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大课堂 | 入绿荫深处,寻鸟鸣花香

深圳大学报 深圳大学本科招生
2024-09-12



“‘旅行青蛙’大家玩过吗?游戏界面里的这些动植物大家认识吗?”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下文简称生科院)讲师刘斯穆用两句话牢牢抓住了课堂上学生们的注意力。南天竹、虎耳草、汉氏泽蟹、大绢斑蝶……刘斯穆将游戏截图与实拍图片一一对应,娓娓道来每一种动植物的特点与名称之间的关联,最后还不忘“嘱咐”道:“大家以后再玩游戏可别忘了这些名字!”



葆有热爱 焕发兴趣



“自然课堂——走进动植物”(下文简称“走进动植物”)是由生科院李荔教授、王潮岗副教授和刘斯穆老师组成教学团队,运用线上线下与校内外混合教学的方式,打造的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示范性课程。该课于2018年被评为深圳大学第六批品牌通识课程,在每学年的秋季学期面向全校除生科院外所有年级、所有专业的学生开放。


“要达成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第一步是先了解自然。”王潮岗说,“以前深大并没有一门带领学生了解自然的课程,特别是对于非生科院的同学。”他认为,了解自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了解生物生态价值的过程,只有体会到每一个物种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才能真正理解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涵。另一方面,“欣赏花草、与自然中的生命近距离接触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你会葆有对生命更多的敬爱。”王潮岗说。


在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的一次经历启发了李荔的课程设想。“那里的很多导赏员都不学习生物专业,来当志愿者就是因为喜欢动植物。”李荔回忆道,“这对我而言是一次思想冲击,原来非生物学专业的人也可以传播生物学知识。”后来,李荔在课程设计阶段与深圳内伶仃福田自然保护区的志愿团队达成合作,希望能在本门课程中找寻出真正热爱自然的学生,参与自然保护区讲解员培训,成为深圳科普志愿者的预备力量。


王潮岗讲解校园里的植物


“我平常就比较亲近自然,喜欢徒步和郊游,想要通过这门课系统地学习动植物相关的知识。”2020级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王子淇说。虽然选课学生基本上都不具备专业知识,但这反而使“兴趣课”的特点和优势更加突出。“相比于生科院的学生,公选课学生的兴趣更加浓厚,求知欲也更强。”王潮岗说,“他们有时候比本专业的学生还要认真,我觉得非常难得。”许多来自人文学院、医学院的学生完成的报告作业十分仔细用心,给王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校园植物辨认实践活动


王子淇在课程结束后向李荔请教问题,也得到了专业的解答,她认为“李老师很耐心很热情,她对动植物的热爱和传授知识的责任心都溢于言表。”对于李荔而言,专业课与选修课的教学过程并没有分别。“老师的心愿就是奉献时间让学生增长知识,而这对专业内外的学生都适用。”王潮岗则在选修课教学中将自己的身份从教师转变为一名知识传播者、分享官,在他看来,“分享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将专业知识传递给学生,对我而言也是一种提升。”




知行合一 实践求知



“走进动植物”最大的亮点在于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其实践性在深圳大学所有公共选修课中独树一帜,共开展了校园植物辨认、花器官的观察和标本制作(下文简称标本制作)、蛙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下文简称解剖黑斑蛙)与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观察四项活动。“当初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教学团队就强调一定要走出课堂,走到校园、实验室、保护区,通过实操来深度认识大自然。”李荔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对于时刻在发生变化的动植物而言更是如此。在真实环境中获取直观认知后,对于激发更深层次的思考也大有裨益。李荔以凤凰花举例:“当你在现实中看到凤凰花盛开时,大片大片的鲜红色紧紧抓住你的目光,这时候你才会开始思考为什么凤凰花会这样鲜红。”


花器官的观察与标本制作


王潮岗则将观察植物比作欣赏古董:“一个瓷瓶为什么具有这么高的价值?可能是因为它的诞生年代、制作工艺或者原料,对花草而言也是一样的,深入了解才能发现价值。”王潮岗在课程中负责校园植物辨认与标本制作两项活动,在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时,他也像对待古董一样对待着校园里的植物。在进行校园植物辨认之前,他通常需要将预设路线走上两三遍,以选好讲授哪些植物,介绍植物背后那些有趣的故事。在实践结束后,他会鼓励学生在校园里挑选和采集几株喜欢的植物作为制作标本的原材料——就像在古玩市场挑选古玩一样。2020级法学专业的韦璐说:“后来,我带着同学到学校里向他们介绍课上学到的植物,他们都很崇拜我!”


此外,丰富有趣的实践项目要以基础知识的积累为前提。在制作标本和解剖黑斑蛙之前,王潮岗和李荔会要求学生提前学习生物结构、解剖步骤等基础知识。实践完成后所提交的实践报告也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性,这提醒学生不能忘记实践的最终目的——掌握知识。2020级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陈淡娜在医学专业的学习中已经具备了基础的解剖知识和技能,但课程中的解剖环节仍然令她收获颇丰。“两种解剖的方向是不一样的,这门课上的解剖让我从更加宏观的角度观察生物,打开了另一种视野。”陈淡娜说。


学生在红树林听讲解员讲解


走出校园,来到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学习红树林植物的组成和功能,观察鸟类及潮间带动物的习性,收获之丰令2018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冯君源感叹:“不虚此行!”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现存木榄、海桑等红树林植物20余种,国家级保护鸟类20余种,其中包含全球濒危的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脸琵鹭。


在自然保护区里,虽然观赏到的物种、景观相同,但每个人的收获都大有不同。2020级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黄宇曦说:“除了认识更多的动植物之外,在与保护区工作人员的交流中我还学习到保护区日常工作的开展情况。”李荔回忆道:“当时,我们遇到了一位初中生志愿者,他热情地向大学生们科普知识,言语间的热爱令我久久难忘。”


目前,“走进动植物”与内伶仃福田自然保护区达成合作,希望能够培养出一批熟知深圳市常见动植物的通才,鼓励他们成为深圳市各级各类自然学校、保护区的讲解员和深圳市环境保护和宣传工作的宣传员。黄宇曦在了解到保护区志愿项目后兴奋地说:“我一定会参加!”



来源 | “深圳大学报”公众号

排版 | 刘紫妮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深圳大学本科招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