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静读 | Marina Tabassum:她的建筑带着路易斯·康的光芒

2017-02-05 有方文库 行走中的建筑学


2016年度阿卡汉建筑奖颁奖仪式


2016年10月3日,全球奖金最高的建筑类奖项——阿卡汉建筑奖(Aga Khan Award for Architecture)揭晓了本年度的六位获奖者名单。其中一位来自孟加拉的女性建筑师,带着她的获奖作品达卡清真寺(Bait Ur Rouf Mosque)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外界的较大关注。人们开始询问:她是谁?为什么她的作品能够获奖?甚至还有人说,在她的作品里看到了路易斯·康的神光。


她的名字叫作Marina Tabassum,她从不认为性别会给自己的建筑师职业带来困扰,她坚守的设计理念是回到原点去思考方案,这样你会找到有趣的东西。


关于Marina Tabassum




Marina Tabassum毕业于孟加拉工程技术大学建筑系,她说,选择学习建筑其实是一个偶然的结果。读高中的时候,Marina没有什么特定的梦想,也从未给自己规划过将来想要从事的职业。在那个年代的孟加拉国,高等教育可选择的专业非常少,不是医生、教师就是建筑师。Marina的成绩并不拔尖,进大学读建筑似乎就是她当时唯一的选择。


1995年,MarinaTabassum与Kashef Chowdhury共同创立了URBANA,并赢下孟加拉解放战争博物馆项目的竞赛。现在,她是自己同名建筑事务所Marina Tabassum Architects(MTA)的主持建筑师。有趣的是,由Kashef Chowdhury带领的URBANA设计的以戈伊班达友谊中心项目,也获得了今年的阿卡汉建筑奖。


孟加拉解放战争博物馆与光之塔

光之塔夜景

博物馆室内水柱


Marina是家里第三或第四代接受教育的女性,她的母亲与小姨是医生与教师,表亲们则是工程师,她是家里唯一的建筑师。在2014年参加澳大利亚珀斯国家建筑研讨会期间,她曾接受建筑师Rowena Hockin的采访,说起女性建筑师在孟加拉的生存状况,她表示:虽然在孟加拉学习建筑的女性远远比男性要多,她们做起事来也认真、负责、系统,但是大部分女性建筑师不会永久地投入到建筑实践当中。很多女性为了匀一点时间给家庭,都会选择朝九晚五的上班制。Marina却认为,建筑实践不应该是朝九晚五地上班,而应该是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


此外,她也从不认为“女性”这一身份,会给自己从事的“建筑师”职业造成困扰。“孟加拉国与印度次大陆上的其他国家不太一样,母系社会在这里已经存在了上千年。你看那些土著居民,她们都生活在母系社会的体系里。在孟加拉,女人和男人并没有什么不同,我们一直肩并肩在工作。女人不会被认为是低人一等,或是需要被额外保护。我们同时有特别富有以及特别贫穷的人存在,但无论是富有还是贫穷,每个人都需要找到工作的方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也是我们每个人都享有的一种自由(可以工作)。”她曾经这么说道:“当你有了物质的支持,‘男人’和‘女人’的概念就不存在了。”


新时代下的清真寺



达卡清真寺室外


狭窄的主街上到处是从小孔里伸出来的铁棍,午后的热浪,还有一个无论是谷歌地图还是法里达巴德当地绝大多数居民都不知道的目的地......这些可能都是在寻找MarinaTabassum的得意之作——达卡清真寺的路上无法回避的障碍。


这座清真寺于2012年建成,在获得阿卡汉建筑奖后短短几个月时间内获得了不少认同与赞赏。但它的建造时间其实达到了十年之久。对Marina而言,它不仅仅是一个工作任务,还是一栋承载怜悯、过渡悲伤的建筑。项目的业主正是Marina的外婆,2002-2003年间自己的两个女儿(Marina的母亲与小姨)相继离世后,她卖掉了一部分的土地,期望用这笔钱捐赠一个清真寺。“我的外婆在两年内连续失去了两个孩子,于是她让我设计这栋建筑,因为我是个建筑师,也因为她能感受到我的痛苦。在某种程度上,这个清真寺的设计过程也成为了我们俩疗伤的过程。”





基地平面图


在一片混乱的建筑工地之间,到处是扬尘的街道和空地上,矗立着一个75英尺见方(22.86米)的红色建筑,在周围建筑的对比下显得格外庄严,而这并不是一个很高的建筑。达卡清真寺引人注意的第一个原因,是缺少一个高耸的光塔或圆顶,而这两者通常是人们会与清真寺联想在一起的经典标志。这栋建筑与人们习以为常的清真寺大不相同,对此,Marina的解释是:圆顶和光井只是标志性的元素,而并非信仰的关键。伊斯兰教义的精华是其对无处不在的真主的完全献身,而圆顶和光井的设计可能反而分散了人们对这一精华的关注。


