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感应篇汇编》第十九集 (上)

传统文化交流中心 传统文化育天下 2021-10-17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敬请关注“传统文化育天下
















  

       

 |   | ︵︽感应篇汇编︾序一︶




尽在其中矣。


若复精而求之,则成圣成贤,


之于行事者,即是大福之人。


反覆玩味者,体之于心中,见


能一线到底读去,息心静气,


凡得遇之者,即是有福之人。


之王,实为一切善书之王也。


︽汇编︾不独为︽感应篇︾注


汇编





第十九集

(上)

刘丹丹老师 习讲


课程音频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讲课音频

课程视频



课程内容


经文

月晦之日,灶神亦然。


讲解

尊敬的诸位学长,大家晚上好!(老师晚上好!)大家请坐。请大家打开经本到第36页。今天我们学习“月晦之日,灶神亦然”。这句话的意思是每个月的最后一天,“灶神”也会将人间所做的善、恶这两桩事情,向天庭禀报。


经文

此一节言人之一家,动静居处,皆有鬼神鉴察也。月晦,月尽也。灶神号曰司命,以其司人一家良贱之命也。于人朝夕罪恶,无微不察,月终奏闻阴阳二景,记之黑簿。呜呼!灶神明察如是,职主奏告又如是,世人行事,但知取快一时,岂复问家有灶神,记其过犯,每到月尽,大小皆奏天曹乎?恐惧修省,一刻不敢懈矣。


讲解

“此一节言人之一家,动静居处,皆有鬼神鉴察也。”我们前面两段有讲道,“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这两段分别是从人的“一生”,还有人的“心地”来讲。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一句,讲的是“人之一家”。

 

因为我们有讲过,在身上的话,其实不是仅限于讲我们的身体,因为讲到举头三尺有神明,就是讲离我们身外有神明,来鉴察平时我们的言语行为。那从心地上来讲的话,首先是有“司过之神”,另外还有“三尸神”,因为三尸神离我们最近,一天二十四小时,一直都在守护着我们,她是晚上不睡觉的。那么再远一点,离开我们的身、心,我们日常所住的环境当中,也是有天地鬼神在鉴察的。

 

其实我们如果了解儒家的经典、道家的经典,甚至佛家的经典,我们都会发现,在“儒释道”三教的经典当中,都明确地跟我们讲道,天地之间有神明,而且神明有鉴察我们的职责。不仅仅是在道家的经典和佛家的经典,就是儒家的经典,在这个方面也都有明确的记载。我们看《礼记》,你会发现《礼记》里面有提到,每一个房间,甚至是在角落当中,都会有鬼神在守护着。

 

所以古人提到天地鬼神,大家千万不要以为这是我们老祖先在吓唬我们,或者是希望我们提起戒畏之心的一种说法,不是这样子的,因为他是事实上就存在的。所以从这里,我们大家要能够生起这样的一份认知,你才能够正确地来对待这件事情,不然一直以为是古人在吓唬我们,这个心态就会有一些偏颇。所以要正确地认识“神明”这件事情。

 

“月晦,月尽也。”“月晦”的意思是“月尽”,“月尽”就是每个月的最后一天。“灶神号曰司命”,“司命”是主管人的命运,不仅仅是主管人的命运,一家的命运都由他来主管,所以后面有讲道,“以其司人一家良贱之命也”。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命运;一个家,有一个家的家运;一个国,有一个国的国运。

 

“于人朝夕罪恶,无微不察”,就是从早到晚,人作的罪恶,没有逃过他的眼睛的,都把这些过恶,都记录下来。“月终奏闻阴阳二景,记之黑簿。”每个月的最后一天,把这个人平时所作的善业或者是恶业,都记录下来,记在善恶的档案簿当中。“阴阳二景”,讲的是“阴恶”和“阳恶”两种情景。“恶”当中分阴阳,“阳”是看得到的,“阴”是看不到的,专门记录在档案簿当中。这个“黑簿”,不是指颜色是黑色的记录簿,是专门记录人“恶业”的记录簿,叫“黑簿”。

