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弟子规》第10集



《弟子规》

第10集

尊敬的各位老师、尊敬的各位同学们,大家好!请掀开《圣学根之根》第一册,《弟子规》第十九页,从倒数第一行开始看起: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这句是“出则弟”第一则课文,做为哥哥姐姐一定要友爱弟弟妹妹,而做弟弟妹妹的则是要恭敬自己的哥哥与姐姐。当兄弟姐妹都能够和睦相处,这一家人和乐融融,那我们想想看,最欢喜的是谁?当然是我们的父母还有祖先了。所以兄弟和睦,“孝在中”,孝道就在其中。而兄弟之间的关系,这是同气连枝的、血浓于水的关系。因为兄弟姐妹是父母所生,他可能在我们的一生当中,是陪伴我们走过最长的路的亲人,做为兄弟姐妹,彼此之间要友爱,父母亲才会放心。做为手足骨肉的兄弟姐妹之间,这种关系是格外的亲密,一生当中都是休戚与共,一荣俱荣、一辱俱辱。而做为兄长能够爱护弟弟妹妹,弟弟妹妹恭敬哥哥姐姐,这一家的和睦之气,就在相亲相爱的关系当中生发出来。
在中国古老的文字当中,像甲骨文,我们看到它是友字,友爱的友,这是用作两手相援的意思。而“兄道友,弟道恭”,恭是恭敬。做为兄长、做为姐姐,其道是在于友爱他的弟弟妹妹;做为弟弟妹妹,他的道是在恭敬哥哥姐姐。道虽然是相对而生的,但是也要绝对而尽。也就是说,在兄弟姐妹相处的时候,我们首先要讲情,不能够把理摆在第一位。在相处的过程当中,不要去论对方的长短。为什么?因为遇到很多事情,譬如兄弟之间有一些分歧、不同的意见,或者有矛盾,这个时候,我们不能总是讲理而不讲情。为什么?因为在相处的过程当中,“和”字往往是比是非对错更为重要。兄弟姐妹之间,他如果有争端,往往都会执著我有理、我占理,我说得对、你是理亏的,是这样的心态,这样的态度,和睦就很难达成。
如果在相处的过程当中,即使是自己对了,但是也不要得理不饶人,我们能够包容对方的偏执和错误,处处以和为贵,只要这件事情没有错得太离谱,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我们还是在一些问题当中,要把和睦摆在第一位,而不是在这里争论是非对错。很多事情彼此之间需要相让,和字才能够达成,做为祖先、父母也才能够安心。所以悌字,这种兄弟之间的友爱能够真正落实,孝道就在其中。
在中国的历史上,我们常常讲到周朝文王、武王、周公的故事。因为周朝是以孝悌的风气来传家,以孝来立国、以德来立国,在古圣先王的身上也有发生许多孝悌忠信的故事,是给我们很深刻的启发。而在周朝,周公是孔老夫子非常非常尊敬的,夫子一生也都很希望效法周公。周公他到底有什么样的德行是值得我们效法和学习的?我们今天来分享“周公祝代”的故事。
周公是姓姬,周朝的这几位开国的君王,他们是姬姓,他的名叫做旦,他是周武王的弟弟。在历史上武王伐纣,把商纣王残暴的统治取而代之,就开始了周朝的天下。周朝的开国的君王,都是非常贤德的明君圣主。而就在周武王打平商朝天下的第二年,武王生了病。夫子所慎是“齐,战,疾”,疾病确实是要非常的慎重。为什么?武王如果生病了,万一出现了什么三长两短,对于国家的安定和平、对于国家的稳定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的。所以这个时候,做为弟弟周公他就非常的着急,他想尽办法希望哥哥的病赶紧好起来。
在古时候,中国古人很重视玉,玉石,在上古时候,一些考古发现有很多的物品都是用玉石,用玉来做成的。特别是当人们对皇上或者是天地祖宗有事情要禀告,一定是手上要拿圭。圭是用玉做成的,在《说文解字》当中说,圭是一种瑞玉。于是周公就来到了太庙当中,在古时候太庙是君王祭祀祖先的地方,我们现在到北京还能够看到清朝的太庙。周公在太庙当中设了祭坛,在祖先的神位当中就奉上了玉,他自己的手上是拿着圭,拿着圭就是有事情要奏报祖先。他就跟他的曾祖父太王,也就是古公亶父禀报,跟他的祖父王季,还有父亲文王,这是历代的祖先,他都非常郑重的禀报。
禀报什么?周公希望让自己来代替哥哥,因为哥哥已经生病了,但哥哥武王是一国之君,身体不能有任何的问题出现,他宁愿自己代替哥哥生病。至诚感通,正是周公至诚的友爱之心,果然后来周武王的病也就好了。周公在太庙的这一篇祝文,他就藏在一个用金锁锁着的柜子里面,像这些祝文也都是需要很保密的,他在祈祷的时候,只有祖先和自己知道祝文的内容。
等到后来周武王过世,他的儿子周成王继了王位。而成王继位之后,就有人在他身边讲周公的坏话。周公听到这个消息,他就离开了京城,住到了东都洛邑。可是就在秋天收获的时候,天上突然发生了大风大雷反常的气候。古人都非常重视天象,像古时候在宫廷当中,就会有一些官员,他是负责占察天象、观察天象的,像子韦就当过这样的官员。
宇宙万物之间都是相互交感的,特别是古人非常相信人的起心动念、人的一言一行是会跟天心相感应。当他观测到太阳、月亮、星星,或者是气候发生了一些不寻常的变化,这个往往和国家的国运、家庭的家运,与这个时代的吉凶祸福,它是会相关的。
之前我们在《礼记》当中也看到,在古时候,古人相信,譬如出现日食,这就是表示男子,做为君王来讲,以君王为代表了,肯定是男子的德行有了缺失,所以皇帝就要去祭祀、去祈祷;而当发现出现月食的现象,则是表示女德有了亏失,做为皇后她就要带头去祭祀、去祈祷。
看到这些日月星辰,包括天气的一些反常变化,古时候的帝王将相、政府的官员,都会反省自己的政治上是不是有哪些做错的地方。周成王当他看到天气有一些反常的变化,他就想一定是自己什么地方做错了,就开始反省。于是他就同大夫们穿上礼服、戴上礼帽,把当初周公藏在柜子里,这个柜子是用金锁锁着的,在这个柜里,周公把他的祝祷的祝文,向祖先禀报的祝文(疏文、祭文),他就把它打开了。周成王才看到当初武王生病的时候,周公去太庙祭拜、祷告,希望以自己的身体来代替武王生病,兄弟之间的至诚友爱之心,在这篇祝文里面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出来。周成王看到这个情形,于是内心非常的惭愧,他觉得他误会了周公,也对不起周公,于是拿着祝文,流着眼泪,亲自去把自己的叔父周公迎接回来。
