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涛老师《礼记·学记》第二十一集

六和师资学习班 传统文化育天下 2020-11-15


第二十一集

课程视频


—— 马涛老师讲于第七期六和师资学习班


课程内容


我们看第十四自然段,请大家来把经文读诵一下。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我们看怎么样让我们的学问不断地前进,“进学之道”在于善学,善的背后是善巧方便。同样的方法对于不同的人,它取得的效果也不一样,所以这个善不是一定的,是非常灵活的。那这样的一种学习达到的效果是“师逸而功倍”,所以好学生,老师会很省力。

 

当然这个好学生如果在一般的学校他是成绩好,那在这里的好是跟前面的教诲比较相应,这个属于会学。老师作一些引导,学生就会有自我的一种成长,效果是很巨大的。甚至有没有学生学得比老师还出色呢?(有)。你看有没有很多状元是谁教出来的?秀才嘛。状元会把功劳说成“嗯,我很了不起”,还是“我老师很会教”?(老师很会教)。

 

他可能是个好学生,但他不见得是个好老师。状元很少说再教出状元的,有没有?很少,或者是没有。所以有状元的学生,好像没有状元的老师。所以我们了解很难得的是他把这个功劳“又从而庸之”,就是他把这个功劳归功于老师,尤其是我们的启蒙老师。

 

有一次看了一个纪录片,一位一百一十岁的老教师,他的学生都已经有七十多岁的了,八十岁的了,他的一些学生二三十岁还比较年轻的,给他唱歌曲,然后点着一个蜡烛。看这个纪录片的时候这个老师坐在中间那种温馨,那种欢喜。

 

“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所以我们要做善学的人。效果不好,结果把责任都推到谁身上去了?老师或者学校,甚至是父母。“善问者”就是善问的人,不是说你问很多问题,而是善于思考,问的问题很有深度,很有启发。

 

问也要会问,就好像有坚硬的木头,我们想把它做成一个器具。从最难的地方去攻克,你会发现很不容易,因为你自己的水平、功力都还不够。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先其易者”,从容易的开始,慢慢地熟悉了这个木头的特性,顺着它的木纹。

 

有时候跟你讲,你也只是理解,你实际去操作,你会发现所理解的还不一定是真正的。在困难中你一点一点地克服,有了经验,慢慢地就能够势如破竹,就会得心应手了。所以问问题也是由浅到深,不能学了十几年还问很幼稚的问题。当然对于学生来讲不要老问幼稚的问题,但对于老师能不能嫌弃说“怎么又问这么幼稚的问题?”不可以。

 

我记得老师在教导我们的时候,有一次说到,别人问的任何问题,你还瞧不起人家问的问题,你没有资格做老师,大家了解吗?哪怕他那个问题再幼稚,甚至是再浅,你不能说“怎么连这个都不懂”,不可以这样子的。你有的时候可以不回答,“你自己再想一想”,引导他思考,但是你不能说“你怎么连这个都不懂”。所以我们要善于启发,不能有高下心。

 

“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就好像竹子的那个节,那个是比较硬的,你一下子去攻克它不容易,先从简单的慢慢熟悉了,就能够把它“相说以解”,就是很轻松、很愉快地把很多难题就解开了。不善问者就反之,他从哪里开始去攻克呢?(难的)。比如说一学数学就从“哥德巴赫猜想”开始,他就一直都解不开,所以先从一加一等于二开始。

 

“善待问者,如撞钟”,在这一点上,夫子真是万世师表,大家有没有看到不同的学生问的同样的问题回答不一样?问孝,有的是“色难”,还有的是“不敬,何以别乎”,有的是“无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不同的回答,但是都是回答孝,为什么答案不一样?每个人需要去改进的不一样。

 

像“孟孙问孝”,就回答“无违”,就是你要守礼,因为他不守礼;可能讲到“色难”就是他平时表情不好看,所以要和颜悦色;“不敬,何以别乎”是他的恭敬。那哪一个对?(都对)。都是最好的回答。所以这个是我们要学习的。

 

