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涛老师:《中庸》 第19集

六和师资学习班 传统文化育天下 2021-10-17


第十九集


课程视频



(马老师讲于第五期六和师资学习班





课程内容

那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再跟大家补充一点,那人才是怎么被培养起来的?是不是被别人培养起来的?真正的人才是自己要把自己培养出来。因为人才也分很多等,有一些是被动的,你培养他大概能达到一个程度,但是达到这个程度,再也上不去了。因为他产生一种依赖,甚至是等着在那里被培养。

 

除非一些特殊的技能,这个有一些可以慢慢,很多都是你自己要用心,有时候原理原则讲了,你自己下面有没有去多锻炼。就跟我们拿弹琴来讲,是吧?你说老师都来教,全心全意地教你,是不是所有的人将来都成为演奏家呢?(不是)。那怎么成为演奏家呢?(多练)。有些人练二个小时,有些人练十个小时,那练十个小时能成为,就是我们除开德行来讲,就是从技艺来讲,他成为一个演秦人才的可能性就大很多。

 

其实没有什么天才,只是有的时候你可能学东西快一点,但是真正的人才或者高端的有杰出的,都是背后有很勤苦的一种锻炼在其中。所以很多人觉得我要被培养成人才嘛,是吧?指望单位,指望学校,指望这个,那你就慢慢指望吧。

 

为什么指望不上呢?他不具备成为人才的基本条件,什么基本条件?他有一个刻苦、勤学、受教的态度。很被动的只能是初级,或者是普通普通的层面上。所以讲到培养人才这方面跟大家再作个补充。好,我们再来看下面一段。大家把第25段来读一下。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好,五达道,或达道五,那就是我们熟悉的五伦。这五种伦常不是谁规定的,应该都属于天伦,自然的一种人际关系。那为了把这五种自然的关系处好,顺应这种规律和法则,我们不违越的去做人做事,就称之为德。所以道德这两个字把整个宇宙万物的运转变化都包含在其中。那这五伦关系当中呢,君臣,前面我们和大家也讨论过,君臣关系是不是偶然的?(不是)。不是偶然的。

 

你成为他的下属,你成为他的领导,都有很深的因缘,没有因缘对面都不相识。比如说你坐高铁,会不会坐你旁边的人你跟他缘份很深呢?过了也就过了嘛,就在那个很短的时间,也就大家萍水相逢。但是有没有有些人交了好朋友了?(有)。有是吧。就代表在这个缘份当中少,就是代表你们以前的缘分很深。

 

那夫妻呢?是不是也是挑来的?(不是)。也是挑来的,就是你的一种德行、一种福份感召来的,你的福很薄,你能不能取一个很有福报的太太?(不能)。你受不了,你取不到。很多的一些障碍,你看上人家,人家也看上你,但是你福份不够,很多不是先生有福报,你发现很多人事业很成功,但是他太太不在的时候,很快就衰了。

 

对,他的太太很有德行,很有福报。在这个理论上,夫妻的福份是相近的。曾经在安士全书有一个例子,夫妻二个人都修道、都修行,很精进。后来女子就先往生,往生之后呢,因为行十善,生到天上。知道前世的因缘就常常回来鼓励先生,好好修哇,努力修哇,如果是我们会不会加倍努力?(会)。因为看到效果,而且有那份情义在,希望将来还能够再做夫妻。

 

结果这个男子太勇猛精进了,结果那个福份修得就是,因为要努力怕不够,就很努力修。修到最后,有一天他的妻子来讲到,夫君呀,我配不上你了,就是你会在更高的了。就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夫妻的福份大体相近。那女子要找到一个如意郎君,请问天天睡懒觉,对不起我又骂人了,好吃懒做,还有干什么?耍小性子,不说了。

 

请问能不能找到如意郎君?(不能)。是不是学了传统文化,知道胎教了,知道一些五伦五常,就能找到如意郎君?(不是)。不见得,你的福很薄,穷命,将来只能找一个穷小子,也不是坏事儿了,这个时候两个人痛定思痛。两个人好好的一起努力修,就在这一生都能够修成好的福份,好的家庭。

 

