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丝路”这样消失,“地球变冷” 重变“冰球”,人类灭亡?

2015-12-04 作品/日知祗舍 日知新

“古丝路”这样消失,“地球变冷”

重变“冰球”,人类灭亡?

作品/神州日知CEO 日知祗舍

曾经我们的地球就是一个“冰球”,那是22亿年的事。


曾经延绵几千年的丝绸之路,其实是地球变冷,沙漠扩张绿洲消失的结果。

但是,我们在关注地球变暖的同时,也应考虑地球变冷的危害。


有学者估计,如果地球气候变冷2摄氏度,地球可能重新变“冰球”。

虽然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性不是很大,但是,地球变冷所造成的危害的确要大于地球变冷。


就中国历史来说,繁荣时期往往处在变暖的时期。而变冷时期,往往动荡不安。


由于地球的交替根本取决于太阳,人们无力回天,所以,应对气候变化,应是全面应对。

“滑稽”场面


雾霾侵袭,大雪纷飞!突破中国和欧洲雾霾和气温历史记录。


这两个场景,一个是正在巴黎召开的气候大会,另一个场景是2009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气候大会。


这两个气候大会都被誉为“拯救世界的最后一次机会”!


雾霾问题归咎于过渡排放,这是人们的共识。


注意,此处日知君没说是气候变暖导致雾霾,这是两个问题。


雾霾问题是一个环境问题,而气候变化时气象问题,两者有很大关联,但绝不能等同视之。


大雪纷飞,不仅欧洲气候创下历史最低,中国也一样。


2009年12月末,一股冷空气侵入中国。一夜之间,新疆北部阿尔泰等地区,气温暴跌,超过零下30℃。北京在2010年的前几天最低气温也达零下16℃,逼近40年来北京历史同期的最低值。


恰在此刻,一群人去却在讨论应对气候变暖的问题。


这滑稽吗?一点也不!至少在气候变暖论者看来,一点也不!因为他们认为,这是温室效应的结果。


一个严肃的科学问题,一个攸关人类前提命运的大事,产生不看谁说的对,而看谁说的的荒唐局面!


寒冷的冬天似乎在和“气候变暖”的各种理论开玩笑,如果按环保人士所说的全球变暖一直呈加速态?,为什么又会出现这样极端寒冷的天气呢?


但是,当气候变暖受到质疑时,环保人士似乎又在转向,这仍是温室效应导致的。


温室效应成为一个大筐,不管什么坏事都往里装。


于是,媒体也随之起舞,比如2008年广州雪灾,2012年春欧洲美洲大雪灾和2013年2月美国雪灾等事件,人们不是与气候变冷直接联系,而是归咎于气候变暖。


这些现象显然与IPCC的评估报告强大影响力有关。因为IPCC是政府间组织,代表着政府官方的意见。


再加上近年好莱坞电影《明天》和《后天》的推波助澜。

气候变化是自然规律


气候变化本质上是个自然规律,是地球自身发展规律的体现。正如温带地区的四季循环,很难加以改变,低纬度气温高于高纬度。

根据千万年以来的地质记录可以发现,在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的工业革命以前,全球的气候本来就是在不断地冷暖变化着。


地球的冷暖变化基本上是取决于地球接收太阳辐射量的多少而决定的,从本质上看,地球全球平均温度是它的轨迹偏心率:即距离太阳远近所决定。


但是,由于过去几十年二氧化碳监测曲线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和现在IPCC对当前全球变暖的认知(认为过去百年升温的主要原因是人类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所致),二氧化碳成了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


事实上,最近关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与温度的关系研究,揭示了并非大气二氧化碳驱动温度变化,而是温度驱动了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不仅在地质历史时期是如此,而且在近代几十年也是这样


“全球变暖”理论已经使得人们渐渐淡忘了米兰科维奇天文轨道周期理论:现在正处于变干变冷大趋势中,也慢慢忘记了30年前还有不少人惊呼是否“小冰期”已经来临。


于是,“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不容置疑的真理和百宝箱。不论是洪灾还是旱灾,不论是热浪还是雪灾,只要是灾害,就是“全球变暖”所导致。


这根本原因还是利益在作祟!


全球变暖既与各国利益有关,就难免再客观公正和科学对待。为了各自利益,就会难免出现某些要点被夸大和某些事实被忽略的情形。

全球变暖要素分析


过去百年温度究竟升高了多少?并不确定。而且极地冰芯记录表明,在人类出现以前,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和气温就一直存在波动。


不论地球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或者下降,它们无疑都包含了自然和人类两部分的贡献。


过去百年温度和二氧化碳升高了,但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各占多少?依然是尚未确定的问题。


此外,过去百年随着城市发展,城市热岛效应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各大城市气象台站的温度记录,如果没有对这些温度记录进行矫正,高估和夸大升温速率是毫无疑问的。


自然因素同样可以引起全球气温的变化,尤其是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类尚不具备能力影响大气二氧化碳之前的几十万年内,就是不断地波动着。