周公他孝悌的德行,不只是体现在他对于他哥哥的友爱当中。他在一生为政的过程当中,他能够辅佐成王,周公的德行跟才干绝对不在成王之下,可是他依然是非常小心谨慎的恪守着为人臣子的本分,从来他都不敢逾越自己的本分。在他辅佐成王的过程当中,周代有《周礼》,这部《周礼》也是方东美教授非常推崇、非常赞叹的。制礼作乐的工作,都是由周公来完成的。
周公他以一生勤勉勤政的作风,他在施政的时候,可以说是“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特别的勤政。他的勤政就让他的父亲文王和哥哥武王,在治国的过程当中,他想要完成的志愿,周公都努力的把它实现、完成,非常谨慎细致的,几乎都找不到什么缺点。而我们看到,当他的哥哥生病的时候,他去太庙祭拜,就希望以自己的身体代替哥哥,让哥哥不要生病。他这种至诚感通的心,连天地日月都受到了感动。
从这里,李文耕先生在评论当中也谈到,《周官》、《周礼》这个制定,这是周公所拟定的周朝的官制,像这种制礼作乐的点点滴滴的做法,那都是字字从心性当中流出,这是他的孝悌友爱德行去施与普天之下的百姓,字字句句在《周礼》当中它都是出自于至诚的。这种孝悌,孝顺跟友爱的德行自古以来,无论是做为领导者治国、平天下,还是做为老百姓孝养父母、奉事师长,都是我们德行的大根大本。
在古时候,法昭禅师曾经写过一首诗,非常的感人,“同气连枝各自荣”,兄弟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是同一父母所生,他是同气连枝的。“些些言语莫伤情”,千万不要因为言语、口舌、是非,这些小事情伤害了兄弟之间真诚的感情。“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一个人的一生,父母陪伴我们的时间很有限,可是兄弟姐妹可能他能够陪伴我们走过很长的生命历程。当我们日渐衰老,头上的白发愈来愈多,我们对于兄弟之间的情谊就要更加的珍惜,能够有兄弟姐妹陪伴着我们,这是人生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前面讲“些些言语莫伤情”,在彼此相处的过程当中,要尽量避免冲突、矛盾,特别在言语当中要柔软和谐,不要说很冲的话、很重的话。即使我们觉得自己很在理,但是因为言语冒犯了兄长,或者是伤害了兄弟之间的和气,我们即使再有理,这个理也不是理了,因为理伤害了人伦的关系。所以我们要珍惜和兄弟姐妹相处的情谊。
下面又说,“弟兄同居忍便安”,兄弟姐妹在一起居住,要能够相互的忍让、谦让。“莫因毫末起争端”,不要因为小小的缘故,兄弟姐妹之间就不断的制造争执跟冲突。“眼前生子又兄弟”,眼前兄弟姐妹各自都有自己的孩子,孩子之间也有兄弟姐妹,他们往往会看到父亲这一辈的人怎么做,小朋友也会效法、学习,所以要“留与儿孙作样看”,要做出好的榜样给儿孙来看。兄弟姐妹之间,友爱之情确实是摆在第一位的。
我们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是发生在现代的真实的故事。有个弟弟他非常孝顺、非常的友爱,在从前父母亲留下财产,当时因为祖上有些土地,兄弟之间,后来在父亲过世的时候,他们就把这些田产、家产,兄弟之间都分好了。可是分好了之后,因为他的哥哥特别的霸道,而且有很多不良的习气,经常到处去银行借款,到后来拖欠款项还不起了,他天天缠着弟弟、缠着他的母亲,希望能够抢到更多的田产。后来他的弟弟看到哥哥天天让母亲生烦恼,他心里很不忍心,就把他手上的这块土地也让给了他的哥哥。后来哥哥还是继续特别挥霍、喜欢享受,把弟弟的这块地也都抵押出去,后来变成债务就落到了他的弟弟的身上。弟弟当时希望能够让母亲不要为了这些事情而担忧,所以他主动的相让,但是想不到哥哥这样做,给他带来非常沉重的负担,但是他也感到无可奈何。
后来等母亲过世了,弟弟平常是做苦工,很辛苦的工作,就要偿还他土地贷款所欠下的债务,特别的辛苦,而且还要养家糊口。有一天他在做工,突然在地上挖到了一坛黄金,一坛金子,里面有一些金银首饰,他是在废墟里面挖到的。后来这些黄金拿去变卖,正好所换得的钱就偿还他哥哥给他欠下的这笔债务,还完了之后只剩下一点点的零钱。他孝顺友爱,几乎连天地、老祖宗都会护佑他。
虽然父母亲过世了,他依然是特别的友爱,而且他平常都是拿《弟子规》跟《三字经》来教导自己的孩子。孩子因为父亲的身教,也对父亲非常的孝顺,他们上幼稚园的时候,老师分的糖果,兄弟两个都舍不得吃,最后还要把它带回来奉养他的父亲。而他父亲,就是这个弟弟,他也把对母亲的孝敬用来对他的哥哥姐姐,每年过年,他在初二回娘家的这一天,他都会带着礼物,带着他的孩子来给他的姐姐送吃的、用的,来看望姐姐。他说因为母亲已经过世了,父母都不在,你要回娘家也回不去,我就代表娘家的人来看看你,让姐姐特别特别的感动。而他的两个孩子看在眼里,也对姑姑非常非常的孝顺,有什么好东西也都会给姑姑送过来,父亲从小就教他《弟子规》、教他《三字经》。
姐姐也非常友爱,因为她想,家里的父母亲都过世了,所以每年过年,她一定会代替她的父母亲蒸很多的萝卜糕、过年的点心,来分送给兄弟姐妹。兄弟姐妹用至诚的友爱,让在天之灵的父母想必也会感到很安心。而且每年都非常幸福和乐的在一起。每到过年过节,弟弟总不忘记给姐姐来送上一点点心、送上一点礼物,而且是带着他的两个孩子一起来给姐姐送礼物。这种兄弟姐妹之间的真诚的情谊,还有弟弟他本身至诚的孝道,也是感动祖先、感动天地。
在中国的历史上,我们也看到很多友爱的故事,非常的感人。在晋朝的时候,有一个小朋友叫做庾衮,当时晋朝也正是在流行瘟疫,庾衮遇到大瘟疫,刚好他的两个哥哥都传染了瘟疫,最后都死了。第二个哥哥叫庾毗,感染了之后,他病得非常严重。因为当时瘟疫疫情非常炽盛,为了安全起见,他的父亲、母亲,还有家里的兄弟姐妹都一起搬到外面去避难,可是只有庾衮他一个人不肯离开。他的长辈,伯伯、叔叔都一直在劝他,一定要把他带出去避难,因为怕如果这些长辈都走了,只留下小朋友在家里,他一定是很危险的,很容易被感染,而且也没有大人在旁边照顾。