清真寺设立于与朝拜方向麦加成13度的一个底座上,是一个革新的布局。圆柱形的体量插入了一个正方形,促使祈祷大厅通风的回流,并在四周形成了光场。八个立柱围绕着大厅的外围,形成一个上部空间。辅助功能区域位于外部的圆柱和立柱之际的空间中。建筑的底座全天都有孩子在玩耍,或是等待唤拜的老年男子在聊天。







屋顶平面


阿卡汉建筑奖评审会这样评价达卡清真寺:“这栋建筑运用优秀的通风和采光设计,让街区拥有了一个精神的避难所。”第一眼看清真寺,一定会先注意到的是墙。墙面由砖块以复杂的十字交叉的方式组成,大约每英寸就会留一个小的空隙。这个手法带来的效果,在走进室内的那一刻便显而易见。午后室内外的温差很大,而室内风扇都是关着的,清真寺里也没有空调系统,这些墙里的小空隙就确保了凉风能够吹进室内。





然而比起良好的通风效果,集中在祈祷室中心的气氛更加感人。光线透过屋顶上的孔照进室内,在地板上留下繁星一样的光斑,神圣而神秘。除了提供采光之外,屋顶的洞口也可以带来通风,更加理想地降低室内温度的效果。





一层平面


事实上,在设计达卡清真寺的时候,Marina追溯的是更久远,甚至可以说是清真寺最开始的历史。清真寺是可以从建筑形体上读出年代的,它是人们聚集起来祷告的地方,但也不仅仅如此。在先知时期,许多社会以及政治事件或争论都是在清真寺里发生。那时候,清真寺建筑中还没有那些所谓的经典元素,比如光塔和圆顶,它们都是在特定时期因为不同原因被加入到清真寺建筑当中的。由于当时建造技术的发展,建造者开始明白如何用拱顶覆盖一个巨大的室内空间。时间慢慢过去,它们就逐渐成为了清真寺建筑的标志性元素,然而现在新时代已经拥有了许多新的建造技术,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Marina表示:“我的目的不是要在设计中强调清真寺的这些标志性元素,而是集中关注精神氛围和祈祷行为本身。我们到清真寺来祈祷,是为了与神沟通,这就是我希望通过建筑强调的——摆脱所有多余的,并且强调基本。”她又说:“在孟加拉,我们失去了最繁荣的清真寺建筑。我认为一个清真寺需要具有足够的精神性和启发性,去引发人的敬意和神圣感,否则便失去了它的意义。”


寻根的建筑师


很多人将Marina Tabassum形容为“寻根的建筑师”(An architect in search of roots),这里的“寻根”,既包括寻找孟加拉的历史文化传统,还包括回到原点,寻找设计的根源。


在设计达卡清真寺之前,Marina为阿布扎比做过一份清真寺的指南。那些清真寺或多或少都受到了破坏,因此她与团队对当地传统建筑做了一些更全面的研究,从沿海到沙漠,从阿布扎比到哈伊马角甚至整个阿联酋,关于建筑材料,建造方式,以及最核心的——是什么组成了阿联酋地区的建筑。在那次研究之后,她就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去做达卡清真寺了。Marina向业主提供了一种选择:用当代建筑形式来诠释失落的语言,所以他们很自然地就接受了她的方案。


Marina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她想要设计一个扎根于孟加拉文化的建筑:“总的来说,我希望在我的设计中,让建筑找到根源。为此,建筑需要找到它所属的历史、文化、气候等等。这不仅仅是指视觉审美上,而是包括了将场所的所有相关元素,都集中在建筑语言当中。以这个清真寺来说,重要的不仅是伊斯兰的历史文化传统,还有孟加拉的历史文化传统。”


第一步就是去看基地。这对Marina来说很重要,花时间去查看基地,在那附近转转,会给她带来很多答案。第二步是项目本身,尝试去解剖项目。她的工作方法是:如果要设计一座清真寺,她会先倒回到清真寺最初被建起来的时候——清真寺是什么?它是怎么被创造出来的?它有什么功能?考虑完这些后,可以再去看礼拜仪式之类的东西,把它们添加进入方案设计里。回到原点去思考方案是最重要的,这样才会找到有趣的东西。





Marina在达卡清真寺


这样做并不是低估历史或是清真寺留下的遗产。清真寺留下的遗产很丰富,但在某些时刻它们必须要和当代的元素走到一起,才能真正产生关联。Marina认为,大部分人只是在跟随时代的脚步,盲目地对建筑进行更新、升级。在她所坚守的设计理念里,你不能够突然间没有任何理由地建起一座房子,所以如果真的想要对建筑设计进行更新、升级,还是需要跟着历史的脚步来。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o0353597qii&width=500&height=375&auto=0
2016阿卡汉建筑奖 - 达卡清真寺



参考资料

http://www.akdn.org/architecture/project/bait-ur-rouf-mosque

http://www.thedailystar.net/wide-angle/marina-tabassum-architect-search-roots-1240831

http://architectureau.com/articles/marina-tabassum-ideas-over-gender/




编辑 | 李菁琳

资料整理 | 李菁琳 陈牧(实习生)

校对 | 原源(实习生)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如需转载,请后台与有方新媒体中心取得联系。


投稿邮箱

media@archiposition.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