但是如果我们寄希望将来找一个又有德行的、又孝顺的、学问又好的,再有钱的,好事儿全让你占了,这没学标准还普通,学完以后这眼睛都长到头顶上去了。

 

甚至还出现一种情况,没学传统文化的时候谈对象,学完之后就跟人掰了。为什么掰了?配不上我了,不道义,缺德。大家了解吗?这个不好,除非是慢慢的,大家好像不行,这个是一种情况,这个就是一种明显的就是喜新厌旧,不好。你说那最后二个人没有这个缘份,你硬扯也不行也不幸福嘛。

 

但是你一定要把关系理清楚,你今天跟他还没有完全的讲清楚,没有断之前,能不能动一个念头我想找别人,为什么不能动?这个不仁义嘛。虽然不关他的的事,以后你也不跟他在一起,但是这一点来讲是非常不仁义的一件事情。或者这边还没断,那边先谈,脚踩两条船。有的人脚踩三条船,我常常告诉他你一定会掉到水里去,这个都是不道义的事情。

 

所以这个夫妻之间要有一种互相的尊重,你不要嫌弃别人,你不要觉得人家这个不会那个不会。那既然是夫妻,这个也是属于天伦,上天注定的。那有了这个缘份好好的珍惜,怎么珍惜呢?就是尊重对方。你看田秀英大姐,给我们做一个好榜样,她后来能够逆势而上,为什么?因为她夫妻关系好,她先生一般人都窝囊到好像不行,都想要自杀了嘛,她气到就是,但是她还是爱她的先生,鼓励他。

 

所有全村人都瞧不起他,借钱别说借钱看到他就躲,就到这种程度的时候。她跟他的先生讲,千人嫌,万人嫌,一个人不嫌就值钱。就是她爱的先生,她尊敬她的先生,你想这个家庭这种美满 ,让整个家庭就从低谷当中,就从逆势当中就起来了。

 

所以人懂得这一点,懂得这个天伦的话,各尽职责,各尽本份。包括兄弟、包括朋友之间那都是很深的缘份在其中。那怎么样能够把他做好,那就要有智慧,就要有仁爱心、就是我们讲忠恕之心,还要有一鼓勇气。对,所以智、仁、勇三达德。知者不惑,很多事情你不迷惑,人不迷惑做很多事情就会少犯很多错误,错了也不会在那懊恼。

 

现代人做事情很有意思,做完之后对也不知道对在哪,错也不知道错在哪?这个日子好不好过?(不好过)。原因在哪?没智慧,所以很多事情不能不做,究竟对还是错也搞不清楚,所以很苦恼。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在佛家来讲叫大无畏,一股坚强,一股勇气。

 

前面也谈到这个勇,不是那种『衽金革,死而不厌』,也不是那种暴虎冯河的勇。什么叫暴虎冯河呢?就是形容像子路这样的人,你说赤着手打老虎勇不勇敢?(勇敢)。被吃了呢?活该,这种就是匹夫之勇,暴虎就是赤手空拳去跟老虎去打。连武松都得喝了不知道十八碗是吧?要清醒他也可能就,冯河就是冯,是吧?这个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过那个河有船嘛,有桥嘛,他就凭着自己水性好,就走过去或者游过去。

 

大家发现被淹死的都是哪些人?(会游泳的人)。像我们这种旱鸭子见到水就怕,就不敢,或者偶而去海边游玩的时候我都不用那个救生圈,我都用轮胎。我觉得救生圈不行,换轮胎,那个贵嘛,但是大嘛,但是很不方便。其实那个很不方便,实际上你在水里完全不能自主,就完全随着你根本动不了,就完全随着那个,但是保险。也不敢往那个,只要脚踩不到那个地我就不往过走了。

 

那你会水的呢?艺高人胆大,但是出现危险的可能性比较大,艺高人胆大,但是不做无畏的冒险,这个就是我们讲大无畏。不是那种现在人叫二杆子精神,不可以。我们学传统文化绝对不能走到这种匹夫之勇,这种逞强斗狠。

 