 

当然,如果大家了解民间习俗,你就知道,灶神不仅仅是每个月他会到天庭去禀报一次,这个是属于“月报”;还有“年报”,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四,是灶神上天的时间。所以民间到“二十四”的时候,腊月二十四,叫“送灶神上天”,“送灶”,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做好吃的。

 

以前大家在乡下还能看到,都是用灶烧饭,烧火,烧柴,所以灶上它会有一个小佛龛,里面会供灶神。如果没有小佛龛的话呢,也会有一张灶神爷的像,然后两边有一副对子,上联是“上天言好事”,下联是“下地保平安”。“上天言好事”,就是希望灶神爷爷腊月二十四到天庭去禀报的时候,多讲这个人家的善事,少讲这个人家的恶事。

 

所以尤其是“二十四”这一天,会做很多甜点,希望灶神爷爷吃得高高兴兴,欢欢喜喜的。所以我们前面有看到,这个应该是跟“守庚之法”是一样的效果,治标不治本,没有从根本上下手。

 

我们要了解,神明怎么样才能做“神”呢?聪明、正直才能做“神”。所以如果灶神爷爷吃了你的好菜,他给你讲好话,你没有做好菜、好酒供他,他就不讲好话,那这就不是灶神爷爷了。所以我们人还是要能够理智一点,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心行”要善,要正才行。

 

我们继续往下看,“呜呼!”“呜呼”是悲叹的意思。“灶神明察如是,职主奏告又如是”,这是讲灶神爷明察秋毫,观察得非常仔细。其实不仅仅是灶神爷,天地之间的神明,在纠察善恶这件事情上,是非常认真的。人间的警察可能还会有疲倦的时候,要休息的时候;但是神明,他们在做监察工作的时候,那是非常得认真,他们不容易疲倦,而且特别得尽忠职守。不仅仅是他们观察得这么认真,无微不记,而且最主要的是,他们的职权就是来做这个。

 

“世人行事,但知取快一时,岂复问家有灶神,记其过犯,每到月尽,大小皆奏天曹乎?”这是讲道,世间人言语、行为、举动,只图一时之快,逞一时之忿,哪里会去想到,家里还有一位灶神,他一直都在记录着我们的过错?每到月终的时候,不管家里发生的事情是大事,还是小事,他都会把我们所犯的过失,记录在册,到每个月的月终的时候,都要向天庭去禀报。

 

虽然现在我们不烧灶,但是你只要开火,家里有烟火之气,做饭,灶神爷都在。那你说我不开火,我去点外卖,你总不能天天点外卖吧?更何况灶神爷不是你做饭他就有,你不做饭他就没有的。我们看前面的经文,灶神爷他的主要的职责是“司人一家良贱之命也”。那你说为什么叫“灶神”呢?很有可能呢,神明他都有一个他的位置,灶神爷可能就住在你家的这个灶台上,不打扰你们的生活,但是不代表你不开火,不做饭,他就不在你们家。

 

“恐惧修省,一刻不敢懈矣”,就是你想到这一点的话,如果你常常能够提起这一份警觉心的话,平时你自然就不敢懈怠了。“恐惧修省”,“恐惧”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意思,就是讲我们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非常得谨慎和小心;“修省”是修正我们的行为,反省自己的过错,一刻都不敢懈怠。这是把灶神他的主要职能和工作,给我们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经文

淮郡一士,酒醉戏家中一婢。婢颇知耻,固拒得脱。时正月晦,睡至四更,妻忽叫醒云:“适见一星,冠皂服神,乘马奔行。随带有文簿,向我指画而去,不知何说。神威赫赫,不觉惊醒。”士人毛骨悚然,不敢明言,但云:“定是灶神无疑矣。”后将此婢配人,因向妇人曰:“汝昔梦灶神向汝指示者,由我昔曾戏此婢,力拒得免,不意夜间即有此警。想事虽未行,此心已欺,故为司命所录耳。向不言者,恐汝见疑,难为此婢。今明言者,一以表此婢之操,一以彰我之过也。”


