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感应篇汇编》第三十五集(下)

传统文化交流中心 传统文化育天下 2021-10-17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敬请关注“传统文化育天下

一叶知秋


历代因果事迹汇编





      

 | |︵︽感应篇汇编︾序一︶




尽在其中矣。


若复精而求之,则成圣成贤,


之于行事者,即是大福之人。


反覆玩味者,体之于心中,见


能一线到底读去,息心静气,


凡得遇之者,即是有福之人。


之王,实为一切善书之王也。


︽汇编︾不独为︽感应篇︾注


汇编






第三十五集

(下)

刘丹丹老师  习


课程音频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讲课音频

课程视频



 原 文 

而况乎外诱驱驰之,妇言荧惑之,子女及仆从怂恿之者哉!若是而可为仁否?自家如此,而能与他人忘物我、齐顺逆否?间有一二知义理、有志气的人,硬著要孝,硬著要弟,然无始以来习心习气,难平难释。故百般冲下,忽现傲惰根;百般奉顺,忽现蛮拗根;百般推让,忽现我能我会根。此根不彻,精神气色,倏忽流露出来。父子兄弟,必有默窥其微者,便不能欢欢喜喜,浑然无事也。


 讲 解 

“而况乎外诱驱驰之,妇言荧惑之,子女及仆从怂恿之者哉!”这个是讲他自身的一些习气的养成,对今后走向社会,在工作,跟人相处,处事、待人、接物过程当中,他是以什么样的一个状况跟人相处,他是以一个什么样的心态来工作,这是他自己的一种选择,或者是一种取舍的趋向。

 

后面这几个就讲道,他没有遇到外在的条件之下,可能根据他从小生活的环境,所接受的熏陶、熏染,所形成的他的一些人生观、一些价值观,会让他面对一些情况这么做,更何况是再有外在的力量,来诱惑他,刺激他呢?

    “外诱驱驰之”,就是外面诱惑的力量,去加速他这些,前面所讲到的,毁誉根、务外根、妒忌根、彼我根、馋口根、贪婪根,甚至是很戾根、恩怨根等等,还有党派之争,这些都有可能会加速他的一些选择,或者是加剧他的一些选择,或者是对他的选择带来更大的影响。因为前面是他自身的原因,后面就有外力来了。

 

除了这个以外,还会有“妇言荧惑之,子女及仆从怂恿之者哉!”“妇言荧惑之”,这个是指身边比较亲近的人,因为身边亲近的人,他就希望你谋利。你遇到明理的人还好,明理的人,是希望你以“义”为重,以“道”为重;可是一般的人,他会劝你往“利”的方向走,这个时候,你自己把持不住的时候,很容易被影响。

 

讲到“子女及仆从”的怂恿,这个其实就是指的是小人,这些都会对你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一个是身边最亲近的人,一个是一些思想比较狭隘的人,另外再加上,外面名闻利养的一种诱惑,这些都会对你的取舍和选择,有很大的影响。

 

“若是而可为仁否?”遇到这些情况,你又能够保有你原本的这个仁爱之心吗,你能保有吗?“自家如此,而能与他人忘物我、齐顺逆否?”你对家人都这样,那么将来还能够期望你在社会上、在工作上,在担任一些职务上,能够期望你做到“物我两忘”吗?

 

就是你能够放下自己的我执、我见,礼让别人吗,谦让别人吗?能指望吗?或者是不去计较,尤其是对顺境,或者是逆境不去计较;对职位高、职位低不去计较;对薪水高、薪水低不去计较;对付出多、付出少不去计较,能期望吗?不容易呀!从小养成习惯了。

 

“间有一二知义理、有志气的人,硬著要孝,硬著要弟,然无始以来习心习气,难平难释。”这是讲道,在芸芸众生当中,有那么一些,有机缘听到圣贤教诲,听到老祖先经典的教诲的这些人,这些人一般都是蛮有志气的人,想振奋的人,想做个好人的人,他们只要听到这些教诲,就想我自己也想成为这样子的人。

 

所以“硬著要孝”,“硬著要孝”就是原先是不孝的,原先是不悌的,因为原先不懂,我现在听到这个道理,我想孝,我想悌,想做这么一个人。可是无始以来的妄心和习气,“难平难释”,就是这样的毛病、习气,已经很深、很坚固了,想去除,想去做这么一个孝悌的好人,可是比较地难,从哪里能够看得出来呢?