好。『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最后把它做好呢。做的方式、途径不一样,但是达到的效果都是一种美满,都是一种幸福。那有些人在知道和在做的过程中呢,他的缘份也不一样,有些人就天生就知道达德、达道,那这个是很好的缘份。那有些人是学习之后才知道,那有些人是碰了墙了,摔了跤了这才知道墙很硬。

 

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就知道回头或者是找出路了。那所以每个人学习和接受的缘份都不相同,但最后都知道了,就万法归一了。大家是生而知之,学而知之,还是困而知之?(困而知之)。我以前有时读到这个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我就是那个碰到墙以后才知道墙很硬。有时候你真的让他碰一碰,不是说我们喜欢看他碰,但是你光跟他讲,他一点都听不进去,对。

 

那遇到困境了有些人还是不知回头,就是代表缘份还没到。有些人稍微碰一碰就知道苦了,有些人到什么时候还不知道?(死了)。这么厉害。有句老话叫不见棺材不落泪,现在是见了棺材有时候一意孤行,这个就还是缘份不成熟。所以接触圣贤教诲的因缘都有不一样,但是去做,做到最后达到一种好的效果,也不一样。

 

有些人一旦知道,一旦学习他就安下心了,就能够理解,能够接受,而且循序渐进的就开始去做。那有一些人是要有一些利益,比如说教育孩子算不算一种利益?(算)。你说光让他学,不教孩子,可能学着学着也就无所谓了,是吧?那有没有有人想要升官发财来学的?(有)。好不好呢?好,比不学好,学的过程中,他了解原来升官发财的真正之道在哪里?『财恒足矣』,是吧?『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包括《了凡四训》学习之后,了凡先生最后也是返朴归真了。大家知道了凡先生老人家最后他归到哪里去了吗?西方极乐世界。但是在前面他有没有发愿想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没有)。没有这个想法,他想要做什么? 升官发财,有孩子,但是到最后呢,觉悟了之后,他慢慢慢慢,可能到六十九岁,那个境界应该已经不低了。

 

后来老人家可能到七十三、还是七十四就往生了,这个在《净土圣贤录》都有老人家的名字。你就了解,到最后慢慢的就觉悟,那有没有人一开始就觉悟的?有。是吧?对,大家属于哪一种呢?现在还没看清楚,有些人是被利益驱使,有些人是迫于无奈,反正也不能回家,不如就学吧?或者有些在单位,真的一些员工要感恩老板,虽然有些强迫你,但那个强迫、勉强的背后是一种对你的爱护,有些员工到后来醒悟,感恩老板。

 

有些员工到离开这个企业,他都恨这个团体,这个都不懂事。所以在学的过程中每个人根性不一样,但最后成功叫殊途同归。佛陀当年讲经就举到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比如说骑马,这马都能跑得很快。但是有驯服的,有良马,还有劣马,还有鲁马,就是笨的,就是根性差的。

 

所以第一等根性的马呢,它是骑上去之后它有时候不跑,不跑主人就拿起马鞭子,一扬,这个马很机灵。它呢眼睛看到影子,这个马鞭子举起来的时候不用等到落到它身上,就嗒嗒嗒的就开始跑了,这种根性就很利。第二等根性呢,看见如同没看见,要感觉有点痛了这才开始跑。

 

第三种呢打没有用,皮糙肉厚的,其实真打两下不疼的,就是它呢就还是懒懒的,跑一跑不太听话,这个时候就是有马刺,不是真的伤到它,就是有些靴子嘛,它有些那个马刺,尖一点就踢它两脚,那个尖锐的金属扎得就痛啊,它呢就知道痛呀就嗒嗒嗒嗒就跑了。那还有一种呢,你打它不行,你踢它也不行,它就不跑,就是倔啊就那个倔啊,它就不跑。还有一种,你一打它一踢它,它就倒在地上,整个就瘫在那儿了。所以这个佛经上讲到这五类马。

 

诸位学长,咱们属于哪一类?希望从第三类是吧,升到第二类,最好是第一类。有时候也会疏忽,也会走神,也会淘气嘛,但是稍微别人一提醒一暗示,马上就提起我的责任,我的使命是什么?当然人都是从慢慢的根性钝,慢慢的、一点点的就提升到根性比较利。