想不到庾衮他不忍心离开他的哥哥,因为他的哥哥感染了疫情,生病躺在床上,是需要人来照顾的。庾衮就说,我生性是从来不怕生病的,他坚持不肯跟着他的亲人一起去逃难。他的亲人没办法,只好把他留下来,他们就离开了。于是庾衮就亲自照顾自己的哥哥,白天、晚上都不休息,有的时候一想到已经过世的两个哥哥,他心里还特别难过,经常抚着两个哥哥的棺材在那里悲伤的哭泣。
就这样整整过了一百多天的时间,将近三个月的时间,整个瘟疫才停下来,才得到了控制。家里的人这时候就非常着急的回到家里,要来看看小庾衮到底怎么样了。想不到一回到家看到庾衮还很健康,人好好的,而且他把他的哥哥的病也给照顾好了。地方上的父老乡亲看到这个不怕疫情的小朋友,在家里自己跟哥哥生活了一百多天的时间,不但没有被疫情传染,而且连他哥哥的病也一起照顾好了。家人都感到非常的惊讶,对于庾衮他不怕瘟疫这个事情,这乡亲父老也觉得非常的不可思议。
做为一个小朋友,真的是守人所不能守,行人所不能行。但是并不是疫情不足以让人感到恐惧,而是因为在生死的关头,小朋友他是把骨肉的至情摆在第一位。他已经失去两个哥哥了,他不愿意看到自己生命垂危的另外一个哥哥在痛苦当中死去,他舍不得离开他的哥哥,也不忍心离开。这当中是兄弟之间至诚至信的孝悌友爱的心。对于天地万物、对于天地鬼神,还有老祖先,他是用真心去感动了外在的环境。连病毒也因为小朋友至诚的友爱之心,最后也都没有夺去他哥哥的生命。
所以这里是不容一分侥幸之心的,如果一般世间人内心当中还是有一点私心,就很难做到像庾衮能够避开疫情。我们在这次瘟疫当中也看到,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老母亲,她也是舍不得离开自己已经得病的儿子,老母亲都会到医院去照顾儿子、去看望儿子,这些都是因为一种出自至情、至信的至诚所感的。就像这里说的,不容一分侥幸的心。
这是发生在古时候,而在近代,我们也会看到这样的例子,甚至于例子是发生在小动物身上。这是上一次我们在欧洲听到的新闻,可是这个新闻已经不新了,它其实是在二0一四年媒体就曾经报导过。我们是后来才听说了这个真实的故事,也觉得很感人,因为连小动物之间友爱之心也都特别的真诚。
这是发生在印度,在印度的北部有一只猴子。我们现代人有很多现代交通的设施,譬如像铁路,像高铁等等,地铁,有很多现代化的设施。这些小动物有时候它不太注意,在铁轨上、在电线当中,可能不小心就会受伤。在印度有一只猴子就是这样子,它误闯铁轨,最后昏迷了。这个事情是发生在印度北部的城市,坎普尔的火车站。当时有一只猴子因为它不小心闯到了铁轨里面,就被里面的高压电给电昏过去了。这高压电的力量很强,它整个背部的毛也都被烧黑了。但就在这个时候,它的同伴不忍心离它而去,就把它拉到一边来按摩。后来在旁边的游客把这一幕拍下来,我们还能看到猴子给猴子按摩的影片。猴子还是很有救生的常识,他看同伴被电得还是醒不过来,于是就把它放到水中,想要抢救它,它在水里受到刺激可能它就会醒过来。最后这只被高压电电昏的猴子,因为它同伴的抢救,就非常幸运的活过来了。同伴在救它的时候,用了很多很多的方法,总之是想要把它的知觉能够唤醒。如果是昏过去,就这么一直昏睡下去,那可能生命都保不住。
这只猴子在救它的时候,还有其他的猴子在旁边,像当守卫一样护在旁边。旁边的游人看到这一幕非常感人的场面,大家都觉得,我们人类可能也要跟这些小动物学习,小动物之间还能够这么团结、这么友爱。
在古人治家的过程当中,对于孝悌方面,往往都是放在治家的家规、家训最重要的位置。即使是非常富贵的家庭,对于子弟也是要求他们在尽孝、尽悌的过程当中,一定要亲自动手、落实。这是在古人的家规里面,对于孝顺、友爱往往是把它排在第一位的。
曾国藩先生,他在清朝,他的官位是做得很大,是四省总督。可是即使他的位置这么高,他要求自己的孩子要动手做家事,而且对家规的要求是非常严格,把“尽孝悌,除骄逸”摆在重要的位置。曾国藩先生他全家的兄弟姐妹有九个人,他是长子。做为长子,他对于家里的弟弟妹妹们都是非常的关心,在他的家书当中特别强调,在“孝悌”这两个字上尽一分便是一分学问,尽十分便是十分之学,非常重视孝悌的家风。而且他要求他的子女,家事不能够委任给家里的仆人、佣人来做,而是自己的亲生儿女都必须要做家事,用习劳苦做为他们家规的第一要义。
曾氏家族的家规还包括,“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财”。以前大家庭所有的财产都是归公,然后整个家族会统一的来分配。包括在婚丧嫁娶的过程当中,要娶媳妇、联姻,他也不一定要找富贵人家或者地位很高的人家,而是要重视对方的德行与家风。在治家的过程当中也非常崇尚节俭,而且对于治家的勤俭节约,还有非常勤劳等等方面都有做了要求。曾国藩先生还谈到,在亲戚之间的交往要重情轻物;换句话说,情义是摆在第一位的,而利益是摆在第二位的。他还奉劝:对于家庭琐琐碎碎的事情不能够厌倦。第十条:更重要的是要选择好的老师来教育自己的子弟。
因此,古人正是因为他的家风、家规,包括对于家庭的教育都做得很好。所以在古时候的大家庭当中,以孝悌来持家,以孝悌来传家的家风,这样的大家庭到处都可以看到。
在明朝的时候,郑濂家族是七代人共同生活在一起,也就是说他们都没有分家。有四世、五世同居,这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这个时代,四代同堂的可能都不容易见到,而在郑濂这个家庭,他们是七代人同堂。明太祖对于这个家庭治家的方法还有家风,以及这个家庭里培养出来的子弟,都是很贤德的人才,对于他们明太祖非常的赞叹,曾经颁发给他一个匾额,叫做“天下第一家”。
