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座山,山下有座大雄寺,还有柏树庙,隔着一座小山塘。
午后,天空中飘起了雪❄️,我和“一”背上包冲出门去。可到了楼下,雪却小了,要停的样子,“一”说:“没关系的,没准山上有呢。”大雄寺的路变了又变,上次来打水,还是泥泞的路,这次已经变成了柏油路面,车道也改变了位置。常蹲在水岸边的那几只白鸟不在,静悄悄的,过冬去了吗?往常每次来,它都静静地蹲在岸边的枝桠上。你看它,它不看你,无聊的人类。下雪天,山里特别安静,连鸟鸣声都停了。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味道。有人在竹林里有修出了一条道,像是自行车越野道,末尾设了一段梯型高台。“一”从那边通过,我走在原先的土路上,路边有颗树上长满了树芝,蹲下来朝上看,底下是一层褶皱,捏捏它,硬硬的。风声,雪落的声音。我们抬头,雪飘进嘴巴里,想起那天抬头接雪吃的小溪,那么认真,仰着头所见的景象估计也让他着迷了吧。带“一”走了一条不同于往常的路上山,沿着山凹直着往上走。雪越下越大,“一”捡起被雪盖住的叶子和树枝,让我看看上面的雪。我倆张开手臂,用袖子去接,期待接一片完整的雪花,但今天的雪都是细碎的。走到与原先走过的小路汇合时,“一”转过身来,说道:“这是我们上次下去探险的地方。”走上山脊,我想沿着另外一边的坡往下走,到杭猪山塘那边走一圈回来,“一”想沿着山脊的游步道往五郎亭方向,去电塔下的那块岩石坡地,说:“我要去那里捡宝石,捡完我们再回来。”我们走到那座电塔下,我去看那颗开始开花的檫木,“一”也站我边上看。捡完石头,我们又折返到岔路口,下山。来到这颗天然雕像旁。“一”走在前面,提醒我那边有个坑,别踩空了。不时捡些宝藏装进自己的袋子里。这棵藤爬上了高高的大树,像悬挂在树枝上的秋千,这样的高度,它是怎么上去的呢?不知谁在这里搭了一间小屋,里面放了几个轮胎,还有一些松果。小屋前有片茶园,但是一副无人看管的模样,应该不是茶园主人所搭。
走过山塘的堤坝,“一”仔细查看着每一处,询问那些水位尺是做什么用的,以及水会不会淹没掉所有的水位尺。我说有溢洪道,会流走的。我们走过溢洪道上的交通桥,来到对面的马路上。这时候他想起了还有座山塘,问我哪里去了。我说在上面呢。站在第二座山塘的堤坝上时,“一”突然说:“妈妈,为什么和图上画的不一样?”我一时没听明白,他接着说为什么和我画的图纸不一样。我告诉他那是施工图,用来告诉人们用什么材料,要多大尺寸以及怎么去修建的。如果是效果图的话,就会看起来很像。乖过这道弯,又进入竹林里,天色显得更加阴沉。我在路旁长到了一桩树根,理干净准备带回家,“一”说:“你要带可以,我不帮忙的哦,你要自己负责。”天色将晚,这枚木耳被冻的硬邦邦的,叶子也是,连通着树枝冻在了一起,变成一根棒棒糖。这棵被锯掉的树,留下一截树桩,上面有叶形的纹理,连着大地一起被冰冻在这里。
自然的力量就这样无声而强大,不知何时,粗大的树干已经化作这细碎的木渣。过不了多久,应该就会融入到大地里去。站在路下方的一个平台上,看对面的山,远处的高楼隐在一片朦胧里,若隐若现。当我们走到山脚下,天已经黑了下来。路上的土已经上冻,大雄寺的屋檐下挂在长长的冰钻。大门也被关了,暗想,这是要翻山出去了吗?这时候看见有个师傅开着电动车出来,看样子也是要出大门去,就尾随其后。今天这趟,像是一场告别,以迎接一段新的旅程。这个小朋友用了几个月的时间,长好了那四颗六龄齿。别打扰,成长自有它自己的脚步。小伙伴想找“一”玩,就相约着一同上山去。刚见面两人像极了两只叽叽喳喳躁动的小鸟,声音吵到不行,还一边来冲撞着我。沿着上一次的路上山下山,这次我们要在“秋千“”处往后上面走,往五郎亭方向。汤圆发现了“秋千”的新玩法,两个小伙子沉迷于捡树枝中。我和汤圆讨论着下次要探访的小路,在遇到的每个小路口驻足张望。一路走到四郎亭(不知道它的实际名字),上次下雪天在对面的山上看它,这次坐着亭子里看那边。休憩片刻,折返回来往五郎亭走。上路上有株藤蔓缠绕在旁边的树上,形成了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秋千”。上次从这里走过,印象中,没有见过它。到达五郎亭,汤圆想去看看这亭子边上的小路,会通往哪里。“一”和小鱼儿也跟了过来,我们躬身穿梭在杂木丛中。往里走了会,孩子们问我不认识路怎么办,我提醒那要不要找些明显的物体要当路标,最后我们找到两棵挨着一起的大树做为回程的标记。一直往前走,路过一个高压电塔,再走了一段,来到了第二座电塔。前面就没有了路。我们走下去,站在电塔下方,这时看见侧边有条小道,我想走应该会通往五郎亭游步道下去的那个位置。原路返回时,答应下次带他们去探访那条路。在路上我摘到了几颗没有被冻坏的栀子果,放在衣服口袋里。回到家,泡了栀子和蓝莓,做彩色馒头。“一”还要求打一些青菜汁做绿色馒头,用豆沙做红色馒头。考虑到工程量等因素,说服他改用红糖来做红色馒头,并把绿色换成了白面馒头,各自负责揉两个面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