 

不管是利、不管是钝,不管有人用三年,不管有人用五年,还是用三十年,最后达到一种贤人和圣人的境界的时候,还分得出来吗?(分不出来)。就像这个河流一样,你现在看大海里面的水,您能分得出来哪个水是昨天进来的?哪个水是三年前进来的?哪个水是五千年前进来的?哪个水是现在流进去的?但是在没流进去以前,有五千年前,二千年前的,昨天的和今天的,有没有?(有)。

 

但是一旦流入大海,这大海形容我们的性德,回归之后就是完全一样了。这个完全一样是什么概念?就是没有时空的概念了,就是没有远近,远近就是空间;没有先后,先后就是时间,一旦流进去就融成一体。现在我们还有分别、还有先后、还有这个境界的差别,但是我们努力有没有?不跟别人去比嘛,你跟别人比,你们以前修行的缘份都不一样嘛。

 

你在那淘气玩了好几辈子的时候,人家已经勤苦的修行了好几辈子,有没有?所以人家这一生修行的根性就很利,领悟就会很快;不能看当下我这两年我学得怎样,或者是我花多少时间,光这样看不行。对,这是我们了解,不然的话就产生无谓的烦恼和障碍。

 

我们再来看第26段。大家来读一下。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怎么样达到有智慧?那夫子告诉我们『好学近乎知』,就是会越来越接近,那我们会问夫子怎么成为圣人?(学)。为什么他会这么肯定的讲好学近乎知呢?因为是他老人家走过来的。

 

『十室之邑』,十室呢就是一个家或一个家族,人数不是太多的一个小乡村。必有就是可以说肯定,不是说也许、可能、大概,必有什么呢?忠信。形容一个人的资质,一个人的品行,一个人的德行。其实这一句经文对我们的教育来说非常重要,有好德行、善良的人多不多?(多)。虽然相对整个来讲,还是少嘛,但是哪怕『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丘就是夫子的自称。就是我们尊重夫子呢,『称尊长,勿呼名』,我们不称丘(qiu),我们称丘(mou),这个大家就了解。诸位学长,大家看到这一句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吗?就是不是很大的一个环境,都会有一些有德行、善根深厚;或者有一些好的资质的人,甚至能够跟夫子都不相上下;甚至可能还要好过的,条件要比夫子的家庭、很多学习的环境要很多。

 

 那我们会看成为圣人的多不多?(不多)。相对来说就比这个(十室之邑)要少很多,就是很多人具备成为圣人的条件了,但为什么夫子会成为万世师表?为什么会成为圣贤人?后面这句话就把答案给我们揭了出来,『不如丘之好学也』。他们在很多方面都做得很好,但是就是有一点还不足,不是说他们不学,而是还没有达到像夫子那样子『发奋忘食,乐以忘忧』的一种学习精神和态度,所以从这里我们能够去感受。

 

诸位学长,咱们有没有像忠信如夫子一样的根性?(没有)。差点晕倒,你们好歹也算是你们家乡的小善人,不然的话你看你云南来几位嘛?是吧?实际上在我们的家乡或者在团体,大家的这种发心,您宁肯填这个表,我想接到或者偶尔碰到我们书院的这个招生通告的人应该也不少嘛,为什么您要发心来学四个月?有忠信的。种种原因,有些是解决心里的矛盾;对不起,有些人是希望能够去做一些弘扬和推广;有些人是希望能够对孩子教育嘛,看能做一些帮助。

 

还有一些人呢?其实我们细心问所有的人,看大的会有几个方向,但实际上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一种不同的一种出发点或发心,实际上是很可贵的。在这个社会这个物欲横流、诱惑这么大的一个环境,还肯有这样一份发心,实际在现在这个社会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了,对,这个不是恭维大家。

 

我们应该有一份好的基础,或者是有一种好的善根。诸位学长,具不具备成为圣贤的条件了?(具备)。比很多人都具备了。但是怎么样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圣贤呢?(好学)。好学这两个字。夫子一生好学,从论语当中大家看到,从第一句然后在很多方面都讲到夫子好学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说得不多,其中有一句,我还记得很清楚。