讲解

下面举一个例子,来给我们证明,灶神就在我们家里。我们来看第一个例子。“淮郡一士”,“淮郡”是地名,这个地方,有一个读书人,“酒醉戏家中一婢”。有一天酒喝多了,酒喝多了,言语行为就不端正了,所以这个动作非常的轻浮。“婢颇知耻”,这位婢女她很有廉耻心,很有节操,品行非常的端正。“固拒得脱”,没有搭理这个读书人。

 

“时正月晦”,这一天正好是这个月的最后一天,也就是灶神爷要上天禀报我们罪行的时候,“睡至四更”,他睡到四更天,“四更天”,大概是凌晨两点多钟的时候。“妻忽叫醒云”,他的太太突然把他从梦中就叫醒了。他的太太讲道,“适见一星”,刚刚我看到有一个星君,“冠皂服神,乘马奔行”,戴着官帽,穿着皂服,“皂服”是黑色的服装,这个是灶王爷一直穿的一种颜色的衣服,头戴着帽子,身上穿着黑色衣服的一位星君,乘着马,奔走了。

 

“随带有文簿,向我指画而去,不知何说。”并且呢,他随身还带有公文簿,这位星君神明,跟我一直比划着什么,可是我没有听清他跟我究竟讲的是什么。但是这位星君看上去“神威赫赫”,看上去非常有威严,正气凛然的样子。“不觉惊醒”,因为看到他的样子非常的有威严,不觉一下子就被惊醒了。妻子就把这个梦跟她的先生有讲到,因为妻子不知道她先生白天做了坏事。

 

“士人毛骨悚然,不敢明言”,可是这个读书人,他知道他自己白天行为举止有不恰当的地方,所以听到他太太这样讲以后,“毛骨悚然”。“毛骨悚然”是毛发都耸起来了,脊梁骨发冷,叫“毛骨悚然”,这是形容非常害怕,惊骇的样子。“不敢明言”,自己做了亏心事,不好意思对他太太讲。“但云”,只是讲道,“定是灶神无疑矣”,只是跟他太太讲道,一定是灶神爷。

 

“后将此婢配人”,后来呢,他将这位婢女许配给人家,这个也算是将功赎罪,让这个女子有一个好的归宿。“因向妇人曰”,他是把这件事做好了以后,然后再跟他太太说的,跟他太太一五一十地忏悔。“汝昔梦灶神向汝指示者,由我昔曾戏此婢,力拒得免”,你那天跟我讲的梦中的情形,那是由于灶神爷有跟你讲白天发生的事情。那白天发生的事情,就是因为我行为举止很轻浮,幸好人家女孩子没有搭理我,没有想到“夜间即有此警”,就有此警示,灶神爷就给我警告了。

 

“想事虽未行,此心已欺,故为司命所录耳。”想想这件事情,虽然没有做成,但是我这个心已经犯了过失了,所以就被“司命之神”,就是灶神爷,把我这个罪过给记录下来了。“向不言者”,以前之所以我没有跟你讲,“恐汝见疑,难为此婢”,是害怕你会起疑心,以为人家这个女子行为不好,其实人家非常的端正,害怕你误会,尤其是害怕你为难这个女孩子,所以我没有跟你讲。

 

“今明言者”,今天我把这个事情跟你讲出来,“一以表此婢之操,一以彰我之过也”。一方面我是要想跟你讲,这位婢女,这个女子她很有节气,是一位非常值得人尊敬的女子,我一定要跟你讲,把这个事情跟你讲明;另一方面呢,也是我向你忏悔我的罪过。因为这个读书人,他毕竟还读书明理,心里还有这一份良知,还有这么一份羞耻之心,所以他跟他太太有做忏悔。