 

“故百般冲下,忽现傲惰根。”很想对人谦虚,对人恭敬,因为我们讲道,要孝、要悌,所以自己很想做这么一个孝悌的人。所以,自我控制得很好,告诉自己,我要对人恭敬,我要对父母孝顺,我要对兄长礼敬,平时做得非常努力,也很克制,可是傲慢的习气,它一直都在。

 

所以“忽现傲惰根”,就是他在不经意之间,随时都可能会流露出这个傲慢的习气。已经很是留意,不想让这个习气流露出来,但是这个习气,它会在不知不觉当中,在你意想不到的情况之下,突然它就会出现,想控制,控制不了。

 

“百般奉顺,忽现蛮拗根”,对父母很尊敬、很孝顺,甚至是对尊长也都能够百般地奉顺,能做到“百般奉顺”是很不容易的,就非常的敬顺、恭顺嘛。可是当遇到有一些想法跟他不一致的时候,这个时候蛮横、执着的习气又出来了,控制不了,马上立即就出来。“百般推让,忽现我能我会根。”平时也知道礼让,也学着敬让,但是在遇到一些事物的时候,马上自己很“能”的那个心又出来了。

 

“此根不彻,精神气色,倏忽流露出来。”这是因为这些习气,它没有断除干净,很难,很深。所以从我们的精神和气色,就是从我们的身体各个方面,你都能够在有意无意之间,就会把这些习气流露出来。不用言语,通过我们整个身形,就能够看得出来;我们这些习气,那如果有言语的流露,那就更明显了。

 

“父子兄弟,必有默窥其微者,便不能欢欢喜喜,浑然无事也。”这是讲道,为人父母,为人兄弟、兄长的,为人尊长的,当看到小孩子,子弟,他有这些习气的时候,尤其是在年轻的时候、年幼的时候,这些习气只要一露出来,就不可以当作没有看见,欢欢喜喜地,好像浑然无事一样。

 

所以古人有句话叫作“爱之深,责之切”,越是关心你,越是爱护你,看到你的习气和毛病,越是要给你指出来,不然长大了,刚刚读的这一段,大家都看到了吧?如果你是一个明理的人,你希不希望有人给你指出来呢?所以为人父母也是一样。


 原 文 

故孝弟是无皮壳的物。有皮壳的终鼓舞不上,此无皮壳的便会达之天下。何也?无我也,忍辱也,善下也,不言而饮人以和也。此皆在一家则一家动,在天下则天下动者。是故东叫母,西靠子,一一撞著孝弟,则必思所以抚喻之;老无告,幼颠连,一一撞著孝弟,则必思所以终养之;行役之人,边戍之士,不遑将父将母,一一撞著孝弟,则必思所以休恤之;鲲鲕胎夭,将雏翼卵,草英木秀,带根靠芽,一一撞著孝弟,则必思所以濡沫之、全护之。



 讲 解 

“故孝弟是无皮壳的物。有皮壳的终鼓舞不上”,“无皮壳”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孝弟”,他是性德的流露,性德流露出来,性德你是看不到、摸不到、接触不到的,你说你有德行,拿出来给我看看,他不是物质能够去感受的。

 

所以“有皮壳的终鼓舞不上”,就是世间很多很多的方法,你说我硬要孝,我硬要悌,我用种种的手段,我把我高考冲刺的手段,学习的手段、本领拿出来,我要孝、要悌;用不上,怎么努力也努力不上。为什么呢?性德。他不是这些东西感应得上的,世间的这些,你使不上劲,惟有跟心性相通,打开你的心性,他是自然地流露。

 

“此无皮壳的便会达之天下”,性德无所不知,无所不遍及,这是我们在《孝经》上有讲到的,“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何也?”为什么呢,为什么性德他能够“会达之天下”呢?能够无所不通,无所不知呢?

 

“无我也,忍辱也,善下也,不言而饮人以和也。”因为你那个孝悌之心,他能够很自然流露出来的人,也就是说孝悌的人,他能够感知很多的事情。为什么他能有这些感知呢?因为他“无我”。他之所以能够感知,是因为他跟天地,他有一种相通的,天地之心跟孝子的心相通了。

 

所以,“无我也,忍辱也”。他没有“我”,一个人有“我”,他做不了孝悌,“无我”,他才能做到孝悌;“忍辱也”,他能忍辱,他才能做到孝悌;“善下也”,他能够谦卑低下,他才能做到孝悌。

 

“不言而饮人以和也”,他不必言说,你跟他在一起,他的这种感觉,我们常常讲,他的这种“德风”,就会让我们感受到很温暖,不用言语来教育我们。就好像我们看到王希海老师,看到王希海大哥,你看你们都有见过王老师,有没有站到王老师面前,就感觉到自己也要做个孝子?没有任何人让你这么做,为什么?感通,被他的德行所影响。“此皆在一家则一家动,在天下则天下动者。”因为孝子有这样的一种心,所以他在这一家,就能感动一家人;如果在一国的话,他能感动一国人。

