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如何结束?疫情结束后这一课必须补!
文/神州日知 祗舍
对规律的尊重和敬畏,亦是本次疫情给我们上的生动一课,只是代价太大了!
多少年后,如果回眸2020年代的第一年,亦是被载入史册的重要年份。
一开年,如此大规模的“封城”“封路”“封楼”和企业停工停业,从未有过。
有人认为,存在长潜伏期的感染者,或者是完全无症状感染者。所以,这个病毒不可防、不可控。
实际上,数周以来,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一直试图弄清新冠病毒,搞懂这个问题,但是,没有完整的答案。
吃瓜群众不禁疑问,新冠病毒疫情将如何结束?这种流行病是否仍然主要对中国来说是紧急情况,还是说会很快袭击没有做好准备的国家?
负责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工作人员,在实验室进行样本处理。新华社发 周牧 摄
对于这些,我们目前还完全不清楚。
由于重要数据的缺乏,科学上尚不能作出可靠的预测。
例如,每天有多少人被感染以及是否病情严重甚至死亡?病毒是否只能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还是说也能通过空气传播?是否真的存在“超级传播者”?
但从根本上说,新冠病毒疫情的结果无非有3种情形:
发生全球大流行
在人类历史所经历的无数传染病当中,最严重的一次还数14世纪中叶爆发的黑死病。
黑死病被称之为欧洲人的梦魇,黑死病虽在欧洲造成重大损失,事实上,它也对传统意义上的亚、欧、非旧世界大部分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除了美洲和澳洲,黑死病造成了全球大流行。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1348年—1350年的3年之内,光欧洲就有近3千万人因黑死病而丧命。
3年里,黑死病蹂躏整个欧洲大陆,再传播到俄罗斯,导致俄罗斯近三分之一至一半的人口死亡。
如果再算上以后300年的数次鼠疫暴发,欧洲有近一半人因黑死病丧生,全球有近3亿人失去生命。
1348年,德国编年史学家吕贝克记载该年就死亡了90000人,最高一天的死亡数字高达1500人!
那么,这次疫情会发展为全球大流行吗?
日本是个重要指标,因为日本有1亿多人口,一旦流行,将是灾难性的。
实际上,一些人认为,日本目前已全国爆发疫情,疫情已经失控,
据日本放送协会网站(NHK)统计,截至当地时间18日晚11点,日本国内共有616人确诊感染。
由此,日本成为确诊感染人数仅次于中国的国家。
所以,随着中国疫情的好转,日本疫情成为另一个重要指标。
更为紧迫的问题是,日本能够治疗病毒性传染病的医院数量有限,一旦新冠肺炎疫情在日本蔓延,日本政府将难以招架。
日本当前的状况也让无数中国网友为之揪心。
2月17日,当日本第五趟满载各种救援物资的包机抵达武汉后,中国网友纷纷在日本驻华大使馆的微博下留言,感谢日本支援,并请日本“别再捐赠了,多给自己留一些”。
同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表示,中方“愿在努力抗击本国疫情的同时,进一步同日方分享信息和经验,并根据日方需要,积极向日方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
由此而言,说疫情最糟糕的情况已经过去,还为时尚早。
如果目前不是最糟糕的情况,那么,可以想象的最糟糕情况是什么样子?新冠病毒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传播到世界各地。
历史上,1957年就发生过这样的情况,当时,全世界有超过100万人死于新的H2N2流感病毒。
如果新冠病毒传播到没有能力检测出感染者,且遏制措施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国家,必将是全球大灾难。
据参考消息网2月16日报道 ,非洲已首次出现新冠病毒确诊病例。
很多专家担心,如果病毒抵达非洲或亚洲医疗系统薄弱的国家,那里的情况将变得难以控制。
届时,这种肺部疾病可能会在世界长期流行。
数据显示,目前,除中国大陆以外,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约580例确诊病例。
阿联酋是首个出现新冠病毒确诊病例的阿拉伯国家,1月底,那里报告了4例确诊病例。
专家估计,世界上如果每名感染者平均可以感染另外2.5个人,新冠病毒可感染世界60%至80%的人口。
