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弟子规》第5集



《弟子规》

第5集

尊敬的各位老师、尊敬的各位同学们,大家好。请掀开《圣学根之根》第一册,第十八页,从第一行开始看起。

【晨则省。昏则定。】

这句课文是教导我们,每天早晨起床之后,首先要探望自己的父母,并且能够向父母请安、问候,了解一下昨天晚上父母亲睡得怎么样;傍晚回家之后,我们要把今天在生活当中所发生的事情、所学习的功课,或者在工作之后每天生活的状况、工作的状况,要向父母报告,让父母能够放心。这是善体亲心的表现,因为我们知道,父母亲时时都在挂念自己的子女,子女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每天生活的状况,工作、学习的状况,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他也很希望有所了解。为人子女,我们能够善体亲心,知道父母牵挂的是什么、关心的是什么,自自然然就能够尽到为人子应尽的孝道。

在前面跟大家分享过,在周朝的时候,周文王就是一位大孝子。周朝能够延续八百年这样的长久,就跟这些开国的君王,诸侯跟君王他们以孝、以德来治国、来治天下是分不开的。周文王姬昌,当他还在做世子的时候,每天都要去朝见自己的父亲王季,会去问候三次。每天早晨在鸡叫的时候,天亮了,他穿好礼服,穿戴得整整齐齐的,来到自己父亲的寝门外,向父亲问候、问安。在宫廷当中负责照顾的小官,如果跟他报告说,文王的父亲晚上睡得很好,精神非常好,文王听了脸上就露出非常欢喜的表情、神情。到了中午的时候,文王再去问安,依然按照早晨的方法来了解父亲上午的身体情况,精神、饮食各方面的情况。到了晚上,文王再次来到父亲这里,也是这样子来问候。有的时候他的父亲王季身体稍稍感到有点不太舒服,因为人到老年,身体会有种种的状况,这是常出现的。看到父亲的身体不舒服,文王的脸上就充满了忧愁的神情,甚至连走路都走不稳。一直等到他的父亲王季完全饮食恢复了正常,身体也渐渐康复了之后,文王才恢复到平日非常正常的状况,行住坐卧都比较正常了。

每次在父亲吃饭的时候,宫中有人负责把饭菜端进去,文王一定要亲自来检查饭菜会不会太冷了、会不会太热了,还有饭菜的菜色是不是符合父亲的口味,做为儿子他要亲自去检查。等到父亲把饭吃完了之后,饭菜端了下来,周文王他会去问左右的人,父亲吃饭吃得多不多?胃口怎么样?哪些菜吃得多、哪些菜吃得少,他都要详细的了解。并且对管理父亲饮食饭菜的人说:“不要把原有的饭菜再端上去。”换句话说,父亲不要让他再吃隔夜的、第二餐的饮食。我们知道,有的时候饭菜如果放的时间久了,或者隔夜了,上面会有很多的细菌在里面;人年纪大的时候,身体的调养照顾是非常重要的。文王一定会交代,饭菜如果是隔顿的、隔夜的,就不要再给他的父亲送上去了。负责饮食的小官就非常清楚的了解文王对他的要求,文王看了很放心,他才会离开。

周朝在中国的历史上,它是治理得很好的朝代,它享国之长后来历朝历代都没有办法跟它相比。它能够代代相传而传之久远,都是文王这种孝亲之德的启发。为什么?当他能够用至诚的孝心去敬爱自己的父母的时候,当他在治理天下、管理百姓的时候,他也一定能够用一种仁爱存心、一种仁德与仁政来施与天下的百姓。周文王他所做的、他所行的,也就是《弟子规》所说的“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就是日常行为的小事,不只是君王,是普天之下的老百姓、为人子女者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也是人人都应当要做到的。我们想想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每个人、每个家族也有他的子弟跟儿孙,我们希望家道、家业都能够代代相传而不衰,从什么地方开始做起?我们要效法文王的德行,以孝来传家,家庭一定就会非常兴旺的。

关于“晨则省,昏则定”,在历史上不仅仅是人能够做得到,连小动物都能够落实。

在清朝年间,在广东的东莞有一个很著名的隐士,叫做陈恭尹。陈恭尹是清朝初年非常著名的抗清志士陈邦彦的儿子。在历史上,因为陈邦彦先生他去抗击清朝不愿意投降,最后他就壮烈的牺牲了。他的儿子陈恭尹看到父亲这种状况,就终身不为官,当一个隐士。他在家里就养了一只狗,这只狗它是一只白毛的狗,但是尾巴有一点赤色,四只脚都是黑色的,它就伴随着陈恭尹一起隐居。陈恭尹因为父亲的去世、父亲的牺牲,他不愿意在清朝做官,一直隐居在山里,做一个隐士。这只狗一直陪伴着他,从来没有离开过。每次陈恭尹要出门的时候,这只狗就先走在他前面几百步,好像给他做导引一样。如果在山林当中遇到野狼、蛇、老虎这些凶猛的动物,它赶紧跑回来报告它的主人,它咬着陈恭尹的衣服,一直要把他拖着拖回家,不让他往前走,知道说前面有危险。陈恭尹因为这只狗忠心耿耿的守护,虽然居住在山中、隐居在山林当中,但是都没有遇到危险。陈恭尹每次往回走的时候,这只狗就会跟在他后面几十步,大声的叫,把这些凶猛的野狼、蛇吓跑,就好像是侍卫一样。到了晚上它就守在家里,前前后后去巡逻,遇到有什么状况,它就很大声的叫。所以是一只非常忠诚的狗,一直都守护着它的主人、陪伴着它的主人。因为狗妈妈这么忠心耿耿,它生的几只小狗都有妈妈的这种德范。后来它生了五只小狗,陈恭尹因为没有办法全部都饲养,就把这些小狗送给左邻右舍的邻居。结果发现,这些小狗都能够尽忠职守的看家守院,它的职责每只狗都尽得非常好。