有一天,明太祖召见这个家的大家长郑濂,问他说:“你们家总共有多少人?”郑濂回答他说:“我们家有一千多人。”我们想想看,一百个人都不知道要怎么管理,这一千多人共同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不分家,这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连皇帝都很好奇,你们家是怎么治家的,治家之道是什么?结果郑濂就回答说:“惟不听妇人之言。”为什么?不听妇言,因为有的女子比较没有机会接受圣贤的教育,她考虑问题可能在一些方面私心、私情会比较重,往往因为私心、私情而妨碍了公义,就会在家里造成彼此之间的不和,甚至于兄弟姐妹之间的隔阂也会因此而产生。
后来皇帝就送给他两个梨子,赐给他两个梨子。我们想想看,皇上的恩宠,即使只是两个梨子,对于老百姓来讲也是非常荣耀的事。可是全家一千多人,两个梨子怎么分?这确实也是一个大学问。结果郑濂非常恭敬的谢恩,把这两个梨子带回家。皇上就派人去看看他回到家之后梨子是怎么分的。后来看到郑濂回到家里,就把家里人全都召集起来,首先家里一起谢恩,感谢皇上赐予梨子的恩德。接着他就拿了两个大水缸,把梨打碎,打碎之后就放到水里,变成梨子水。虽然梨子的味道可能已经尝不太出来了,但是用这种方法却能够使这两个梨子供一千多人食用,分得是很公平的。于是皇帝知道了这个消息,就感到非常的高兴。这确实是名符其实,天下第一家的美称,这是当之无愧的。
我们在历史上也有看到,张闰的家庭是八世同居,一百多人。而陈昉的家庭是十三代都是共同生活在一起,有七百多人。人数都不在少数。一个家庭能够治理好,用这样的经验跟方法用来治理国家,治理地方、治理国家都是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做的。这么多人,郑濂家族它是七代同堂,有一千多人。当时的郡守表彰他们这个家庭,是天下第一家。问到说他治家之道是什么?他就强调最重要的是要守住家法,而且不要听妇人之言。当然妇人之言,如果是贤德的妇人,她所说的话是深明大义的,都是秉公而谈的,这就没有问题;如果妇人、女子因为自己的私心的关系,在兄弟之间去挑拨,使得家里的兄弟不和,这对于家庭的伤害是非常大的。
郑濂碎梨的故事给了我们两个方面的重要启发:一个是在大家庭当中,利益的、钱财物品的发放一定要公平、要均等,这跟曾国藩治家谈到“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财”是相同的;再来一点就是,不听妇人之言。家庭的主事者他是非常理智的,头脑非常的清楚,为了避免家族成员之间的不和,他对于家中发生的事情要做出理智的判断、正确的判断,不能够以私心来处事,而是要用公义来使得家庭能够得到和睦,这是他不听妇人之言的原因。
家和万事兴,家庭成员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就像《弟子规》中说的“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孝道不仅仅是在侍奉父母、侍奉祖父母尽孝的层面。如果我们对父母很孝顺,但是兄弟之间却不和睦,同样父母亲的心也是不会安的。所以“家和万事兴,将相和国富强,家人和业必兴”,一个家族要兴旺,一定是家庭的成员之间彼此都和睦相处,而且都能够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夫妻协力山成玉,婆媳同心土变金。妻贤夫过少,子孝父心宽”。在家庭当中就营造着老人爱护小孩,年轻人孝敬老人,这样的和睦家庭当中,“和睦堂里福寿广,和气家中仁人夸”。因此孔老夫子说“和为贵”,和睦相处,这一家必定能够感得很大的福报。
我们在《论语》当中也有看到一段经文,司马牛他曾经很忧愁的说:“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说:“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
雪公老人在讲解的时候谈到:司马牛他是宋人。宋在古时候所处的地界是在山东与河南的交接处,而他一家人都是在宋国做官。古时候从伏羲氏开文化的先河,到了周朝,我们中国文化当中的典章制度、礼乐等等也都很完备了。而在周公时代是立下规定,诸侯封地也是子子孙孙接续的来继承,诸侯所用的大夫他也是世袭的。即使是农工商也分边,士的儿子都是士人,工人的儿子也都是工人,家里是代代相传的。
司马牛的兄弟都在宋做大夫,世世代代他们也都是受国家的俸禄。他的兄长司马桓魋官很大,孔老夫子曾经被桓魋围困,后来是微服而过宋。换句话说,司马牛他的兄长就曾经想要陷害孔子。而且他在宋国想要篡位,要杀宋君,他身边的左右都是自己家的兄弟。可是司马牛本身是孔老夫子的学生。他们全家的人德行都不好,最后都想要造反。就在这种可以说是人伦之变,一方面要顾及到人伦的亲情,另一方面他的兄弟又为非作歹,做了很多不应该做的伤德败德的事情。司马牛看到这个情况,他心里就非常的难过,说:“你看别人都有兄弟,只有我没有。”他就跟子夏说,人人都有兄弟,而我独无。别人家的兄弟都很好,只有我家的兄弟不好。出了这样的兄弟姐妹,等于是没有兄弟一样。
在历史上我们也看到像舜王,他弟弟象就想尽办法要谋害舜。包括盗跖,这是出了名的恶人,可是他是柳下惠的兄弟。在历史上兄弟之间他们的品德的差别很大,这种情况是常常存在的。
老子说:“六亲不和,有孝慈。”正是因为家里出现非常逆境恶缘,往往很多的忠臣孝子,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体现出他孝敬之德的伟大。我们之前讲过闵子骞,闵子骞他遭遇到继母的虐待,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为了维持好家庭伦常的亲情,最后做为孩子,他居然说出“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能够说出这样的话。往往在这种艰难困苦的环境当中,愈能看出孝子、忠臣他至诚的真心。国家也是如此,国乱出忠臣,像文天祥、张巡,那也都是在国家危亡的时候才体现出他的忠心。
