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感应篇汇编》第二十一集(下)

传统文化交流中心 传统文化育天下 2021-10-17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敬请关注“传统文化育天下”


历代因果事迹汇编





       

 |   | ︵︽感应篇汇编︾序一︶




尽在其中矣。


若复精而求之,则成圣成贤,


之于行事者,即是大福之人。


反覆玩味者,体之于心中,见


能一线到底读去,息心静气,


凡得遇之者,即是有福之人。


之王,实为一切善书之王也。


︽汇编︾不独为︽感应篇︾注


汇编






  第二十一集  
 (下) 

刘丹丹老师 习讲


课程音频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讲课音频

课程视频




课程内容



经文

第二,要发畏心。天地在上,鬼神难欺,吾虽过在隐微,而天地鬼神,实鉴临之。重则降之百殃,轻则损其现福,吾何可以不惧?


讲解

所以后面,第二个,“要发畏心”。这个“畏心”,“畏”是害怕的意思,畏惧的意思。这个“畏”里面含有“敬”的意思在,我们常讲“畏敬畏敬”,人还要常常怀有敬畏之心。这个敬畏之心是一种很大的控制的力量,控制自己不敢作恶,“畏”,害怕嘛,所以“要发畏心”。

 

这个“畏心”,是对根性稍微钝一点的,业障比较重一点的,你跟他讲要发耻心,力量还是不够。因为“耻心”是“羞于作恶”,有些人他羞耻心不强,所以你怎么跟他讲,还是启发不了他的羞耻心,那你就要讲“畏心”。“畏心”是“不敢作恶”,害怕,怕什么呢?“天地在上,鬼神难欺”。我们前面讲了那么多天地之间的“司过之神”。

 

“吾虽过在隐微,而天地鬼神,实鉴临之。”虽然我们的过失非常的隐微,甚至是隐秘,非常的细微,一般人看不出来,甚至可能一般人觉得不是个问题,但是只有自己知道,为什么呢?心地、良心过不去。所以这些小小的过失,人觉察不到,但是天地鬼神他们看得很清楚,因为人家“六通”都足啊。所以,我们看不到他们,他们看到我们。他们看得有多清楚呢?“实鉴临之”。“临”就是在我们面前,“鉴”就是鉴察,像镜子一样,人家像照镜子一样,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有什么可瞒的呢?

 

所以“重则降之百殃,轻则损其现福,吾何可以不惧?”如果你造的恶业很重,一定会遇到意想不到的灾难,而且“百殃”,就说明这个灾殃的严重性,不是指一百个灾殃,就是很重的灾殃;造业轻的呢,福报就会因此而折损掉。所以你要是真正懂这个道理,了解这个事实真相,怎么会不害怕,不畏惧呢?因为人都希望能够趋吉避凶的,有哪个人希望说,福报离我越来越远,灾祸越来越近吧,有没有?没有嘛。


经文

不惟是也。闲居之地,指视昭然,吾虽掩之甚密,文之甚巧,而肺肝早露,终难自欺,被人觑破,不值一文矣,乌得不懔懔?


讲解

“不惟是也。”“不惟是也”是不但如此的意思。“闲居之地,指视昭然”,“闲居之地”是指我们自己的私室,私人休息的地方;“指视昭然”,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吾虽掩之甚密,文之甚巧”,我虽然掩盖得非常的严密,“文之甚巧”,“文”是文饰,“文饰”就是修饰,用什么修饰呢?用语言来修饰。就是讲得很好听,解释得非常好,讲得也非常好,非常的巧妙,但是“肺肝早露,终难自欺”。

 

虽然我们掩盖得非常的严密,修饰得也非常的巧妙,但是就好像“肺肝”,“肺肝”是我们的肝脏,在我们身体的内部,如果你没有“天眼通”的话,你能看到人的肝脏吗?除非到医院去做那个透视。所以肝脏一般是看不到的地方,但是天地鬼神,他们看我们,就好像能把我们的脏腑看得一清二楚一样。

 