刚开始把这些小狗送出去的时候,母狗每年都会到各家去看看它的小狗,仿佛是在跟它殷殷的教导:你们都要好好的尽好自己的职责,要忠于主人。这些小狗对母亲又非常的孝顺,每次它们分到好吃的东西,一定会让自己的母亲先吃。后来这些小狗渐渐长大了,母狗看小狗都已经懂得自己的职责跟义务了,我就不用经常去嘱咐它们、教导它们,母狗也就没有常常去看它的小狗。每天早上,这五只小狗都会一起来到陈恭尹的家里,看望它们的母亲,每天都来问候、来看望。又过了几年之后,这只母狗生了病,而且生病的原因身上长了癞疮,非常的消瘦,整只狗已经奄奄一息,快要死了。它的五个小宝宝,五只小狗每天都一起会回到母亲的身边,用它们的舌头来舔母亲身上的疮疤,它母亲的病(母狗的病)就慢慢的好了。每次到元旦的时候,这五只狗都会一起来到母亲的身边,摇着尾巴,非常高兴的,好像是来给母亲拜年似的。等到后来这只母狗死了之后,五只小狗都哀伤的哭泣、哀号不止。陈恭尹看了这个情形,他的内心也感到很难过,他后来把这只忠心耿耿的老狗就埋在了后山。这五只小狗每天早上都会来到母亲的墓前哀伤的哭泣,好多年都是如此。

这个主人他是以忠孝传家,确实在朝代更迭的时候,他因为国仇家恨,始终怀着高风亮节隐居不仕,不愿意出来为官,时时刻刻怀念自己的父亲。他这种孝德感得家里的狗也非常有气节,不但是忠于主人,而且很善于教导它的几个孩子,教出的几只小狗个个也都忠心耿耿、非常的孝顺。这个狗它投生在忠义之门,跟主人这种德行、这种气节都是相近的。我们在民间当中也常常听到这样的话,说狗它的性情、它的各个方面的状况,其实是很随主人的。

以前在读书的时候,因为在做跟《论语》有关的校对工作,当时特地从北京飞回台中来看望徐醒民老师,跟老师请教关于《论语》一些读音、用字各方面的问题,徐老师非常认真、非常仔细的来给我们做指导。那个时候就看到老师家里一个小孙女还有一只小狗,小孙女长得特别的可爱,彬彬有礼;连家里的这只狗,气质就跟别人家养的不一样,一看就是读书人养出来的小狗,看起来也很有气质,也是彬彬有礼的。所以狗、家里养的动物往往是跟主人的德行、性情相关,我们经常看到实际的例子。

包括在我们自己的家族当中,因为家族是非常重视祭祀、重视孝养父母,母亲以前就跟我们讲过,家族里面养的狗也非常重视长幼有序。像有一只狗它年纪非常大了,没有力气,吃饭的时候它是抢不过年轻力壮的小狗,但是每次小狗一定都会礼让老狗先吃,老狗在吃的时候,旁边的小狗一动都不敢动,一定等到老狗吃剩了之后,它们才去进食。我们想动物都懂得长幼有序,可以人而不如动物乎?

上一次我们在巴黎的时候有一位同修,给我们分享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巴西有一个流浪汉,这个流浪汉,我们在国外经常会看到很多流浪汉,因为整个世界经济不景气,无论是在欧洲还是在美洲,都常常会有一些流浪汉,平常他们是露宿街头,靠乞讨为生,生活也是非常艰难。有的时候如果是天气比较恶劣的情况之下,我们知道像在巴黎就有很多流浪汉,他们都是住在地铁的地方,有时候天气太过寒冷的时候,经常就会有一些流浪汉死在里面,这种事情不时的会发生。那时候我们有一位老师,他就非常有爱心,他在欧洲坐地铁的时候,常常会有一些街头艺人卖艺,或者是有一些人来乞讨,他身上一定都会备一点小小的零钱,走过的时候都会放一点零钱在他们身上。

这个巴西的流浪汉他有一天被送到医院,因为他突然生病了,送到医院接受治疗。医护人员看这个流浪汉非常的可怜,因为他流浪在外,他的家人也不知道都生活在哪里。特别是生病的时候,没有亲人来陪同、没有亲人来探望,他内心肯定就会非常的哀伤、非常的难过。可是想不到,到了半夜、到了凌晨的时候,流浪汉却有四个亲友来探望他。原来这四个亲友就是他养的四条狗,它看到主人生病了,这四只狗就一起来到医院诊所的门口,想来看望它的主人。因为这个流浪汉他非常的有爱心,虽然他是一个很穷的乞丐,可是他用一种善良和爱心来对待周围的人,包括他所养的这四只狗。有的时候他在路上乞讨,自己三餐饭都吃不饱,但是跟他一起流浪的四只狗,他却很愿意把食物分给它们吃。后来流浪汉他生病,被送到了医院,这四只狗念念不忘自己的主人,它们有一天在凌晨的时候就一起来到主人所在的医院门口,希望能够让它们进去看望自己的主人。后来医护人员非常的感动,觉得说这些狗它之所以这么有情有义,也是流浪汉平常就对待它们非常的平等、非常的关爱,人跟动物之间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情谊,于是医护人员就决定让流浪汉的四个亲友进来陪伴他,并且把一些食物也喂给它们吃。他看到流浪汉虽然有一些好吃的东西可以吃,但是他自己每次就吃了一点点,剩下的都分给他的四只小狗。以前生活非常穷困的时候,他也从来没让它们饿过肚子,都是把它们喂饱了。这些狗也不会嫌弃它的主人穷困,在他生病的时候,也都跑来看望他。我们看到,连小动物都这么有情有义。

这句课文就补充到这个地方。最为关键的,“晨则省,昏则定”,这是一种善体亲心的表现。为什么?因为父母亲时时刻刻都是挂念着自己的儿女,当父母亲已经年纪很大的时候,“母活一百岁,常忧八十儿”。正是体会到父母亲对于子女的关怀、这种牵挂,做为子女,也是常常要去用同样的方法、同样的方式,来报答父母亲对于我们的恩德。“晨则省,昏则定”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从早到晚,从初一(年初一)到腊月三十,都要想着父母亲是非常挂念我们的。我们无论是身在何处,是在父母的身边,或者是出门在外,也要时时刻刻想到父母都会很关心我们现在生活得怎么样。所以要常常去问候父母的同时,也把自己最新的状况让父母亲能够了解得到。