 

就有一个叶公问子路,那您的老师夫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这学生有点不知道怎么回答,或者不敢说,或者没有回答。那夫子知道这个事情之后就跟他说,以后你可以讲『发奋忘食,乐以忘忧』。好像这几天抄覆讲稿,有那么点味道了,有没有?(有)。睡觉,少睡一点;吃饭,有时候过了时间或者抄得也不饿了,或者一吃完饭赶紧回来就抄。所以这种精神我们多多少少都可能能体会到。

 

更重要是在背后一种动力,是不是一种悲苦?(不是)。悲苦这个日子不好过,是有一种源源不断的内动力,这个源源不断内动力是什么?乐以忘忧,就是一种喜悦、欢喜流露出来,大家多多少少应该体会到。这个还都是一点小甜头,往后的什么大甜头在后面,到时候真的是不吃饭饿一顿也没什么关系,但是一天不让你看书简直就是受罪。

 

真的是这样,这个是慢慢,有的很快就达到,有的是慢慢培养出来。为什么?因为他讲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如果我们今天拿的是武打小说,以前我也受很大毒害,就是那个《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这拿到之后废寝忘食,但是那个学完之后呢有后遗症,天天就是胡思乱想。但是传统文化、圣贤教诲他没有后遗症,都是很理性的东西,你会不会常常就痛苦流涕?(不会)。

 

很少,偶而那个是善根发现,但大多数时候都是很平静的。对,所以我们了解这个发愤发食,发愤忘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那一直能够保持持续呢,夫子讲乐以忘忧,甚至忘到什么程度呢?人有的时候最忧虑,当然忧虑的事情很多,我们不管别人,您最忧虑你自己有一个事情,什么事情呢?怕不怕变老?(怕)。岁月是把杀猪刀。

 

真有时候我们以前看欣赏的明星嘛,现在看都还好,但是一对比,真是明显的感觉。像刘德华、像很多张学友,以前都是歌神,我们很崇拜的一种偶像。你现在把他们照片,有人专门做这个事儿,也是无聊还是有聊,反正一对比,就感觉岁月无情啊。你不能不服老,现在我们可能还感觉不到,到你六十岁,七十岁的时候,会不会有一种老了。

 

还有几年呢?怎么办呢?这念佛还没成片呢?『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忧虑得很多,甚至连老都觉得忘了,就是那种忘记时间,忘记很多很多,很专注。老之将至,如果没有莫大的快乐,怎么会去做这样的事情。那怎么样达到呢?『不如丘之好学也』。

 

所以我们今天要成圣成贤,除了您要具备这个条件,不具备要赶紧具备,是吧?但是具备了是不是就能够成圣贤了呢?(不是)。不是了,还有一个必要条件,好学。这个好学就完全是要靠自己努力了,师父领进门,学习、修行要靠个人。别人能给你把饭煮好,有的是要你自己煮,有的是给你煮好,山珍海味或者适合你的营养往那儿一摆。

 

然后你在那儿说,这个饭是小米可有营养了,这个是菠菜拥有60种铵基酸还是什么,我也不懂,就很多的这些营养。这个是土豆,这个是很有营养,但是你讲了半天都是介绍别人吃,但是自己呢不吃,结果还是不得利益。那这个吃的过程,人家给你准备好了,你得有一个吸收消化的过程。这个就是谁你都靠不上,能靠上那古圣先贤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早就帮我们了。

 

就是在这一点上,他一点都帮不上忙,学习是谁的事情?(自己的事情)。所以我了解这一点之后呢,学习你们想学就学,不是说你们,怎么讲呢,你们要能体会我的心;不是不想帮,帮不了。你想不想学?开始给你一个引导嘛,但是你学得进去你就学,学不进去别勉强。那你说现在学不进去,那我后面我是不是要可以去培养努力一下,慢慢地把不大看得进去,或者开始看半个小时,现在能看十个小时。

 