也就是说我们所掩藏、所修饰的那点事情,根本就不是个事,人家连你的“肺肝”都看得很清楚,更何况是这一些呢。所以“肺肝早露”,看得清清楚楚,一般人看不到的,天地鬼神都能看得很清楚,很明白。那你欺骗谁呢?就像灶神跟俞净意公先生讲的,“吾谁欺?欺天乎?”你是欺不了的。

 

“被人觑破,不值一文矣,乌得不懔懔?”被人看破了,一文都不值,你怎么不害怕呢?“懔懔”是畏惧、戒慎。你看天地鬼神都看到你呢,都用手在那指着你,“你看这个人,他又犯过失了,又在做坏事,又在起坏心念头!”你怕不怕?你怎么会不害怕?如果你真的不害怕,那你这个人真是无药可救了。又没有惭愧心,又没有畏惧心,谁都帮不了你,这个不是人能帮得了你的,那你就是自己造业,自己受报。


经文

不惟是也。一息尚存,弥天之恶,犹可悔改。古人有一生作恶,临死悔悟,发一善念,遂得善终者。谓一念猛厉,足以涤百年之恶也。譬如千年幽谷,一灯才照,则千年之暗俱除。故过不论久近,惟以改为贵。


讲解

“不惟是也”,不仅仅是这样,不仅仅是这个。“一息尚存,弥天之恶,犹可悔改。”不仅仅是前面所讲的这一些,“一息尚存”,只要你一口气没有断,“弥天之恶”,“弥天”就是遍满的意思,遍满整个天空,你想想看你这个恶有多大啊!

 

可是即使是这样,只要你一口气没有断,哪怕是弥天的大恶,“犹可悔改”,还有改过自新的希望,而且是可以改,能够改得过来的!这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个是我们改过自新的理论依据,就是只要你肯改,不管你的过恶有多大,只要你想改,你都能够把它改正过来。

 

所以我们看到这里,大家要有启发,就是我们想改过,想忏悔,不是在那光磕头。磕头那是一个形式,最重要的是发自内心,自己想改,有忏悔的心,“后不再造”,这个才有真实的效用。

 

“古人有一生作恶,临死悔悟,发一善念,遂得善终者。”这是古人讲到的,“修行不嫌早”,修行是越早越好,因为越早,受用越多;“悔过不嫌迟”,任何时候悔过都来得及,只要你能够生悔过之心,即使是在临终之前,你能够生这个悔过之心,也都是来得及的。

 

我们以前有读到过“唐朝张善和”的这个故事。张善和是一个屠夫,杀牛的,一生以杀牛为生计,不知道宰杀了多少牛啊。所以临命终的时候,有一天病倒了,梦到十多头牛来找他,索命啊,所以害怕,人到那个时候很害怕,就喊“救命啊,救命啊!”这个时候,正好他们家外面有一个出家的师父路过,听到里面有人喊救命,赶紧就到他们家去,看发生什么情况,所以一看到他这个样子,就知道牛来找他索命了。

 

所以师父给他点了一根香,让他放在手里,教他念“阿弥陀佛”,至诚心念“阿弥陀佛”,求阿弥陀佛来接引你往生极乐世界,其他什么都不要想,不要怕。这个张善和到了生命最危险的时候了,他没有任何指望了,害怕呀,恐惧心生起来了。

 

这个恐惧心里面,含有很深的味道,他这个恐惧心里面,有忏悔的心在,人在这个时候,他那个悔过的力量是相当强的。他以前做这个事情不感觉到害怕,是没有见到;现在见到了,害怕了,能不忏悔吗!所以他那个惭愧的心,畏惧的心,都在他这一声佛号当中。所以念了不到十声啊,他就往生了。

 

所以这个是“临终悔悟,发一善念,遂得善终”最好的一个例子。平时杀业那么重,到临命终时,遇到善缘、善知识的提醒,不到十声,人家就走了。所以从这里大家能够看得出来,你只要忏悔,没有晚的;害怕的就是你一息不来啊,想忏悔都来不及了!只要“一息尚存,弥天之恶,犹可悔改”。