子夏就劝导他:“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我曾经听过,没有说听什么人所说,可能是老师说的,也有可能是朋友,或者是古人说的,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人他的生死是由天命来定下的。譬如孔子在陈绝粮,或者是孔子被匡人所围困,孔老夫子就曾经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而到了宋国,孔子被桓魋围困,他也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也就是说,做为孔老夫子,他是有天命的,上天给予他的使命,他来到人间是需要去履行、去完成的。更何况是死生有命,我命不该绝,道还是要继续去传下去,即使有这些恶人在我身边出现,他也奈何不了我。所以富贵贫贱,这也是在于天。人的真心本性它是恒常不变的,它是一定的,人与人之间本性都是相同的,但是富贵定不住,天道也是无常的,加于有德,是来来回的换。
为什么谈到“由命由天”?因为司马牛他家人造反,这一点跟他有没有关系很难说,所以也不要忧虑。但是一个人的生死富贵也都是在命在天,也能够自己来转变。
他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个地方把兄弟的概念推而广之,由一个家庭天然的亲情的兄弟,把它推广到更广的范围之内。当一个人能够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这四海之内都是兄弟。
俞曲园说古书“失”“佚”是相通的,当“损失”来说,意义比较明显。君子有道,他是对一切毋不敬,对一切存着恭敬的、敬戒的心,只要自己里外没有错误。敬是在内,凡事存心敬,凡事谨慎的去办。对人很恭敬、很有礼,恭是表现在外面,一切都有礼节,在该用什么礼节的情况之下,他就用什么礼节。礼多人不怪,像以前我们在读书的时候,总是不太在乎礼,记得古书里面有讲说:大礼不辞小让,大行不顾细谨。有时候我们可能都是强调比较大的东西,觉得这些小节没有很重视。雪公老人在这里谈到,一个人他读书多了,他就比较容易犯“恭而无礼则劳”的这种毛病,让别人感到不安。因此“节”是不要过分,也不能够不及。我们在学礼的过程当中,往往很多事情要把度能够掌握得好。
能够如上二句,雪公谈到就可以转变,也可以造命,也可以感天。就是这里说的“敬而无失”,一个君子能做到恭敬,敬是恭敬、毋不敬的意思。“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凡事内心一片恭敬,做事情非常谨慎的去办,能够这样,就可以造命,也可以感天。换句话说,他是安慰他,你家庭的兄弟姐妹虽然没有德行,但是你可以把自己的德行落实好,就感得了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好的命运,以自身的转变来改变命运,也可以感格上天。这是对上,对上是前面说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而对于下就是敬而无失,恭而有礼,四海之内都是兄弟。中国在古时候,北跟西都有海,所以只要能够持守忠信笃敬,即使在蛮貊之邦也能够行得通。
毕竟他是孔老夫子的弟子,虽然家庭遇到了这样的境缘。就像大舜,他在家庭里面,贤德的母亲很早就过世了,最后和他朝夕相处的都是父亲、继母还有弟弟,这些人也都是很没有德行的人。可是舜王在这种环境里面,他依然不改他至孝至诚的赤子之心,用他的孝德也是感动了天地万物。而在这里,子夏劝导司马牛,你不要担忧,他给他讲了这两种原则,希望他还是继续保持、继续去落实他应该要去落实的德目、德行,那自然就可以转变命运。你为什么只要把眼光放在家里的兄弟?当四海之内都是兄弟,我们人生的境界就变得更加宽广。
“兄道友,弟道恭”,这一句课文我们再补充到此地。接着看下面的这一句,在课本的第二十页第一行:
【财物轻。怨何生。】
这是说跟人相处的时候,不要斤斤计较钱财物品,对于财物不要看得太重,这样怨恨就无从生起。
说到财物,我们家族中有一位长辈,是我母亲的姑姑跟姑父。母亲的姑父在前几年刚过世,活了超过一百岁。我母亲的姑父他有什么德行?他有一点让人很赞叹的,在兄弟姐妹分财产的时候,他把兄弟的情义放在第一位,把钱财物品放在第二位。在从前的时代,家产往往都是土地,祖先留下来的土地。当父母、祖父母走的时候,兄弟姐妹要分家产,我母亲的姑父就不跟弟弟妹妹争,人家都在分土地,他自己就跑得远远的,也不参与这个事,一直等到弟弟妹妹都把最好的土地全都分完了,剩下的不是很好的地就是他的。
在从前的时代,好的地是可以用来耕种的,不好的地,在边边角角的地,也种不了粮食,最后剩下不好的就是他的,他也不跟兄弟姐妹争。可是想不到风水轮流转,过了一些年之后,原本可以种植的土地反而不值钱了,边边角角的地因为政府要建马路,都需要用到,路边的地都要征收,它的地价一下子就涨起来了,涨到上亿。后来子孙都说要是不赶紧处理土地,可能缴税都要缴不起。最后他的土地增值了,他最差的土地就变成了最好的土地。他一生就是很能让,对于钱财物品、家产他就是看得开。所以他活到一百岁,能够这么高寿,这也是跟他事事不计较是有关系的。
“财物轻,怨何生”。财是为我所用的,财则为奴,我是主,财是奴。如果我被财给役使了,我则为奴,财则为主,这个道理我们不能不明白。财奴者是取之不以道,用之而无度。就像前面谈到的石崇,他的钱财都是抢来的,抢来了发了家之后,他还非常奢侈浪费,最后他这一生都保不住,祸患就随之而来。很多人看不懂事实真相,一辈子就为了钱财在奔忙,自己做不了主,不知道临死的时候一分一毫都带不走。而能够做为钱财的主人的是取之有道,而且平常能够勤俭持家,以俭养德,在对待别人的时候,救济别人的时候又非常的慷慨,一辈子都不为钱财物品所累,一生都过得心安理得。