我们接着看下面这句课文。

【出必告。反必面。】

我们出门之前,要跟父母亲讲清楚,我们要去哪里;回家之后,也要报告父母,让父母安心,这是“出必告,反必面”。

当然我们知道,现代的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的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古时候传统的大家庭、传统的社会,这种状况已经不复存在了,我们现在都是小家庭,而且可能很多子女都是长年出门在外。但是这个时代也有这个时代的一个做法,虽然我们没有跟父母生活在一起,但是也要让父母能够更充分的了解我们现在的状况。我们无论走到哪里,也要给父母亲打电话,首先让他们知道我们的行程。如果经常在国外旅行,可能今天在这个国家,过了几天又换了一个国家,这样跑来跑去的。当然父母亲远在天边,不可能很快的了解我们的状况,可是他心里都会很挂念,我们每到一个地方,他就会看看这个地方的天气状况怎么样,这个国家有没有发生什么大事,父母亲的心里时时刻刻都会挂念的。做为子女,我们就要每个星期,记得给父母亲打打电话;每到一个地方,也要跟父母亲报告,我们已经到哪里了,现在的状况怎么样,都要及时的报告;离开这个地方的时候,也要让父母亲了解我们的行程。同时让父母亲了解我们现在生活跟工作的状况怎么样、有什么变化、我们学习和工作有什么心得,在这个过程里也要常常跟父母亲交流。无论我们是否身在父母身边,古圣先贤教给我们这些原理、原则跟方法,我们都还是可以落实的。

我们在欧洲因为有时候要参加祭祖大典、和平大会等等,工作、生活是比较忙碌的,再加上有时差,时间差得比较久,譬如说我们晚上忙完了,父母亲刚好他们是在半夜,当我们有时间打电话,父母亲可能不适合接电话,会常常遇到这种状况。但是只要一个人心中有父母、有老师,他都会想办法来克服这些困难。

有一次确实当时工作很忙,后来我就想了一个办法,因为我们走在路上时间也很长,就利用走路的时间给父母打电话,因为早晚时差的问题,或者是我们工作太紧张了等等,都没有时间,就插个缝,利用一些外出的时候,刚好走在巴黎的人行道上也很安全,小区没有什么车子,就在路上,一路上跟父母欢声笑语的谈一谈最近的体会、最近的心得、成长跟进步,并且把自己最新的行程、一些状况也让父母亲了解。甚至于到一些国家,网路、通讯还没有非常通的时候,打电话也不方便,工作也确实太忙,我们现在有微信,有一些现代的通讯方式,我们就给父母亲传一张照片,传个风景的照片或者是自己的生活照,让他看看你的精神气色还不错,他心里就很放心。像上一次我们到德国法兰克福,因为当时一开始通电话不太方便,我们就传个法兰克福的照片,也传自己最近几天的一些照片,让父母亲看看,他就很放心了。

师父上人常常给我们做这样的示现,包括以前在跟着雪公李炳南老居士求学的时候,师父上人每次出国也要跟老师做报告,要去弘法、去教学,让老师了解自己最新的状况;从国外回来也要看望老师,并且向老师报告他最近在国外弘法的最新的进展,让老师放心,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当中聆听老师对我们的指导、对我们的教导。

“出必告,反必面”,出必告,这是“事必禀命,且欲使亲知所往也”,我们出门在外办事情的时候,跟父母、跟老师、跟长官都报告一下,让长辈们知道我们要去哪里、做什么事情。反必面,这是回来之后,一定要跟自己的父母、老师、或者是长官要报告,让长辈知道自己已经回来了。

特别是现代社会很忙碌,可能我们人没有到,但是我们因为有电话、有一些通讯设备,我们打个电话、发个微信,也跟父母、老师或者是长官报告说我回来了,让他们放心,不用再牵挂这个人是不是还在外面,有没有遇到什么状况。总之,我们为人子弟、为人子女,或者是在公司行号里面我们做下属,我们都要常常站在父母的角度、师长的角度和长官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能够只想自己。如果我们常常能够考虑到长辈们他们的心境、考虑到他们的担忧,我们自然在生活当中处理问题就会处理得非常得当,做得就非常的适中。“出必告,反必面”,除了是对待父母如此之外,我们在学校对待老师,在公司团体对待长官,包括同事等等,“出必告,反必面”都是能够用到的、都是能够做到的。

总之,我们就希望长辈不要因为我们的小小的行为没有做到位而感到担忧。“出必告,反必面”,最重要的是善于体察别人的感受,不要因为我们的一言一行而造成别人的负担,或者是造成别人的忧虑跟牵挂。

我们就接着来看下面这句经文:

【居有常。业无变。】

“居有常,业无变”,我们平常的生活起居一定要合乎常规,日常的作息也一定要有规律。不能说我起床的时间、吃饭的时间、各方面做什么事情的时间乱成一团,一定要每天都是按步骤、按时间来进行,这样我们心就非常的定,做任何事情也很容易把它做好。不要使自己的生活起居变来变去、改来改去的,这样会使我们的父母,还有关心我们的长辈、长官等等,内心就会感到很担忧。“居有常”,“游居有常,则身不他往而远游也”,这是说“居有常”除了我们生活起居要有规律之外,还包括当父母还在的时候,“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而习业不变这是“业无变”,我们的心就会安住在所从事的事业当中,能够一门深入把它做好。如果经常改来改去、换来换去,我们的父母、亲人、长辈也都会感到担忧的。这是做为孝子,他一定要让父母、老师心要安。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让父母、长辈心安,心情快乐、愉快,而且不用为我们担忧,这是孝子他应该要做到的。业无变,业字也包括我们的学业、事业、家业,业也是贯穿在我们生命当中很重要的方面。

居有常,“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是《论语》当中的经文。我们学到这句话,我印象当中,记得在前几年的时候,因为奶奶(自己的祖母)年纪已经大了,九十二岁、九十三岁的时候,奶奶生活在台湾,那段时间我们是在香港时间比较长。而那几年我们觉得是老祖宗古圣先贤的一种庇佑,我内心就觉得老人年纪大了,我们一定不能够离得太远,一旦老人有什么状况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回到家里,心里就有这样的想法,果然在那几年,我们就很少出门,几乎都是在一个地方安住不动。因为香港离台湾离得非常的近,一旦奶奶有什么需要、有什么状况,我们就能够很快的回到家里。在奶奶生命最终的这几年当中,包括奶奶过的最后一个母亲节,我们也能够赶到她的身边,去给她买漂亮的衣服,带着奶奶过母亲节,去吃她喜欢吃的餐点,也让奶奶的儿孙在节日的时候聚集在她的面前,让老人放心,乃至于奶奶在走的时候,那天我们也能够及时在第一时间赶回家里,帮奶奶念佛。一直到奶奶走了之后半年多,将近一年的时间,我们陪伴在父亲跟母亲的身边,让父母亲能够度过这一段,怀念老人最为难过的这段日子,我们也能陪伴在父母的身边。