 

所以,“一念猛厉,足以涤百年之恶也”,这个“一念猛厉”,这个“猛厉”就是忏悔的心非常的恳切!刚刚张善和念佛的那个心,就是这个心,猛厉呀,害怕呀,所以他这一念抵挡多少的恶念!没有了,那些恶念完全不在了。这“一念猛厉”,所以“足以涤”,“涤”是洗刷干净的意思,“百年”表示长久。“足以涤百年之恶也”,就是你多么久积累的那些恶业,如果你用一念猛厉的忏悔心去忏悔的话,你都能把它洗刷得干净。

 

“譬如千年幽谷,一灯才照,则千年之暗俱除。”这句话是给我们解释,为什么一念猛厉可以涤百年之恶呢?给我们举一个例子,就好像“千年幽谷”,这个“千年”也是表示时间之久,“幽谷”是幽暗而静深的山谷。你看那个山谷又深、又暗,因为高,里面树木多,遮住了太阳;而且是千年的幽谷,表示时间长。你想想看,那个是什么样一个情况。

 

但是,“一灯才照”,“一灯”就是一点点的光明,还不是百灯、千灯,“一灯才照”。只要你那么闪一个亮点、亮光,哪怕你闪一下,它也通透一下。这个不在时间的长短,你只要闪一下,闪一下,他也照亮了一下。“一灯才照”,这个“一灯”,表示光明,表示我们一念的“觉心”。一念的觉心,一念的信心,你有了这一念的觉心,这一盏“灯”点进去,千年的黑暗,一下子就没有了,破除了,山谷里面的什么东西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个就表示我们勇猛改过的心,这个心念能够把长时间积累的那个恶业,能够洗刷得干净。“故过不论久近,惟以改为贵。”过失不论大小,不论久近,最重要的是要“改”!不改就是凡夫,改就是圣贤。


经文

但尘世无常,肉身易殒,一息不属,欲改无由矣。明则千百年担负恶名,虽孝子慈孙,不能洗涤;幽则千百劫沉沦狱报,虽圣贤佛菩萨,不能援引。乌得不畏?


讲解

“但尘世无常,肉身易殒,一息不属,欲改无由矣。”“尘世”是指我们这个世间,就是世间世事无常,这是劝勉我们要及时改过,要及时地把握时机。不但我们这个生命是“无常”的,因为“肉身易殒”,“殒”就是伤亡,受一点点伤痛,马上就要生病,所以一口气不来,就隔世了,要想改也来不及。

 

不仅仅是身体“肉身易殒”,而且“尘世无常”,就连太平的生活也是来之不易的。经典上告诉我们,“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境缘是在刹那刹那之间变化的,所以安定的生活它不是一直都存在的。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时代,应该来讲,那是非常难得的一个好的时间段,尤其是现在我们生活在我们这个国度里,没有战乱,没有饥饿,即使是这么大的疫情,国家都能够控制得住,那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很难得的。

 

所以这么好的这个环境,尤其是我们现在还在盛年,能够遇到正法,只要想改,那都比一般人来讲的话,来得容易太多。所以这个时候如果不珍惜的话,错过了这个因缘,将来想改都来不及!一方面,身体有病痛的时候,你自己做不了主;另一方面,如果出现世间局势有变荡,你没有一个好的环境,你怎么改?讨生活都来不及,别谈你要修行啦。所以那个时候你想改,没有这个机会。所以为什么不趁现在这么好的时间段,去好好地改造命运呢?