做为读书人,在钱财的问题上,要能够看得破、放得下。如果一个人他很重视钱财,我们可想而知,他对于仁义道德必然是轻视的;而轻财的人往往他重仁义。所以父慈子孝,兄弟的和睦,在钱财物品问题上是起的很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要和睦相处,对于彼此之间的利益就不能看得太重,要把情义摆在第一位。
在唐朝有一个贤人叫做崔沔,崔沔生性就是非常孝顺、友爱的。他的母亲因为双目失明,一个老人眼睛看不见了,她内心一定会感到很难过、很不开心,做为子女,他如何能够让母亲欢喜,这是非常重要的。崔沔非常的孝顺,他侍奉自己的母亲三十年的时间,在照顾母亲的时候都顾不上去换衣服。遇到有美景良辰,他一定会带着母亲去感受欢乐的气氛,譬如有机会可以去外面游览,或者是有机会带母亲去什么地方吃饭。总之他想尽种种的方法,让母亲忘记她双目失明的痛苦,而且也能够和年轻人一样有机会出去到处游玩、到处走动,让母亲在这些境缘当中忘记她自身有这些病苦,去一些热闹的地方,这种欢乐的气氛让母亲感受。
后来他母亲去世,崔沔就把对于母亲孝敬的心,用来对待他的兄弟姐妹,他对待兄弟姐妹就如同侍奉母亲一样的。而且对于兄弟姐妹的孩子们,他也看作是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他做官所得的俸禄也都分给兄弟姐妹来用,分给他的家人。
他曾经说过,“风木既悲”,父母亲离我们而去,我们没有办法去奉养他,“无由展我孝思”。做为孝子,觉得是终身遗憾的事情。他想到父母亲即使不在了,可是父母亲他所念念关怀的是他留下的儿女,在父母的眼中,儿女他都是一视同仁的。父母心中所挂念的一定就是这四五个儿女,如果我对他们好一点,有钱财分给他,有什么好的事情都会想到他,我的父母亲在九泉之下,内心一定会感到非常的安慰。
崔沔他对父母的孝心,用在对于兄弟姐妹的相处当中,是重义轻财。果然他后来的官做到很大,做到中书侍郎,中书侍郎在唐朝是宰相的职位,比中书令要小一点。同样以孝悌的家风传家,子孙也必然很贤孝,因为儿女也都是看着父母亲的榜样来做事。所以他的孩子,“子祐甫复为贤相”,父子二人都是宰相。宰相的家庭,他能够侍奉失明的母亲侍奉三十年,在这个过程当中,孝子让母亲感受不到失明的痛苦,一有欢乐的场合,他一定带着母亲出去参与,让母亲忘却忧愁、忘却烦恼。用这种孝亲的心,他做到宰相的位置,同样他去照顾老百姓,他怎么可能不尽心尽力?一定是用父母对于儿女的心来照顾老百姓。
崔沔对于母亲的孝心、孝行,这是常人所做不到的。因为他对于母亲的爱至深至诚,所以他爱母的心,也能够涉及到母亲所爱的人。母亲所爱的,首先就是这几个儿女,这几个儿女如果彼此之间都能够友爱,那母亲该多高兴啊!想到母亲念念所想的就是这四五个孩子,他就能够想到,我对兄弟姐妹特别友爱,那我母亲在天之灵也会感到安慰。这是一个宰相他孝母的心境,确实是很感人。
这句课文:“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在兄弟相处的时候,谈到我们对于这些钱财、物品要看得淡一点。之前也有分享到汉朝时期的孔融,孔融他是字文举,他是东汉末年豫州的鲁国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曲阜,他是孔老夫子的二十世孙,是孔老夫子的后代。他的学问是非常好的,跟王粲等人是合称为“建安七子”。在汉献帝的时代,孔融是当过北海的郡相,人们称他为孔北海。用地名来称呼,在古人来讲是非常尊敬的称呼,关于这个称呼我们后面也会谈到。他的性情是非常宽厚而好客的,也很喜欢提携后进。
孔融的父亲叫孔宙,曾经当过泰山的都尉,有七个儿子,孔融是排行第六,他前面有五个兄长,有五个哥哥,后面有一个弟弟。孔融他从小天性就非常的淳厚,孔氏的家风一代一代传之不绝,后代的子孙都非常贤孝,都很有德行。孔融他从小就懂得逊让的礼节、懂得礼让,因为他比较小,有什么东西都会想到要先让给他的兄长。
在四岁的时候,有一次有人送给他们家一篮梨,他的父亲就让孔融自己先去拿一个吃。父母亲当然都会比较疼爱年龄小的孩子,总觉得年龄小,有什么好东西就让小朋友先拿。结果孔融找来找去,他挑了一个最小的。父亲就觉得很奇怪,“你为什么不挑个大的?”孔融就说:“哥哥的年纪都比我大,就应该先吃大的,我的年纪比较小,就应该吃小的,我做为弟弟,用的享用都不能够超过我的哥哥。”讲这个话的时候他只有四岁,宗族的人听到了这个事情都觉得很不寻常。
苏东坡先生曾经说:“文举以英伟冠世之资,师表海内。”他是学问非常好的读书人,是非常有名的。“意所予夺,天下从之,此人中龙也”,苏东坡苏轼对于孔融是非常赞叹的。
如果你要看他这种德行的根源,一定是在他小的时候,因此古人说,“三岁看八十,七岁看终身”。他只有四岁,对于四岁的小朋友来说,梨子是非常重要的财产,因为他可能还没有金钱的概念,有点好吃的、好用的,这对小朋友来讲是很大的享受了。我们小时候,刚刚出现了在市场上可以买到一种点心、一种零食。大概我二三岁的时候,刚刚出现一种零食,拿一种面粉做成的饼干,饼干是做成长长的棒子,直接在里面就有一种巧克力是软的,拿饼干去蘸巧克力。那时候很新奇,巧克力做成软软的,特别好吃。我二三岁的时候,当时刚刚懂事,就吵着父母亲要买巧克力来吃。父母亲管教得严,就要求我,必须是一个星期都表现很好、很乖才买来吃。对小朋友来说,这一点点的零食、点心、水果,就是很重要的财产。
他小时候连他最爱吃的这些东西都能够让,那长大之后他还有什么不能让?如果小时候对于饼干、玩具就总是会争来争去的,长大之后还有什么不能争?因为他已经争习惯、抢习惯了,习惯成自然了。所以德行都是从小养成的。而从小当然都是要养成礼让、养成谦和的态度,一辈子都不改变,他的德行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他的人格塑造完成。