我们感到当我们内心有这种心,想要孝敬老人、照顾老人,我们觉得古圣先贤还有老祖宗,都好像冥冥当中把我们的生活安排得特别的到位,能够圆满我们的心愿。一直到奶奶过了四十九天、过了百日,也过了对年之后,我们也是在这个过程之中,一直都在努力的断恶修善、积德累功,为亲人回向,做了很多事情,把养老送终的责任一直尽到了之后,我们就不停的在各个国家飞来飞去,就开始出国了。当我们父母在的时候,特别是父母年纪大的时候,不要离得太远,在一些重要的时节点,我们都能够在父母长辈的身边,人生也不会留下更多的遗憾。《论语·里仁篇》这一句,“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是做为孝子来讲,原理原则也是要谨记在心。

雪公老人在讲解这段课文就谈到,“子曰:父母在”,父母健在的时候, “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健在的时候,我们身处何处,自己要斟酌好,总是都要考虑到父母、长辈的需要,如果父母长辈需要我们,就不能离得太远。其实一个人,他一生当中能做再大的事业,我们归结起来,也总不如能够在父母、老师、长辈身边承欢膝下来得好。我们的事业在生命历程当中还有很多的机会去慢慢的实现、做好,可是我们陪伴父母、老师跟长辈,这个过程、机会都是非常宝贵,都是非常珍贵的。

做为一个孝子,之前在学习《太上感应篇》的时候,对师父上人讲的一句话,我印象非常的深刻。师父谈到,在中国古时候有许多的孝子,许多的贤德的隐士,他们并没有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事业,只是尽了他们为人子应该具有的孝敬的德行,但是他却可以传扬千古、名扬千古。它最重要的意义就是一种榜样的、教化的力量。虽然他没有为国家建功立业,但是他所表现出来的孝德,他是可以让千年后世的子孙学习跟效法的一个好的榜样。

“父母在,不远游”。如果父母已经不在了,中国人有非常历史悠久的祭拜祖先的传统,对于祖宗的香火不能够中断,做为一个孝子,也是念念都在感怀父母的德行,感念祖先的恩德。我们有一个长辈,他就是这样子。有时候小朋友很想出去玩,但是这个长辈他是一个孝子,他每次都想到,如果跑得太远的话,家里要祭拜父母、祭拜祖先,就会受到耽误,每次他考虑行程的时候,都会把祭拜的事情也都会放在行程考虑的因素当中。

雪公老人谈到,天下的父母疼爱他自己的子女,做为父母没有不关心的时候,即使我们子女在外面一切工作学习各个方面都非常的好、非常的顺利,父母也会很牵挂。一看到儿女,我们经常会见到父母或者见到长辈的时候,他们都会关心的说,你最近怎么瘦了?怎么看起来没有以前精神那么好?这个问候、这种关心里面就含着父母、老师、长辈对于我们念念的挂心。

周文王对百姓特别的疼爱,“视民如伤”,百姓有地有土,文王视之如残缺有受伤。这就是周文王,他把他对父母、长辈的孝敬之德,推广到对于老百姓。老百姓生活得已经很好了,但是周文王仍然觉得百姓,还是念念挂念他的百姓、子民,是不是有什么地方,生活得还需要再更加强一下他的生活的水平等等。用一种父母对待儿女的心来治理天下的百姓,这是文王的“哀此茕独”,这种仁爱之心在文王的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儿女不一定是懂得父母的心,而父母都懂得爱自己的儿女。

“父母唯其疾之忧”,我们真正有孝心的时候,自己的所作所为一定都要对得起父母。我们在成长的历程当中也是这样,因为我们以前在读书的时候,功课压力非常大,每天都要读书读到很晚,特别是要备考的时候,经常都是昼夜在那里奋战。做为母亲就会非常的心疼,她不在意你读书是不是能够拿到很好的名次,她总是希望儿女的身体一定要好,牵挂了一辈子都是牵挂儿女的身体。

“父母在,不远游”,即使我们到任何地方,也要跟父母亲报告清楚,譬如明天我要去哪个地方出差、旅行,在临别的时候都要跟父母亲禀告清楚,因为父母的心时时刻刻都不忘记自己的儿女,而我们做为儿女,也千万不能够亏负父母对我们的牵挂和期待,在在处处都要能够安慰父母的心。雪公谈到,能够安慰父母的心,这就是孝顺的体现。我们前面说,孝顺不只是孝养身,“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在养的过程当中,后后胜于前前,我们不但是让父母的身体能够得到很好的照顾,更重要的是让父母亲放心、安心,让他的心情愉快,这是比养父母之身更为重要的。真正懂孝顺的人是养父母的心,古时候皇帝奉养他的母亲的地方都是写著「养心堂”。古人确实是对于父母,要让他放心、让他开心,这一点是特别的重视,和我们现在为人子女不同,这都是教育所造成的。从前人不但讲求物质生活,也讲求精神生活。为什么师父上人特别提倡要建老人乐园?一个人到老的时候,如果他的晚年非常的快乐、非常的幸福,他来生一定是去好的去处。雪公在这里举出古代有一些小戏小曲说的,“心常挂你,不见你,虽食龙肝不饱;见了你,喝凉水也饱”,这个话说得就非常的入情入理了。这和我们现代社会的年轻人的所思所想,和他们的习性是完全不同的。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方指的是方向,古人也有注解做常,在《礼记》当中注解就是以方为常,也就游必有方,方意思就是有一定的事,是这个意思。游就是他没有在家,但是他所做的事,所做有正常的事情。譬如我们现在从事于推广儒释道的圣贤教育,虽然我们没有在父母的身边,常常要出国、到各个地方去,可是我们所从事的事情始终没有改变,父母亲也很支持,我们也做得很认真,这就是游必有方的方,所以方不一定只是指方向的意思。

下面我们来分享,在晋朝的时候,有一位孝子叫做李密。李密他有写过一篇文章,叫做《陈情表》。有人就谈到,学习古代的这些文章,读《出师表》,诸葛亮的《出师表》,因为文章里面体现出了忠臣对待君王、对待国家社稷忠心耿耿的一种心境,“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从诸葛亮的一生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忠于自己的君王、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有人就谈到,读他的《出师表》如果不流泪的人,这就不是一个忠臣;而读李密的《陈情表》不流泪的人,这不是一个孝子。