根据天文轨道计算出的太阳辐射量变化,最近约1万年的太阳辐射量是慢慢减少,意味着现在气候总体趋势是向着变干变冷的方向发展,而且还将持续几千年


从地质记录可以发现,最近100年(1906—2005年),甚至150年(1850—2005年)的气候变化,即小冰期结束以来的气候变化,其气温相对于小冰期是升高的。


约公元940年开始进入中世纪暖期,持续约400年,而后进入小冰期,小冰期大约持续了550年,其结束的年份约为公元1850年。公元1850年至今时间为162年,这一段时间的温度较小冰期升高。


由此可以看出,在人类工业革命之前,自然界气候就是不断地冷暖变化着的。中世纪暖期之后,接着是变冷的小冰期,随后就是过去百年的现代。由于气候是周而复始变化着,变冷的小冰期刚刚结束。


所以,最近100年发生变暖则是气候自身发展规律的一种体现。人类工业排放二氧化碳,或许能够在大自然变暖的基础上叠加了影响,但是整体而言,这种气候变暖应当是天文轨道万年尺度变冷大趋势中的次级波动。


变暖既是自然界所致,那么,即使人类停止飞机与汽车使用、关闭所有的化石燃料发电厂、回到原始社会,地球的气温也依然会持续变化。

全球变冷灾难更大?


全球变冷与全球变暖之间变化对应于冰期-间冰期之间的冷暖旋回。


全球变暖相当于间冰期,气温普遍升高,两极冰川退缩消融,干旱区沙漠退缩而绿洲扩大,海平面升高;全球变冷则对应于冰期,气温总体降低,两极冰川扩大,干旱区绿洲退缩沙漠扩张,海平面下降。


太阳辐射不仅给地球上的万物生长提供了最基本的能量,还是气候带形成的基本因素。


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分布,主要决定于太阳高度角,或者太阳入射地表的角度。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增高而递减,不仅影响着温度分布,还影响着气压、风系、降水和蒸发,使地球气候呈现出沿纬度分布的地带性。


人们将地球上这种地带,从赤道到两极划分成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五种不同的气候带。


地质时期发生的冰期和间冰期的气候变化,就会导致地球气候带迁移。


从宏观上看,全球变暖的结果就使得地球各气候带从赤道向两极移动;而全球变冷就使得个气候带从地球两极向赤道迁移。


全球变冷的结果是导致地球各气候带从两极向赤道迁移。


它的弊端是:


冰期时期,中国黄土高原黄土-古土壤序列中表现为黄土堆积,气候变干变冷,驱使风沙作用增强,沙尘暴影响范围扩大,而成壤作用减弱,沙漠范围扩张,使得沙漠中的绿洲渐渐消失,原本在沙漠边缘的家园被沙漠吞噬,人们因为水源干涸可能被迫离开自己家园。


气候变冷不是给欧洲带来干旱,而是引起了降水增加,寒冷潮湿的气候导致阿尔卑斯山冰川延伸。


在青铜器时代中期,中欧的前阿尔卑斯湖畔居民已习惯于温暖和干燥的气候,在低地湖畔建立了村庄,当寒冷潮湿气候来临时,湖畔居民不得不放弃由于湖的水位提高而被淹没的家园。


例如,苏黎世湖岸边的村庄大约在公元前2400年被放弃,直到公元前1600年的800年间都没有人居住。


气候变冷使欧洲北部变得更加潮湿、中低纬度变得更加干旱,变冷产生的这2种后果均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导致粮食产量减少,威胁着人民的温饱。


全球变冷导致河西地区降水量和冰雪融水量的减少。河西处于干旱半干旱区,水是决定着城市是否存在的关键因素,没有水的情况下人们无法生存,中国历史上占有显赫地位的丝绸之路就是在全球变冷的情况下消亡的。


丝绸之路上古城消亡有很多种假说,而气候变化应当是导致古城消亡过程起着主导的作用,因为其他假说古城只是短暂消亡,若灾难事件过后,环境条件适


合人类居住,人们还会回来重建自己的家园。


只有随着气候变干变冷渐渐使得沙漠腹地中绿洲消失,当地水资源严重缺乏,使得人类基本生存条件无法满足,人们才会离开自己的家园。


全球变冷趋势使得气候变干变冷,导致农业歉收和大面积饥荒,民族大迁徙。地质学家认为各国历史上民族大迁徙都与气候变化有关,民族大迁徙并不是为了逃避战争,而是由于家乡遍是饥饿和疾病,人们举家移居是为了寻找更好的生活,而不是逃离战争或者制造战争。因为与其在家乡因为饥饿和疾病而死,还不如迁移去寻找更好的生活环境。


全球变冷对人类有利的方面是:


全球变冷海平面下降、大陆架的范围扩大为古人类迁徙提供可能。末次盛冰期海平面较现在下降120~130m,相当于大陆架露出水面120~130m,缩短大洲与大洲之间的“距离”,大陆架相当于“陆桥”,先民们可以从一个大洲迁徙到另外一个大洲,使得世界各地都有人类居住,为世界各地不同文明传播提供了条件。


全球变冷海平面下降,原本位于海平面以下的岛屿露出水面,人们可以在低纬度岛屿上生存,扩大人类居住范围,但同时失去了部分高纬度地区的居住条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