夫子是不是想一想等着将来谁来问什么的时候,比如子游问的时候,我要怎么回答?随问随答。这个就是智慧起作用了,不问不知道,一问就知道。你说这种境界不好形容,不好体会,就用钟和鼓来比喻。你看钟和鼓,如果它里面是实的,你敲就不容易发出声音,它是空的。

 

这个空不是什么都没有,空是没有妄念,也正是因为没有妄念,所以他的般若智慧就现前。这个现前你不去问他,当然不起作用,你一问,你问的程度是什么,他给你的回答,跟你问的程度是恰到好处,不多一分,不少一分。这个就是最了不起的老师,大家想不想做?(想)。能不能做?(能)。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般若智慧是我们都有的。

 

“叩之以小者则小鸣”,若叩之以小,你给他大,浪费了,这个多余;叩之以大,你给他小呢?你对不起人家。“待其从容”,你会给他一定的思考、思索和沉淀的一个过程。所以教学不要赶,他开始理解不了,你也不要急,他有一个过程,有些人一点就透,有些人就慢一点。所以“待其从容”,你看那个钟鼓的声音,“duang……”有点余声,所以“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

 

“不善答问者反此”,有时候看似所答非所问,但这个所答非所问的背后他可能正是针对你这个问题,可能是更高明的一种引导了,所以还是要能够虚心地来接受。“此皆进学之道也”,我们的学问就会日进,过日少。

 

好,我们再来看第十五段,请大家来读一下,预备起。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虽然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但是我们要成为经师,成为人师,先从哪里入?记问之学,所以你不要一下子就,我不要记问之学,你怎么学啊?但是不要停留在记问之学,所以我们学习,大家一定不要有好恶的心。 

 

从某种角度来讲,我们现在的学习是不是记问之学?(是)。既说是,也可以说不是,怎么讲呢?我们有在记,甚至是好像听得多,好像也问了,给你回答。那我们在听得多,在问了给我们回答的背后,我们有没有思考,有没有心得?(有)。就在“记问之学”的同时你已经在开始累积经师和人师的一些基础了。

 

但每个人也不完全一样,所以尽量把我们的悟性要启发起来。开始是从记问之学入手,不从这里,你无从入手。一般人看到飞花落叶他就有悟处,咱们看呢?看一万年也悟不了,我们先从哪里悟?先从死记硬背,所以大家不要瞧不起记问之学,现在我们先从这里入。

 

大家有没有发现哪怕是死记硬背,哪怕是记问之学,你会不会或多或少有体悟?(会)。不敢说每一句有体悟,但是每一天有没有体悟?(有)。就从这里开始,然后慢慢地,慢慢地,你的体悟如泉水一般被启发和带出来了。所以我们的学习要善学,多思考,也多回馈,多问问题。但是问完问题你要再思考,再沉淀,再回馈,再问问题,所以学问学问,学了要问。

 

只有两种情况不用问,学的全接受,像颜回就不问,颜回为什么不问呢?他“默而识之”,“回也愚”,好像笨笨的,没反应,实际上他是全都接受了,然后“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大家是不是这个根性呢?(不是)。因为颜回是闻一知十,咱们是闻一,争取从闻一知二、闻一知三,慢慢地往上提高。

 

以前我们有些闭塞,有一些僵化,这个是难免的,但是随着你放下,随着你的这种德行的提高,你会发现不知不觉你的悟性就打开了。不是说哪一天,它是在这个过程中,量变到什么?质变。

 

所以大家在听学长们回馈的时候,我抛砖引玉好吗?您听完之后,如果你是不专心听,也就听一下嘛,你专心听,你听完之后,你注意一下我从哪个角度去回馈的,大家了解吗?就是你如果不注意听我回馈,是好,是不好,你也只是听过了。

 

但是比如说像昨天王毅学长或者百顺不是有问问题吗?他问完问题之后,我给的回馈,你看我是从哪个角度去讲的。我的回馈不是事先想好的,“百顺咱俩配合一下”,不是配合一下,都是随问就要随答的。可能会给大家一点启发,我自己是这么学过来的,所以每一次课堂的分享、回馈,甚至老师的一些点评,我都很认真在听。

