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涛老师:《中庸》 第14集

六和师资学习班 传统文化育天下 2021-10-17


第十四集


课程视频



(马老师讲于第五期六和师资学习班





课程内容

我们看到第十八面的第十七自然段,请大家来把经文读一下,【子曰】预备起。

 

【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子曰:“父母其顺矣乎!”】

 

好,那这一段呢,讲到了『反求诸己』,夫子用射箭来做一个比喻,因为这是君子必修的德目,就是六艺当中的『射』,射箭的一些意义和作用呢,刘老师在讲到《三字经》六艺的时候有和我们提到,这个不学不知道,以前就仅仅认为是练眼力、臂力,或者是一种就是体育是吧?(嗯)。

 

实际上里面的修身的意味呢很浓,每射一支箭都提升一次境界,是吧?有中,中有中的原因,那也有不中,不中也有不中的原因。那有人会生烦恼,有人生智慧,今天的风怎么这么大呀?今天的这个弓是哪家造的?这个箭一看,没射我就知道射不中。

 

你们怎么笑了?是不是有时候我们干很多事情之前,还没有做,就是已经给自己预设了一个台阶下,就是很多条件不符合我们最完美的条件。固然条件没有那么的完美,但是真正没有射中靶心的根本原因在哪里?(自己)。我们的水平、技术不够,有没有有人即便是在很恶劣的条件和环境下,他还是能够把事情做得比较完美?(有)。

 

我们不要去找九百九十九个人为什么做不到的原因,那你能找出九万九千个理由,是吧?(是)。我们要去看那一个人他是怎么做到的,对,这就是我们要去学习的地方。那有时候我们会讲那我又不是他,实际上别人能做到的地方,很多我们也能做到,为什么呢?他具备的德行、智慧、才华、能力,诸位学长,咱有没有?(有)。

 

为什么这么肯定?『何其自性,本自具足』。所以真正了解这个事实真相的话,我们心里就很安生,做不到我们找原因,把障碍找到,把障碍去除,很多问题就好解决了。有时候是在一些具体的事情上,有的时候是在我们的家庭生活,有的时候是在我们修学上,那每一个人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一种成长或者是发展,那应该都会有好的效果,所以我们,尤其是在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会不会也会有一些叫做瓶颈,是吧?(是)

 

那主要原因在哪里呀?(自己)。理智告诉我们是自己,但是情感告诉我们,他怎么可以这样呢?他就是这样,因为人有不同的性格嘛!对,那我们应该怎样跟我们喜欢的、适应的性格相处和不一定习惯的性格都要能够处得来。

 

所以孟老夫子在讲到这段的时候呢,也是给我们讲到『爱人不亲,反其仁』。我们很想改善关系,是吧?(嗯)。结果,好像有一句话叫做,就是你很热情,别人给你一个什么?冷脸色,你就会很受伤,甚至还觉得,想想我这样做难道不对吗?我给人端杯水呀,或者是问候一声。心里就很难过,但是想一想,就是为什么不亲?

 

不亲是不是仅仅靠一两次的关怀、一两次的帮助就能把距离拉得很近呢?(不是)。他背后有好多的原因是吧?(是)。慢慢积累信任达到的,它真的不是靠一两次的关心和爱护。所以,体会到这一点之后,是不是我们的仁爱之心还不够深刻呢?(是)。对。

 

『爱人不亲,反其仁』。甚至有没有有的时候我们在想要改善一些关系或把一些事情做好的时候,在那里想的时候觉得我要把它做好,(对)。但是第二天真正做的时候,有没有感觉已经没有昨天晚上那个劲了,是吧?或者那个心情了,什么原因?就还是我们那个德行吧,或者修养还没有达到一个很好的一个境界吧!

 

这个之前跟大家谈过,那我们从这里呢再来多去感受,其实人回到这一点呢,就是来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的根本。你一直向外求,有的时候好像问题解决了,也别高兴太早,是别人改变了,不是你改变。如果是别人他通过修学开始调整,开始改变心态,开始放下障碍,你跟他的关系会感觉好像亲切很多,可能你也有改变,但实际上是别人改变而把这个关系融洽了。

 

但是你自己没有真正的一种改变的时候,你会发现,跟他关系改善了,跟别人的矛盾又起来了,对。而如果是你从你自己这里真正开始改变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一系列的或者是很多的关系都改善了,对,但是也还会出现新的考题是吧?(是)。对。

 

『礼人不答』,别人不愿意回馈、不愿意接受,有时候是礼貌上、客气上不得不接受,但是他还是有点反感。『反其敬』,在做一些事情,事情还有一些做得不完善的地方。『治人不治』,那回过头来呢反求诸己,是不是我们的智慧学识还不够,『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这是孟老夫子把这段话总结出来。    

 

我们的孔老夫子是『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鸪就是那个靶心。古时候射箭呢,它还有一种养人的厚道,你说射箭那怎么还养人厚道呢?好像有一些就是射中之后但是你不要射透,他那个很多靶心是兽皮,对,但是可能各个方面都有各自不同的地方,有一点呢有一种就是不透,就是那个劲呢它是有一种含蓄在其中,那为什么反求诸己这些问题都能够解决?

