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五年奋进路”系列报道之十四:聚焦内涵发展 聚力改革创新 推进高水平本科教育教学建设
“回眸五年奋进路”系列报道之十四:聚焦内涵发展 聚力改革创新 推进高水平本科教育教学建设
学校第六次党代会的五年以来,以制度为保障,以改革为动力,本科教育落实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紧紧围绕人才培养核心使命,全体师生守望初心、笃实力行,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夯实专业内涵建设,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推进高水平本科教育教学建设工作,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完善规章制度,落实教育教学改革
为了推进学校高水平本科教育教学建设,制定或修订《安徽理工大学高水平本科教育教学建设实施办法(试行)》《安徽理工大学本科专业评估方案(试行)》《安徽理工大学辅修专业管理办法》《安徽理工大学全日制本科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安徽理工大学本科生社会责任教育培养方案和学分认定办法》《安徽理工大学本科生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细则》《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若干实施意见》《安徽理工大学教学奖励办法(试行)》《安徽理工大学本科新生入学资格复查工作实施细则》《安徽理工大学职称评审教学考核实施细则》《安徽理工大学本科生考试工作管理办法》等20多个教学管理文件,聚焦短板弱项、破解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不断促进教学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从思政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建设等9个方面完善特色高水平本科教育教学体系。修订了《安徽理工大学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完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领导、同行、学生、督导组专家等多方参与,课堂教学质量明显改进。制定了《安徽理工大学全日制本科学生转专业实施办法》,400余名学生成功转入了自己的意向专业,成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吸引优质生源的有效举措。
坚持“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要有清晰的学习产出界定和持续改进措施,坚持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创新教学方法,实施启发式讲授、互动式交流、探究式讨论教学模式,强化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陆续举办“慕课”“泛雅”网络移动教学平台等培训,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竞赛、“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竞赛、信息化教学竞赛,不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我校教师获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三等奖,获省第二届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人文组一等奖、自然科学应用组一等奖、自然科学基础组二等奖,获省第三届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人文组一等奖、自然科学应用组一等奖、自然科学基础组二等奖,获省首届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教学能力竞赛一等奖,获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说课比赛二、三等奖,获省联盟高校第二届同课异构教学竞赛一、二等奖,获第四届长三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赛三等奖等,1名教师荣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称号。
为了提升人才培养效果与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学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开阔视野、较高人文素养和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2015年、2018年两次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在2018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突出了人格塑造和能力培养,构建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始终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了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四大模块”,形成了“人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2+X”大类人才培养,学科基础相近的专业,前2学年使用相同的培养方案。贯通本-硕(博)优秀人才培养,统筹本科生与研究生阶段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和学分要求。强化卓越人才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推进主辅修人才培养,扩增辅修专业、辅修课程组或选修课程,构建跨学科兼修培养模式。从适应产业需要转向满足产业需要和引领未来发展并重,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为学校新时代人才培养奠定总基调。
学校出台了《安徽理工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方案》,贯彻落实“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评建方针,加强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完成了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的“传承创新彰显特色、立足安徽追求卓越、双创教学成果突出”得到了评估专家组的高度评价。根据审核评估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坚持问题导向,以评促改、评建结合,学校编制印发《安徽理工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整改方案》,持续开展审核评估的整改工作,进一步强化了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加强了教育教学内涵建设,夯实了学校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教学的基础。
学校对标专业认证(评估)和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分三大类开展学校内部专业评估,开展了第一批15个专业评估工作,通过专业自评、现场答辩、查阅资料、专家反馈等环节,促进专业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安全工程、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绘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地质工程等8个专业经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全部专业类的省专业评估工作已经启动,并牵头制订了6个专业类评估标准。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以“新工科”理念为牵引,积极新建新工科专业,升级改造传统工科专业,实行招生数量、生源质量、毕业生就业质量与专业建设质量挂钩的专业准入预警和退出的联动机制,优化专业结构。
结合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学校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领导组,出台了《安徽理工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建立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六大体系,突出了创新创业实践的三项特色,落实了学科与技能竞赛的“四级三能”模式,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合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并将创新创业实践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
五年来,创新创业教育显真章、结硕果。学校形成了校级创新创业类品牌赛事50余项,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757项。以双创项目为支撑、以品牌赛事为平台,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得到提高,获得A/B类国家、省级竞赛三等奖以上2935项(其中A类国家、省级一等奖107项、二等奖206项),大学生机器人协会、大学生航模与科技践行协会荣获“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
学校2016-2018年承办了第七、八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安徽赛区竞赛,第七届安徽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安徽赛区竞赛等4次A类赛事,展示了学校双创教育成果与特色,彰显了学校双创教育工作的示范作用。
学校在着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2016年荣获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17年荣获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在《2016年全国普通高校竞赛评估结果(本科)TOP100》排名中位次为64名。
每学期组织开展开学初集中教学检查,期中教学检查、期末教学检查、日常教学巡查、网络监控巡查、重点跟踪检查等,强化教学质量过程监控;每学期对教师课堂教学情况开展网上测评,并对测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排序,反馈给各学院(部),督促学院(部)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贯彻落实《安徽理工大学职称评聘教学考核实施细则》,组织校教学督导组对当年度拟申报高级职称教师进行随机听课,加大过程评价力度,强化职称评定中教学考核。2015年以来,共评选并奖励两届4名“教学突出贡献奖”,评选表彰“优秀教学质量奖”211名,树立榜样,引导教师潜心教学。2015年,2017年,2018年召开了教学工作会议,全面总结学校在教育教学上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分析当前我校教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布置下一阶段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和举措,研讨推进教学改革,保障本科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经过不断的探索和不懈努力,目前我校已形成“八查四听三会三报告两评两联系”(简称843322)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现了“全方位、全过程、多维度”的质量监控。
完善“三微一网”招生信息发布平台,通过教育部高校招生阳光高考平台、省教育厅高招咨询平台、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与考生开展“面对面”交流和不断线沟通。在省示范高中建立优质生源基地90余个,每年向获得省级及以上荣誉学生的母校邮寄300余份喜报。本科生招生规模由5650人增加至6235人,志愿征集率由10.83%降低至1.17%,省内录取分数线逐年提高,2018年省内文科录取最低分数超过一本控制线11分,理科录取最低分数超过一本控制线9分。理科在辽宁、广西、湖北、河北超投档线110分以上;在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内蒙古、黑龙江等超投档线80分以上;在天津、海南、江苏等超投档线50分以上。河南省和重庆市整体进入一本批次招生。
为你推荐
1.“回眸五年奋进路”系列报道之十三:引育并重谋发展 人才强校谱新篇
图文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新闻网
撰稿、核稿 :教务处 王开松 黄友锐
编辑、审稿 :宣传部 夏雅凤、董淑平
图文编辑 :徐润辰
图文审核 :阮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