 

“是故东叫母,西靠子,一一撞著孝弟”,所以说,孝悌之心这么的重要,所以我们在社会上,人跟人之间相处,人跟人之间的关系,你会发现,人与人之间,其实我们的关系都很简单。年龄长的,看到像对待我们的父母一样;年龄小的,我们看到的,像对待我们兄弟姐妹一样。所以你会发现人跟人之间,其实相处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

 

所以,“东叫母,西靠子”,就是你这边碰到的,可能是碰到的人家的父母;这边看到的,可能是人家的儿女。你处处在在所接触到的,不是为人父,就是为人子,不是为人兄,就是为人弟的,所以“一一撞著孝弟”,你用孝悌来相处,没有你处不好的关系。

 

“则必思所以抚喻之”,所以你看到这些,不管是比我们年龄长的,还是年龄比我们小的,遇到长的我们要照顾,遇到小的我们要爱护、要教导,这个都是我们应该要做的,这个都是仁爱心的流露。

 

“老无告,幼颠连”,遇到一些年老无靠的长者,生活困苦的孩子们,这些“一一撞著孝弟,则必思所以终养之”。我们要想到,怎么去安老怀少,去照顾好他们,让他们有一个安定的生活,这个也都是孝悌之心的表现。

 

“行役之人,边戍之士,不遑将父将母,一一撞著孝弟,则必思所以休恤之。”遇到一些有公务,或者是劳役在外的,甚至是驻守边疆的战士们,他们没有时间,来不及照顾自己的父母,那这个时候,我们如果有能力,能够帮助和照顾的话,我们去思他之所急,虑他之所忧,我们帮他去照顾好他的父亲和母亲,这个也都是孝悌之心的表现。

 

遇到“鲲鲕胎夭,将雏翼卵,草英木秀,带根靠芽,一一撞著孝弟,则必思所以濡沫之、全护之”。“鲲鲕”是小鱼的意思;“胎夭”是指那些刚刚出生,或者是还没有出生,在妈妈肚子里面的小动物。“将雏”是携子而行,携带幼禽。你看那个老母鸡带着小鸡,那个就叫作“将雏”,尤其是大鸟,带着小鸟。“翼卵”就是那个小鸟还没有出生的时候,鸟妈妈用翅膀,保护那颗鸟蛋,希望它能够不要受到伤害。这个都是动物之间,它的一种天性。

 

遇到像这些小鱼、小虾米,甚至是一些刚刚出生,或者是还没有出生的这些小动物,我们要能够去爱护它们,去保护它们;还有一些是在,还是胎卵的那样的一种状态当中,虽然它没有出生,我们都不可以去伤害它。那这是一种。

 

“草英木秀”,就是看到那些树木长得很好、很青翠,花长得非常的好,非常的漂亮,“带根靠芽”的,像看到这一些,我们希望它们能够茁壮地成长,所以尽量地,不要去采摘它们,这些也都是“一一撞著孝弟”之心。

 

“则必思所以濡沫之、全护之”,“濡沫”指的是那个小河里面的水快干的时候,鱼儿没有水喝。鱼离开水,它就没有生命了,所以在一息尚存之际,小鱼互相用嘴里面的,那个所剩的那一点点泡沫,去沁到对方的嘴巴里面,让它们也得到滋润。

 

就是在最困难的时候,同舟共济,自己只要有一丝生存的希望,都会给对方留一点生存的希望。所以我们看到这一些的时候,要把这些动物也好,树木花草也好,把它们的生命,也当作我们自己的生命一样来看待,去呵护它们,去保护它们。


 原 文 

如此种种灵活,真个是叫天天灵,叫地地应。以至于蛮貊异类,有血性者,莫不在其联络中也。何有不仁?尝观古来孝子,或至鸷鸟不攫,鸷兽不搏,景星庆云,祥征瑞应,非其顺德致然哉!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一段和豫气象,殷荐上帝而仁天地,配祖考而孝父母者,都在于此。此外更有何事?