而我们现在的社会价值观颠倒。古人都很重视让,能够忍让、礼让、谦让。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其实是找不到争这个字的,也只有在射箭比赛有争,这是要看哪个人的箭射得好,能够射中鹄的。只有这个有争,但这个争也是君子之争,而不是小人之争,这是在比赛当中。中国古人从小教人就是教的让,能够忍让,忍久了他慢慢习惯了,他也就懂得谦让,能够谦虚让给别人。将来他到社会懂得礼让,他是一路让到底。如果在一家人共同相处,家庭成员之间都能够让,那真正的是做到家和万事兴。为什么现在的家庭常常会出现父子不和、兄弟反目这种情形?特别是父子之间、兄弟之间,还有夫妻之间,往往都是不懂得忍让、谦让,造成一家不和。因为财产的关系告上法庭,这真的是亲人之间只有利益,一点情分都不讲。兄弟之间就跟仇敌一样,不相往来。那我们想想看,做为父母跟祖先,如果他们看到这样的情形,这是多伤心的一件事。
那为什么现在社会上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那往往都是因为教育产生的。现在社会上教的都是竞争、斗争,都是教这些。我们在求学的过程,在这个问题上也是深受其害。我记得小时候,母亲会奖励我们,如果考的名次比较好,会奖励我们一些小礼物。我记得有时候考了第四名、第五名,回来不用等妈妈说,马上眼泪就掉出来了。小时候是因为不忍心母亲感觉到难过,觉得对不起母亲这么辛苦的养育之恩,可是长大之后,随着大家彼此竞争的风气,要考得好成绩的想法,功利的心就愈来愈强,而不是因为孝顺的心。现在社会很崇尚竞争,能够忍、能够让,人们觉得这是弱者。这是整个价值观颠倒,价值观颠倒,自然会造成社会风气的变化。
师父上人也常常提醒我们,我们社会要安定,回归到太平盛世,就一定要把仁义礼智信、把温良恭俭让,五常五德要真正的落实,这是我们真正应该要去做的。譬如谦让,这是一种美德。我们想想为什么要争?如果了解命运真相,大家都知道古人常常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如果不懂得这个道理,一味的要去跟人家竞争,最后往往结下了很多怨仇跟怨恨,无法化解。所以我们生活在世间要能够让,师父上人常常教我们要能够让。
记得在前两年,有一年的教科文组织的国际和平大会上,师父上人就提出了一个主题,放弃竞争、斗争、战争,人类有享不尽的福报;反过来,如果我们总是在竞争、战争、斗争,人类就有受不尽的苦难。一定要学习古人能够让,以德报怨,感化恶人、感化对方。对于夫子的五德温良恭俭让,要能够真正的落实,这是真实的德行。
在从前师父到马来西亚去教学的时候,也是特别强调古人所说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能够把教育办好,天下太平。在教导孩子的过程当中,师父特别强调礼让、谦虚这样的原则。这个弘法活动大概是在二0一五年,当时在马来西亚有汉学院成立,师父上人是名誉主席。后来这一段,就是师父当时提出的理念,也在马来西亚的华人报纸当中刊登出来。师父特别强调,要把世界治理好,首先是要把教育抓上来,特别是对于小朋友的教育,要教他们互相的礼让、教他们谦虚,特别强调这一点。所以国家把教育办好,它就可以把人教好,所有的问题自然就可以迎刃而解。
在《三字经》当中说:“人之初,性本善。”做为家长,很重要的是从小就要教孩子们要有忍让的精神,长大之后懂得谦让。互相忍让就能够使天下太平,如果是互相竞争,就会加剧问题的严重性,因为竞争会恶化成斗争跟战争,造成毁灭。他长大会争也都是小时候不肯让造成的。一个人他习惯的养成、性格的培养、品德的教育,都是从小就要抓起、就要教起。现在因为整个社会媒体非常的发达,受网路跟电视的影响,孩子影响非常的重。在网路跟电视,有时候它宣扬的价值观,是和古圣先贤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对孩子就产生很大的影响。师父上人在马来西亚的这样的理念,也得到当地很多的长者以及很多企业家的支持。
我们前面谈到孔融让梨。记得有一位长辈,他也曾经回忆起在他小的时候,跟师父上人之间的故事,谈到师父是如何教育他们几个小朋友的,这个事情也非常的有趣。民国四十二、三年间,这位长辈他的家里跟师父是同一个家乡的,都是同乡,当时来到台湾,这些同乡亲友都会聚会在一起,比较常有往来。这位长辈他当时还很小,他的母亲总是教他说,这些家乡的人都是背井离乡来到这里,来我们家的时候,都要尽心尽力的来款待同乡的人。那个时候其实家庭也不富裕,都是吃一点粗茶淡饭,但是同乡之间互相扶持的情谊确实很深厚,特别是人在患难的时候。所以兄弟之间要互相的扶持跟帮助,把它推而广之,同乡之间,或者我们在国外的时候,同一个国家来的,都是华人,一起出门在外,都是要靠同乡,还有同一个国家的人彼此之间互相的去扶持跟照顾,这种感情如同是兄弟姐妹的亲情一样,是非常珍贵的。
这位长辈他的母亲、父亲就有这样的心量,对于同样是家乡来的人,就格外的用心来照顾。有一天来了一位非常精瘦的长辈,母亲就嘱咐要留一个小房间给他,让他随时都可以来住。母亲把她三个儿子叫到面前,跟他们嘱咐说:“今后你们见到这位徐先生,都要称他徐老师。”这位徐先生(徐老师)就是后来的师父上人。当时他独身来到台湾,因为都是安徽庐江人,所以跟他的父亲就认识了。因为都是同乡,彼此之间就格外的亲切。所以徐老师就经常到他的家里面来作客,而这种他乡遇故知的情怀也是非常的深厚,他们家庭跟师父上人几十年深厚的缘分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启的。
