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
2016-09-03
聂可
政见CNPolitics
给奶牛听一些有律动的音乐能够帮助提高牛奶产量。给自己听什么样的音乐能够帮助提高学习效率呢……铛铛铛铛!秋天到了,又到了读书复习考试赶 deadline 的季节。如何度过这些蛋疼时光呢?是在宿舍里葛优躺背单词?还是在图书馆边看书边看妹纸?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独爱的那一款。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开工干活时会附加装备,似乎这样能够自带 buff。在图书馆的书架旁,在宿舍的书桌边,或在湖边的小树林里,我们经常能看到一群戴着耳机的朋友,他们手里拿着书,或是目不转睛,或是念念有词,如痴如醉,全然忘我。他们仿佛身处在一个隔离的世界中,身体不能被触及,灵魂也不能被搭讪。耳机摘下的那一刻,往事似已如烟。他们究竟在听些什么?在什么时候听?用什么姿势听?这里,政见乐谈收集了多位政见观察员及超过 50 位热心网友的私人信息,为你揭开这个秘密,让你有机会拥有和男神/女神/大神同款的聆听享受。(特别注明:这不是一个定性学术研究,这不是一个定性学术研究,这不是一个定性学术研究。这,只是一个脑洞。)首先,在搞清楚他们听什么之前,我们应该明白他们究竟会在什么时候选择戴上他们的耳机。为了方便起见,这里重点考察他们在学术活动中的表现,在其余情况时的行动只作为参考。在我们收获的回答中,大多数答主都提到会在读书、写作等大多数学术工作时听音乐。这个事实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因为很可能只有在学术活动中听音乐的同学才有意向来泄漏自己的隐私。然而,我们也许可以从中观察到,在学术时听音乐并不是一件极其小众的事情。也就是说,如果你在图书馆里碰到一个戴着耳机打电脑的哥们,最好不要轻易觉得他一定是在看小视频或是聊 QQ。然而,这些热爱音乐的答主并不是在任何学术活动中都会听音乐。有不少答主提到,他们主要会在进行重复机械的劳动时候听音乐。例如,政见观察员夕岸表示:“尤其喜欢在整理数据和批改作业的时候听音乐,因为这两项工作实在是太无聊了。” 网友 @田禾 则指出:“写论文大部分时候是体力活,并不需要紧张思考,这种情况我喜欢听协奏曲、交响乐或较长的声乐作品。”相呼应地,不少答主希望在精神高度紧张、需要复杂思考时拥有一个安静的环境。网友 @ψ 认为,如果是看数学的话,“一点声音也不能有,必须绝对的安静才行”。网友 @罗预 也表示:“如果是看专业书、专业论文,一般都要保持安静环境,需要记忆的内容也是要安静。” 答主们尤其提到,在背书或者背单词时一般不会选择听音乐。一些答主指出自己会在背单词的时候同步听单词音频,会和听音乐的选择相冲突。而大多数答主则认为听音乐会对背诵产生干扰。不过,也有网友认为在高压下,听音乐反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例如,政见观察员余莉表示自己在干活的情况下就一定需要背景音乐,如果是读专业以外的书或者从事其他休闲活动反而不一定需要有特别的背景音乐。网友 @宝塔镇河妖 甚至表示自己会在背单词的时候听《男儿当自强》,笔者希望有机会能够亲眼目睹他的现场演示。可以从回答中注意到,选择听或不听的重要依据在于 “注意力” 的受影响程度。也就是说,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如果听音乐能够帮助自己提高注意力,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反之则会放弃听音乐。注意力在什么情况下能够高度集中,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些答案上的分歧也就可以理解了。总得来说,大多数答主会更倾向于在动脑较少的环节上听音乐。“在学习的时候喜欢听巴赫,虽然完全不懂乐理但是感觉巴赫真的是学数学神器。”“写作的时候必须是古典音乐,思路清楚一气呵成的时候就得是熟悉的交响乐,比如马勒五,贝七,贝九,德沃夏克的第八、第九,我甚至觉得行文思路和写作风格都会受它们的影响哈哈哈。”没错,在我们收获的回答中,有超过一半的答主都提到会在学术活动的时候选择听古典音乐,而且较为集中在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肖邦几位大神的作品。