 讲 解 

“如此种种灵活,真个是叫天天灵,叫地地应。”“如此种种灵活”就是这些生命,我们能够这样去爱护它们、保护它们,让它们充满着生机和活力,那我们真的就是活菩萨。“叫天天灵,叫地地应”,就是我们能跟天地相感通了,为什么呢?因为能通众人之志,即是通佛菩萨之志。因为我们跟天地万物的心,有在相通,有在相应,这个就是“感应道交”。

 

“以至于蛮貊异类,有血性者,莫不在其联络中也。”乃至于我们认识的、不认识的,我们中国人、外国人,世界上其他各个国家的,任何的国家的人民,只要是有血性的,不管是不是同一个种族、同一个国家,只要是有血性的,“莫不在其联络中”,就都在我们的关怀之中。“何有不仁?”我们的仁爱心,又哪有没包括到的呢?都包括在我们的仁爱心当中。

 

“尝观古来孝子,或至鸷鸟不攫,鸷兽不搏,景星庆云,祥征瑞应,非其顺德致然哉!”这是讲作者他自己,看到历代的孝子,他们的一些故事,从当中不难发现,有很多的孝子,他们会遇到一些很凶猛的鸟兽,“鸷鸟”是凶猛的鸟,“鸷兽”就是凶猛的野兽。就是孝子他会遇到一些凶猛的鸟兽,但是孝子在遇到这些凶猛的鸟兽的时候,鸟兽“不攫”、“不搏”,就是凶猛的鸟,不会去攻击孝子,凶猛的猛兽,不会去抓咬孝子。

 

这个我们学德育故事,大家都学到过,你看这些例子太多了。《杨香搤虎》,十四岁的小孩子,而且是一个小女孩儿,跟着父亲去割草、割稻,结果碰上了老虎,老虎一下子抓到她父亲。小姑娘看到父亲被老虎抓住了,什么都没想,跑上去,攥起拳头就是对老虎一顿痛打,结果把老虎给吓倒了,丢下她父亲赶紧就跑了。

 

大家想一想,十四岁的小姑娘,她的力气能有多大,能把老虎给吓走?眼中只有父亲,没有自己,所以那个力量,不是我们想象的。所以武松打虎过景阳冈,得要喝三大碗酒,才能去打老虎;杨香看到父亲被老虎抓,上来几拳就把老虎给吓走了,你就知道那个力气有多大!所以一个小姑娘,在面对这个危急的时候,你看她的孝心的力量有多大。

 

还有《实夫拜虎》,包实夫,明朝的,一个读书人,教书,晚上回家晚了,可能要过年,回家来看母亲。因为以前的山地比较多,不像我们现在这么繁华,所以路上就遇到了一只老虎,叼着他跑了很远,跑回老虎的家。

 

结果到了自己家,把包实夫往那一丢,可能叼的时间太长了要歇会儿。结果包实夫,稍微有一口喘气的机会,看到那个老虎,就跟它跪下来,跟它讲,他说你要吃我,这是我的不幸,我认命了,今天被你吃;但是遗憾的是,我家里还有一个七十岁的老母亲,你能不能让我回去,先照顾好我母亲,照顾好了我再回来给你吃?给这老虎磕头。老虎能听懂人的语言噢,丢下他就走了。这个地方叫作“拜虎冈”,包实夫,历史上真人真事啊。

 

当然你现在到了动物园遇到老虎,你可不要这样,赶紧跑!估计现在的动物跟以前也不一样了。所以这一些猛兽,它们也是通人心的,你至诚到极处,你就能跟它们感通,但是你这个至诚心不够,你不要轻易地去尝试,先保住命要紧。

 

“景星庆云,祥征瑞应”,这是讲有孝子的地方,常常会出现一些非常吉利的自然现象。“景星”就是祥瑞吉庆的星星,“庆云”是这个五色云,就是我们常常讲的五色祥云。所以有孝子的地方,天空当中,可能都会出现这些祥瑞的一些自然征兆。

 

比方说,我们讲到德育故事《李忠辟震》,这是发生在元朝一件真实的事情。当年他们这个地方发生了山崩,整个山倒塌下来,当时应该是掩没了一万零八百多户人家。唯独这个山,滑坡滑下来的时候,到了李忠他们家,这个滑坡,离他们家五十米的地方就停止了,然后绕过他们家,然后又继续,就是那个泥石流压下来。所以方圆的房子全部塌了,李忠他们家的房屋完好无损。后来人家去打听,李忠是个孝子。

 

还有德育故事讲的《赵王辟疫》,这是讲一个女子,孝顺她的婆婆。她的公公和先生,因为经济、家庭的状况,出外去打工,家里只有她和她的婆婆,还有自己小姑,三个女人在家。她很孝顺,但是小姑不懂事儿,常常在自己妈妈面前,说嫂嫂不好,妈妈听女儿的话,对媳妇就不是那么地爱护和信任,所以对她很不好。

 

结果邻居看不下去,然后就来跟她的婆婆讲道,你要善待你的儿媳妇啊,不能老是欺负人家。婆婆听了不高兴了,把儿媳妇赶走了。没想到儿媳妇回家了以后,她们这个地方遭受了瘟疫,所以村里面的好多人家都感染了,那她婆婆跟她小姑全都感染了这个瘟疫。没有人敢过来照顾她们,就像我们现在,有这个疫情一样,你看大家都戴口罩,防范意识都很强。

