接下来有哪些重点的规划将要实施?


校长李清泉:最近实际上我们学校和很多兄弟院校一样都在做“十四五”规划。那么深圳大学的“十四五”规划就像我前面提到的,其实也是非常重要。因为“十四五”实际上是整个深圳高等教育发展关键的一个阶段。过去的几年和未来的几年,应该说是深圳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黄金期。同时我们也能够看到,这十几年应该是深圳高等教育发展最快的时间。同时应该说深圳也是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最快的地区,没有之一。正因为有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机遇期,对于我们深圳大学来说,就应该通过“十四五”规划,认真做好我们的这样一个顶层设计。同时为我们未来五年的发展谋划好,抓住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期,加快我们的发展。“十四五”规划我们目前正在制定过程当中,当然我们有一些思路已经基本清晰。一个在未来我们要打造我们的高峰学科,也就是说过去的若干年,我们更多地强调学科发展的高原,也就是我们各个学科相对来说平均的、均衡的发展。那么在未来我们要实现从高原到高峰的突破,也就是通过几年的努力,在若干个学科上,能够形成在国内乃至国际上有影响力的这样一些高峰学科,这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我们在“十四五”期间要更加着力打造我们的特色,特别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这样一个特色。利用深圳这样一个非常好的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利用我们学校的这样一个传统,打造创新创业教育的升级版。特别是围绕着我们学校的周边,能够构建一个创新创业的生态圈。这个生态圈实现从人才培养到创新创业、到社会服务的一个完整的全链条闭环,最终这样一个创新创业的生态圈,就能够为这个城市的发展,特别是高科技的产业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深大筹划在港建校区、国际化办学

对话李清泉


_



Q&A


记者赵实:首先我们来聊聊您今年的建议,我们注意到您提出的,关于深大筹划在香港设立办学机构的建议是很受关注的。能否具体谈谈对于该办学机构的定位及设想呢?


校长李清泉:好的。刚才主持人也说了,今年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和观察,提出了一个关于加强香港和内地高等教育双向交流的一个建议。那么在我这个建议当中也提出了,未来深圳大学正在筹划在香港建立校区。提出这样一个建议的背景是大家可能都会发现,或者是大家都能够看到,最近一段时间我们香港很多高校实际上都到湾区的其他城市来办学。同时我们也有体会,内地有很多优秀的大学生、年轻人到香港去就学。总体上来说,我觉得在过去的若干年这个趋势实质上是基本不变的。它是一种单向的交流,也就是说我们内地优秀的学生到香港,香港的大学到内地来办学,那么实际上香港优秀学生到内地来学习,和内地的高等学校到香港去交流办学还是非常少的。所以基于这样一个现状,我就在今年的两会建议里面提出来政府应该支持、或者加强鼓励内地高校到香港去合作办学。我们深圳大学也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们也在思考谋划未来能够在香港建立我们深圳大学的校区。这样一个考虑呢,我觉得有几个方面的好处,一个能够促进我们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更加多方位的双向的交流和合作。同时我觉得这个交流合作呢,特别是在香港建立校区,也能够为香港年轻人学习(提供)多一种选择。这样一个平台,也能够为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来了解内地,有更多的机会和内地的年轻学生在这个平台上来开展交流,这个我觉得是一个方面,对香港年轻人有很好的这样一个帮助。另外这样一个平台,也能够为香港的政府和企业、社会提供更多的合作的机会,比如说我们香港的一些培训以前就要到内地来培训,现在可能我们在香港就可以开展。另外香港企业和内地高校的合作,以前要一定要到内地来才能展开合作,我们现在可能通过这个平台,在香港就可以开展这种合作,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一些适合在香港进行产业化或者成果转化的这样一些成果能够落地香港。所以这是第二个方面,我觉得是非常有利的。那么第三个方面呢,对于我们深圳大学自身来说,我觉得也是一个非常有利的事情,通过这样一个平台,我们能够进一步拓展我们国际化的水平和国际化的规模,特别是通过这个平台,能够吸引海外优秀的人才落户香港,进入到我们的校区,为我们深圳大学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同时这个平台也能够吸引优秀的留学生、海外学生能够到这个平台上来学习。另外通过这样一个平台,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香港的一些比较有利的政策,为我们深圳大学的发展服务。比如说香港的税收政策,比如说香港的进口设备的关税政策,比如说我们在香港的人才培养的招生指标问题。那么这些我觉得都有可能通过这个平台,利用香港现有的政策来取得突破,那么这些我相信对于我们深圳大学的发展也是非常有益的。所以基于这几个方面的考虑,我也提出了这样的一个建议,也希望这个能够得到两地政府,还有我们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只有得到政府的认可和社会的支持,我们这个设想才有可能实现。其实这个目前还仅仅是一个设想,所以还没有那么细的一个规划。这个设想我觉得首先它应该是一个既招本科生也招研究生,同时既招香港本地的学生,也招内地的学生,还有海外的学生,它应该是一个非常国际化的办学的平台。同时它也能够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教师来这里工作。同时也希望这样一个平台呢,能够成为,前几天我提过一个联合大学的概念,实际上我们提到在香港设立这样的一个校区,未来也可以作为这种类似于联合大学的平台,和多校开展合作。包括在香港的高校,包括在海外的高校,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和内地的高校在这个平台上开展合作。



内地与香港的高校间需推进学分互认

对话李清泉


_



Q&A


记者赵实:您刚才提到了香港与内地高校之间的一个双向交流的问题,这也是自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以来一直备受关注的事情。您在这次的建议当中,我看到也有所提及,根据您的观察,当前内地和香港之间的高校具体的交流情况是怎样的?有哪些需要突破的瓶颈呢?