 

原因就在《三字经》的第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万物皆备于我』,这个万物包含的内容就是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无量的福分,当我们有了这样的一种本能、本性的时候,请问这些问题能不能解决?(能)。对,但为什么现在不能够现前呢?有障碍,什么障碍呢?大的分起来,最严重的就是执着,执着我对,执着就是这样子,就很多很多的原因。

 

『万物皆备于我』,那如果古圣先贤没有到这个境界的话,这个话他是说不出来的,所以他们已经契入这种万法归一的境界之后,才把这个事实真相给我们讲出来。『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越向外求,人越苦,越向内求,问题越容易解决。那这种效果,问题解决了,诸位学长,高不高兴?(高兴)。『乐莫大焉』。

 

现在高兴不高兴?有时候高兴,不高兴还是比较多,不高兴的时候不是坏事,想一想为什么?不总就是一些不如意的事嘛!都如意了哪还有高兴不高兴的概念呢?是吧?(是)。对,那这个不如意,一定是事情让你不如意,环境让你不如意,人让你不如意。的确他是对呀是错呀,是这个事情好啊不好啊。

 

但是我们回过头来,常常从这里去想,你说一下子把问题解决,我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但是呢常常想,不定什么原因,噢,原来我错在这里。但这时候是不是真正我们就错在这呢?也不一定了,可能你先发现第一层,你才能看到第二层嘛,实际上我们那个障碍是层层、层层、很深的。

 

但是你一下看到底,除非你就像惠能大师,唰一下子全部都放下,找到根本。那我们呢,现在根性很钝,先从浅的,一点点的,浅的先解决,才能看到深的我们的障碍。『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当我们实际真正去解决一些人与人的关系,事情的复杂,我们把它解开的时候,你一种欢喜心、信心就生起来了,『乐莫大焉』。那当然在做的过程中,要有一股勇气,这个勇气呢就是前面我们讲的忠恕之道。

 

虽然话讲起来我们都能理解,这个『恕』这个字是如其心,如谁的心?如自己就麻烦了是吧?如别人的心,常常能够设身处地的话。但是我们现在在没什么事的时候讲起来都频频点头,但是他已经侵犯你了、伤害你了、侮辱你了,甚至陷害你了,诸位学长,您还能不能够站在他的角度为他考虑?(不能)。

 

这个是人之常情,是很难,所以孟老夫子也不是说一下子你看我能做到,你们为什么做不到?不是这样子来苛求人,孟老夫子也是从勉强、坚持,然后有股勇气,最后一点点地突破了,『强恕而行』,所以这个强,就是勉强。

 

在《太上感应篇》是用『胡不勉而行之』,这个『勉而行之』就是勉强,那这个强也是勉强的那个味道,哎呀,替他找点理由吧!『强恕而行』,开始心里起伏很大,慢慢地小了,慢慢地少了,慢慢地还能够生起感恩心的时候,那这个障碍就突破了,内心的矛盾就化解了。

 

『求仁莫近焉』。我们追求万物一体、仁爱之心,『恕』字近这个『仁』,一下子达到万物一体这个仁爱之心不容易,那我们从哪里下手呢?恕字好下手,曾经蔡来师讲课的时候呢就提到,有一个报道,就是一些年轻人,就是有点怨恨社会,就无缘无故地把人家那个机车,可能摩托车或者一些物品就给你砸了、烧了,你看到这种行为会不会对这些孩子深恶痛绝?(会)。

 

当然他们要受到一些教育和惩罚,避免再次犯错。但是回过头来再想,为什么他心里有这么大的怨恨?如果他的家庭环境很理想的话,有没有一个家里充满爱的孩子到哪都去跟人打架,到哪都去无缘无故伤害别人?(没有)。反而他会有一种同情的心。

 

那这样的孩子长大的过程中,虽然我们不知道,但又没有可能有好多让我们伤心、掉眼泪的事情?(是)。固然这个行为很可恶,但是有它的原因,曾经有一位老师,这个也是我们要去学习的地方,有一次我听到之后真是,以前看很多问题,没有从这个角度去思考过,不知道你们思考过没有?

 

在没有学传统文化以前,有没有,都是在一些事情上,他怎么可以这样?但是从来没想到为什么会这样,真的以前的思维就是,都是你要怎么去避免一些法令啊,那防不胜防,那没有办法解决。

 

我记得有一个,就是看了一个记录片,就是在应该是劳教,类似监狱还不算正式监狱那样的一个环境,只要他们到了18岁之后就转到监狱了就是少年犯那样的情况。就是比少管所还严一点那样的情况,劳教那样,等于现在还没有办法送到监狱,因为年龄还不够,但是他那个犯的错很严重,判的时间很长,到那个年龄就得送到监狱去了。

 

有一个孩子,看着也还都蛮清秀的,一个警官姓张,叫张华什么的一位警官,四十多岁,看到这个孩子十几岁,就生起一种母亲对类似儿子那样的一种关爱,就看了太多这样的情况。就说看着孩子无依无靠,也没有人来的情况,填的资料,,父母什么的都不知道,就是这样的一种情况,就问他『你需要什么』?这个孩子头一仰,很横的那种我什么都不需要。

 

诸位学长,如果是我们的话,不识好歹,可能就不太理他了。但是这位警官因为接触多了,对这些孩子的心理有些了解,实际上听出这个孩子『我什么都需要』。他什么都没有,但是为了保护那个一点点,其实不是可怜,就是一点点的自尊,就是多了一些关心,慢慢把这个孩子的心打开,就问情况是怎样?