 

“明则千百年担负恶名,虽孝子慈孙,不能洗涤”,这是讲如果我们现在不去改正我们身上的过失、过恶的话,有了这些,将来一定会有恶果。那这个恶果呢,“明则千百年担负恶名,虽孝子慈孙,不能洗涤”。因为大家了解,一个人的恶,尤其是大恶,他不是一下子就变得那么大的,他都是从一点一点慢慢积累起来的。

 

所以一个人坏,他绝对不是一下子就坏的,他是慢慢、慢慢、慢慢变坏的。所以你不要认为那个“过”很小,无所谓,将来慢慢地变大,那就可怕了。所以就世俗而论,一个人造作的恶业太多,不知道忏悔,甚至不知道改过的话,他的这个恶名就会流传到后世,后世的人听到他这个名字,就会生厌恶的心。他的后世子孙再怎么好,也不能从历史上,替他把他的那个恶名洗刷掉,这个叫“遗臭万年”。

 

那最明显的就是宋朝的秦桧,他的名声太坏了,后世子孙再怎么好,也没有办法替他洗刷掉他的恶名;而且后世子孙,也会因为他的这个恶名,担负沉重的一个包袱。

 

比方说在清朝的时候,乾隆年间,“状元秦大士”,他姓秦。所以有一次跟朋友去岳王庙,拜岳将军,那其他人,人家没有任何的挂碍,因为拜岳将军嘛,所以大家都很虔诚。唯独他一个人到那里去,这心里不是滋味,因为岳王庙的坟前跪的是秦桧和他的太太,他也姓秦啊,这个你,你说你跟他没关系?

 

秦大士进士考第一名啊,乾隆皇帝问他,你姓秦,你是不是秦桧的后代?那跪在那儿,不敢抬头看皇帝,你说是,还是不是?怎么说也说不清楚啊。所以人家毕竟是状元,讲了一句话,“一朝天子一朝臣”。那真是有道德,有学问的;一般人,如果答不好的话,别说做状元了,估计这一生可能也没有什么希望了。所以人家能回答出来,那是了不起的道德学问在里面。

 

所以这位秦大士,到岳王庙里面越看越惭愧,越看心里越不是滋味,所以提笔写下,“人自宋后羞名桧”,从宋朝以后,你看中国有没有人给儿女取名叫“桧”的?没有了。“我到坟前愧姓秦”,姓“秦”这个改变不了,不管你是,还是不是,但是没有办法。所以你不单自己担负这个恶名,后代子孙都会因我们而受连累。

 

这是“明”的,看得见的;看不见的呢?“幽则千百劫沉沦狱报,虽圣贤佛菩萨,不能援引。乌得不畏?”这是指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因为你造了恶业,在“阳世”是要受恶报,那你恶报如果没有受尽的话,报尽的话,临命终以后,到了地狱,还是要受恶报的。

 

这个地狱的恶报,上一次跟大家有讲过,地狱一天,等于我们人间两千七百年。所以如果按照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计算,那你就知道,在地狱这个苦是没有出头的日子的。所以这一生当中,造作恶业很容易,可是堕落下去,想出来太难太难了!

 

那为什么堕在地狱里面,圣贤佛菩萨“不能援引”呢?这是因为人在受苦的时候,往往什么好话都听不进去。这个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经验,一个人他如果过得不好,你跟他讲好话,他听不进去的。你讲得越真,他越以为你挖苦他,讽刺他,所以什么好话,他都听不进去。

 

那你想想看,地狱的苦,比世间的,不管你是身体也好,你是生活也好,那地狱的苦报,比这些不知道要苦多少倍。那你想想看,佛菩萨讲好话能救得了他吗?而且佛菩萨不会跟你讲你喜欢听的话,都是讲能够救拔你出来的话。救拔你出来的话他要是能听,他还会进去吗?他就不会进去了。

 

救拔你的话,那都是让你忏悔,让你改过,让你发现你的问题,唯有这些话才能救你;那你在那个受苦的时候,听不进去这些话。那个时候喜欢听什么话?安慰的话,替你解脱的话,自己越没有过失、越没有问题,越好的话,越能理解你的话,心疼你的话……这些话帮不了你啊!

