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镕基破戒题词《焦点访谈》, 为“16字”想了一宿!
朱镕基破戒题词《焦点访谈》
为“16字”想了一宿!
作品/神州日知 祗舍
朱镕基严于律己,说道做到,雷厉风行,快人快语,风趣幽默,举世皆知。他的这种性格也得到广大老百姓的广泛赞誉。
尤其是上任后,他明确提出“五不”,并且坚持做到,成为中国官场一到靓丽风景线。这“五不”即“不题词、不受礼、不吃请、不剪彩、不批条子”。
但鲜为人知的是,一向自戒不题词的朱总理却也曾有过四次破例的经历,而这四次破例,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伟大人格的又一面。
1998年10月7日,他到中央电视台考察时为《焦点访谈》节目题词就是一例。
朱镕基一直以来就非常关注《焦点访谈》的播出,连外出视察工作时也不忘观看。
有一次朱镕基在广西北海市迎宾馆就餐。突然之间,他面沉如铁,停箸不食。
当时正是《焦点访谈》播出时间,正在播放山西运城地区水利渗灌工程弄虚作假案。
看罢该案,朱镕基沉默不言,夫人劳安劝他多吃一点,他将饭碗一推,低声说道:“不吃了”可见其爱之深、恨之切啊!
由此看出,朱镕基是《焦点访谈》栏目的“铁粉”,是朱镕基最喜欢的节目之一。在此之前,他曾经多次对《焦点访谈》做过的节目作过批示。
朱镕基到中央电视台考察工作时说:“什么叫以正面报道为主?是指99%都应该正面报道吗?98%、80%就不行吗?我看51%不也行吗?大部分节目以宣传成绩为主,有这么一两个节目来指出我们前进过程中的问题,动员全党的力量去解决它,这样做的效果比仅仅宣传成绩好得多。”
他说,“现在,《焦点访谈》现象越来越普及,不只是中央电视台有一个《焦点访谈》,许多电台、电视台也有类似的节目。”
对于《焦点访谈》所谓的揭露,朱镕基的态度更是十分鲜明,“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把老百姓的疾苦反映出来,把政府的毛病揭露出来,马上就改。有错就改,这才是共产党人的姿态,对人民群众的鼓舞很大。现在把问题揭露出来,改正以后就给人民带来极大希望,真正把人民群众凝聚起来,就有了信心。”
在严肃认真指导工作的同时,他也不掩幽默风趣的一面。他甚至调侃说:“大家要习惯这种批评。你们哪一天找出我的毛病,来采访我,我一定接受批评,改正自己的错误。我们做了很多决定,国务院的重大决定都是从我这里出去的,难免会有一些毛病,找一找,指出来,改正它。”
欣然破戒在那天的座谈中,朱镕基挥毫为《焦点访谈》写下题词: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
据说,那天的题词,是知名主持人敬一丹代表全体编辑、记者向朱镕基提出请求的。
在敬一丹诚恳请求下,总理笑着接过纸和笔,欣然命笔,写了“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十六个字。
据说,当时的中宣部长丁关根曾在旁提醒,应该是“党的喉舌”。
朱镕基迅速反应:“我知道。我没有写错。”
据当时在场的央视知名主持人白岩松回忆:“朱镕基总理在《焦点访谈》题字时,我站在他的身后,当他写下‘舆论监督’后,站在后面的我使劲鼓掌,他扭头冲我一乐说‘还有’。
写完下来的时候他坐在我对面,白岩松问他:总理,您这是即兴之语还是想了很久?他说我想了一宿,今天早上我一量,血压都高了。”
说到做到众所知之,朱镕基也是个说道做到、雷厉风行的人物。
在为《焦点访谈》节目组题词后的9个月,1999年7月13日,朱镕基到湖北、江西两省考察防汛抗洪工作时,提到关于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7月6日反映湖北省荆州市燕窝镇堤段的问题时,朱镕基明确指出,“报道符合事实的,没有夸大,没有失实。一定要从严要求,通过把这个事情查到底来教育干部群众,而不是掩盖真相。”
其它三次破例题词除了给《焦点访谈》栏目题词外,朱镕基那三次破例分别是:
1989 年8月,在日本友人的一再要求下,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为上海与大阪结成友好城市15周年举办的书法交流题写了“清正廉明”,足见清正廉明四字在他心中的分量。
2000年5月22日,中央召开了纪念李富春、蔡畅诞辰100周年座谈会。朱镕基参加了座谈会,并作了讲话。
最后,朱镕基脱开稿子动情地说:“我1952年11月份到国家计委,因为工作关系,我当时能够见到富春同志,能够参加高层会议……我那时参加工作不久,确实感到如饥似渴向老同志学习啊……我当时确实是充满了对富春同志的敬仰,我始终把富春同志作为我的前辈、我的师长和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说到这里,外刚内柔的朱镕基哽咽了,场面异常感人。
一直沉浸在已逝岁月里的李富春和蔡畅的女儿李特特,心里怦然一动:能不能请总理为父母的电影题个片名呢?
会议结束时,她对朱镕基说:“朱总理,我非常感谢您刚才的一番讲话,父亲九泉之下有知,一定会很欣慰的。我有个请求,想请朱总理为我父母的电影题写片名,好不好?”
朱镕基点头答应了:“好,你们电影叫什么名字?
“《相伴永远》,这是电影资料,现在正在拍摄。”李特特说着将一个大信袋交给了朱镕基。
当天晚上,朱镕基的秘书就给李特特回了电话:“总理从不题写片名,但由于对两位老人的深厚感情,这次破例。但不能署名。如果同意,他会尽快题写的。”
一个多月后,一幅苍劲有力的题字送到了李特特的手里,还附了亲笔短信:“李特特同志遵嘱草书两幅,请予选用,书法拙劣,贻笑大方,聊表寸心。朱镕基七月十七日。”
于是,第一部朱镕基题写片名《相伴永远》的电影走进了我们的视线。
2002年11月19日,朱镕基在香港举行的第六届世界会计师大会上演讲时透露,由于字写得不好,很少题词,但为国家会计学院题写了4个字:不做假账。
同年10月29日,朱镕基视察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后,题字是“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
朱镕基总理一般不题词,其实,“不题词”只是朱镕基婉拒外界索字请求的一个推辞。
然而,他本身是个性情中人,一旦性情所致,便一发不可收,这个时候,不仅乐意题字,而且这个时候写的字才真正笔墨酣畅气韵生动,“不做假帐”堪称佳作!
可以断言:朱镕基的“破戒”题词,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被人遗忘;恰恰相反,其力透纸背的人格魅力,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