我们就来看看《陈情表》,李密到底为什么以他的孝行能感动这么多的后人。晋朝的李密,他的父亲很早就过世了,后来他的母亲也改嫁了,李密是被他的祖母刘氏抚养长大的,祖母对他有养育之恩,他念念都放在自己的心上,时时都想要报答他的祖母。当时武帝看到李密这个人非常的有才干、非常有德行,要征召他去做官,官位是做太子洗马。太子洗马就是太子要出行的时候,太子洗马是要在前面引导仪仗、威仪这样的人,都是在朝廷皇帝、太子的身边。皇帝的诏书一次一次的下达,李密却迟迟不肯去任官。古时候读书人都是学而优则仕,他读书读得好,国家社会需要他,他都是出来做官,为国家、为社会来尽心尽力的工作。可是这时候皇上征召他,他却不肯去应召,不肯去任官,这时候李密就写了一篇《陈情表》,写给皇帝,来表达他的想法。他说:“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臣就是李密,他说我是由祖母把我抚养长大的,没有祖母,我也就不能够长大成人。可是现在祖母年纪已经大了,“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如果没有我在旁边尽心尽力的照顾她、奉养她,我的祖母没有人能够照顾她晚年的生活。他说:“臣今年四十有四”,我今年才四十多岁,可是我的祖母今年已经是九十六岁了。“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我现在才四十多岁,我日后能够为陛下、为朝廷尽忠的时间还非常的长,机会还非常多,可是我报答祖母的机会、时间是非常非常短的、非常少的。

这是一个忠臣孝子发自肺腑的一种声音,这一封《陈情表》感动了皇帝,于是就赐给他两位奴婢,可以帮助他照顾他的祖母,并且皇帝特别还交代郡县的地方官,让他祖母生活所需要的衣食住行、这些东西都要由地方来供给。一个孝子的孝心感动了皇上,当然也感动了天下人。一直到现在,后世子孙读到《陈情表》,依然能够触动我们内心当中那种孝思、孝德。

王应照先生说:“见养祖母,恩德尤深”,因为小时候李密是被他的祖母养大的,祖母对他的恩德很深厚。而现在祖母已经“龙钟老病”,每个人都会老,当一个人老的时候,他就需要年轻人来扶持他、来照顾他。我们想慈乌都知道反哺、小羊都知道跪乳,而人看到自己的父母、祖父母,看到自己的老师年纪大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在这个时候要报答自己的老师。

有一个老教授也曾经跟我们谈过,他们以前对待老师,老师年轻的时候,把他们的智慧跟经验无偿的传授给了自己的学生,学生也非常知道报答老师的恩德。他们有一位老师,生前是非常想念自己的故乡,因为来到台湾之后就告别他的故乡,已经有几十年之久,他故乡好像也是在安徽。于是老师年老的时候,他的学生就陪着他回到安徽的故乡,去看望家乡的父老乡亲。等到后来这位老师过世的时候,他心心念念也希望能够归葬故里,学生就背着老师的骨灰盒又回到了老师的家乡,把老师安葬在那里。这是学术界老一辈的老教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真挚的师徒如父子的心境。

我们可以体会到,当老师他真正培养出了一个学生,把他的智慧、学问都传授给学生,把他的德行也传授给学生,可能老师的家人他也不用担心,因为一个有孝心的学生就会侍奉好他的老师和他的家人。

这一点我们在师父上人的身上也看到了许多的小故事,体现出师父上人尊师重道的德范。譬如当年他老人家亲近方东美先生的时候,方老师走了,后来方师母她的子女都是在美国,师父上人就常常去照顾他师母的生活,会去看望她。到了后来,方教授的儿子,他们在美国,年纪已经大了,师父还念念不忘,希望方东美教授的儿子能够回到故乡。师父也一再的劝他,您回到家乡,不要在国外生活,我来照顾你的生活,我们还可以把房子建成方东美教授的纪念馆,把老师生前的这些图书可以珍藏在这里,让年轻的学生学习。师父还念念不忘把方东美教授的这些子女,都要照顾他。而且在写信的时候,以前我们写信都是某某某慈鉴、道鉴、尊鉴,这种很客气的抬头的写法,称呼这些教授,因为方教授的儿子他本身也是大学的教授,也都是称呼教授。师父在改信的时候,就把教授改成吾兄。换句话说,跟方教授的儿子,师父跟他是称兄道弟,把他当成自己的兄长、自己的兄弟姐妹来看待的,这个情谊确实是非常的深厚。

周邦道校长夫妇年轻的时候也都曾经照顾过师父上人,师父上人感念校长跟老师的恩德,一直到晚年的时候,还念念不忘把校长的儿子,师父和他们之间也是像兄弟姐妹一样,还念念不忘的要来关心跟照顾周邦道校长的子女。我们看到老一辈的老人这种人情、孝敬父母老师的德范,是我们很宝贵的学处。

李密看到自己的祖母现在年纪已经老了,能够报答祖母的恩德于万一的就在这个时候。因为老人到了九十多岁的时候就像小婴儿一样,时时刻刻都需要有子女、有学生在旁边去照顾他。李密他就感受到,我能报答我祖母的恩德就是在这时候,祖母已经九十六岁了,我现在不报答,我还等到什么时候来报答?如果我不顾及我的祖母已经年老体衰,不去照顾她、去奉养她,而贪图朝廷给我的官位跟荣耀,即使我的功业做得再高,彪炳史册,一个人建功立业可以流传千古,这是古人非常向往的,读书人非常向往的。他说我在这个关键时刻,如果我舍弃了自己的祖母,要去做大官、高官厚禄,我终究是天下的罪人。这就是李密,他之所以能够写出这一篇《陈情表》,这是出自于他对于祖母知恩报恩的一种心境。他在文章当中谈到,他跟祖母之间相依为命的场面,天下的为人子女者读起来没有不感动落泪的,多么感人的一幅画面。

师父上人在从前讲课常常的提醒我们,孝亲尊师是世出世间法的大根大本,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我们千万不能够忽略了这个根本,在生活当中要把孝亲尊师做到。