校长李清泉:实际上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实施以来,应该说是内地高校和香港高校的合作交流在不断地增加。就以我们深圳大学为例,我们这几年一方面在不断增加招收港籍的学生,既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另外在我们学校工作的教职员工当中也有越来越多的港籍教师。当然了,同时我们跟香港高校的这种合作也是在全方位的展开,比如说我们跟科大的联合培养博士,我们跟理工共建了国际创新学院,我们跟浸会联合培养研究生,还有我们跟岭大(香港岭南大学)开展共建人文社科的研究平台建设和联合培养研究生的项目。应该说合作的项目实际上是在不断地增加,未来我预计这种合作的内容和项目肯定是一个不断增加的趋势。但是这种合作的增加,应该说还和我们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这样一个大的期望,我觉得还有一定的距离,合作当中还存在一些障碍。比如说像我们现在两地的学生,很难进行交流和交换,特别是成学期的学习。那么学分的互认也存在一些问题,同时老师的互聘,还有科研设备的共享以及人员的交流其实都多多少少存在一些障碍,这些障碍实际上也是制约了我们湾区,特别是香港高校和内地高校的深度或者更广泛的合作。所以在未来这些障碍还是有待于我们不断地去克服。一方面,从政府层面可能要出台一些政策来推动,比如说人员的交流,再比如说仪器设备的共享,比如说像资金的流动等等,这些都是要政府层面的。另外从学校层面上我们也要积极去推动,虽然我们建立了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的联盟,我们有几个这样的联盟。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些实际性的。在学生交换、学分互认这个层面上,我们还没有实质性的进展,我觉得这个需要我们未来联盟的高校能够共同的商讨来形成共识,共同推动学生的交流交换、学分的互认、课程的共享等等。



内地高校需提升国际化水平强化竞争力

对话李清泉


_



Q&A


记者赵实:我们也看到对比内地赴港求学的学生的数量还有热情而言,香港其实来内地就读的学生并不是很多,在您看来我们应该如何去提升咱们内地高校在港招生的吸引力和认可度呢?


校长李清泉:确实,其实我刚才前面已经说了,香港高校来内地就学的这些学生人数实际上是在不断增加的,这是我们能够看得到的。当然我所提出的就是我们希望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优秀学生,来内地高校学习,这个目前看来增长不是特别明显。所以未来就像你讲的,我们需要至少从两个方面来多做一些工作。一方面我觉得就是要提升内地高校的国际化的程度,因为一个大学特别是内地高校,要想更多地吸引香港的学生来就读,特别是优秀学生来就读,必须要提升我们国际化的水平。比如说我们的管理,比如说我们的师资,再比如说我们的课程,再比如说我们的就业和学生服务等等方面。这些方面我觉得都应该参照国际的一些通行规则能够有所提升,这样的话就能够吸引香港的学生来选择内地高校。另一方面就是我觉得我们可以做的工作是加快我们内地高校的发展,特别是提升我们的办学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我们大家都知道香港是一个国际化的城市,香港年轻人选择高校他们有很多的选择。除了本地高校以外,他们既可以选择内地高校,也可以选择海外高校。如果我们内地高校国际影响力达不到的话,实际上学生选择的热情就不会高。所以国际影响力,我觉得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对学校进行一些评价指标,要能够和香港高校、海外高校平起平坐。比如说现在国际上有四个公认的大学排行榜,那么我们内地高校就要在这个里面表现非常突出,这样的话你的国际影响力才能提升,你才能够吸引到香港优秀的学生。所以我觉得国际化和国际影响力可能是我们未来吸引香港优秀学生到内地就读的两个很重要的方面。我们也很高兴看到我们深圳大学,在这方面其实在不断地努力。大家都可能发现我们深圳大学最近几年在四大国际公认的大学高校排行榜中,表现是非常优异的。不仅在内地高校范围内,还在全世界高校范围内,我们都是进步最快的高校之一,所以这也是我们最近几年能够不断增加对香港年轻学生吸引力的一个方面。另外我们深圳大学也确实在不断提升我们国际化的水平,包括管理、服务、课程、师资这些方面。我们的外籍教师会越来越多,我们的国际化的课程也越来越多,我们的很多课程的学分也得到了国外高校的认可,这些我相信未来都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的学生到我们深圳大学来就学。


推荐阅读:

考生家长必看!《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识别》帮您科学助力高考!

“选城市”or“选大学”?《城市发展逻辑与大学的选择》告诉你~

全球第三!中国第一!2020年深圳大学PCT专利申请公开数量再创新高

新增11个!深圳大学26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排版丨陈梦婷

内容来自“深圳大学”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深圳大学本科招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