 

我会发现怎么我就没听出来,因为好几次我们去主持,发现不知从何谈起,但是发现老师在回馈的时候,好多我自己听了都很受益。我就在想老师绝对不是准备的,那为什么在当下的时候,老师也在听我也在听,我们有时候想为什么老师能谈出一些?而且我在听的过程中,我觉得蛮受益的,后来我就在思考。

 

我听完之后我的一点体会和老师讲他的回馈,有的时候有的还蛮有一点共鸣的,有的时候是从不同的角度,甚至是我们看问题的一个角度,或者深度还有很多不一样。我们能看到我们看问题的深度、广度跟别人的深度、广度不一样的时候,有差距的时候,就是我们提高的时候。

 

现在很多人看都看不出来,他就无从谈他怎么提高?我们先能看出来。我以前就感觉那个差距,感觉怎么我同样在听,如果当时让我去回馈,我就不知道从何谈起。所以大家从这里去练习也好,还是去体悟也好,在这个过程中你把你的执着、你的一种成见就放下了。

 

你有你的执着,你有你的成见,你是什么都听不出来的,你只是停留在你的感觉上了。如果今天我们也停留在我的感觉上的话,大家的分享我容不容易听出味道来?我不敢说每一次都听出味道,我也不敢说每一次都听到大家的心里去,但是我觉得我在认真专注地听。

 

“必也其听语乎”,所以在《论语》的最后一句告诉我们,“不知言”,就是你不会听话,“无以知人也”。大家会不会听话?不容易,我们讲的听话不是说你知道他讲的内容,其实很多内容背后是他自己都还不一定能够觉察到的。

 

一个做老师的你应该要能够听到他的心地去,从心地去给他做启发,这个就很好,甚至当事人他都不知道他自己有这样的一种情况。要做到这一点,你的好恶、你的执着一定要淡一些,不然容易听错,容易误会。

 

有时候讲,你能听到;他不讲呢?为什么有时候能够体会了解呢?就是你讲出来。所以我是常常鼓励大家,不是说在这里学习要这样,而是你的一些感悟、你的体会,你主动把它讲出来,讲的过程中,别人才能了解你。

 

都闷着头,瞪个大眼睛,你学得有没有障碍,学得通不通畅,受益多不多,现在大家每个人都瞪个大眼睛看着我,我能知道吗?(不知道)。怎么才能够知道呢?“力不能问,然后语之”,有时候会主动谈一下,“语之而不知”,因为你毕竟还是不知道他的障碍在哪,你可以猜,你经验多,你估计大概在哪,但是有的时候准,解决了,有的时候你还真不知道他障碍在哪,因为人的想法很复杂。

 

这个时候“虽舍之可也”,这个“舍”是不是放弃呢?(不是)。是等待时机,你不能在一个地方浪费,对他也不好,对你一直在那里纠结也没有必要,说不定放一放,有时候问题反而好解决。

 

我们再来看第十六段,预备起。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良冶”就是冶金,制造金属工具的能工巧匠,“之子”就是他的学生、弟子,你说是儿子也可以,有的是子承父业,除了有父子关系还有师徒关系,我们讲是学生、弟子。他要成为能工巧匠,不是说从最难的或者复杂的开始,甚至可能跟打造器具还不太相关,做什么呢?“必学为裘。”

 

这里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冶金的时候需不需要高温火?(需要)。这个火也不是说只要有火就行,它有没有叫火候?你看那个火它有红色,甚至烧的过程中会发出青色和白色,它的温度不一样,它那个颜色不一样。你锻造不同的工具,那个火候你得会看。

 

那个时候没有什么测量的,但是虽然没有测量的,以前人的眼力之准,之恰到好处,有的时候拿工具都测不出来,那个完全是经验的累积。那这个经验累积从哪来?先学烧火,拉的那个风箱是用皮囊做的,所以“先学为裘”,这是一方面。

 

另外一方面呢,有没有有的工具它那个吻合度要相当高?(是)。甚至完全是缝与缝隙之间高度的密合,像手机,连头发丝都插不进去的那样的一种密合度。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制作,古时候的工艺也达到了这样的一种相当的高度。