 

那我们要了解,一切恶业当中,“杀业”和“淫业”,这两个罪业的罪过是最大的。因为它是根本的大罪,是凶祸的根本,不等到你犯,你在起心动念的时候,就有果报,更何况如果你有实际的行为,那个果报更是报得相当的严重。


经文

长洲庠生某,赴友家会文。作“知者乐水”一节题,文极得意,同辈称赏。因醉归,作妄想:“我得第后,当取邻女阿庚为妾。为阿庚构造曲房,织成绮丽衣饰。”妄想奢侈,三鼓忘睡。其妻促之,生含茶噀其面,戏骂:“醋瓮!醋瓮!”有一佣书人,被土地摄去写册。见生册有朱批云:“想虽逐妄,境实因人。着于正月十七,到松陵驿冻饿一日。”佣书者醒,识于壁。是日到生家访之。生方拭衣整履,赴姻家之召,将看梅西山。舟过通津桥,触巡江使者舟,舟人皆被执。生以青衿免缚,拘于船头。带至吴江,停舟驿前,始释之。饥冻几死。


讲解

我们在《德育古鉴》上有一则故事,记录了一位读书人,他虽然没有做这个事情,但是他有起心动念;一有起心动念就有果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在《德育古鉴》第201页。这里讲的是“存心”,所以这个存心特别特别的重要。

 

因为我们要防患于未然,今天我们跟大家一起学习因果,不是等到你在行为上已经犯了过失,你才晓得你在犯过失,我们要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渐,在事情还没有做的时候,我们就要有这个意识,将来才会避免我们到行为发生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有过错。在起心动念的时候,就要杜绝这一些。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则故事,讲的是“长洲庠生”,“长洲”是一个地名,跟刚刚我们讲的这个地名是一样,它是一个地方。长洲这个地方,有一个读书人,有一个秀才,“庠生”就是秀才的意思。因为古代学校叫作“庠序”,学校称为“庠”,所以学校的学生就叫作“庠生”,那他这个学校就是取得“生员”资格的秀才。

 

“庠生某”,没有写他的名字,这个是隐恶扬善啊,没有具体把他的名字写出来,给他留面子。“赴友家会文”,这个读书人呢,这一天正好应邀到他的朋友家里面,以友“会文”,写文章,读书人都喜欢交流学问。“作‘知者乐水’一节题,文极得意,同辈称赏。”这一天呢,他去以友“会文”,作文的题目叫作“知者乐水”,他就以这四个字来作文,结果他的文章写得非常的好,同友们都称赞他。

 

因为高兴啊,多喝了几杯,回家就醉了。结果醉了以后呢,就浮想联翩,开始打妄想。因为我们知道,酒喝多了以后,这个人神志就不太清楚了,所以他容易去乱想。他打的什么妄想呢?他就想到,等我“得第”以后,“得第”就是考中进士以后,“当取邻女阿庚为妾”。他已经有妻子了,他还没有考中进士呢,他就开始想,等他考取了功名以后,他就要另外再娶一个太太了。

 

“为阿庚构造曲房,织成绮丽衣饰。”不仅要把阿庚这个女子娶回来,他还要给她安家,“曲房”的意思是内室,就是在他原有的这个家的情况之下,另外再安一个家。并且呢,还要给阿庚,应该是给她,没有给他太太买过的好衣物,都要给阿庚去购置。所以你想这个读书人的心地已经很不可爱了,不善良了。

 

所以“妄想奢侈,三鼓忘睡”。所以这个妄想打得非常的多,结果一直到三更天,“三更天”,子时,十二点整叫作“三更天”,还没有睡,还在做他的梦。


“其妻促之”,结果他的太太催他赶紧去休息,“生含茶噀其面,戏骂:‘醋瓮!醋瓮!’”这个读书人被他太太提醒了以后,心里很不高兴,喝了一口茶含在嘴里面,就吐到他太太的脸上,戏骂道,“醋瓮!醋瓮!”就是醋瓶子,嫌他太太是醋瓶子。