 

在这个时候,这个媳妇知道了她的婆婆和小姑,染上了这个瘟疫,所以跟她的父母就讲道,如果她不回去照顾她们两个,那她们两个可能这一次就逃不过这个疫情。所以好说歹说,然后才从娘家回来了。 

 

一回来以后,就到厨房给婆婆和小姑熬药,拜灶神,熬药。结果听到,这个房子上面有人讲道,“孝妇顶上有红光一丈,赶紧逃啊!”瘟疫嘛,瘟神,看到孝妇来了,头上有一丈红光,多长啊!德行的感召,所以瘟神赶紧跑了。

 

所以大家了解,有德行的人,瘟神看到都跑。所以瘟神跑了,她婆婆跟她小姑的病就好了,这个都是德行的一种感召。所以这些言语、这些文字,都不是杜撰的,历史上真有这些事情。

 

“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天地因为能够顺应事物,而有规律地运动。所以说,“日月”它的运行是没有任何差错的,“四时”的更替也没有任何的差错。你看每天我们都能看到,一早太阳就从东方冉冉升起,从西边落下。

 

“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圣人效法天地之间运行的这样的一种规律,所以“顺其善而赏之,顺其恶而罚之”。所以圣人治理天下,不存在这种偏私的状况,非常的清明和公正,因为这样,所以刑罚自清,民众自服。

 

正是因为这“一段和豫气象”,“和豫”是安乐的意思,就是用这样安乐、祥和的一种气象,“殷荐上帝而仁天地”,用这样的存心,来祭祀天地。因为孝子的心地纯净纯善,非常的仁爱,非常的善良,所以他们的出现,就能够感化邻里乡党的善心启发。所以,一方的风俗变化了,慢慢可以带动天下的风俗变化,而这个带动,都是因为有孝子的这种孝悌的存心,所带领起来的。

 

所以能够用这样的一种祥乐、安和的景象,来祭祀天地的话,使天地之间,到处都能充满着仁爱的气息,用这种心来祭祀天地,就会让天地之间,弥漫着这样的一种仁爱之心。

 

“殷荐上帝”的意思,就是来祭祀天地。“殷”是盛大的意思,“荐”是进献。原本是用音乐,或者是一些祭祀的物品来祭祀天地,而这里呢,我们是用这样的祥和、安乐的景象,来祭祀天地,使天地之间充满着这样仁爱的气息。

 

“配祖考而孝父母者”,同样,用这样的一种存心,这样的一种安乐、祥和的景象,来祭祀我们的祖先,这就是在孝养奉侍我们的父母。“都在于此。此外更有何事?”那同样的,之所以能达到这个效果,都是因为孝子有孝悌之心。除这个以外,还有其他什么事吗?没有了。


 原 文 

孟子云:‘尧舜,孝弟而已矣。’又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两‘而已矣’,煞甚关合。若孝弟该不得求放心,求放心该不得孝弟,便非一了百当也。缘心不是圆腔子,原是蔼然乐豫的,原是恻然疼痛的,原是油然活泼的。天霁地朗,心眼具开,天昏地黑,愁乱默默,是天地一心也;草夭木乔,鸟濯麀伏,无限欣喜,颠崖堕阙,凶创夭折,无限凄惶,是万物一心也。舍此而耽彀便宜,利灾幸祸,便谓之放心。即不然而要誉恶声的心,该博涉猎的心,矜名饰节的心,枯槁寂守的心,亦谓之放心。何也?于我心之生意不属也。



 讲 解 

“孟子云:‘尧舜,孝弟而已矣。’又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所以孟子说,“尧舜之道”,没有其他的,就是“孝弟而已矣”。又讲道,“学问之道”也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这个“放心”,就是把失去的本心,给找回来。失去的“本心”是什么本心呢?就是失去的这个赤子之心,就是这个孝悌之心。所以这两句话合起来,其实讲的是一件事情: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学问之道,孝悌而已矣。

 

“两‘而已矣’,煞甚关合。”这是说这两个“已矣”,非常的关联照应,怎么关联照应呢?“若孝弟该不得求放心,求放心该不得孝弟,便非一了百当也。”这是说,如果“孝弟”包括不了“放心”,或者是“放心”包括不了“孝弟”,那么这就不是一了百了能解决问题的事情了。

 

这句话换过来的意思就是说,“孝弟”包括了“放心”,“放心”包含了“孝弟”,因为它两个指的是同样一件事情,所以你把根本找到了,从根本上就能够解决问题。这个就是把根本解决了,就是一了百了。