有一个人就蛮佩服他的,很有一股憨劲儿,他突然有一次在电视中看到师父老人家讲经,就一下子不知道为什么就善根触动,悲从中来,就哇一下就哭起来了,把家人吓一跳。如果早在二三十年前我听到的话,我人生不会走这么多弯路,就那种遗憾,那种后悔。然后看到发老师那个讲经,有这样的老师该有多好呀,一种遗憾,那还好遇到了。

 

他就听,但是听的过程中,他的根太劣了,习气太重了,用他的话来讲十分钟肯定睡,就是一听他也知道这个是好,但是一听他就好,十分钟就睡。有一个机缘就遇到了师父,就遇到了师父老人家,那也是个大企业家,他遇到师父就问:师父我怎么弄啊?我很想学,但是我一听就睡觉,师父说你睡多久哇?十分钟就开始睡。师父说继续听,继续睡。

 

然后慢慢地就是鼓励他,那你听得多一点,睡得少一点,几个月之后,听半个小时,睡半个小时;后来慢慢就开始听出味道来了。开始听有时候味道没出来,就是很枯燥,很生涩,甚至是很没有兴趣。这么跟大家讲,师父的讲经是无量无穷无边的乐趣和义趣在其中。

 

当时还没达到这种程度,再怎么讲他还是要瞌睡的嘛,就慢慢的从听十分钟,睡五十分钟;慢慢的到听半个小时睡半个小时;慢慢的到听五十分钟睡十分钟;精神怎么样?可嘉。那这一种是不是好学的精神?(是)。是的,那我们不能是开始学习劲头很足,慢慢就开始衰,开始是我劲头很足,我学二三天,劲头很足,后面呢少一点再少一点。

 

跟大家讲这是衰相,什么是兴旺之相呢?开始少慢慢增加,慢慢地越来兴趣越浓,这个就是一种兴旺之相。讲到这个好学里面的这个内容很多,其实很多时候也是想给大家分享『好学近乎知』,成圣成贤这是必经之路。你有再好的条件,再好的资质,你这里(好学)跟不上的时候,充其量是个善人、或者是个君子;但是要成为贤人,成为圣人还是不太可能。

 

那你说有些人他也不学习,他也能成为圣贤人,那种人是属于哪种根性的人呢?实际上是下下根性,根性钝到很老实,老实到极处,告诉你什么你就做什么。诸位学长,咱是不是那样的人?(不是)。如果你肯定不是这样的人,只能走一条路,好学。或者从好学提升到上上根性,或者我们不是说往下走,你具备下下根性人具备的老实、听话和真干 。

 

我们既不老实,也不听话,有时也偷工减料,这个就了解,这个是很重要。不然我们会误以为我们是这种根性的人,愚不好学,古人讲叫『愚不可及』,了解吧。愚是不好学的,『不如丘之好学矣』。

 

那讲到好学,我以前是专门用一堂来谈这个问题,今天呢跟大家就把它总结一下。我们用好学的一个好榜样,古圣先贤颜回来作为我们的学习榜样。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就这一点很重要在哪?不是让我们弄个小篓子,弄个小瓢去吃饭,不是在那儿。重要的是我们把一些特质的追求和享受,能够放淡一点。

 

但是现在这个社会一些物品也是很方便也是很便宜的嘛,就是我们只要有一些基本的物品的保障。哪怕品质好一点,好一点有什么作用呢?你可以用十年,你不用再操心我一会又要去买一个,一会再要去弄一个,就不把心思花在那里。就是在物质的一种享受和追求当中,知足或者是不放太多的心在其中的时候,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功夫,什么功夫?(格物)。

 

格物,而且这个心态呢也比较正,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那夫子赞叹颜回好学,就讲到不迁怒,因为不受物欲的影响,他心就清净很多。再接下来呢不受自己坏习气或者是坏脾气的影响,这个迁怒有两层含意,一个在别的地方受了委屈,结果那股气就撒到谁的身上?(家人的身上)。比如说这个先生在外面受了气了是吧,回来就撒在小孩的身上,是吧?那也有的中层领层受了上面的气了,回来就很不痛快,那个气就撒在别人身上。

 