 

家里出现的变故呢,就是母亲早早就离开家乡就不知道去哪里了,父亲这边呢,家也没人管,8岁就出来流浪,来流浪多少年就不回去了,在社会上混,慢慢地不良习气啊,偷啊抢啊这些都学会了,那结果参加盗窃团伙的时候被抓住,就送进来了。

 

那就想能不能再跟家人联系一下,他给了一个隐约的地址,最后就想能不能去找到,那她一个警官,而且是在,他家乡是南方很远的地方。那没有办法去找到,就想到中央电视台,就写了一封信,能不能请中央电视台有这样的渠道能不能帮这个孩子一把。

 

诸位学长,中央电视台会不会回应呢?(会)。回应了,为什么回应?感动了。这一看就是那种很真,就是真情,就派了一个摄制组过去了解这个情况,去了以后,这个小孩8岁出来你想还能记得了多少东西,就隐隐约约、朦朦胧胧的,既然还有点信息、线索,那就去找,那好在还是有一些政府的帮助,找到了他的家,联系到了。

 

那这个孩子最大的一个愿望就是想要看到他的妈妈,因为他最爱看的一个动画片就是宝莲灯。我没看过,但是听说是寻母的一个故事。警官就说能不能帮忙找妈妈?找到家已经不容易了,这找妈妈他们觉得是大海捞针,不可能。

 

说去哪了?北方去了。诸位学长,大家知道什么概念了吧?北方去了,就是什么概念?就是大海捞针,诸位学长,那看到这样的一种情况,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就试一试吧。诸位学长,找到了没有?(找到了)。你们怎么知道?大家回头看一下那个『寿昌寻母』,朱寿昌,那个都是在不可思议的情况下,一种冥冥之中的感应。

 

这个妈妈找到了,找到之后,当时都没有告诉,直接就过来,过来的时候呢,那个孩子这么多年没有见到妈妈,第一眼看到,扑通就跪下去,就抱住了,这个母子的一种亲爱,相信这个孩子会努力地把一些坏习气去改正过来。

 

那为什么没有恨这样的人,反而生起了一种爱呢?从哪里?(恕)。这个真是,这是我们学传统文化应该要有的一种仁爱之心,其实这个心离佛菩萨的慈悲还远,大家了解吗?但是如果连这个心都没有,想成佛,不容易啊!

 

所以我们遇到很多的障碍、遇到很多的困难、矛盾,『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反求诸己说起来是不难,但是这个要有一种真正的勇气突破,去把它做到,去把它面对,这才能够避免往后又烦、又后悔、又难过、又在那里纠结。其实纠结日子好过不好过?不好过!你们都过过吗?(过过)。

 

那个纠结的日子,一直翻江倒海也好,还是这种一直想很多也好,那个有时候会,你说今天这个问题解决了,这个环境你改变了,你好像慢慢把它忘了,有没有?(嗯)。但是你总会在新的环境里嘛!不管在哪个环境,只要你的心还有一些障碍的话,会不会在新的环境中又出现同样的,或者类似的一些矛盾?(会)。这个纠结会一直伴随我们的一生。

 

诸位学长,你想不想过这种苦日子?(不想)。怎么办?蔡老师讲『right now』,就当下,我们就在当下的缘分,素其位就是就在当下的缘分,三十年前、四十年前我们没听过,过来就算了,现在听到了,就在我现在的人事环境、物质环境、工作环境、学习环境练一个功夫,什么功夫?『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古圣先贤都是这么走过来的,所以我们寻着他们的脚步,一点点地突破。

 

荀子曾经讲过一段,应该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反求诸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君子能为可贵』,荀子也是贤人,他的见解、学识也是很高尚的。后来这个影片我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到,就是《回家的路还有多远》,我记得当时在庐江的时候,是我们一起看了这个片子的,对,就是找到他妈妈那个,那个小孩子。

 

其实起因就是在于那个小孩子说『我什么都不需要』,但是那个妈妈一样的警官,她听到的是什么?他什么都需要。有时候人相处,贵在交心,这个交心不是别人把心捧出来给你看,你才把你的心捧出来,他不捧,你不就是永远把你那颗火红的心藏起来了吗?