 

那不仅仅是世间的圣人,求的是这颗心,孟老夫子也好,孔老夫子也好,都是从这里讲,孝悌的存心是很重要。我们出世间修行,也是修的孝悌这颗心。大家从“净业三福”,你看“净业三福”,这是我们净宗同仁修学,最重要的一个修行的标准。

 

第一福就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后面才提到“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甚至我们讲到的“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都是第三步了。

 

所以第一步就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所以讲到世间法也好,出世间法也好,这个德行是必须的基础;没有这个德行,世间法修不好,出世间法更修不好。你就知道孝悌有多么重要。

 

“缘心不是圆腔子,原是蔼然乐豫的,原是恻然疼痛的,原是油然活泼的。”因为“心”,他不是一种固定的样子,“心”他是“蔼然乐豫”的,“蔼然乐豫”,就是很温和、很和善、很欢喜的样子;而且他还不仅仅是这个样子,他会悲伤疼痛的,就他能够有悲伤疼痛的感觉,因为他会疼着你的疼,痛着你的痛,他有喜,他有哀;他是“油然活泼”的,他是自然而然的一种形式。所以说仁爱之心,他不是一个固定特有的样子,就是这么一个样子,他不是的。

 

“天霁地朗,心眼具开,天昏地黑,愁乱默默,是天地一心也。”这里是给我们打比方,天和地是一对,天空放晴,你就会发现,从地面上看这个视野就非常的充足和光亮。天霁,地就朗。

 

“心眼具开”,你看尤其是我们到了秋天,空气又很好,早晚天气比较凉快,你会发现,尤其是到十月份金秋的时候,太阳一出来,我们在乡下的时候,看到满地都是稻田,你会发现,整个天地的那种气息,就是非常的明朗,很清晰。而且你在阳光当中能够看得出,阳光照射出来的那个尘土,所以你的心情会非常的好。天地人心啊,是相感的。

 

“天昏地黑,愁乱默默”,你看要下暴雨的时候,狂风暴雨,整个天黑乎乎的,我们自己人心也会感觉到,有一种恐慌在里面,这是“天、地、人”,他是“一心”,相应的。

 

“草夭木乔,鸟濯麀伏,无限欣喜”,草木长得茂盛,树木长得高大;鸟儿欢喜,你看它在梳理它的那个翅膀;母鹿,这是讲雌鹿,悠闲地在地上漫步、行走。我们能感受得出,那种悠然自在的一种景象。

 

所以我们看到它们自在,我们也很欣喜。你看到那个景象,草木长得非常的茂盛,树木长得非常的高大,“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而且呢,各种各样的小动物,都在悠闲地走着,有没有感觉到,很温暖、很温馨?

 

可是,“颠崖堕阙,凶创夭折,无限凄惶”,“颠崖堕阙”,就是指高耸的山崖,突然之间毁坏、坍塌下来,这个时候,就会让人感受到一种灾殃,一种不吉利,好像马上就要到来一样,这个时候人内心也会有一种悲伤、不安的状态。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状况出现,那是因为万物也是一心的,我们人的心,除了跟天地能相感,我们人的心跟万物也是相感、相通的。 

 

“舍此而耽彀便宜,利灾幸祸,便谓之放心。即不然而要誉恶声的心,该博涉猎的心,矜名饰节的心,枯槁寂守的心,亦谓之放心。何也?于我心之生意不属也。”前面跟我们讲到“放心”的样子是什么。因为我们有讲过,“放心”就是把失去的那颗本心给找回来,把失去跟天地万物相感的那个心给找回来。

 

如果不在这个地方下工夫,反而你认为,那种喜欢占便宜、幸灾乐祸的心,甚至是要名、要功的心,喜欢好名声的心,喜欢别人赞同、表扬我们,认同我们,或者是赞叹我们学识渊博,知识广博的心,又或者是矜惜名节的心,我们认为这样的“心”是我们要找的那个心,那你就找错方向,找错地方了。甚至是“枯槁寂守的心”,这个心都不是我们的真心,因为“枯槁寂守的心”是死气沉沉的心。

 

那为什么这些心,不是我们要找回的心呢?因为“于我心之生意不属也”,这些心,跟我们的性德不相应。这些心跟什么相应?跟习气相应,跟五欲六尘、名闻利养相应;跟我们的心性是不相应的。