 

所以大家知道,人为什么越苦越造业吗?就是这个原因:一方面怨天尤人,一方面听不进去真正地帮助自己的话。所以佛菩萨救不了你;佛菩萨能够救你的,就是一说你马上悔改,那你马上就出离苦海了,你马上就超脱出来了。问题是这样的人太少太少了呀!所以要畏惧恶道苦,要有“出离的心”,你才能够真正地发起改过的心。所以这是“第二个心”。


经文

第三,须发勇心。人不改过,多是因循退缩;吾须奋然振作,不用迟疑,不烦等待。小者如芒刺在肉,速与抉剔;大者如毒蛇啮指,速与斩除,无丝毫凝滞。此风雷之所以为益也。


讲解

第三个是要“须发勇心”。这个“勇心”是指勇于改过的心。前面第一个心是“耻心”。知耻是觉悟,一个人能知道耻,知道惭愧,这是觉悟;不知耻是迷惑。知耻是从内心当中生出来的一种觉悟,所以它是一种内在的力量。“畏心”,是畏惧的心,这是一种外在的力量,外在舆论的一种力量。外在对“造恶业要受恶报”的这种力量,这种力量的一种加持,使我们不敢去做坏事。前面是“羞于做坏事”,这里是“不敢做坏事”。

 

所以这两种力量,一个是“惭心所”,一个是“愧心所”。“知耻”是“惭心所”,“畏惧”是“愧心所”,有这两个“心所”,能真正地生起这“两颗心”,就能生起“勇猛心”。勇猛的心是从这两个心的基础上生起来的,只有感觉到惭愧,感觉到畏惧,才能生起勇猛精进的心。

 

所以印光大师一生,他自己自号叫“常惭愧僧”。常常感觉到惭愧,感觉到不如人,有这个羞耻的心、畏惧的心来修持,所以老人家才能够一生勇猛精进。所以勇猛精进从哪里生起来的?就是从这“两颗心”生起来的。那为什么我们常常生不起来勇猛的心,生不起来精进的心呢?不知耻,没有畏惧心,不害怕。

 

“人不改过,多是因循退缩”,人有过失,不能改,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自己不知道自己有过失,这种情况很多,很多人有过失,自己不知道,不知道这个是过失,那这个要靠教育。所以为什么要听经?听经闻法才能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自己有哪些过失;你不听经闻法,你自己就不知道,所以“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这是第一种情况。

 

还有一种情况,是自己有过失,不认为自己有过失。就是不认为自己有过失,有没有过失?有。但是不以为然,觉得无所谓,或者是觉得一点点小问题,没有什么关系。所以这个就是“放之任之”,这个就是“因循”,得过且过,这个也是懈怠、放逸,自己不上进,得过且过,就这样混日子。

 

所以儒家讲的“三达德”,我们讲“大智、大仁、大勇”。“智、仁、勇”,这个“勇”就是勇猛心,勇猛精进的心,也就是求上进的心。世出世间的圣人教导我们,一个人在道德,在学问上要有上进心,人要是没有上进心,这个人就没有进步,他这一生就这样过了,就没有前途了。而且我们了解的,“不进则退”呀,所以“因循”后面就是“退缩”,没有原地保持不动的。

 

所以我们看世出世间有成就的人,不管是世间的大儒,哪怕是“大富长者”,哪一个不比别人努力、用功啊?那出世间的修行人,那更是这样,哪一个祖师大德不是勇猛精进的?所以,世间人也勇猛精进,但是勇猛精进的方向、目标搞错了。所以我们只要把那个方向、目标,把它扭正过来,那个就是我们努力前进的方向。

 

不然你说,我不跟人相争,我知足常乐,我安安稳稳过日子,这个有些时候就会变成“因循”。你是在物质生活上,你不跟人争,你知足常乐;没有让你在道德学问上不用功、不努力呀。所以这个道理不明白的话,人他就会觉得,你不是说不要争的吗,你不是说要常常知足的吗?所以你这个道理你不搞清楚,不搞明白的话,你自己耽误了自己你还不知道。你这就是混日子了,天天吃饱饭,没事做了,就这样了,这样肯定成就不了。

 

要知道我们的习气有多大呀!你想想看,是你的习气的力量大,还是你精进努力的力量大?这两个你比一比,你就知道将来你到哪里去。如果你精进努力的程度和力量大过于你恶的这个习气,那将来你念佛,你求往生,那你肯定能到极乐世界。