这种在古典音乐的 “原教旨主义者” 看来大逆不道的行为其实并不是中国老百姓的发明,西方精英学者在 30 年前就已经喷过美国小伙伴同样暴殄天物的偏好(参考 Bloom, The Closing of the American Mind, 1987)。然而,这里我们不会做任何价值判断,而是关注为什么大伙儿都喜欢在干活的时候听古典音乐。为了搞清楚原因,我们应该拿答主们在干活时不喜欢听什么作为对比。最深爱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组曲的网友 @姚梦溪 指出:“千万不要听流行乐,不然就被洗脑然后单曲循环了。” 网友 @PX 则表示,从事一般性脑力活动都用豆瓣 fm 随机播放,“只要曲风不过于激昂(奇怪的电子啊朋克啊重摇啊)或过于通俗不能忍(call me maybe 那种)都可以”。网友 @乔乔 也认为,做文字处理型工作的时候没有办法听有歌词的音乐,所以 “一般会 loop 巴赫十二平均律或是莫扎特室内乐/钢琴协奏曲/交响曲”。根据这些描述,我们可以认为,选择听古典音乐的理由之一很可能是因为它 “不通俗”。由于答主们通常提到的贝多芬交响乐、巴赫无伴奏组曲等,每一个单个作品的篇幅较大,使用的音乐技法较为复杂,对于一个不是非常熟悉该作品的听者来说,不容易在短时间内产生非常深刻且重复的印象。相比之下,上述答主提到的 “Call Me Maybe” 等通俗歌曲,篇幅较短,对节奏的强调更为简单粗暴(例如不断重复出现的鼓点),重复段落相对更为强烈,似乎更容易在脑海里留下机械的重复印象,从而对注意力产生干扰。另一个选择听古典音乐的理由可能是因为它“没有词”。答主们常常提到的莫扎特、贝多芬的室内乐、协奏曲等的确没有词,因此,它不容易和写作或是阅读时需要接触的语言产生冲突。然而,并不是古典音乐都没有人声,例如歌剧、声乐套曲、弥撒等等。需要不受干扰地干活的人似乎并不青睐这些作品。网友 @宁静谷 喜欢在工作时听肖邦、肖斯塔科维奇、拉赫玛尼诺夫、贝多芬的钢琴协奏曲,他表示自己会在 “偶尔发神经” 的时候听 “希伯来奴隶大合唱、夜后咏叹调这种” 歌剧唱段。他还表示自己喜欢听《培尔·金特》里的晨曲(纯器乐)来给自己打气,但并没有提到喜欢这部作品中其他带人声的乐段。事实上,“没有词” 是答主们选择音乐时考量的一项重要品质。除了喜欢听 “没有词” 的古典音乐,不少答主也喜欢听没有词的其他类型的音乐。例如,政见观察员归宿表示自己在看书和写论文的时候主要喜欢听后摇乐队,如 Explosion in the Sky、Godspeed You! Black Emperor 等,而这两支乐队的大多数作品特征都是篇幅长、人声少。政见团队成员于灵歌的口味也较为类似,她所青睐的作品大多是纯音乐。她还提到喜欢旋律悦耳的电子乐以及 Jazz Hip-Hop,不过 “有歌词也可以被我忽略”。网友 @俞诗逸 和网友 @Woogi 以及政见观察员马亮都提到会选择轻音乐,也是一种以器乐为主的音乐类型。根据我们的推断,“没有词” 的音乐特征是为了和工作中正在使用语言这个事实相呼应的。我们不妨大胆推测,听一些与使用语言不同的或者是听不懂的语言的歌曲也是问题不大的。有许多答主也呼应了这一推测,例如,网友 @JennyCcccccc 表示自己在读外文文献和用外文写论文的时候 “听周杰伦有奇效,听古典和其他语言的曲子反倒是会分心”。政见团队成员余莉明确拒绝在工作时听中文歌,而 “其他语言的音乐就算能听懂感觉也不是很干扰”。当然,根据我们收获的答案,答主们决定音乐曲目的因素还有很多,例如对歌曲的熟悉程度,一天当中的时间段,具体的工作类型等等,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你唯一需要知道的,就是干活的人们在选择音乐类型这件事上的倾向是类似的:不要干扰我干活。从上文简单的成果汇报我们可以发现,是否听音乐、听什么音乐最重要的标准是:是否有助于聆听者集中注意力。由于聆听者本人的个性、经历等方面的差异,每个人在选择上也会有很大的差异,而差异的程度如此之大令人惊讶。一些画风清奇的选手会选择令人意外的音乐作品作为背景音乐。例如,网友 @达文西 喜欢听《寂静岭》游戏配乐;@想不出名字 则热衷于在做不用动脑子的事情时听凤凰传奇,并认为“效果拔群”;@篱 狂热于白噪音笼罩的氛围,而且他和 @Donuts 都试图用郭德纲相声麻痹自己……问题在于,这些音乐是如何能够帮助聆听者集中注意力的呢?音乐社会学家 Tia Denora 对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如何使用音乐进行过较为深入的考察。