“居有常,业无变”,业字它涵括了我们生命历程不同的阶段。首先在学生时代这个业,这是我们的学业;到了出社会去工作的时候,业就是指我们的事业;等到一个人结了婚,有了家庭的时候,业可以把它看成是我们的家业。“居有常,业无变”,无规矩则不成方圆,我们的生活都一定要有规律,那我们的学业、事业跟家业,就能够把它经营得非常好。

师父上人也常常跟我们提到,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根本是家道的承传,中国从前的家庭是非常温暖的地方,家庭这是一个人他精神、物质终身的寄托跟保障。一个人出门在外,无论他是从事于哪一个行业,家庭永远是我们最为坚实的靠山。古人常说老家老家,无论我们身在何处,无论我们是从事于哪一个事业,在精神和物质上有一个决定靠得住的老家。

在现代社会,因为随着生活结构的转变,我们已经感受不到古时候这种大家庭的气氛了,往往一个人他活在世上没有目标、没有方向,他遇到困难、遇到挫折的时候,他会不安、会惶恐。可是从前的人不会这样子,为什么?因为他有一个大家庭来给他做靠山,这个确实是一个人人生的动力,出门在外打拼、做事业,念念想的是为了我的家庭、为了我的父母、为了我的家族、为了我的祖先,荣宗耀祖、光大门楣。古人一生活得非常的充实,自小就不会说人生没有方向,他方向、目标都非常的明确。

以前雪公老人谈到,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为什么说大乘佛法能够在中国的土地上发扬光大,不是没有原因的,一个人从小在家庭当中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中国人自古至今被孔老夫子、被孟老夫子、被老子,儒家、道家的这些教育,教育得非常之好,他有根,他这个根都是从家庭当中扎下来的。家的功能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世代的承传。为什么以前古人老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后不仅仅是指需要能够生个男孩,生个长子、长孙,不仅仅是这个意思,而是说家族的后人,代代都要把他培养好、教育好,代代有贤德的人才出现,这才叫有后,是这个意思。

有后,就使得一个家庭它的家道有子孙来承传,家规也有子孙承传,家学、家业都有贤德的子孙来承传。因此,在一个大家庭当中,家道、家学、家规、家业能够世代不绝,它最根本的因素在哪里?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教育,从小就把孩子教好,让他从小就能够读圣贤书。就像我们现在学的《圣学根之根》,一个孩子从小就能够学习圣贤的学问,从《根之根》里面就帮他奠定了非常好的德行跟学问的基础,他一生站稳了脚跟,一生都可以真正的传承家道、荣宗耀祖、光大门楣。所以家中的子弟,每个大家庭都非常重视教育,要把子弟培养好,让他能够承传道统。

一个家首先是要有家规,我们现在学的《弟子规》就是最好的家规。这个家规是每个人都要能够遵守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如同国家的国法、宪法一样。

古时候大家庭确实有它的好处,为什么大家庭当中能够出这么多的人才,我们到福州去参观三坊七巷,住在三坊七巷的都是林氏家族(双木林)。林氏家族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出了很多的人才,有一些是文化界的,从事于翻译等等,有一些像林则徐,这是在国家做了朝廷的重臣,在近代历史上也演出了一出出感人肺腑的爱国家、爱人民的故事,这都是大家庭培养出来的。大家庭确实有它的好处,这是我们中国老祖宗深远的智慧。

一个人能够在一生当中从小就培福,青少年的时候能够造福,老年的时候享福,儿孙都围绕在老人的身边,常享天伦之乐,老人也把他一生的智慧、经验去传授给他的儿孙。因此,这种家的精神跟功能对我们人的一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人是社会的动物,而家是社会生活的摇篮,也是教育养成的一个场所。可是现在随着社会结构、家庭结构的变迁,这种传统的大家庭已经找不到了,师父上人非常有远见,就想到由企业,现在社会有一些企业、有一些团体,可以把中国古时候这种家的精神在企业、在团体当中去延续。

譬如说我们在福州,接受养正教育扎根实修班培训的时候,李越老师就带领我们去学习如何构建家文化。汉学院或者是像这样的一个团体当中,我们也可以用家的精神来把每一个家人、每一个成员凝聚起来,大家都有向心力,在这个团体当中,每个人都愿意为这个家来付出,要把家道、家学各个方面都发扬光大。在现代社会,虽然说人和人之间不是用血缘的关系建立起一种家族的联系,但是现在确实是可以用像书院、汉学院或者是企业的集团这种方式来代替,来继承古时候家庭的精神跟功能。而在这里虽然没有血缘的关系,但是能够用仁义、道义的关系来做为基础的话,家的凝聚力也是非常非常强大的,这个家的基础也是很稳固的。

孟子所说的仁义,仁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义则是合情、合法、合理。我们构建家文化,就是以孔孟的这种仁义、道义来团结在一起,在企业当中、在团体当中去实现中国传统的古时候家的精神。能够培养仁义、道义的观念,每一个家人起心动念都不违背仁义,这样就能够把我们中国五千年优良的家道、家规、家学跟家业继承下来。在这个当中,一个企业的大家庭,或者是譬如我们汉学院这个团体的大家庭,在这里面也能够含括养老育幼,把它做成老人的乐园、儿童的天堂,确实是可以落实的。

好,“居有常,业无变”我们就学习到这里,接着看下面这句课文: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这句课文是谈到,纵然是生活当中的一点点小事情,我们也不可以任性的为所欲为。任何事情,即使是小事,我们不应当作的就不能够去做,像这些点点滴滴的事情,也要能够跟父母、跟老师、师长来禀报。

“苟擅为,子道亏”,如果像这些小事,不应该去做的小事,我们去做了,让父母跟老师担心,这种行为就是不孝的行为,就有损害我们做为子女应该有的本分。

“事虽小,勿擅为”,“擅”就是指我们自作主张,我们很随意,是这个意思。而在《曲礼》当中说,为人子女者,“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为什么要这样做?不登高、不临深,因为怕会遇到危险。我们虽然觉得很紧张、很刺激,有一些危险的游戏,或者是有风险的事情,都不应该去做,因为时时要想到父母、师长会不会担心,这是生活点点滴滴都要谨慎。