他眼中的这位徐老师,是一位非常善于教导孩子的长者。因为家里的几个兄弟,男孩总是比较淘气,每次徐老师在读书的时候,兄弟三个人淘气,常常会因为一个玩具或什么东西,兄弟之间会吵个不停。而他的声音又非常大声,虽然他年纪小,但是却很霸道,经常不让给他的哥哥,不让给他的兄长。有一天,兄弟又为了一点玩具、一点东西在外面吵,一下子就惊动了在里面读书的徐老师,于是徐老师就出来问说:“你们到底在吵什么呀?”三个兄弟各有各的理由。当然徐老师都很了解他们心里在想什么,都是在抢玩具、抢东西,都是一些小事。所以徐老师就跟他说:“我现在出一个题目,你们谁先答出来谁就先玩,你们三个人写出一个让字,礼让的让。”结果弟弟很快的就把让字写出来,很快的就把玩具抢走了。徐老师就对他的哥哥跟他的三弟说:“他先写对了,就让他先玩,他把让字写出来了,你们两个就让他吧!”结果他的哥哥跟弟弟都不讲话了,因为觉得不公平,但是也没办法。
当时徐老师让他们三个人要写这个让,用意就是《三字经》当中说的“融四岁,能让梨”,孔融四岁,小弟弟都会把最好吃的东西让给自己的哥哥,这个是儒家传统的兄友弟恭的礼。而当时他体会不到这一点,觉得把让字写完了,他先写完了,玩具就先抢走了,完全没有体会到老师的用意,他还洋洋得意,觉得我先抢先赢。这个不是当仁不让,这是当让不让。当时他六岁开始启蒙,识字写字,他的哥哥大他两岁。等到很多年之后,他才体会到徐老师他的用心。兄弟再聚在一起,就谈起小时候抢玩具的事情,兄弟之间还在说他实在是有够笨的,老师这么教他要让,结果他写完让了还是抢,还是带着头去抢。
他记得当时徐老师自我要求非常的严格,只要到他们家住在房间里面,一定很认真的都在读书。母亲跟他的几个儿子都说,徐老师是真正的读书人,有古人的风范。在那个期间,徐老师他亲近了方东美教授。在他们兄弟的记忆当中,觉得这位老师平常非常的谦和、非常有礼貌,言语、说话都很平和,对待这些晚辈,像他们几个淘气、调皮的兄弟,也都非常的和善,很宽厚。特别是在那个年代,因为大家的生活也都不是很富裕,而这个晚辈他回忆,当时徐老师他自己生活也是很节俭的,有的时候他就吃一点饼干、吃一点干粮来充饥,如果条件比较好的,还能配上一杯牛奶。每次当他去见徐老师,徐老师都会把饼干、牛奶分一点给他吃。因为小朋友一看到有好吃的,就常常找机会进到徐老师的房间,徐老师一定分几片饼干给他吃。有的时候老师出门在外,又特别把饼干提前放在房间的桌子上,因为他知道小朋友有机会一定会探头探脑的到他房间看看老师在不在,即使老师不在,看到桌上有饼干,他自己就会拿去吃。
这是他看到徐老师早年还没有出家,他对待一切的人,乃至于对待小朋友们,都是用真诚的爱心来对待他。即使在那个年代,大家生活都不富裕,但是仍然有慈悲喜舍的心来对待晚辈。苏东坡曾经说:“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当他多年之后回忆起这段故事,他就觉得自己就是那只小老鼠,经常有长辈用爱心来呵护他、来照顾他,也用智慧来教导他,他觉得人生真正遇到一位非常好的老师。
这里所谈的是“财物轻,怨何生”,对于财物,钱财物品这个真相,我们要真正透彻明了,才知道什么事情都不要去争、不要去抢。为什么?在佛门里面,古圣先贤的教育里面,常常的教导我们,财富是果,财施是因;聪明智慧是果,法施是因;健康长寿是果,无畏布施是因,修这三种因一定能得三种果。我们非常希望能够得到财富,可是要想财富的因是什么?财富的因是财布施而得来的,绝对不是抢来的、偷来的、要来的、争来的。而很多人都喜欢聪明智慧,这个是果,它的因是什么?因就是法布施。我们自己有能力、有经验、有学问,能够常常用来帮助别人、教导别人,这是法布施,它的果报就是聪明智慧。而健康长寿是果,它的因是什么?因是无畏布施。修三种因就能得三种果,我们如果明了事实的真相,就绝对不会去做出一些违犯道理、违犯伦理的事情。
财、法、无畏三种布施,生财有大道,财布施得财富,财就是古人所说的通货,它就像流水一样,一定要流通的,大去大来,小去小来,不去就不来。如果我们积累钱财而不去流通,不去用来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钱财它是死的,它不是活的。而通货是要流通,财不能够积,积财丧道,一积就错的。所以当我们积财,道就没有了。财不能够积,财一定要用,师父上人强调,特别要去帮助苦难的人、需要的人。我们能够用钱财来多做利益社会、利益大众的事情,这是真实的福报、真实的功德。
我们明了事实真相,自然“财物轻,怨何生”这一条,也就能够在我们的家庭生活当中做得很好。在亲人、在兄弟姐妹之间,对于钱财不要看得太重,要把兄弟之间的亲情看得比利益还要更重要,道义要高过利益,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好,今天的时间已经到了,我们就为大家报告到此地。谢谢大家!

本文转载慈光文化,感恩您慈悲学习






圣贤教育

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

传统文化育天下


弘扬传统文化,传播中华孝道,

广结天下善缘,助力全球华人!



◎上善若水,与爱同在 




本平台为爱神新月老师搭建

发心弘扬传统文化

遵循古圣先贤的教导

故取名曰"传统文化育天下"


◎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本平台学习传统文化,从而提高家庭、婚姻、做人处事、幸福指数。通过互联网的力量传播,帮助13亿中华儿女学习圣贤教育;感恩您加入传统文化学习平台,从今天开始与平台同学共进步吧!


[  向 左 滑 动 等 惊 喜  ]


尊敬的仁者:

关注公众号可以学习传统文化,学好弟子规做好中国人,把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发扬光大!践行孝道,帮助您家庭幸福,夫妻甜甜蜜蜜,孩子健康成长。您若想了解网站上更多课程节目,敬请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观看全集《圣贤教育改变命运》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