 原 文 

故前面分明说仁,人心也。孝弟,便是仁根之第一透露、第一勃郁处。此处养得根活,便枝附叶贯,千花万朵,一齐俱森发了。如人一身,耳听目视,手持足行,何者不是一团生意?而道家修养,只是神气上炼得纯,守得一,自能长生轻举。盖一处灵时,连骨节都灵了。孝弟之于天地民物亦然。是亦全身之神气,修养之丹头也。丹头入手,脱凡成圣,在须臾间,更无调理骨节工夫。故尝为之转一语曰:‘学问之道,仁而已矣;仁之道,孝弟而已矣。’此两‘而已矣’,所以贴贴合合而无痕迹者也。”



 讲 解 

“故前面分明说仁,人心也。孝弟,便是仁根之第一透露、第一勃郁处。此处养得根活,便枝附叶贯,千花万朵,一齐俱森发了。”这是给我们做一个总结,前面有讲过,刚刚我们读开篇的时候就有讲过,“仁”是“人心也”,“仁”是人的本心;“孝弟”是仁根的第一流露,就是孝悌之心,是我们仁爱心,第一个流露出来的一种天性。也是从这个地方,能够伸展出,或者是长养出各种各样的善心、善行,所有德行的“本”,都是从这里出来的,后面我们讲到的忠、信、礼、义、廉、耻,它都是从孝悌之心长养出来的。

 

所以这个地方的根,把它养好了、养活了,那这棵树,它就有根、有本了,它就自然能够上下关系紧密地相连,到时候千花万朵、千枝万叶,它就会一齐,“俱森”就是一齐长成,慢慢地它就枝叶、花果俱荣。

 

“如人一身,耳听目视,手持足行,何者不是一团生意?”人这个身体,我们耳朵能听,眼睛能看,手能动,脚能走,你看从哪个地方看我们人,不是“一团生意”呢?人这个身体处处都是一团生意,处处都是活泼泼的。

 

“而道家修养,只是神气上炼得纯,守得一,自能长生轻举。”说道家的修行,最主要的是从精气神,炼神、炼气上,希望能在这个上面来修行,达到纯一。如果能达到纯一的话,就会有长生,甚至是飞升登仙的这些状况出现。

 

“盖一处灵时,连骨节都灵了。”可是如果我们的心灵的话,其实我们身体上下,没有一处是不灵的。心总管整个身体,心灵了,处处都灵。换句话讲,心不灵的话,哪一处都不灵,所以你炼神、炼气都炼不了。

 

那从这句话你就能看得出,如果是心不通的话,这是我们佛法讲,“心通则法通”,心不通法就不通,为什么你领悟不了,读经读不明白,听经听不明白,原因在哪里?心不通。所以如果心不通,你炼神、炼气,你也炼不了。心是根本。

 

“孝弟之于天地民物亦然。”“孝弟”跟天地万物是一样的。“是亦全身之神气,修养之丹头也。”“孝弟”就是人一身的神气,孝悌之心,就是人一身的神气,就是修养最重要的地方,修长生最重要的地方。“丹头”是道家修行,不管是“内丹”修行,还是“外丹”修行,最重要的那个点,就是那个关键的地方,这里指的是修养最关键的地方。

 

“丹头入手,脱凡成圣,在须臾间,更无调理骨节工夫。”如果你能从最重要的,最根本的地方修起的话,你就可以转凡成圣,而且你是在一念之间,在须臾之间,就是在很快的这个时间段上,你就能够去有所感知,有所感悟,你不需要再去调理骨节上的工夫。

 

也就是说,你从心上修,你不用从身上的骨节一点一点地修了。三百六十五个骨节,你要一点点地把它修灵通了,这个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可是你心通,一通百通。所以古人讲,“你会修吗?”你要会呀!要找对下手之处才行。

 

“故尝为之转一语曰:‘学问之道,仁而已矣;仁之道,孝弟而已矣。’此两‘而已矣’,所以贴贴合合而无痕迹者也。”这是给我们做最后的总结,“学问之道,仁而已矣”。求学问求的是什么?夫子就是讲,求“仁”。老人家一生,都在求这个“仁”,而“仁之道,孝弟而已矣”。

 

所以,这两个“而已矣”,“贴贴合合而无痕迹者也”。就是说“孝弟”和“仁爱”,这两个德行,它是一体的,孝悌就是仁爱心的体现,仁爱心从哪里能够看得出来?就是从孝悌看出来。所以它是紧密相连的,一个是“体”,一个是“相”。你从哪里看仁爱心?就是看你对人的态度,你对人的态度,就能看得出,你的仁爱心到哪里。所以它是一体的,所以它没有任何的空隙,它是紧密连在一起的。

 

所以我们修孝悌,就是修仁爱心;修仁爱心,就是把孝悌做好。所以我们了解这个道理,你会发现,做起来就容易多了,因为你知道下手之处在哪里。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跟大家交流到这里,好,谢谢大家!