不过,无人知道世界上60%至80%的人口是否真的会感染新冠病毒,专家们需要更好的数据来更准确地评估危险。
所以,目前情况下,疫情大流行不能被完全排除。
最近,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发推文说,他担心在某些情况下此前从未去过中国的人也会传播这种病毒。
他说,尽管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这样的病例,但这可能表明该病原体已经比设想的更广泛地传播。
不过,祗舍认为,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可能性不大,从中国的防控疫情情况看,虽然新冠病毒十分狡猾,但是,通过隔离是可以防控的。中国如此地大人多的国家可以防控,对于其它小国而言,即使发生疫情,防控难度不会高于中国。
在某个时候突然消失
我们目前已使尽所有手段控制疫情,但是,采用的仍然是最原始最粗陋的手段——严格隔离——来实现这一目标。
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面对传染病疫情,我们还没有更有效的手段和工具,人类在传染病面前显得十分无知与无奈。
不过,目前来看,隔离这个最古老的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打破了感染链,减少了传染率。
如果许多人在感染新病毒后幸存下来,那么,他们的身体就能抵抗这种病毒。
而且,他们也不会再把病原体传播给其他人,病毒就慢慢地消失了,发生于欧洲中世纪的黑死病和发源于2003年的非典疫情就是如此。
但是,传染病为什么莫名其妙地消失了,至今没有科学的解释。
非典疫情人们认为是温度提高杀死了病毒,然而,黑死病过去几百年了,为何突然消失,没有答案。
现在疫情虽然没有黑死病更令人恐怖,但比非典更凶猛,因为其显然比非典病毒更易于传播。
1月30日,工作人员在对南京火车站闸机进行消毒。新华社发 苏阳 摄
确实,没有人知道感染者能在没有症状的情况下多么快速和多么容易地传播病毒,这使得防疫变得更加困难。
只有在两个潜伏期内都没有新病例出现的情况下,才能假定该病毒不再在人群中传播。
研究人员目前认为潜伏期——从感染到出现最初症状的时间——最长可达14天。
因此,应该在一个月内不再出现新病例,就意味着疫情结束了吗?
目前,这么认为是不现实的:“很难想象疫情现在会立即停止。”
湖北及武汉疫情相关数据
近期,武汉定点医院的床位数,已经增长到近2万张,投入还在继续。
这两天,各省再一次抽调医务人员,驰援武汉。
从漠河到红河,从延边到喀什,纵横万里国土,极边天涯海角,各地的医护人员都在向人口经济地理的中心武汉集结。
这说明,虽然全国各地其它地方疫情稳定了,但是,战役决胜地武汉情况仍然不是很乐观。
至于到了温度升高时,疫情会否突然消失,也是未知。
表现如普通流感
如果未能把新冠病毒疫情阻挡在单一地区,“这可能是最现实的情形”。
被感染的人可能会在不知道自己携带病毒的情况下离开,然后又感染其他人。
那不一定意味着一场灾难。
因为这种病原体可能会长期在人群中传播,偶尔(例如在较冷的季节)出现小规模或大规模暴发,尤其是在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中。
经验表明,能够感染人类的其他冠状病毒就明显存在这种季节性模式。
1月24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隔离病房,医护人员在隔离服上写下名字,方便辨认。新华社记者 熊琦 摄
哈佛大学流行病学家巴勃罗·萨拉扎说:“国家卫生措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疫情。如果这种病毒很容易传播,而且,大都未被发现,那么,我们就无能为力了。”
在这种情况下,尽快提供疫苗就显得尤为重要。
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目前正在研发疫苗。等到疫苗被研发出来、经过人体测试并获得批准,预计可能需要好几个月时间。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负责疫苗接种项目的奥林·莱文说:“对于当前的疫情来说,几个月的时间肯定太长了,但为了能够对未来的疫情暴发作出更快的反应,疫苗可能变得极为重要。”
这一课必须补
不论这场疫情以何种情况结束,从这场疫情目前所知的发展情况看,让信息和传播自由流通显得比金子还珍贵。
量化模型显示,当媒体的报道量增加十倍,传染病的感染数将会减少33.5%,这就是媒体的力量,传播力量!
