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归宿 2018-05-25

美国和朝鲜想要什么?需要什么?彼此有多少可信度?

归宿/政见观察员

最近一段时间,朝鲜半岛局势的发展波云诡谲。作为冷战最著名的遗产之一,朝鲜半岛局势又与大国博弈和东亚地缘政治息息相关,想要妥善解决绝非易事。


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的一代宗师罗伯特•杰维斯,在最近一期《外交事务》杂志与人合作刊文,指出美国与朝鲜在朝鲜半岛问题上能否有一致的正确认知,或许是决定朝鲜半岛前途命运的关键因素。


研究者指出,对美国而言,在朝鲜半岛的利益诉求有“想要”(want)和“需要”(need)两方面。一方面,美国“想要”朝鲜彻底实现无核化,即以完全、可核查、不可逆转地的方式彻底销毁其核能力和远程导弹技术(CVID),甚至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还提出了更为强力的“永久、可核查、不可逆转”弃核(PVID)。


另一方面,美国也希望朝鲜半岛能在韩国主导下完成统一,打下实现长治久安的基础。但是,随着朝鲜核导技术和形势的发展,美国已经注定无法得到“想要”的,政策注意力应更多放在审视自己在朝鲜半岛“需要”什么上。


朝鲜在半岛问题上的利益诉求同样有“想要”和“需要”两个层面。朝鲜需要核武器确保政权稳定,并遏制美国可能的打击;也需要核武器作为国家地位和合法性的象征,希望国际社会承认其拥核地位,在此基础上推进朝鲜主导的半岛统一。


但显然,朝鲜不弃核,美国不可能确保其安全,美国承认朝鲜拥核的可能性也不大。因此,朝鲜想要的也很难实现。美朝双方真正理解对方“需要”什么至关重要。


研究者认为,在搞清楚彼此认知的情况下,可信度又是影响局势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但在美朝双方眼中,对方的可信度都有很大的问题。在美朝的针对核问题的互动史上,双方都有“说大话”、“放空炮”的经历,也都曾经出尔反尔、临阵反悔。研究者指出,只有当美国展现出行动能力时,朝鲜才会把美国的威胁当回事。只有美国逐一强力反击朝鲜的挑衅行为,朝鲜才能对自己的行为有所克制。


美国政策决策层内部也经常争论,朝鲜究竟能否被遏制?但问题在于,美国的利益诉求在朝鲜看来,不仅仅是遏制的问题,而是强制朝鲜做出让步,朝鲜自然不会轻易接受。美国的强制要求还会进一步激发朝鲜的对抗心理,采用强硬措施加以应对,使半岛军事又回到“以超强硬对强硬”的老套路和恶性循环上来。


研究者指出,从朝鲜半岛局势近些年的发展看,外交政策手段面临挑战,传统的经济制裁不仅对朝鲜民生造成严重打击,还往往会产生反作用。在制裁后,朝鲜的核导研发进程反而进一步加速,以便使自己在未来的谈判上占据先机。事实上,时间在朝鲜一边,拖下去对朝鲜有利。这也就是美国面临的“技术-时间”悖论,美国需要寻找更为合适的政策工具破解这一悖论,但战争并不是可行方案。


研究者进一步指出,以当前美朝双方的相互认知水平,即将举行的美朝元首峰会可能存在很大的风险。美国可能认为,朝鲜同意会面是因为军事威胁和制裁生效,朝鲜愿意放弃核武器;而朝鲜可能认为,美国同意会面是美国在承认朝鲜拥核地位上做出让步。在无核化问题上,双方可能同样存在错误认知,美国认为无核化就是朝鲜单方面弃核,而朝鲜则希望通过无核化与美国达成削减核武器协议,这也是美国不可能做到的。上述认知事实上都与两国实际政策相差甚远。在5月16日的谈话中,朝鲜副外相金桂冠就已经否定了朝鲜单方面弃核的可能性,把球又踢到了美国一边。


研究者认为,要化解朝鲜半岛局势中的这些错误认知,美朝应该进一步接触,加强相互了解。美国政策决策者应让朝方更清晰地了解自己对局势的认知,并准确地将政策信号传递给朝方,使朝方理解美方政策蕴含的内涵。同时,美方内部也应加强研究,增强对朝鲜政策目标和底线的了解,更为准确地阅读朝鲜释放的信号。朝鲜弃核仍是美国最主要的政策目标,但这只有通过增进接触才能探索实现。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请输入标题     bcdef

参考文献

Robert Jervis and Mira Rapp-Hooper,“Perception and Misperception on the Korean Peninsula” (2018). Foreign Affairs, Volume 97, Number 3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文字编辑:方可成

微信编辑:侯丽

图片编辑:江锦

电子书下载

《劳工的全球化》

链接一:http://t.cn/RWNTJpr 提取码:rnyp

链接二:https://goo.gl/rmDxgs


《粉丝公众》

链接一:http://t.cn/RqsTD7J

链接二:https://goo.gl/iNWKBx


建议将链接复制到浏览器打开。



近期文章推荐

人性之恶还是人性之脆弱: 德国人、以色列人和波兰人怎样认识犹太人大屠杀? | 政见CNPolitics

中国科技创新动了美国“蛋糕”? | 政见CNPolitics

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手机上瘾? | 政见CNPolitic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