(感恩您慈悲学习)


向上滑动阅览

《太上感应篇》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

 

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月晦之日,灶神亦然。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

 

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

 

苟或非义而动,背理而行;以恶为能,忍作残害;阴贼良善,暗侮君亲;慢其先生,叛其所事;诳诸无识,谤诸同学;虚诬诈伪,攻讦宗亲;刚强不仁,狠戾自用;是非不当,向背乖宜;虐下取功,谄上希旨;受恩不感,念怨不休;轻蔑天民,扰乱国政;赏及非义,刑及无辜;杀人取财,倾人取位;诛降戮服,贬正排贤;凌孤逼寡,弃法受赂;以直为曲,以曲为直;入轻为重,见杀加怒;知过不改,知善不为;自罪引他,壅塞方术;讪谤圣贤,侵凌道德;射飞逐走,发蛰惊栖;填穴覆巢,伤胎破卵;愿人有失,毁人成功;危人自安,减人自益;以恶易好,以私废公;窃人之能,蔽人之善;形人之丑,讦人之私;耗人货财,离人骨肉;侵人所爱,助人为非;逞志作威,辱人求胜;败人苗稼,破人婚姻;苟富而骄,苟免无耻;认恩推过,嫁祸卖恶;沽买虚誉,包贮险心;挫人所长,护己所短;乘威迫胁,纵暴杀伤;无故剪裁,非礼烹宰;散弃五谷,劳扰众生;破人之家,取其财宝;决水放火,以害民居;紊乱规模,以败人功;损人器物,以穷人用;见他荣贵,愿他流贬;见他富有,愿他破散;见他色美,起心私之;负他货财,愿他身死;干求不遂,便生咒恨;见他失便,便说他过;见他体相不具而笑之,见他才能可称而抑之;埋蛊厌人,用药杀树;恚怒师傅,抵触父兄;强取强求,好侵好夺;掳掠致富,巧诈求迁;赏罚不平,逸乐过节;苛虐其下,恐吓于他;怨天尤人,呵风骂雨;斗合争讼,妄逐朋党;用妻妾语,违父母训;得新忘故,口是心非;贪冒于财,欺罔其上;造作恶语,谗毁平人;毁人称直,骂神称正;弃顺效逆,背亲向疏;指天地以证鄙怀,引神明而鉴猥事;施与后悔,假借不还;分外营求,力上施设;淫欲过度,心毒貌慈;秽食喂人,左道惑众;短尺狭度,轻秤小升;以伪杂真,采取奸利;压良为贱,谩蓦愚人;贪婪无厌,咒诅求直;嗜酒悖乱,骨肉忿争;男不忠良,女不柔顺;不和其室,不敬其夫;每好矜夸,常行妒忌;无行于妻子,失礼于舅姑;轻慢先灵,违逆上命;作为无益,怀挟外心;自咒咒他,偏憎偏爱;越井越灶,跳食跳人;损子堕胎,行多隐僻;晦腊歌舞,朔旦号怒;对北涕唾及溺,对灶吟咏及哭;又以灶火烧香,秽柴作食;夜起裸露,八节行刑;唾流星,指虹霓;辄指三光,久视日月;春月燎猎,对北恶骂;无故杀龟打蛇……

   

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

 

又诸横取人财者。乃计其妻子家口以当之,渐至死丧;若不死丧,则有水火盗贼,遗亡器物,疾病口舌诸事,以当妄取之值。

 

又枉杀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杀也。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  

 

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  

 

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



学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文章图片视频音频转载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告知删!






圣贤教育

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

传统文化育天下


弘扬传统文化,传播中华孝道,

广结天下善缘,助力全球华人!



◎上善若水,与爱同在 




本平台为爱神新月老师搭建

发心弘扬传统文化

遵循古圣先贤的教导

故取名曰"传统文化育天下"


◎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本平台学习传统文化,从而提高家庭、婚姻、做人处事、幸福指数。通过互联网的力量传播,帮助13亿中华儿女学习圣贤教育;感恩您加入传统文化学习平台,从今天开始与平台同学共进步吧!


[  向 左 滑 动 等 惊 喜  ]

欢迎您关注优质学习平台

百善孝为先,孝为百善之首

当你的孝心开了,百善自然就来了


尊敬的仁者:

关注公众号可以学习传统文化,学好弟子规做好中国人,把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发扬光大!践行孝道,帮助您家庭幸福,夫妻甜甜蜜蜜,孩子健康成长。您若想了解网站上更多课程节目,敬请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观看全集《圣贤教育改变命运》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