 

但是如果说你精进努力的程度,都没有你那个恶业的习气的那个程度来得大的话,这个要举例子。比方说,我们常常讲发脾气,你是瞬间就能发脾气,还是瞬间就能把那个不愉快,把它转过去?那你说我瞬间就能把任何的不愉快,马上我就能转过去,那说明你这个精进努力是有功夫的。

 

所以这个“精进努力”,你也要懂得什么是精进努力。不然你说我去精进,我去努力,我一天二十四个小时,我念十八个小时的佛,我该发脾气还是发脾气,我该搞贪嗔痴慢,我还是搞贪嗔痴慢,这个也是没有用的。所以你这个努力的时间长短,跟你的功效,它是对等的。所以自己要很清楚,自己的程度到哪里,功夫不够的,要提起精进努力的程度来,不然将来你就被这个恶业的习气拽着走,由不得自己。

 

所以要发勇猛心,这个勇猛心,它是有勇猛的样子的。勇猛的样子是什么呢?后面讲到“吾须奋然振作,不用迟疑,不烦等待”。这个就是勇猛心的样子,要奋发,要把精神提起来,要振作起来;不要怀疑,不要再拖时间,不要迟疑,怀疑这个、怀疑那个,怀疑讲得对不对啊,有没有骗我呀。

 

古圣先贤没有那么多时间跟精力来编一本书来骗你的,也没有必要讲那么多骗你的话,骗人的话讲一次人家就觉得很烦了。你看古圣先贤,多少话是苦口婆心反复地叮咛啊,只有婆心恳切才会做到这样,所以不要怀疑,不要“迟疑”。现在干啊,说干就干,不要再“等待”,从现在开始。“不烦等待,不用迟疑”,“奋然振作”!

 

“小者如芒刺在肉,速与抉剔”,我们都有被刺刺过的经历,你们有没有人没有被刺刺过的?都有嘛。“芒刺”就是很小的那个刺,你看那么小一点点,你看你刺到你的手指里面,就那么一点点,难受不难受?好难受,好难受!你会想尽办法把它剔除掉。那我们自己有过失,就跟这个“芒刺在肉”的感觉是一样的,就天天想着,时时想着,我用什么方法把它给剔掉?我什么时候把它给剔除掉,感觉我这身心才好像安然、泰然了。

 

“大者如毒蛇啮指,速与斩除,无丝毫凝滞。”大的过失就好像被毒蛇咬了我们的手指,这个我们都没有经验,但是想是能够想象得到的。有没有被水烫过?一烫的时候那杯子都想扔掉,马上就扔掉,烫啊,马上捏耳朵。那毒蛇咬了你,疼痛当然是逃不了的,问题是它有毒,它咬到你会蔓延到全身,这个时候你怎么办?赶紧拿把刀子来呀!都不用迟疑的,因为你迟疑的时间越长,毒侵到全身,你就没法救了。

 

所以“如毒蛇啮指,速与斩决”,你还会想,“哎呀,我要不要考虑考虑啊?如果我把它给斩断了,我怎么样啊。”你都不用想,你不把它斩断你就死定了。所以这个时候你肯定拎得清楚,哪个重,哪个轻,你该怎么做,你还用问人吗?不用问人了。

 

但是这个,大家还是要注意,如果有医生,附近有医院,还是要去医院。因为好像我前面看到一则新闻,有一个人被蛇咬了,然后他赶紧去拿那个刀,把自己的手砍了,结果后来发现那个蛇是没毒的。为什么要补充这个?因为人他有时候很有意思,他应该要相信的,他不相信,你怎么说,他怀疑;有些话,他听到耳朵里面,他就真的很信很信,然后他也不去思考的。

 

所以什么话都得要讲清楚,不然有人真的被蛇咬了,他来说,某某人,你不是讲,被蛇咬了赶紧要砍断的吗?所以这个你要拎得清的。不然到时候你来找我,我还没办法。这个是打比方,学长们,你要会听话,“依义不依语”,听懂这个意思,不是在文字上去抠的。