 

这个交心是怎么交?听到他言语背后的心声,你看那个孩子就是『我什么都不想要』,但是呢?他真正的心声是什么?我需要的太多了。对,那这个就是一种交心,那你真正体会到了,很多一些就好就做,所以有时候我们跟人交往别听他的言语,言语有时候他会隐藏嘛,他会为了一些自尊嘛,他会修饰一下,但是人都是需要关爱的嘛,对。

 

但是你们说那怎么都没人听出我的心声,现在人学习,就是很奇怪的事情。不用,我们不要可怜着等着人来安慰,那你就永远像个,可怜可怜我吧,不可怜,你可怜啥呢?『万物皆备于我』,你缺啥?(啥也不缺)。一点都不可怜嘛,那别人可怜,你能不能说你啥也不可怜,他不懂嘛!他没学嘛!对,这个就是我要了解的。

 

我们什么都不缺,缺爱吗?(不缺)。看你们还是缺爱的样子。要缺爱的话,孔老夫子很缺爱,爸爸不疼,环境,老师也不爱,开始老师也不收他,也受别人的排挤,这些都是真实的例子,所以《孔子传》它拍得早,绝大多数都是完全依照事实。

 

还记得仕人去参加那个宴会吗?就给你挡在外面,这都是真实的例子。那你看周游列国,那为国家那么的一份忠心耿耿,结果被人挑拨,这个三日不朝,要走的时候,也不是说愤然而走,就一直在那等,等着,后来发现,那个祭肉还是没有,就不用说知道那个心不容易挽回来,才恋恋不舍的离开自己的家乡。

 

那离开家乡都54岁了,老人家,我看看,53吧?54是吗?(对)。老人家54岁周游列国14年,还是一无所获,到68岁。如果说是缺爱、缺理解、缺认同的话,夫子缺不缺?(缺)。但是他老人家缺不缺?(不缺)。

 

孟子也是单亲家庭,范仲淹先生也是单亲家庭,那您感觉他们的爱深不深、厚不厚?(深)。为什么他们有这么深厚的爱?因为他们本来都具足,那我们具不具备像他们一样的德行和这种爱心?具备嘛,对!

 

所以了解这一些呢,我们就要有信心,当然一些心里的苦啊,心里的一些怨呐,心里的一些可能不被人理解的地方,都还会常常会起来,但是我们的念头不要老往那个方向想,越想你会觉得你越可怜。长得白白净净的可怜啥呀,是吧?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别好的一些长处。

 

『君子能为可贵』,做一个高尚的人。但是是不是世人都会认为你很高尚呢?(不是)。但是你觉得你做了很多高尚的事情,或者有高尚的想法,但是世人却不认为你很高尚,甚至还轻贱你,还侮辱你,诸位学长,怎么办?真正高尚的人应该怎么样?(不把他当回事)。对,人不知而不愠。

 

『君子能为可贵,而不能使人必贵己』,因为这个是我们不能做得了主的,别人抬举你也好啊,欣赏你也好,认同你也好,他认同就认同,不认同你有什么办法,是吧?(是)。一点办法都没有,而你就了解这一点之后,其实蛮开心的。

 

那人苦苦在哪?求人家认同,就是那你看你是喜欢什么,看你是希望什么,那我就要委屈自己做一些你喜欢的、你认同的,然后让你来认同我,那你看这个人就一直陷到这种恶性循环当中。

 

『君子能为可贵,而不能使人必贵己,能为可信』。我们做一个诚信的人,虽然你可以很坦荡地说我不会欺骗人,我诚实守信,请问别人听到你这么讲,你再拍胸脯,thrust me.believe me.别人会怎么说?『能为可信,而不能使人必信己』,这点就是我们要能够了解,因为这个信他很不容易。

 

『能为可用,而不能使人必用己』,你有很高的才华能力,但是时运不济的时候,可能也只能当泥水匠,是吧?(嗯)。甚至只能做饭,是吧,像那个伊尹。还有只能是做奴隶,是吧?对,这个很多这种,甚至还得在那个河边钓鱼,是吧?对,没人认识嘛,没人了解。

 

姜太公是遇到周武王,有这样的一个机缘,包括我们的诸葛孔明先生遇到了刘备,是吧,但是类似这样的贤人,有很高才华、能力的人,没有被遇到的多不多?(多)。历朝历代都非常多,他们会不会抱怨终身、郁闷而死?(不会)。但是我们呢?(会)。

 

『能为可用,而不能使人必用己』,有一些是我能做的,有一些是我不能做的,那我不能做的,我不要把时间花到这里来,那天在做主张。那我们能做主张的是什么?

 

有一次看到曾国藩先生讲到一句话,真是让我们心安了好多。我们能做得了主的只有两件事,哪两件事?『进德』、『修业』,你提高你的德行嘛,请问这个我们做得了主吗?(做得了主)。你提高你的才华和能力嘛!这个做的了主吗?你是等到人认识你再来说我再来好好地学,将来再大展宏图,那你老人家就慢慢等吧!