 

“有一佣书人”,“佣书人”是抄书的人。以前印刷不是像我们现在这么地方便,所以一本书印出来,都要耗资很多的财物,时间也很长,所以人家想读书怎么办呢?就抄书。所以很多的读书人呢,他就去帮人家抄书,一方面挣一点钱可以养家。

 

所以有一个读书人,抄书的人,有一天就“被土地摄去写册”,被土地爷爷请过去帮忙抄经、抄书。“见生册有朱批云”,在抄录的过程当中,应该是抄录一些文册,在抄的过程当中,就看到他认识的这个读书人的名字,旁边有一个红色的笔批注的文。

 

写的是什么呢?“想虽逐妄,境实因人”。“想”就是打的这个妄想,这个妄想虽然是假的,“逐妄”是假的妄想,没有成事实;但是呢,“境实因人”,这个“境”虽然是妄想,是虚假的,但是如果你这个人没有这个念头的话,就不会出现这个境界,是因为你有了这个念头,才会出现这个境界的。所以虽然你没有做,但是你的念头当中,已经有了做这个事情的“业”,其实你已经造了这个恶业了。

 

“着于正月十七,到松陵驿冻饿一日。”这个是土地爷爷他所管辖的这个地方,记录的这个读书人的恶业簿,把他这个事情,就是他那天喝醉酒,打妄想的这个事情,已经记录下来了,而且说明他这个已经有事实了。所以有了事实,他有了这个“因”,他就要受这个“业”的果报。这个果报是什么呢?“着于正月十七”,就是罚他在正月十七日这一天,要到松林驿站这个地方,挨冻、挨饿一天,以作惩罚。

 

“佣书者醒”,抄书的这个人醒了以后,“识于壁”,把它记在墙上,害怕忘了。而且呢,记在墙上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如果是真的话,这个就是他提前记录下来的嘛,可以有一个很好的证明,不是他自己编造的。

 

于是到了正月十七日这一天,这个抄书的人,就到这位书生家里去拜访他,看来他们都是认识的。然后正好看到这个读书人,正在“拭衣整履”,穿戴整齐,要出门,去哪里呢?“赴姻家之召,将看梅西山”。“姻家”是他太太家的亲戚,大概是他太太家的亲戚有请他们一起去旅游,到“梅西山”去看山,应该是游山玩水。

 

“舟过通津桥”,当他们所乘坐的这个船,通过“通津桥”的时候,“触巡江使者舟”,结果不小心就撞到了“巡江使者”的船,类似于撞到我们现在水上警察的巡游艇,巡艇,就是巡视艇,撞到公家的船。“舟人皆被执”,同船乘舟的人,都被官府给扣押回去了。

 

“生以青衿免缚”,因为这个读书人,他是秀才,“青衿”就是秀才的意思。在以前读书人能够做“生员”,取得秀才的这个名称,他就可以见到一些官府,不用去拜,他免这个刑,这是对读书人的一种尊敬。所以因为他是秀才,所以免去他被人把这个手绑起来的这种尴尬局面,他就不用了。但是呢,把他放到哪里呢?把他放到船头。就也不拘捕他,但是你跟这一舟的人都一样,都是同犯嘛,所以把他放到船头,这个也是对他警示,小的一个警告。

 

“带至吴江,停舟驿前”,把他带到吴江这个地方,等到舟停下来以后,到了驿站前,才把他放了。诸位学长,你们想一想,坐船在湖面上,那个小舟,我们可想而知,他又没有躲避的地方,你想想,把他一天放在船的前面,那风吹的,又不给他吃,又饥,又饿。“饥冻几死”,差点就死掉了。

 