刘备在《诫子书》当中,这是他临终的遗诏,他临终之前念念都在嘱咐,在在处处嘱咐自己的儿子,他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觉得这件事情好像是小事,但是这个小事对于我们的品德、人格造成一些伤害,事情即使再小,这个恶事我们也不能去做;有的事情非常小的善举,我们也不要觉得善事太小了而不愿意去做,我们积小成大,很多的大事也都是从小小的善行当中去累积而成的。欲成德的孝子,他一定不会轻忽这些小事,他一定不会自作主张任意的去做,总是能够谨慎小心。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不管这个事情它是大事还是小事,我们都要非常的谨慎。譬如在国外有很多人喜欢做一些冒险的、探险的事情,去到高山当中、深谷里面去冒险。有一个医学院的学生,他有一年是考进了哈佛大学的医学院。在国外的时候,有很多人都会邀请朋友、同学去玩很危险的游戏。有一种游戏好像有几年很流行,从一个很高的山上直接跳到深渊里面、深谷当中,当然他身上有绑着安全设施,有的人觉得这样很刺激、很好玩。那个哈佛大学的学生,有同学、朋友就邀请他去玩这种游戏。因为他小时候在台湾生活,他有受过这种传统文化的熏陶跟教育,他当时就拒绝了朋友的邀请。他说,“万一我玩这种危险的游戏,生命出现了什么意外,受了伤或者是失去生命,我父母、老师都会非常非常的担忧、非常非常难过”,所以他不肯去做这些事。

因此,“事虽小,勿擅为”,有的时候我们觉得有些事情好像无关紧要,好像非常小的一些生活小事,但是我们通过学习这句课文,也要注意到,这些小小的、点点滴滴的生活习惯等等方面,我们也都要去注意,再小的恶都不要去做。有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譬如随地吐痰、随地扔垃圾、随手丢东西等等,或者是我们排队坐车的时候不遵守规矩,就拼命的往前挤,不去耐心的排队等等。有的人觉得这只是一些生活的小事,可是在一些非常重视礼节的国家里面,如果我们出门旅行,在外面的时候,这些生活的小细节不注意,别人就会看不起我们。这些不好的生活习惯,当我们出门在外的时候,丢的就不是父母的脸,丢的是国家民族的脸,是一种国家形象的问题。

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一个人他高贵的品德都是从这些小节当中体现出来的,不一定说他去做了多少轰轰烈烈的事业。我们在生活的小节上面,从小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哪一天我们出门在外的时候,别人就会因为我们的言谈举止,对于我们的国家民族、文化会产生一种恭敬。

在经文当中我们就会体会到这些小节、小事的重要性,千万不要因为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了大的后果,这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在家庭当中,如果这些小节、小事不做好,父母亲就会感觉到脸上无光。可是身为炎黄子孙,出门在外的时候,是不是也想到,我们的言语举止会不会让我们的祖国母亲也会有同样的感受?

这是“事虽小,勿擅为”,如果我们随意去做的话,这是有损于为人子女的本分的。

下面我们分享一个男孩与钉子的故事。以前有一个小男孩,他的脾气非常不好,他的父亲给他一大包钉子,要他每次发脾气的时候,就用铁锤把钉子钉在家里后院的栅栏上面。结果想不到,小男孩因为他从小脾气很暴躁,刚开始的时候他就很难改正这个坏习惯、坏毛病,头一天他就在家后院的栅栏上钉了三十七颗钉子。过了几个星期之后,他慢慢学会控制住自己愤怒的情绪,他在上面钉钉子的数量就一天比一天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坏脾气,比往栅栏上钉钉子要容易得多。最后小男孩他终于把自己的脾气给掌握住了,他就把他最近的转变告诉了自己的父亲。于是他的父亲又跟他说,如果你能够坚持一天不发脾气,你就再从这个栅栏上把你的钉子拔下来一个。结果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小男孩终于把所有的钉子都拔掉了。于是父亲就拉着他的手来到栅栏边跟他说:“你做得很好,终于通过你的努力,把自己的脾气看管住了。可是你想想看,在栅栏上留下了这些小孔,它永远也没有办法再恢复原来的样子。”小男孩听了之后,他就感到非常的惭愧。

我们想想看,自己如果有一些小事、不良的行为,我们做了之后,在别人的内心当中造成的不良的印象,即使日后我们不断的改正,可是他内心当中的印象容不容易把它抹灭掉?其实是不容易的。我们从小就应当要把这些不良的行为要把它降伏住、改正过来,不要让它发展。

好,我们接着看下一句经文: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别人的物品虽小,也不可以私自占为己有,如果我们私藏,私自占为己有,自己的品德就会有所缺失,这就会伤了父母的心。在《内则》当中说,“子妇无私货,无私畜,无私器,不敢私假,不敢私与”。中国古时候的大家庭,在钱财、物资的管理方面也都是统一管理,就像一个小小的社会一样。我们赚的这些钱全都是在家族当中,大家共同的去享用,他没有自己私藏这样的一种做法。每个月,家庭成员所需要的生活开支、这些钱财,也是由家族统一的来供给。《坊记》说,“父母在,不敢有其身,不敢私其财”。我们在父母的面前,钱财都是要交归自己的父母的。这种家风、家庭的习惯,在我们父亲母亲这一辈还能够体现出来。像我母亲年轻的时候赚的钱财,也都是要交给她的父亲。包括在嫁入夫家之后,自己做一些手工,赚的钱财都交给自己的长辈,公公、婆婆,是用这种方式来治家。一直到现在,我们还能够看到在一些传统的地方有大家庭,我们家里的一个亲戚,他们家里大概是四代、五代同堂,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分家,都是在一起吃饭、一起生活,每天吃饭都是几十个人,家族的钱财也都是由长辈统一管理。

我们在这里看到,“人子之生也,身不挂半丝半缕”。我们来到世间,都是靠着父母亲辛辛苦苦的把我们养大的,长成所需之物,无不是父母给予的。我们没有带着半分钱来到世间,在我们成长的过程当中,生活的一切用度,当我们还不能自立的时候,也都是父母给予的。“子之身尚是父母之遗体”,身都是父母给予的,何况物品?如果在我们的父母、老师面前,不能够像《弟子规》说的“物虽小,勿私藏”,我们要是把这些钱财物品私自藏起来,不让自己的父母老师知道的话,父母、老师的内心会非常难过的。

