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太行山窑掌村:原生石态,宁静致远

2017-06-09 李士伟 行走中的建筑学


“聚落是由人类聚合而形成的最基本的生活环境,聚落的内部呈现着人类最基本的生活状态,聚落的建造和完成过程展示着人类生存的本能和源于这种本能的建造过程。”

——王昀《向世界聚落学习》


城乡问题一直以来备受社会关注。在城镇化日趋盛行的社会背景下,乡村普遍面临着空心化问题,但是乡村在受到世人冷落的同时,其价值和意义并不会就此消失。作为建筑师,如何延续村落的活力、激活村落内部独特的优良基因、让村落保有“情感价值”的同时兼顾产业发展,如何处理与村民、政府、社会之间的关系等等,一直是我们所思考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踏入了一个世外桃源似的聚落——山西窑掌村。




窑掌村是谜一样的村子,在这里没有人可以明确说出建村的始末,或许正是如此,每次来到窑掌都能有一种新奇感。


据村长说,窑掌村因明清之际乡民以“挖窑烧木炭”谋生而得名,属星轺里,是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该村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晋庙铺镇南部的太行山峡谷深处,与河南省毗连。距离晋庙铺镇6.3公里,距市区约30公里。


村子最大的特点就是原生态,现居18位村民,地多人少,格外宁静。村落远离城市和工业污染,自然风光优美,一路行去,峰峦叠嶂,沟壑纵横,关隘林立,村里植被茂密,空气清新。村中间有一条河,属于石河支流,平时有几股山间泉水汇入该河穿村而过。


窑掌村鸟瞰,摄影:徐强


村落东、西两面临山,小石河由北向南贯穿全境,冬季河床外露,夏季流水潺潺。在村口,道路一分为二,一条与河道合二为一,是窑掌村的主要交通干道,另有一条人行步道穿过北阁进入村落腹地。村落选址在小石河东侧的山地上,院落坐北朝南,由西向东,梯次升高,形成跌宕起伏的山居格局。村落南至“通天大镇”阁,北至“北阁”。 


空间格局分析图,绘制:李士伟


《林泉高致》中提出山有三远,而窑掌虽小却也占全了。从进入窑掌的山路上俯视连绵层叠的山脉是“深远”,进山后仰望群山是“高远”,站在窑掌东西两侧的山坡上是“平远”。村落保留着多条传统街巷,大都是青石板路。街巷狭长,显得封闭、静谧、亲切,而高度的变化又丰富了街巷的体验感。院落内部的空间紧凑、安定、祥和。


院落鸟瞰,摄影:徐强

黄昏远眺,摄影:徐强




建筑顺山势而造,如梯田般层叠相应。聚落大多是四合院的形制,一般为两层,石块做基,底层住人,上层储物,北侧为正房,东西为偏房,南侧为倒座,四角为耳房,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或西南角。另有一些簸箕院,北房高大,东西耳房较低,没有南房。还有一些房子要顺应高差和街巷,没有形成围合的院落,倒也别具一格。23个传统院落之间形制相似,但又有着“相适”的“微差” 。


由于地少人多,历史上出现多户合用一个院子的情况。为躲避战乱,古人利用地形高差,房间之间相互贯通,形成内部的逃生路线。建筑主体是石木结构,四梁八柱,披瓦屋面,街巷、院落也用石板筑就。


院落与古民居,摄影:李士伟


听村里泥瓦匠人讲述,村落建设就地取材,因材制用。太行山区基岩裸露,略作加工就可用来砌筑墙体。石墙体的砌筑不用粘结材料,直接干铺,不求工整,自然而然,粗中有细,异常坚固。过去砖的造价比石头要贵,大户人家为显示经济实力,也有用砖包砌外墙。比较特别的是,在街道转角处石墙也会有一个切角,方便通过。





窑掌村西有小石河缓缓流过,小石河旁有一处古井。神庙旁有一棵400多年历史的冬青古树。石阶、石磨、石凳,遍地皆是,琳琅满目,形成太行山区腹地石头村落特有的传统山居风貌。村落东西两侧为一层层的人造梯田,十分壮观。沿河往南一直到大月寺的路上风景独特,有小桂林之称。又有相当多的传说故事,如将军头、佛石、虎跃潭、铁拐李洞等。



村子里的生活恬静而安详,和城市对比,一松一紧,一聚一放,一显一隐。由于地处深山,与外界交流较少,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农耕文化。几乎每家每户院子外面都会挂上蜂箱,这是要等待开春蜜蜂的入住,村民从来不精心饲养蜜蜂,只是给蜜蜂提供一个安家的巢,所以这里的蜂蜜也是最自然纯净。每逢农历腊八节,家家户户都会熬制腊八粥、小米饼,香气弥漫在村子的每个角落。




居民信仰广泛,儒、释、道文化,在这里熔于一炉,体现了多元的文化形态。山中有三座寺庙(大月寺、中月寺、小月寺),分别位于进村途中、村落腹地、溪涧末端。且每个院落的正房前都有一个佛龛,供奉“老爷”或者“奶奶”,这是当地居民对三教神仙的统称。





对村落的了解我们还知之甚少。我很喜欢刘慈欣的《三体》,里面说:“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在窑掌村的岁月长河中,他的前生已经沉睡,而我们是否要唤醒它的今世?我想,我们只有一边等待,一边在旁轻声呼唤,免得打扰了这样朴素自然的美梦。

 

本人是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应届毕业生。毕业设计题目是“传统村落的诊治与激活——以晋庙铺地区为例”。随着设计的深入,我们对古村落的感情也日趋深厚。仅以此篇纪念这美好的毕设时光。




编辑 | 李菁琳 

校对 | 王月明(实习生)


版权声明

本文由作者授权行走中的建筑学发表,禁止转载。

投稿邮箱

media@archiposition.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