 

而富贵、穷通这个不是我们做得了主的,进德修业是我们自己能做得了主,所以就比方说我们现在德行浅、能力差,没关系,我们积累。这个积累就好像赚钱一样,今天多赚了一吊钱,你就怎么样?你就多积累了一点嘛!你多种一点,多收了一升谷子,你就多存了一点嘛!对,这个是我们做的。但是存了很多,结果还是没人理你、没人用你,怎么办?(继续存)。对,就是看我们的心态了。

 

『故君子耻不修』,他羞耻的事情是什么呢?是自己没有很好的修身,至于别人看不起他,甚至误会他,他不觉得羞耻,为什么?因为人不可能完全理解我们,但是如果是我们自己没有修养,别人看不起我们,你能不能怪别人侮辱我们?(不能)。

 

一个人被人侮辱,是因为自己先侮辱了自己;一个家被拆散,是自己不爱这个家了,是自己有了隔阂了,所以『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

 

『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见就是对你的看法、对你的见解好像有点不好,这个你不要难过,想一想别人讲得有没有道理,我是不是他所讲的那样的人,如果是的话,那是我的羞耻,那为什么?因为我没做好。

 

那如果不是的话,比如说血口喷人,有没有?(有)。或者还有哪些词?(毁谤)。叫做造谣生事是吧?不是我们的羞耻,谁的羞耻?(他)。他的羞耻嘛,你把它接受过来,你不就自己在那把自己气得半死嘛!你说他怎么可以这样说我,气死我了,是吧!

 

好,『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不羞耻别人不信任我,而是羞耻我有没有做出值得别人信任的事情。那我做出值得别人信任的事情,他不信任我,他是误会,他不了解我,有一天他跟我接触多了,时间久了,日久见人心。

 

有时候我们会不会容易以貌取人,(容易)。比如说有一个人他尖嘴猴腮的是吧,你看起来就觉得很可疑。有没有就我们自己有一个相由心生啊,反正就一大推的理由,或者看到他做的行为有点不太合适的时候,就感觉他不好,他这个行为不好。

 

但是时间久了,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处下来,他如果真是一个很诚信的人,对人很真诚的人,哪怕前面被人误会,但后面他会不会得到别人的一种认同?(会)。对,我们不要就是急于一时去表白,越表白,人家也会,你看,狐狸尾巴露出来了,为什么呢?他这一大推的想法,怎么办呢?我们自己反求,我是不是有哪些做的有不妥的,慢慢一点点地改正。

 

『不耻不见信,耻不能,』君子、大丈夫,不是羞耻别人不用我,你有能力,别人不用你,是他的损失,是他的羞耻,没眼光。但你没本事呢?真给你个机会,哎呀,不行不行,再让我积累两年,是吧,或者再怎样,那谁的羞耻?(自己的)。对。

 

『耻不能,不耻不见用』,现在人是颠倒了,是吧?(是)。所以我们的亏就吃在这个地方,这段教诲跟夫子在《论语》上『不患无位,患所以立』的味道是一样的。你不要担心你有后没有好的发展机会,问题是真的有的时候,能不能把它做好,对。

 

『是以君子,不诱于誉』,不受社会风气的影响,有些人是为了得到一种赞叹和一种赞誉吧,他就会去迎合。有时候一些事情去做,被人误会,说你看在那献殷勤,是吧?(是)。还有什么?你看在那(巴结)。或者是假积极,是吧?(是)。

 

我们曾经讲过这些话没有?(讲过)。那果报都会到你身上,这是第一个,第二个,你这样做的时候,别人会不会这么说你?(会)。他不会当你面讲,但是你看他的那个态度和眼神,是吧?你就知道人家,好,你还做不做?(做)。

 

不容易是吧?(是)。你一想我又图啥呢?我又不图啥,我干嘛被你这样子讲,可能有些事情就不想做了。不想做,其实我们,不是说那我也不要这个福分,是大众或者是需要帮助的人,你没有去做,他们就失去了这些机会了,我们不是为了那些讽刺我们的人去做这些事情的,(是)。

 

我们为了什么?(需要)。比如说在办一个活动,你得张罗,有时候会得罪人,(是)。对,你做不做?为什么做?因为这次活动之后会有几百个人会受益。我们看到他们受益,但是到最后办完活动的时候需不需要上去诉说一下自己的委屈?你们怎么笑了?需不需要?(不需要)。不需要嘛!

 

你在幕后看着他们欢欢喜喜地离开,不是比什么都高兴吗?(对)。还会把别人说,你看看这个在那求名闻利养是吧?在那献殷勤,你还放在心上吗?(不会)。不放在心上了。

 

『不诱于誉,不恐于诽』,别怕嘛,有时候我们有点太怕,学因果是让我们更加坚定,『不恐于诽』。只要我们是『率道而行』,当然你不是一意孤行,所以这个背后呢,『修道之谓教』这个就很重要,我们得不断地修正,不断地改进。

 

『率道而行,端然正己』,有时候不做,还不会发现自己内心的很多的缺陷和性格不足的地方,做了发现之后,我们改进。『不为物所动』,如果用孟老夫子的话来讲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真是大丈夫,真是君子。

 

『不为物所动,夫谓之诚君子』,那能够做到这样,别人不理解,没关系,古圣先贤理解我们,荀子就讲到《诗经》的一段话,《诗》云:『温温恭人,维德之基』,那一个人的德行表现在哪里呢?