这个事情正好印证到前面,那个“佣书人”在土地爷爷那里抄册子的时候,所看到那一条红色的批语:“着于正月十七,到松陵驿冻饿一日。”你看这个时辰一点都不错,地点也不错,被罚的这个形式也一点都没错。所以可想而知,我们每一个人就是在起心动念的时候,你不要以为这个念头是无所谓的,其实这个念头已经被天地神明给觑见,被人觑见,一文不值啊,已经把它记录下来了。


经文

王氏《传习录》云:“有友自叹:‘私意萌时,分明自心知得,只是不能使他即去。’先生曰:‘这一知便是你的命根,当下即去消磨,便是立命工夫。’”大慧禅师云:“学道之人,茍或照顾不着,偶萌恶念,便当急着精彩,拽转头来。若随他相续不断,则障道结业,神瞋鬼责矣!”


讲解

所以后面有一段文,这段文非常好,这是阳明先生有讲到的。“王氏《传习录》云”,阳明先生的《传习录》,有讲到这么一句话,“有友自叹”,他有一个朋友,曾经跟他叹息到,“私意萌时,分明自心知得,只是不能使他即去。”就是我“私意萌时”,就是自己在打妄想、起心动念的时候,尤其这里讲道,“私意”呀,就是自己的私欲、欲望起来的时候,自己心里知不知道?很清楚,很明白。“只是不能使他即去”,就是我挥之不去啊,不能让他不去想。他是这个朋友自己叹息到的,他也知道他有这个问题。我们来看阳明先生是怎么帮助他解决的。

 

“先生曰:‘这一知便是你的命根’”,其实你不知道啊,你刚刚讲“分明自心知得”,你“分明自心知得”的这“一知”,知道的这个念头,“一知”就是知道的这个念头,“便是你的命根”,就是你最重要、最重要的那个,“命根”就是命根子啊,是你最重要的地方!

 

“当下即去消磨,便是立命工夫。”“当下即去消磨”就是当下就要使他消失掉,这个就是“立命工夫”,“立命”就是转变你命运的功夫。如果你没转过来,你的命运就改变了,那是变好,还是变坏,完全就在于你打的是什么妄想。

 

“大慧禅师云”,这是南宋的高僧,“大慧禅师”有讲道,“学道之人,苟或照顾不着”。“照顾不着”是照顾不了你的那个念头;“苟或”是一旦的意思。一旦你没有照顾到你那个念头,“偶萌恶念”,偶尔之间突然就起了那么一个念头,“便当急着精彩,拽转头来”,这个时候你应该赶紧把他转过来。不要像刚刚这个长洲的庠生,他那妄想打得都已经打到几更天了?三更天了。

 

“若随他相续不断,则障道结业,神瞋鬼责矣!”这个就是刚刚那个读书人,他就犯了这个过失,已经跟着他相续不断了,而且是越演越精彩,这就是他“障道结业”的地方,就在这里。而且不仅仅是障自己的道,自己给自己造下了恶业;最重要的是天地鬼神都很不齿这样的行为,“神瞋鬼责”啊,那都是对这个行为是非常痛恨的。

 

所以他这个还仅仅是冻他一天,饿他一天;再重一点的话,那都要“夺纪”“夺算”,福禄都要削下去的。所以这个都是要我们特别注意的地方。这是我们补充刚刚那一点讲到的,给我们做一个提醒,因为这两个罪业,“杀业”跟“淫业”是非常重的。

感恩您慈悲学习

向上滑动阅读经文

《太上感应篇》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

 

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月晦之日,灶神亦然。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

 

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

 

