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等奖+1!一等奖+1!
日前,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主办,西安理工大学等单位承办的第六届高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青年教师讲课大赛和大学生模型竞赛在陕西西安举行(线上),我校师生在两项赛事中取得佳绩。
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吸引了来自西安理工大学、东南大学等全国33所高校的49位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青年教师,经过激烈的角逐,共产生特等奖4名,一等奖10名,二等奖15名。土木建筑学院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教研室姚韦靖老师获本次大赛一等奖。该项比赛旨在提高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教学质量,调动广大青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希望借此进一步提高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获奖通报
大学生模型竞赛中,来自西安理工大学、中南大学等48所高校的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学生代表队参加了此次大赛。经过激烈的角逐,我校土木建筑学院代表队“天穹”(成员:城市地空20-1班,赵玉州;城市地空20-1班,郭贺林;城市地空20-2班,王湘吉;指导教师:姚韦靖)荣获特等奖(第1名)。
获奖通报
本次竞赛的主题为“大跨度地下空间工程的设计与建造”。通过加载试验检验其承载力和变形特征,确定结构的可行性、合理性和科学性。比赛自今年七月启动以来,参赛师生克服疫情与酷暑影响,在100多天的备战里,不断调整设计计算方案,开展了近百次模型制作及加载试验,最终使设计作品达到设计最优的模型结构及最佳的承载性能。经过线上答辩、模型制作、加载视频及计算书提交等环节,最终斩获特等奖,展现了我校学子过硬的专业素质和技能,肯吃苦、不怕累的奋斗精神。
特等奖团队作品简介
“
在城市地下空间,尤其是地下综合体开发、地下交通枢纽等工程的建设中,一方面工程体量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人们对空间环境及审美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地下结构,诸如马蹄形、圆形结构形式难以满足此类空间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大跨地下空间结构出现在地下工程的建造中。本次竞赛以“大跨度地下空间工程的设计与建造”为主题,通过加载试验检验其承载力和变形特征,确定结构的可行性、合理性和科学性。主要目的是以最少的材料用量,优化结构设计,以符合当前环保、节能、双碳目标绿色发展理念,制作大跨度地下空间结构模型,并保证其能承受最大设计荷载。同时展示设计计算成果,充分认识和理解地下工程支护结构的相关理念,并能在竞赛中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设计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针对参赛题目,我校师生制定了多榀大跨拱结构来实现大跨度地下空间结构的设计,采用拱架、圆柱形的立柱支撑及三角形的梁连接。参赛队运用土力学、地下建筑结构、隧道工程等知识,使用结构力学求解、Midas GTS NX软件,对大跨度拱架进行设计,并通过室内试验不断改进、优化。最终制作的模型结构质量仅为155.5 g,却能承载20 kg的砝码,沉降仅为5.40 mm。模型作品多榀大跨拱形结构设计新颖,结构受力合理,是将来大跨度地下空间设计的方向和趋势。模型的制作和加载过程如图所示。
模型制作过程
模型加载过程
参赛队员和指导教师 (摄影:施鑫)
获奖教师姚韦靖简介
“
比赛情况
姚韦靖,2019年6月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后留校任教,师从庞建勇教授,研究方向为岩土工程,在土木建筑学院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教研室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检索1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指导学生获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各1项,获“互联网+”学生生创新创业竞赛安徽省银奖2项,铜奖2项。
为你推荐
快为墨宝点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