 

就是刚刚前面我们所讲到的『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这就是我们的德行,『此之谓也』,大概讲的是这个意思吧,帮助我们来化解内心的矛盾,那做起来就是从我们眼前和当下。

 

有时候我们有一个高远的目标之后,会不会一直把眼光和心思都放到十年之后?(会)。其实十年或者二十年之后。那一天迟早会到来,但是你的目标、你的眼光、你的心思都放在二十年之后我将,或者在三年五年之后,我会有哪些好的发展。固然人都会有这样的一些想法,但是这十年二十年,短的是五年是吧?(嗯)。其实大家有没有个十年二十年的规划呢?(没有)。

 

应不应该有?(应该)。反正到二十年之后你总会要面对那一天嘛!那一天你是面对的时候觉得我不后悔,我没空过,还是说如果人生可以让我再从来一次的话,你说那,对吧?没有任何意义。但是你说那我的目标只放在二十年之后,是不是到那天咱的梦想就成真了呢?那这个美梦也好还是我们的一种好的理想也好,怎么实现的?跟我们现在,right row,是吧?无数个right row这个积累,每一天的积累,一年365天,十年3650天,这三千多天,每一天,你的一言一行,你的努力,都是最后能够慢慢实现这个理想,甚至比这个理想还要来得更好。如果光是在那里做美梦,光是目标放到几年之后,你会发现,到那个时候你还是一无所获。

 

那比如说我们将来要有一些成长和成就,是不是我们仅仅会一些简单的技能就好了呢?当然要具备一些基本的条件是吧?(是)。但是人容不容易把他的注意力就放在了我只要具备了这些,虽然他还不具备的时候,我只要具备这个,我可能或者大部分的一些可能,我就能够达到一种好的结果,有没有可能?(有)。

 

但是是不是仅仅是这个才能够成歌星、成电影演员?(不是)。还要具备哪一些?可能每一个行业吧,都有每个行业的行规了,都有每个行业的游戏规则了,甚至都有每个行业它背后具备太多人所不能够注意和看到的地方,这是我从大概社会上比较能看清楚的地方,您稍微留心一下。

 

那今天我们做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推广,是不是我会讲两门课,将来就可以讲课了呢?(不是)。其实在这个背后,有没有还有好多的东西在支撑着教学?(有)。诸位学长,有哪些东西呢?(德行)。

 

那如果在我们现在当下的一些事情,其实都不是很大、很复杂的事情,还有好多都不知道怎么做,或者是都还做得颠三倒四的话,有没有可能将来真正有这些机缘来的时候,或者你福报现前的时候,到时候还是做不好,那这个时候我们的注意力应该把它放到哪里呢?应不应该就是在眼前当下一些小的事情上?(应该)。

 

怎么样留心我把它,虽然不是很复杂,虽然不是很难,但是如果连这些不是很复杂,不是很难,比较简单的事情都还错误百出,都还不一定做得很好,有几个原因,一个是我们真的不知道怎么做,那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根本不上心?(是)。

 

为什么不上心?因为这个哪是我这种人做的事情,那『我』这种人,应该做什么事情呢?做大事嘛!我们不否认人不能够做大事,但是如果小事不上心,小事都还有好多不能考虑周全的地方,你说咱能做大事吗?(不能)。不能做大事。

 

为什么不能做?或者现在还没有太多复杂的一些人际关系交往,都心里常常在生闷气,会不会呀?(会)。你们就说点老实话嘛,可能会是吧?(是)。好,那真正开始要有一定的发展的时候,那会不会面临更复杂的一些关系出现?(会)。好,诸位学长,那个时候你会不会常常喜笑颜开?会呀?(不会)。

 

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气死我也。好,那不是说这样不好。那这个时候,不是我们将来一定要做很大的事情,如果你心里放着将来我一定要做很大的事情,要有很多的责任来承担,你那个心又是不安定了嘛!但是如果眼前当下不是很难的事情,一点耐心都没有,一点包容的心都没有,一点这个,这种什么心呀?恕道的心都还不足的时候,诸位学长怎么办?

 

我们要做事情,是先从一来就是高标准、复杂的,比如说我们今天学体操是吧,你想成为体操运动员,咱是不是上了单杠之后,就来个后空翻三周半?看过那个《和平战士》吧?好,可不可以呢?(不可以)。因为最终你是要达到那个,我们就一开始就冲这个,我十年就冲这一个动作,(不行)。

 

为什么不行?上去就摔个半死嘛。那这个时候先练什么?(基本功)。哪些基本功?可能做体操的一些基本的一些,就是很单调的,甚至是很痛苦的,就是那个压那个腿嘛,还有就是各种那个柔软性,还有一些基本的动作,都是要千万次的、不断地重复,让你在做的时候、比赛的时候不会出现失误,对。

 

那今天我们在未来、将来要做,因为往后还有几十年的工作和生活嘛,那我们如果没有把心静下来,留心看一看我当下的一些小的事情,不复杂的事情,如果我都还有好多不上心、做不好的时候,那你说到未来,我光有那个理想,那个是不管用的。

 

所以『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这些基础功夫做好了,是不是代表人又会出现一种烦恼,你看我已经花了这么多功夫,用了这么多努力,结果还是没有一个机会去发展,会不会感觉自己亏了?(会)。

 

其实我现在发现重要的不是在那里就是很多事情怎么去把它做好,重要的就是心态了。你心态不端正,你做也有求,你不做将来也后悔,那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做?