苟或非义而动,背理而行;以恶为能,忍作残害;阴贼良善,暗侮君亲;慢其先生,叛其所事;诳诸无识,谤诸同学;虚诬诈伪,攻讦宗亲;刚强不仁,狠戾自用;是非不当,向背乖宜;虐下取功,谄上希旨;受恩不感,念怨不休;轻蔑天民,扰乱国政;赏及非义,刑及无辜;杀人取财,倾人取位;诛降戮服,贬正排贤;凌孤逼寡,弃法受赂;以直为曲,以曲为直;入轻为重,见杀加怒;知过不改,知善不为;自罪引他,壅塞方术;讪谤圣贤,侵凌道德;射飞逐走,发蛰惊栖;填穴覆巢,伤胎破卵;愿人有失,毁人成功;危人自安,减人自益;以恶易好,以私废公;窃人之能,蔽人之善;形人之丑,讦人之私;耗人货财,离人骨肉;侵人所爱,助人为非;逞志作威,辱人求胜;败人苗稼,破人婚姻;苟富而骄,苟免无耻;认恩推过,嫁祸卖恶;沽买虚誉,包贮险心;挫人所长,护己所短;乘威迫胁,纵暴杀伤;无故剪裁,非礼烹宰;散弃五谷,劳扰众生;破人之家,取其财宝;决水放火,以害民居;紊乱规模,以败人功;损人器物,以穷人用;见他荣贵,愿他流贬;见他富有,愿他破散;见他色美,起心私之;负他货财,愿他身死;干求不遂,便生咒恨;见他失便,便说他过;见他体相不具而笑之,见他才能可称而抑之;埋蛊厌人,用药杀树;恚怒师傅,抵触父兄;强取强求,好侵好夺;掳掠致富,巧诈求迁;赏罚不平,逸乐过节;苛虐其下,恐吓于他;怨天尤人,呵风骂雨;斗合争讼,妄逐朋党;用妻妾语,违父母训;得新忘故,口是心非;贪冒于财,欺罔其上;造作恶语,谗毁平人;毁人称直,骂神称正;弃顺效逆,背亲向疏;指天地以证鄙怀,引神明而鉴猥事;施与后悔,假借不还;分外营求,力上施设;淫欲过度,心毒貌慈;秽食喂人,左道惑众;短尺狭度,轻秤小升;以伪杂真,采取奸利;压良为贱,谩蓦愚人;贪婪无厌,咒诅求直;嗜酒悖乱,骨肉忿争;男不忠良,女不柔顺;不和其室,不敬其夫;每好矜夸,常行妒忌;无行于妻子,失礼于舅姑;轻慢先灵,违逆上命;作为无益,怀挟外心;自咒咒他,偏憎偏爱;越井越灶,跳食跳人;损子堕胎,行多隐僻;晦腊歌舞,朔旦号怒;对北涕唾及溺,对灶吟咏及哭;又以灶火烧香,秽柴作食;夜起裸露,八节行刑;唾流星,指虹霓;辄指三光,久视日月;春月燎猎,对北恶骂;无故杀龟打蛇……

   

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

 

又诸横取人财者。乃计其妻子家口以当之,渐至死丧;若不死丧,则有水火盗贼,遗亡器物,疾病口舌诸事,以当妄取之值。

 

又枉杀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杀也。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  

 

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  

 

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


学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文章图片视频转载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告知删!





圣贤教育

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

传统文化育天下


弘扬传统文化,传播中华孝道,

广结天下善缘,助力全球华人!



◎上善若水,与爱同在 




本平台为爱神新月老师搭建

发心弘扬传统文化

遵循古圣先贤的教导

故取名曰"传统文化育天下"


◎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本平台学习传统文化,从而提高家庭、婚姻、做人处事、幸福指数。通过互联网的力量传播,帮助13亿中华儿女学习圣贤教育;感恩您加入传统文化学习平台,从今天开始与平台同学共进步吧!


[  向 左 滑 动 等 惊 喜  ]

欢迎您关注优质学习平台

百善孝为先,孝为百善之首

当你的孝心开了,百善自然就来了


尊敬的仁者:

关注公众号可以学习传统文化,学好弟子规做好中国人,把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发扬光大!践行孝道,帮助您家庭幸福,夫妻甜甜蜜蜜,孩子健康成长。您若想了解网站上更多课程节目,敬请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观看全集《圣贤教育改变命运》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