 

“此风雷之所以为益也”,这一句话是一个比喻,这句话讲的是《易经》,“六十四卦”当中的“第四十二卦”,“益卦”,“益”这个卦。这个卦,上面是“风”,下面是“雷”,就是“巽”和“雷”,“下震上巽”相叠。“巽”就是风,“震”就是雷,这两个“风、雷”叠加在一起就是“益”这个卦象。

 

这个卦表示的什么意思呢?大家都有看过下雨天,尤其是狂风暴雨,电闪雷鸣。这个风雷激荡,风势越大越猛,这个雷声越大,打得也越猛,这个表示风雷相助互长、交相助益。这个卦象在这里表示“风行雷厉”的意思。

 

风行雷厉,直接痛快,容易成功。用在“改过”上,这是指我们改过,要像“风雷相叠”这个“益卦”一样,风雷相助,直接痛快,说改就改,“不用迟疑,不烦等待”。你能做到这个样子的话,那对你来讲,改过这件事情,就比较容易,在别人来讲是一件难的事情,在你来讲不难。

 

因为一个人有果断,有决心,他能够当机立断,这一定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一般人他犹豫,他不决,他怀疑,这个都是善根不足的。你能够听到,你能相信,而且你能够去做,这都是善根、福德很深厚的人。所以你能够改过修善,说做就做,即知即觉,没有犹豫,立刻就能改,你一定能得到真实的利益。

 

因为一缓慢就落在“因循”上面了,一落在因循上面就会“退缩”。所以“因循”是“罪业之相”,“勇猛”是“福德之相”。所以这些我们都要常常反省我们自己,我自己是罪业之相,还是福德之相呢?这个都要常常来对照自己。


经文

具是三心,则有过斯改,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


讲解

“具是三心,则有过斯改,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如果你有这“三颗心”——耻心、畏心、和勇心,有过就能改,就好像“春冰遇日”,春天的冰遇到太阳,很快就融化了。这个表示我们的勇猛精进的心就好像太阳一样,“冰”表示我们的恶业,只要你有勇猛精进的心,你再多的恶业,它也有化的那个时候。所以这三种心,非常重要。

 

“耻心”,知耻,是自觉,这是“惭心所”;“畏心”是“愧心所”;有惭愧的心,它能产生出“勇猛的心”来改过。过失之所以改不掉,就是因为耻心和畏心还没有生出来,生出来就好改了。所以没有力量生出勇猛的心,勇猛的心是从耻心和畏心生出来的。

 

人不知耻,而且也不怕别人笑话他,甚至都不怕有鬼神来惩罚他,那这没有办法修善了,所以这“三个心”缺一个都没有办法真正地改过。这里我们讲真正地改过,你说做做样子,这个是可以的,但是你要是想真正改过,这“三颗心”缺一颗都不行,它是连在一起,递递向上递进的。所以如果没有这三颗心,纵然改过,改得不彻底,改得不究竟。要想彻底、究竟、圆满地改过,一定要具足这三颗心,这三颗心是我们改造命运的大根大本。

 

所以我们要常常勉励自己,看看这三颗心在不在,有没有发出来?如果有发出来,要保持;如果没有发出来的话,先从耻心开始,进而是畏心、勇猛的心,后面我们才谈得上怎么去改过。因为怎么改过,还是有方法的,下一次我们再跟大家一起来学习“改过的方法”。

 

今天就跟大家交流到这里,好,谢谢大家!