 

诸位学长,这个答案应该是你们想一想来回馈给我,因为这个将来大家会不会面对啊?(会)。你说你胸无大志,那你的仁爱心何在呢?你就只顾自己,那学习也没有多大意义嘛!那你说我要去帮助人,结果帮自己都帮不了,几个人相处都处不好,大家知道将来真正要做一些事情的时候,那个人际关系之复杂,总得有时候偶尔看一看嘛。

 

『不观巨海』虽然不一定很多事情是我们完全自己经历,但是你只要留心,在未来要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会不会多少要观察和看一看这些事情的发展?(是)。比如说你要做一个行业的时候,你多多少少对这个行业的一个大概的情况,都要有一个客观的了解,好的方面咱就不讲了,不好你也不会做这个行业了嘛!(是)。

 

那不好的地方,或者是将来要去承担的,或者可能的一些压力,您应不应该要了解一点?(要)。只是凭一股蛮劲儿去做,到最后两种情况。压垮了,还有一种情况呢,就胡做了,对。

 

所以『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现在咱们还没到大海中航行吧?诸位学长,到了吗?(没有)。咱们现在在哪里航行呢?你不要告诉我在游泳池。游泳池你别说,它那个只要高一点,脚差这么点没踩到,都吓死你,有没有?(有)。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经验,我是旱鸭子,我是太有经验了。其实不深,你有时候这样子就能够出来,有没有?

 

但是只要脚没着地,哎呀,那个恐怖啊!就那种恐怖,这还没经过什么风浪,也淹不死你的情况下,我们都乱,就比如说,比如我们在一些事情,你是在单位啊,是在一个环境啊,是在家庭啊,一些事情都还搞得我们心里很烦,都要搞得我们闷闷不乐,都要搞得我们有很多想法。

 

那你说有没有感觉就像在,还没有出去航行,还没有经历惊涛骇浪,大家看过《2012》那个惊涛骇浪没有?(看过)。对,别说经历了,吓都吓死了。『何以知风波之患』。

 

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的师父老人家,多大的惊涛骇浪,如同闲庭信步,好,这都是磨炼出来的,『何以知风波之患』。所以如果我们不把功夫,你细细地、慢慢地,我们的能力差不怕,我们的烦恼重不怕,如果眼前当下你都不用点心去克服,你说这将来不可能有作为的,『何以知风波之患』。

 

『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就是从山上摔下来的那种危险,从一个楼梯上摔下来都摔得鼻青脸肿的是吧,那你想想从山上摔下来是什么概念?上高,有时候就闷着头上是吧?(是)。上去之后不好下有时候,但是摔下来的时候就厉害了,你没那么高摔下来那个只是受点轻伤。

 

『不临深泉,何以知没溺之患』,就有时候我们在平静中,人容易出现一种状态,什么状态呢?安逸、懈怠。你说他安逸、懈怠吧,他还蛮有目标的,他目标一直放在哪里呢?(十年之后)。十年之后是吧,给我一个机会,对。但是这样子慢慢地一种过程中,实际上好多的不足和一些缺陷都在,你不把这些地方好好的弥补和改进的话,那将来都是蛮麻烦的,而且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

 

『不临深泉,何以知没溺之患』,容易被这些物欲啊,其实这都是比喻了,这个『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是比喻惊涛骇浪嘛,对,各种考验。那这种(『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是比喻高了嘛,人上好上,跟你讲下可难下了,对。

 

那这一种呢『不临深泉,何以知没溺之患』就是形容人的一种欲望嘛,你现在小小的欲望都没有什么别的一些特别大的欲望的时候,你不努力地去克服,到将来真正你的一些福报现前的时候,往往都是最危险的时候,最后自己就把自己给埋没掉了。

 

所以要有一种忧患存心,就是我们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那这个生于忧患是不是我们每天在那愁眉苦脸?(不是)。那个的忧郁症,这个忧患是什么?『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泉,何以知没溺之患』,我们不说一定会遇到,谁也不想遇到,但是遇到的可能性大不大?(大)。

 

而且再跟大家讲,只要你现在开始做为大众服务的事情,这些事情都跑不掉的。你不做,你只顾你自己,那个都还有你家里的一些风波,有时候家里那点风波你都有点摆不平了,那你真正为大众做事情的时候,这些事情就跟着就来的时候,怎么办?

 

光在那担心、害怕,我们不是让大家有这样的心,重要的是将来即便到的时候,你还是很自在嘛,对。所以『生于忧患』,现在就是还比较安定,或者还简单,还在刚刚开始的『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时候。

 

有一次我记得也是被老师给敲醒了,因为在一种好像没什么事,简单的时候,好像觉得自己也没什么嘛,也没什么不好的,就是感觉还都行。后来是说没有一种上进的心,没有一种努力去改正过失、不断地提升自己能力的,将来有一种承担的心的背后,都是没有仁爱心,大家能理解吗?(能)。

 

都是一种自私的心,只顾自己的一点点的安乐,不顾大众的死活。那现在大众,在就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弘扬上,有没有感觉像饥渴的,就是大旱之后需要甘露,你现在不管讲什么,只要你办传统文化的课程,好像还没有招不到人的,有没有?(对)。

 

就是从这里就看到大众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渴望,一种久旱逢甘露那种心。但是真正你要开始做的时候,你会发现好多的问题来了。

 

比如说他的一些烦恼跟你讲,本来你没什么烦恼,结果你听他讲完之后,人生苦短呐!你不是听完就完了,你是不是要跟他开导?一次、两次行,三次、五次、十次、八次,你就会发现,你没有真正的一种理智或者是一种智慧的话,你光是开导,你开导错怎么办?你要不要负责任?