那在老师那受了气了撒在同寝室室友身上,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验?(有)。还有一种有一些不高兴,这个有时候情绪会起来,还没到完全断的层面,是伏,有时候还没伏住。刚刚起来的时候,那会不让它念念相续,马上就把它就给斩断,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为什么能做到这样一种好的效果呢?这个是我们可以做到可以模仿的。

 

一下子说不起心不动念做得到吗?不分别做得到吗?(做不到)。那不执着,淡一点,这个是我们可以做得到的。那怎么样才能达到这一样一种好的效果呢?颜回的好学表现在不二过,也有错误,但这个错误只有一次,那这种真正的是在消业障。我们常常讲业障深重,是吧?怎么消?不二过,错误只有一次。

 

那你说我又在犯,它的更深的含意就是后不再造,你这个业障就消掉了。都明白这个道理,也都想做到,但是老是做不到。诸位学长,为什么?因为我们缺好学,好学的效果在这里,就是我们向往圣贤人这样好的品行,那你要了解他是怎么做到的?好学,好学的效果就在这里表现出来,慢慢的一种所知障、烦恼障就把它给放下,那我们的境界就会不断地提升起来。

 

对,那学习过程中,前面给大家讲到了教学为先,是吧?(嗯)。学不厌,其实夫子也是这样来评价自己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诲我们可以用教不倦,这样子相辅相成。这个教里面的意思也很深刻,是不是仅仅是课堂上的一种教呢?(不是)。还有一种什么样的含意呢?就是你所学的你一点一滴的来落实,你不疲不厌不倦,它这个相辅相成。

 

看一下,曾经给大家一个参考的资料,回头我们也会拷给大家。回头您也作个学习参考来理解好学近乎知。就是《荀子》的『劝学篇』。非常的好,《荀子》,就是劝学篇,其中有好多的名句就是从那里传下来的。比方说『青出于蓝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包括打过几个比喻,跟夫子也有同样的一种体验,就是『吾尝终日而思』就是想了一天一夜。他们思考就不是普通人胡思乱想,他们就想的问题就非常的深刻了。

 

人的时间精力很有限,你做了这个事情就做不了别的事情,你享受了你就不能够去付出、去学习。那想了一天一夜之后,想来想去很多事情都没有很大的意义,那什么事情最有意义呢?不如学也。这个学什么这个就不用再解释了吧?不是去学那个打游戏,是吧?而是学什么?(圣贤教育)。有时间我们再来讲《群书治要》,不然圣贤教育也很泛泛嘛,两本书推荐给大家《群书治要》、《国学治要》。这个都是进入《四库全书》的一把钥匙、纲领。『不如须臾之所学矣』。

 

那比喻『吾尝跂而望矣』,跂是踮脚,这样看,就现在我看外面是一个范围 。但是我这样看,是不是高一点,但是你再怎么踮它都还是有限,怎么办呢?『登高而望』,有没有看得更远一点?(有)。那我们再登到山上呢?更远。就更远,这个学习的效果就从这里,你凭你自己那点儿经验,你积累那点经验大概就是蹦一下的水平。有时候还是错的,别人的经验,君子的经验,贤人的经验,圣人的经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对,好像你还是这样的一种情况,但是你的见识,你的眼光不一样了。现在见识还很短是吧?没关系,这样不断增加我们的一种见识。那『登高而招』,到了高处的时候这个招手,不是我们的手臂加长了,但是更远处的人能不能看到?(能)。但是如果我们在低的地方你再怎么摇,很有限,不是你的手臂加长了;而是你的见识不一样了,所以别人看到的或者影响的这个就不一样了。

 

还有『顺风而呼』,你顺着这个势、顺着这个风说个话,或者我们打羽毛球就有经验,是吧?你正好在上风,啪!后面就追,后面那个人再怎么用力还是打不过来;是不是你突然力气增加了呢?(不是)。是什么?顺着这个风,你懂得顺势,这个都是要从学习当中你能看得出来。

 

包括能够坐马车的人并不是说他走得很快,而是他擅于用这些工具,可以达到千里之外。或者是过河,不是说他会游泳,而是他有这个船。那这个学习好像登高、就好像顺势、就好像坐车、就好像坐船,就是飞船,都是借助这样的一些『善假于物也』。原文是『君子生非异也』,就是刚刚讲到这些呢,不是说他有什么与众不同的。