 

他要达到这种眼力和密合,他是不是一开始就从难的去做呢?(不是)。先学什么?缝衣服。你看是衣服好缝,还是把铁凑到一起好凑?(衣服好缝)。但是衣服你缝多了,尤其是那个皮裘比衣服更难缝,你缝得能够越来越合适的时候,你做一些像铁器,那个硬,其实它在锻造的时候也是软的,然后你怎么打造,打造的形状,它的凸凹之处又能够很密合,慢慢地你这种能力才能够提高起来。

 

“良弓之子”,就是能够做弓箭的能工巧匠。他的学生不是一开始就来学怎么做弓,在注解上讲做弓有六种不同的材料。“必学为箕”,这个“箕”就是簸箕、畚箕,大家知道都是用什么编的?竹子或者藤条。弓是用什么做的?也是藤条和竹子,也有的看是什么材质。所以先不让你做比较精准的这些器具,先做什么呢?简单的。

 

簸箕歪一点正一点妨不妨碍?(不妨碍)。但是你在做的过程中,会不会熟悉这个藤条?(会)。它是几年的藤条,它的柔韧度,多粗的藤条,它的弹性、韧性你一摸就知道了。有没有一些老司机,一听车的发动机就知道问题在哪?(是)。我们听半天也听不出来,这就是经验,这就是用心学习到的。

 

“始驾马者反之”,刚刚学驾马的,这个马不是一开始就把它拴到车前面,可能它力量大,但是很危险,它容易乱跑。所以这个时候那个马哪怕力量大,也不先让它去拉车,哪怕以后想把它培养成能够拉车的良驹,一开始把它拴到哪里呢?车后面,先跟着车走,车前面有老马,就老司机嘛,带着。它慢慢慢慢跑习惯了,一些好的习惯养成了,再把它拴到前面来,再来拉着走。

 

所以我们很多的学习,大家要有耐心,而且要会学,有的是别人培养你,有的是要自己培养自己。从哪里开始呢?从简单到繁杂、繁琐,很多事情有时候真做起来是很繁杂,你到时候没耐心,做得乱七八糟。先从简单容易的先把它做好,而且要安排好,会安排。

 

时间要不要会安排?(要)。所以不能说没时间,没时间都是不会安排时间人的借口。其实时间有没有像海绵一样?(有)。如果都没时间,我们可以说叫没时间,如果别人把时间利用得很好,你却没有利用好,能不能借口说没时间?(不能)。

 

所以这些都是要自己去安排的,两三件事情就叫苦连天的,你会发现面临一些复杂的事情,那个事情叫接踵而来。你有没有见过有人在处理事情,叫几个电话,打完这个,放下这个,就接起那个电话?但是你看看他很冷静,很从容,如果是你的话?可能就急了。

 

你说他达到面对很多事务依然从容的境界,因为我们见过,真是见到过,好佩服,就是看见那个事情的时候,我觉得我在那我都可能冒火。我就看他们在做这些事情,一个一个事情来,这个报告完处理完,那个接着又来,这个电话刚接完,那个又出问题,这个电话里的事赶紧安排谁去做,那个又接着过来,又赶紧去处理。我们看事情本身很乱,而且很多,也很复杂,但是重要的是处理的这个人很冷静,很有条理。

 

我们将来要不要具备这样的能力?(要)。但是几件事情,很小的事情都安排不合理,或者是都安排不是很恰当的话,你会发现复杂的事情根本不可能。所以我们先从简单的、小的、容易的,你先把它会安排,突发的事情、临时的事情谁都有,重要的是你怎么来安排。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去讲课,讲课都要写全稿,一个星期要写一万字,当时平时上课晚上到十点半才下课。有的学生就去问老师:“老师,我哪有时间?”老师说:“你问我,我问谁?”就这一句话,然后再也没有人去问了,时间自己去挤,自己去找,结果任务完成没有?个个都完成了。

 