 

我记得有一次对我教育蛮大的,也是一次在郑州那个二期纪念的时候的一个论坛,那次好像影响也蛮大的一次论坛。因为做主持,课间的时候就有一个朋友来,因为就时间很短嘛,他就来问点事,就开门见山,就讲到他的一些家庭的一些情况,一个男士,可能年龄跟我差不多。

 

当时说没有两句,那个大男人就哭起来了,就讲他到现在眼前当下很重要、棘手不知道该怎么做的事情,他一种可能对传统文化的信任也是对我们的一种,也不认识,就当时讲的时候,我也被感动,但当时我也害怕,如果讲的不合适的话,会不会把人给害了?(会)。

 

当时真是那次,应该我们也是寻着一种道理跟他在讲几句,应该他听了也蛮释然的一种,但是当时对我的教育就是,我不敢说一定都讲得很好,那万一将来再遇到这种情况,给人讲错了怎么办?

 

那大家今天在这里学习,是不是听仅仅我感兴趣的课程?(不是)。如果是我喜欢、我感兴趣的,那还是为了你自己的好恶在学一点东西,没有把社会大众的苦放在心上。那如果我们今天好多的问题真正学得透彻、深刻了,将来遇到大众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时候,你能够帮他比较正确的解决,好不好?(好)。

 

所以要有一种忧患的心,那这种忧患把它用到哪里呢?不是在那里就是忧虑,在那里牵挂,而是『行远必自迩』,我现在眼前当下,我还有哪些障碍。首先一点,我们现在有障碍吗?(有)。那没障碍智慧早就开了嘛,这个是我们可以肯定的。

 

没障碍的话,您至少现在是阿罗汉了嘛,那阿罗汉还有障碍呢,他分别还在呢,他妄想还在呢。那你阿罗汉再提升,他分别放下,他还有障碍啊,那妄想还没放下嘛。那咱们现在是妄想、分别、执着统统具足,障碍很巨大,那我们不是一下解决所有的障碍,但是现在眼前当下我们有没有障碍?(有)。

 

哪些障碍?你说我也不知道,我只能说你都不知道那谁知道呢?不是不知道,是不想知道,根本不用心在学,或者换句话来讲,根本是来混的。只是听个感兴趣的,就是修修身,对自己一些,就是发现问题咱们才能够去解决问题,发现都没发现,人不知不觉就开始往这个安逸方向走了。

 

那麻烦的是什么呢? 『死于安乐』。对,那这还有一种,就是等于是就自己把自己给埋没掉。但是这个还有一个更深的含义,当我们在平常都常常防患未然,有没有?这个防患,一个是预防,其实最大的预防是不是说,就是采取一些就是消极的防范呢?那个是一种。

 

积极的防范是什么?比如说防火吧,你准备很多很多的就是防止火起来,最根本的防是把那个火种,有没有?(嗯)。就给它消失掉,还需要那么一大堆的,就打个比方吧,一种是消极的防,一种是积极的防,我们是时时防着我们那个火起来,还是让我们那个火根本就不起来?(不起来)。

 

对,那我们常常在这种忧患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我们不断地改进,障碍越来越少,忧患越来越少的时候,大家发现,有一天你会怎么样的死去呢?(安乐)。就是你的忧患越来越少了嘛,这一层含义也蛮重要的。

 

现在人光图往后的一种安乐,但是现在眼前的危机一点都看不到。实际上讲句实话,很多人的危机,算了我又有点激动了,看着有点急,你知道吗,其实危机重重,他自己看不到,迟早将来会碰壁的,但是重要的是自己要能够看到。

 

简单的、小的、眼前的你好解决,将来后面这些呢?对,我们就好克服了,好,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好,谢谢大家!









圣贤教育

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

传统文化育天下


弘扬传统文化,传播中华孝道,

广结天下善缘,助力全球华人!



◎上善若水,与爱同在 




本平台为爱神新月老师搭建

发心弘扬传统文化

遵循古圣先贤的教导

故取名曰"传统文化育天下"


◎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本平台学习传统文化,从而提高家庭、婚姻、做人处事、幸福指数。通过互联网的力量传播,帮助13亿中华儿女学习圣贤教育;感恩您加入传统文化学习平台,从今天开始与平台同学共进步吧!


[  向 左 滑 动 等 惊 喜  ]


尊敬的仁者:

关注公众号可以学习传统文化,学好弟子规做好中国人,把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发扬光大!践行孝道,帮助您家庭幸福,夫妻甜甜蜜蜜,孩子健康成长。您若想了解网站上更多课程节目,敬请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观看全集《圣贤教育改变命运》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