(永久性公益教学)


向上滑动阅览

《太上感应篇》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

 

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月晦之日,灶神亦然。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

 

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

 

苟或非义而动,背理而行;以恶为能,忍作残害;阴贼良善,暗侮君亲;慢其先生,叛其所事;诳诸无识,谤诸同学;虚诬诈伪,攻讦宗亲;刚强不仁,狠戾自用;是非不当,向背乖宜;虐下取功,谄上希旨;受恩不感,念怨不休;轻蔑天民,扰乱国政;赏及非义,刑及无辜;杀人取财,倾人取位;诛降戮服,贬正排贤;凌孤逼寡,弃法受赂;以直为曲,以曲为直;入轻为重,见杀加怒;知过不改,知善不为;自罪引他,壅塞方术;讪谤圣贤,侵凌道德;射飞逐走,发蛰惊栖;填穴覆巢,伤胎破卵;愿人有失,毁人成功;危人自安,减人自益;以恶易好,以私废公;窃人之能,蔽人之善;形人之丑,讦人之私;耗人货财,离人骨肉;侵人所爱,助人为非;逞志作威,辱人求胜;败人苗稼,破人婚姻;苟富而骄,苟免无耻;认恩推过,嫁祸卖恶;沽买虚誉,包贮险心;挫人所长,护己所短;乘威迫胁,纵暴杀伤;无故剪裁,非礼烹宰;散弃五谷,劳扰众生;破人之家,取其财宝;决水放火,以害民居;紊乱规模,以败人功;损人器物,以穷人用;见他荣贵,愿他流贬;见他富有,愿他破散;见他色美,起心私之;负他货财,愿他身死;干求不遂,便生咒恨;见他失便,便说他过;见他体相不具而笑之,见他才能可称而抑之;埋蛊厌人,用药杀树;恚怒师傅,抵触父兄;强取强求,好侵好夺;掳掠致富,巧诈求迁;赏罚不平,逸乐过节;苛虐其下,恐吓于他;怨天尤人,呵风骂雨;斗合争讼,妄逐朋党;用妻妾语,违父母训;得新忘故,口是心非;贪冒于财,欺罔其上;造作恶语,谗毁平人;毁人称直,骂神称正;弃顺效逆,背亲向疏;指天地以证鄙怀,引神明而鉴猥事;施与后悔,假借不还;分外营求,力上施设;淫欲过度,心毒貌慈;秽食喂人,左道惑众;短尺狭度,轻秤小升;以伪杂真,采取奸利;压良为贱,谩蓦愚人;贪婪无厌,咒诅求直;嗜酒悖乱,骨肉忿争;男不忠良,女不柔顺;不和其室,不敬其夫;每好矜夸,常行妒忌;无行于妻子,失礼于舅姑;轻慢先灵,违逆上命;作为无益,怀挟外心;自咒咒他,偏憎偏爱;越井越灶,跳食跳人;损子堕胎,行多隐僻;晦腊歌舞,朔旦号怒;对北涕唾及溺,对灶吟咏及哭;又以灶火烧香,秽柴作食;夜起裸露,八节行刑;唾流星,指虹霓;辄指三光,久视日月;春月燎猎,对北恶骂;无故杀龟打蛇……

   

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

 

又诸横取人财者。乃计其妻子家口以当之,渐至死丧;若不死丧,则有水火盗贼,遗亡器物,疾病口舌诸事,以当妄取之值。

 

又枉杀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杀也。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  

 

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  

 

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


学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文章图片视频转载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告知删!





圣贤教育

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

传统文化育天下


弘扬传统文化,传播中华孝道,

广结天下善缘,助力全球华人!



◎上善若水,与爱同在 




本平台为爱神新月老师搭建

发心弘扬传统文化

遵循古圣先贤的教导

故取名曰"传统文化育天下"


◎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本平台学习传统文化,从而提高家庭、婚姻、做人处事、幸福指数。通过互联网的力量传播,帮助13亿中华儿女学习圣贤教育;感恩您加入传统文化学习平台,从今天开始与平台同学共进步吧!


[  向 左 滑 动 等 惊 喜  ]

欢迎您关注优质学习平台

百善孝为先,孝为百善之首

当你的孝心开了,百善自然就来了


尊敬的仁者:

关注公众号可以学习传统文化,学好弟子规做好中国人,把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发扬光大!践行孝道,帮助您家庭幸福,夫妻甜甜蜜蜜,孩子健康成长。您若想了解网站上更多课程节目,敬请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观看全集《圣贤教育改变命运》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