刚刚讲到从简到繁,从易到难,从生疏到熟练,所以老子讲到,“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同时要善于观察,“君子察于此三者”,这是别人给你说出来了,那工作是不是仅仅是良冶、良弓和始驾马呢?(不是)。有多少工作?你就发现真的是无量无边,你要善于观察,你要善于思考,你要善于交流,然后我们才可以谈得上“有志于学矣”,这就是会学。

 

我们再来看看学的重要,有多重要。第十七段大家来读一下,“古之学者”,预备起。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会学的人他会分类,他会类比,他会形成自己的体系和有条理。“比物丑类”,这个“丑”不是美丑的“丑”,这个“丑”通“畴”,范畴的畴,就是属于哪个范畴。有的时候书上会讲,但是时代不一样,包括环境不一样,你要善于思考。

 

我们不是回去过两百年前的生活,这个就有点“反古之道”,这个就是倒行逆施了。我们要把两百年、两千年的经验用在哪里?(现在)。二十一世纪,用在信息时代,现在叫大数据时代,你们听没听过这个名词?(听过)。听过是吧?所以有时候对一些时代的变化还是要多多少少了解一下。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虽然它再怎么变,甚至以后不知道再提出什么样更多、更新的名词,不管你怎么提,但是它总在五行中,总在五伦、五常中。但是你说都在,好像也是一句很正确的话,但是很空,有没有?(是)。五行,哪五行?不知道。五伦,哪五伦?不知道。五常,哪五常?不知道。

 

所以我们必须在事物当中,你善于观察,你善于总结,你善于类比,你善于譬喻。所以“比物丑类”,就是我们讲范畴,善于去触类旁通。读的是古书,但是我们过的是什么生活?现代的,所以一定要现代化和本土化。

 

“鼓无当于五声”,宫商角徵羽,不管什么乐器都是这样五音的一种发音。但是在乐曲的这种配合当中,少了鼓,你会发现这个音乐没有节奏,或者节奏等等很多就会容易乱掉,尤其是在大合奏的时候,没有鼓点,没有一定的节奏,就容易乱掉,“不和”。

 

五色是哪五色?“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是吗?青、赤、黄、白、黑,变化了就不是五颜六色了,是多少颜色?无穷无尽的,其实你光说一个白色,你有没有发现这个白色都不一样?所以这个颜色有变化,是由水起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作用——调和。不然这个五色就不会那么得鲜艳明亮。

 

最主要前面的两个比喻是用来说明后面两个的重要性,哪两个重要性呢?学的重要。如果不学,而且不学好的话,像这五官是哪五官呢?是司寇、司空、司马、司士和司徒,他有各自要去承担的国家很多的一些工作,大的分起来是这五大类。五官就会治理不好,就很混乱,甚至造成动乱,所以这个学在这当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因为每一个人发挥的作用不一样,你不学好你怎么去服务社会大众呢?说得好听点,叫去服务;说得不好听,去添乱。现在有没有很多人在工作中,不但起不到积极正面的作用,纯粹就是扯后腿?你想说,也不好说,说了也不听,你想教导,他也不听,但是又有人情在,你也不能说怎样,有时候蛮困难的。

 

而我们要把很多的工作做好,并不是说做到司空、司寇这样的地位才把工作做好。很多小的一些工作,如果都还不能够配合好,都还不能够用心,你说你不会,诸位学长,谁一开始会?谁一开始会?都不会。那为什么有些人从不会能够达到精湛,甚至是大国工匠这样的一种境界呢?是不是别人要求的呢?(不是)。怎么成长起来的?自己用心成长。

 

所以这些都是我们要能够具备的,除此要具备一些能力之外,还有心态是特别重要的。心态决定了你成功,不是你成功之后去改变你的心态。而这些心态有偏颇的,不通过学习你也看不到,你也转不过来。其实很多的年轻人真的叫年轻有为,但是有时看他我们很叹息,摇摇头,无可奈何,为什么呢?不懂事。如果他能够好好地去学,好好地去做,将来叫前途无量的,但是因为缺乏了这些修学。

 