 

其实夫子从这里看,是不是也是刚刚讲到的忠信不如丘者焉,是不是夫子天生就与众不同呢?(不是)。给我们做个榜样,就是非与众不同。『君子非生异也,善假于物也』。这是善学,会学,而且会用,这个是其中一段。

 

包括『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这种环境。那在学习过程中呢,要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那这里锲而不舍也是这里出来的。你看就是骐骥,骐骥就是千里马,它的腿力很强,这一弹能不能弹好几米远?那个差一点的马,腿力弱一点可能还不到一半,甚至三分之一。但是没关系,我比它多走几步,也能达到像它一步能跳十丈远这样的一个效果。

 

关键在哪?锲而舍之,如果做什么事都半途而废,你的根性很好,你的条件很好,做一做就放弃。『朽木不折』,这个用雕锲的一个比喻,都折不断。但是如果我们是锲而不舍呢,金石可镂,就是金石为开。也是有这个含意在其中,镂就是可以雕琢成非常好的图案,成为一种好的器皿、器具。

 

好,所以最后有一段话也很好。那在学习过程中,『君子之学也』,我们看看古圣先贤他们的一些学习的宝贵经验。通过一些学习的方式,是读是听讲,入乎耳,进来之后它是一种思考一种明辨。放在心上,着乎心,有心学,有心去模仿,那有了这样一种思想的改变。就会影响到他的行为,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就是气质在改变。外面的礼节行为在改变,那这个就是学习有一个好的效果。

 

那『小人之学也』,他也学习很用功,他也在听课,他也在读书,那他也是入乎耳,但是他没有入心,他入哪里去了?出乎口。他蛮有意思的,因为理解好像听懂不难,实际上重要的是这个所听懂的要变成什么?你自己的行为。不然只是大脑懂,行为该是啥还是啥。有用吗?(没用)。没有用,这就变成小人之学。

 

『入乎耳,出乎口』。讲得也都没有错,不是说他讲错了,讲得也没有错,但实际上里面的意思他根本不可能懂。『口耳之间』,用一个比喻吧,就是多长呢,四寸,就是很短,『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以前的尺短,你别以为古人都二米多,就是尺短;所以七尺男儿不是现在的尺,现在的七尺男儿二米多。『则四寸耳,曷足以美』。

 

这个是用一个反问句,代表你这个没有真实的意义,曷足以美。不然学习就变成一种道听途说,本来好的机缘,也知道学习重要,但是都是没有内化。所以『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荀子》也这么讲,应该也是代代相传下来的宝贵教诲,这个为己就是改变自己的思想、行为。那『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就是文质彬彬,这种效果就出来了。

 

大家还记得《大学当中讲到的那位君子吧?『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就是不会忘记,所以以美其身。那小人之学呢,他为了什么?以为禽犊,禽犊你们总知道嘛?(知道)。那个鸡啊,小牛啊,就会把很好很好治国平天下的治国方略,只是混口饭吃了; 或者过个好像好一点的日子了,用这个学问换钱啦!丢人啦!好,我们就先学到这里,谢谢大家!








圣贤教育

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

传统文化育天下


弘扬传统文化,传播中华孝道,

广结天下善缘,助力全球华人!



◎上善若水,与爱同在 




本平台为爱神新月老师搭建

发心弘扬传统文化

遵循古圣先贤的教导

故取名曰"传统文化育天下"


◎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本平台学习传统文化,从而提高家庭、婚姻、做人处事、幸福指数。通过互联网的力量传播,帮助13亿中华儿女学习圣贤教育;感恩您加入传统文化学习平台,从今天开始与平台同学共进步吧!


[  向 左 滑 动 等 惊 喜  ]


尊敬的仁者:

关注公众号可以学习传统文化,学好弟子规做好中国人,把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发扬光大!践行孝道,帮助您家庭幸福,夫妻甜甜蜜蜜,孩子健康成长。您若想了解网站上更多课程节目,敬请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观看全集《圣贤教育改变命运》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