对于此类传染病,华盛顿大学的Louis Kim教授和Shannon M. Fast, Natasha Markuzon几位科学家做过一个有意思的研究,观察媒体报道的数量与疾病传播数量之间的关系。
这其中的原理在于,疾病的传播是在动态的社会活动中发生的,所以,个人行动对传播有着重要的影响。媒体报道多了,大家的防范意识增强了,疾病的传播速度就会减缓。
经济学角度分析,人的最基本的产权是人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存在自发处理信息的规则意味着他的基本产权得到保护。如这样的规则缺失,则意味着产权没有得到保护。
在信息和传播被垄断的情况下,信息和传播的流动和筛选机制消失了。
正如哈耶克所言,信息是主观的,其真实性和重要性只有当事人最清楚,让当事人及时处理他发现的信息,才是最有效率的。
这和计划经济体制中,不是由企业家,而是要由官员决定生产多少,生产什么是一回事。
如果个体要听从某个权威发布的命令或信息,则有很大的风险,因为这个主体把自己放在理性狂妄的位置上,其实,他并不知道很多。
这时,为了自己的利益,说假话或不说话变成了一些人的“理性”选择,这时信息也不会产生,或产生的是扭曲的信息。
这种情况下,或许所有人都会因为某个人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信息而受害。这次疫情中8位“吹哨人”被禁言就是鲜活的例子。
而对那些“决策部门”来说,没有准确的信息也是非常不利的,因为他们也需要准确的信息进行决策。
当信息被延误或失真时,决策者自己也无法及时准确地做出决策。当他们做出错误或迟滞的决策时,就意味着疫情发生。
当然,即便决策者得到准确的信息,也不意味着不会有危机。
因为这建立在一个不切实际的假设之上,即决策部门是无所不知的,它所采取的政策有利于每个人。
但是,现实是,信息分散在无数人的头脑中,而不能被某个主体集中掌握。
为什么2003年的非典危机之后,再次发生了类似的危机?
一个重要原因便是2003年之后,我们没有建立起自发处理信息的一般性规则,还是“自上而下”的信息处理机制。
当然,市场本身也有局限性,有时不能有效处理信息,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失灵”和“公地悲剧”。
医疗领域就是“市场失灵”和“公地悲剧”典型例子,所以,医疗服务需要政府提供。
不过,当把医疗服务视为公共品时,就为政府垄断相关信息提供了理论支持,就为制造危机提供可能性。也就意味着人为制定的规则取代自发产生的规则,即人治代替了法治。
“我们常常握着一条锁链的两端,却找不到中间的一点,这两端便是信息自由流通和信息垄断。”
在国际法规中,这也有着不同体现。
如在《世界人权宣言》中,有“人人有权自由表达意见,包括有权超越国界,寻求、接收及传递信息和见解”一条。
但联合国1966年制定的《国际民事权利和政治权利约章》第19条规定:各国有权对信息传递接收方面的活动施加限制,制订法律以保护国家安全、公共秩序和公共道德。
不论如何,战“役”过后,普通商品的生产和交易等经济活动将会得到较快恢复,需要关心的是信息的生成和筛选机制是否会生成。
如仅仅是恢复了“经济活动”,而没有让信息自由流动和自由竞争,那意味着没有从危机中汲取教训。
必须承认,这是我们的短板,必须补!
否则,下一次危机迟早都会到来!
推荐也阅
清华教授吴国盛:一个丧失自由维度的民族和文化,不可能真正拥有科学精神
钟南山再次重磅发声,“真话”岂能稀缺!
预言变现实,没有一个预言是空穴来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