有时候细细想想,修学耽不耽误事啊?还是那句老话,“磨刀不误砍柴工”。那要学,是不是自己在那摸索就能学得出来?当然也可以,但是有的时候没有别人点你一下那个关键,你可能几年都不见得找得到那个窍门。但是在学习过程中一个恰当的教导和引导,那个效果就非常得理想。所以这个“师”对五伦当中的人与人和谐的关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个“五服”就是“斩齐衰,大小功,至缌麻”这五服,形容的就是人与人之间伦常的亲疏,就是五伦关系。没有老师的教导,“五服弗得不亲”。曾子很孝顺了吧?但是没有孔老夫子的教导,曾子的孝能不能提高到更高的一个高度?(不能)。不能够,所以学习的重要性,老师的教导就展现出来了。

 

其实从这里大家看哪个人不需要学?哪个行业不需要学?(都需要)。所以从事传统文化的弘扬和推广,你怕不怕失业?(不怕)。会不会退休?(不会)。告诉你一个行业,不会退休的。

 

我们再来看最后一段,预备起。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君子曰”,这个“君子”就是写这篇教诲的作者,像《左传》也是,“君子曰”的“君子”实际是左丘明先生。他们都很客气,其实他们的境界是不是仅仅君子呢?你说要没有达到圣贤的境界,怎么可能写得完美无缺?而且古时候通用,现在通用,再过五千年,跟你讲,《礼记·学记》依然通用,为什么?因为它是从性德流露的。

 

说漏嘴了,为什么说漏嘴了呢?本来我是想跟大家讲,“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我就不讲了,为什么不讲了呢?你自己去悟吧。这个“本”是什么我也不讲了……你们去悟一下。所以学是要从枝末到本,你不管通过什么,你到了这个“本”,全通了,也全都拥有了,也全都具备了,这才是我们学、我们教的目的。

 

好,感谢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礼记·学记》,真是一遍一遍,体悟不一样,自己也是学习很浅薄,也是一点点的体会给诸位学长做供养。希望对我们的求学、我们的教学能够有一点点的帮助。这篇对我们的教学是特别特别,我是很喜欢,以前没有这么喜欢,现在我是对《礼记·学记》有一种说是情有独钟也好,那种味道真是一点一点就,不是一次出来,是慢慢地有一种体会。

 

有了古圣先贤的教导,虽然教学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们心里很有底,你说是我们那种自信,我们的自信不是来自于我怎样,是来自于后面有谁在给我们,不能说撑腰,就是给我们一种智慧,给我们一种肯定。只怕自己没学好,就怕这一点,我们只要认真学好,你认真去教,你不要害怕,不然的话,你会变得蹑手蹑脚。开始没有做好,没有教好,那是自然的正常的,但是我们是很有信心,很有底气的。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克服我们的烦恼习气,因为我们不想在教学的过程中,这么神圣的一个事业,我们把我们的习气也给教出去了,你想不想?(不想)。不想嘛。虽然有习气,但是我们希望一年比一年少,慢慢慢慢达到没有习气了,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好,我就给大家报告到这里,谢谢大家!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文章图片视频转载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告知删!





圣贤教育

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

传统文化育天下


弘扬传统文化,传播中华孝道,

广结天下善缘,助力全球华人!



◎上善若水,与爱同在 




本平台为爱神新月老师搭建

发心弘扬传统文化

遵循古圣先贤的教导

故取名曰"传统文化育天下"


◎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本平台学习传统文化,从而提高家庭、婚姻、做人处事、幸福指数。通过互联网的力量传播,帮助13亿中华儿女学习圣贤教育;感恩您加入传统文化学习平台,从今天开始与平台同学共进步吧!


[  向 左 滑 动 等 惊 喜  ]

欢迎您关注优质学习平台

百善孝为先,孝为百善之首

当你的孝心开了,百善自然就来了


尊敬的仁者:

关注公众号可以学习传统文化,学好弟子规做好中国人,把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发扬光大!践行孝道,帮助您家庭幸福,夫妻甜甜蜜蜜,孩子健康成长。您若想了解网站上更多课程节目,敬请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观看全集《圣贤教育改变命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