在中国古时候的社会,也是非常讲求“孝”跟“廉”。“物虽小,勿私藏”,我们从小注重这些地方,做为一个孩子,他不会想到什么钱财、物品自己一定要私藏,不让父母亲知道,他养成这个习惯,等他长大了,他出外做官,他自然就能够成为廉洁的好官。所以说“忠臣出于孝子之门”,中国古时候的这种圣贤政治,治理的方法、方式其实就是这样的原则。在中国,我们中国人是非常尊崇至圣先师孔老夫子的教育,几千年来,中国人的教育始终是圣贤的教育。数千年来国家长治久安,这是圣贤的政治、圣贤的教育所达成的。真正如果对于我们中国历史了解得非常清楚,会知道为什么我们在中国历朝历代能够维系着国家这么稳定,其实是有它的原因的。我们之前跟大家分享过,在欧洲有很多的学者、汉学家,他们就曾经做过研究,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其他的古文明都随着历史的历程一个一个都没落消亡了,而唯有中华文明,唯有中国一直能够延续至今,原因到底是出在哪里?最后这些专家学者他们得出的结论就是:这大概是中国人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的关系。

正是因为这种圣贤的教育,也就造就了中国圣贤政治的格局。圣贤政治最终极的理想就是“大同之治”,大同之治它并不是我们想像当中的理想,在中国的历史上,它确实曾经有实现过。这也是孔老夫子他心心念念非常向往的,希望能够创造、创建大同的社会。“大同”我们可以说在尧舜的时代,尧、舜、禹这三代就是大同的时代,这就是“礼运大同篇”所讲的那个时代的政治。在那个时代当中,做为国家领导人,他没有私心,一心一意都是为天下的百姓着想,所以是“天下为公”,是“选贤与能”,不是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在天下去选贤人来继承王位。尧帝在做天子的时候,他知道大舜是非常孝顺的孝子,所以他就把王位传给了大舜。中国自古以来,真正选贤与能的条件是什么?条件一个是孝、一个是廉。我们是可以理解得了,当一个人他有孝心的时候,他一定能够做出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事情;而一个人如果能够廉洁、大公无私,他决定不会贪污,换句话说,他不会因为自己的私情私欲而去损害到国家、人民共有的利益。在几千年当中,政府在用人,它的标准就是这两个字,孝跟廉,举孝廉。而举孝廉是地方的官员来选举,我们也有看到,譬如说在《左忠毅公逸事》当中,这篇文章,这也是桐城派的代表作,方苞在《左忠毅公逸事》里面就谈到,当时左忠毅公微服私访,也是到处去看,到底什么地方有贤德的人才,有贤才,特别要举荐他出来为国家民族服务。这是官员来选拔的,而且选拔人才在古时候的政治体制里面是非常重要的一条,如果一个人他在这个地方做官,他没有办法为国家、人民选出好的人才,他实际上没有真正好的政绩出来。

“物虽小,勿私藏”,我们在小时候看到的是一瓜一果、一丝一毫,“一瓜一果之弗贪,一丝一毫之不苟”,小时候小朋友他不能养成贪小便宜的行为,因为小时候偷针,等他长大之后可能去偷金,他可能会去贪污国家的公款。“物虽小,勿私藏”,不能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这种非常贪求物质、金钱的观念,而是要长养他不贪,养他廉洁的心。古时候说举孝廉,为什么要用孝跟廉来衡量?我们刚刚说过,举孝廉就是当一个人有孝顺之德的时候,他来到国家、社会,自然就能够廉洁。有孝德、廉洁之德,他出来做事自然不会贪污。“孝”德之本,这是做人的本,是在孝字。“廉”是做事之本,一个人他廉洁,他办事情就不会图谋自己的私利,才能够大公无私,把事情办好。做人做事的根本是在孝跟廉,而廉是政治的根本。如果我们看到国家政府,这些从政的人员他不能够廉洁的话,他损害的必然是人民的利益,是老百姓的利益。

在英国汉学院刚刚成立的时候,我们到汉学院去参访,在那个期间刚好在祖国有一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叫做“人民的名义”,当时在整个媒体是创下了非常非常高的收视率。“人民的名义”就是讲国家在反腐倡廉的过程当中,整顿贪官污吏的故事。这里面有很多的情节,确实是非常怵目惊心的。有一个贪官,他平常的生活作风非常的节俭,看不出他是一个大贪官,他每天的生活省吃俭用,每个月也只是给母亲寄几百块钱的生活费。可是后来当去查处他的贪污腐败这些事情,却发现在他所买下的豪华的别墅里面,藏了数不清的钞票,从床上、从冰箱里、从柜子里,整个拉开全部都是钞票,最后在事实的面前,他只好承认他贪污的罪行。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当我们做了这些恶事,损害的不仅是自己的人格,我们是让家里的父母、祖先都蒙羞,更严重的是可能会让我们的国家、民族因为我们个人的行为,让其他的国家对我们产生不好的印象。

在这部电视剧里面,给我们人生很大的启迪,一个人一生当中能用的、所用的钱财都是非常有限的。就像一个长辈曾经讲过,当你的存款达到一千万以上的时候,那些钱你都不知道怎么花了,它不是人的生活衣、食、住、行正常需要用的范围,已经超过这个范围。其实一个人他一生生活所需是非常有限的,可是他的贪欲一旦膨胀起来,也是没有底限的,它所损害的是我们的人格、是我们的福报。再说贪欲这个方面,对于我们品格的伤害是无穷无尽的,非常的大,所以《弟子规》在这里才特别强调“物虽小,勿私藏”,就是说孩子小时候就让他形成廉洁有守,不贪求,以俭养德的生活习惯,对他一生人格的培养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好,今天的时间到了,我们就为大家报告到此地,谢谢大家!
本文转载慈光文化,感恩您慈悲学习






圣贤教育

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

传统文化育天下


弘扬传统文化,传播中华孝道,

广结天下善缘,助力全球华人!



◎上善若水,与爱同在 




本平台为爱神新月老师搭建

发心弘扬传统文化

遵循古圣先贤的教导

故取名曰"传统文化育天下"


◎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本平台学习传统文化,从而提高家庭、婚姻、做人处事、幸福指数。通过互联网的力量传播,帮助13亿中华儿女学习圣贤教育;感恩您加入传统文化学习平台,从今天开始与平台同学共进步吧!


[  向 左 滑 动 等 惊 喜  ]


尊敬的仁者:

关注公众号可以学习传统文化,学好弟子规做好中国人,把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发扬光大!践行孝道,帮助您家庭幸福,夫妻甜甜蜜蜜,孩子健康成长。您若想了解网站上更多课程节目,敬请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观看全集《圣贤教育改变命运》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