她对于音乐在社会中的使用有一个基本假设:音乐自身是不包含任何内容的,它的意义在社会行为中才能展现。经过一系列经验研究,她对于人们在工作中听音乐的行为作出了如下解读。首先,她认为,人们在工作中塞上耳机听音乐能够有效地阻止外界的干扰。她提出,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外界的声响是不确定、不规律的。在图书馆里,一个安静读书的人有可能会遭遇高跟鞋或者拖鞋脚步声的袭击(尽管这对于艳遇来说未必是一件坏事);在宿舍里,一个工作的人有可能会受到同寝室人打游戏或者打呼噜的影响。然而只要塞上耳机,放上音乐,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隔绝外界的不确定和不规律,进入一个较为稳定的声响环境——一般来说,大多数音乐是有较为稳定的组织和结构的。其次,她提出,在工作时选择 “没有词” 或者 “听不懂” 的音乐,比如一些古典音乐或外文歌曲,最重要的原因是它们与聆听者的日常生活往往没有联系。比如,一个普通高校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不一定有演奏钢琴的经验,但几乎肯定会有打电话和约会的体验,所以听钢琴协奏曲比起听 “Call Me Maybe” 更不容易受到干扰。同理,一个从事古典音乐行业的人很可能不会把古典音乐当做背景音乐。DeNora 采访的一位教堂管风琴演奏者表示,那些人们可能会当做背景音乐的曲目是他所热爱的事物,会 “轻易地夺走他的注意力”。而他眼里的 “背景音乐” 则是填词游戏或者解码游戏。DeNora 指出,音乐作用于注意力的方法并不是 “传送内力”,而是创造一个似曾相识的环境,而聆听者的注意力在这一环境中倾向于并且习惯于高度集中。DeNora 的观察发现,在聆听某种类型的音乐时候,会引起聆听者对过去事物的联想,并进而创造出过去曾体验过的某种心理环境。例如,在听古典音乐的时候,一个习惯将古典音乐与平稳心态联系起来的听者可能会受到古典音乐所创造出来的平和的心理环境的影响,进而更加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然而,这种联系是因人而异的,因此人们对于音乐类型的选择也各不相同。事实上,学术史上已有不少研究关注音乐和注意力以及工作产出之间的关系。Hochschild、Giddens、Witkin 等学者都讨论过聆听者在音乐环境中的自我调整。DeNora 甚至还指出,在苏格兰的奶牛厂,给奶牛听一些有律动的音乐能够帮助提高牛奶产量。虽然观察的方法各异,但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也许真的能够帮助你工作。所以,下次如果你想边听音乐边写作业,可以拿这篇文章出来让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你的学习——当然,你选的音乐得真的对你奏效。不过,笔者真心不推荐在备考阶段边听音乐边学习,因为真正考试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是在战场上裸奔。血泪教训,信不信由你。最后,本文附赠笔者在各答主的回复中挑选出来的背景音乐歌单,包含了不同类型、不同艺术家,歌曲的顺序是任意排列的,不代表笔者意见,仅供参考和实验,对可能引起的后果,笔者概不负责。详情请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非常感谢参与此次小调查的热心网友,此次调查将一直保持开放状态,欢迎大家随时再往政见乐谈扔干货!GitHub:http://t.cn/RG9BdvX Dropbox:http://t.cn/RG91Exk我们是政见CNPolitics(微信号:cnpolitics2011)。我们致力于拆掉知识的高墙,让普通人读懂学术研究。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新知。分享我们的文章,传播更多靠谱观点。
我们的内容均为原创,个人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及网站链接 http://cnpolitics.org;媒体机构(含各类网站及微博、微信公号)转载请联系授权:Webmaster@CNPolitic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