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弟子规》第14集



《弟子规》

第14集


尊敬的各位老师、尊敬的各位同学们,大家好!请掀开《圣学根之根》第一册,《弟子规》第二十页,我们从倒数第一行开始看起。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我们跟长辈同处,当长辈站着,做为晚辈一定要陪着站着,而不能自己坐在旁边自行就坐,这是不合适的;等到长辈坐定了之后,吩咐我们坐下,这样才可以坐。所以处事待人接物、应对进退,这是属于进退之礼。
侍长有侍立与侍坐,我们都要具足恭敬的心。长者站立的时候,年幼的晚辈不能先长者而坐,这是恭敬心的体现。一定要长者先坐,吩咐我们坐下来才坐;如果没有吩咐,我们也可以侍立在旁边。
在古代有很多为人子女者,对于礼,都是真正在生活当中去落实。在魏国,司马朗,他的字是伯达。在日常的生活当中,父亲如果不命之进他不敢进,不命之坐他不敢坐,就在生活当中,他的进退应对种种的礼都遵从父亲的指示,他才敢去做,“不问不敢言”。连父子之间,这是很亲密的关系,而他能够守礼守得这样的严格,这也是家庭教育确实是做得非常的好。
在《三字经》当中,日后会学到一句课文:“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窦燕山的家庭教育也是非常严格的。“家法整肃”,他们的家规,家里的规矩是非常严格。平常有客人来,窦燕山的几个儿子都是站立在旁边,不敢有所怠慢。
说到窦燕山,他们这个家庭也是模范的家庭。窦燕山他的本名叫窦禹钧,是五代时候的人,他住在蓟州这个地方,现在的天津市蓟县这一带。在过去他所住的蓟州渔阳,在古时候是属于燕国的国土,它是地处在燕山一带,所以后人称他为窦燕山,是用地名来称呼。在中国古时候,一般孩子出生之后他有名,等到行冠礼,他的同学、朋友一起给他起字,一生都是称字而不称名。那更尊贵的称呼就是称号,别人送给他别号,称号。而比称号还尊贵的就是称地名了,以这个地方的地名来称呼他,表示这个地区出现了非常有德行的人,这是一种恭敬的敬称。窦燕山这个燕山也是地名。
窦燕山他有五个儿子,在他的培养之下,五个儿子都考中了进士,成为国家的栋梁。他的家规、家法是非常严整的,非常严格。这一句经文,“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在他们家里面就完全落实了。当父亲在接待客人,五个儿子都是侍立在一旁,站在一旁,恭恭敬敬的随时听候父亲跟长辈的吩咐。而且他的五个儿子官位都做得很高,长子窦仪是翰林学士,担任礼部尚书;次子窦俨是翰林学士,担任礼部侍郎;三子窦侃,任左补阙;四子任左谏议大夫,官做到参知政事;五子窦僖,任起居郎。窦家五个儿子被称为“窦氏五龙”。虽然官做得这么大,但是在父亲、在客人的面前,五个孩子一点都不敢怠慢,父亲接待客人,他们就站在旁边,非常恭敬有礼的侍立在一旁,这样便于父亲、客人需要他们服侍的时候,动作就可以很敏捷。
而窦燕山家庭会这么美满,人们可能想像不到,他年轻的时候并不明白这些道理。虽然那个时候家庭很富裕,但是因为他不懂得要积德累功、广行善事,去救度一些苦难的人,不懂得行善积德,所以到了他三十岁还没有生儿子。因为古人结婚比较早,三十岁还没有孩子,家人也就很着急。有一天晚上窦燕山他做了一个梦,梦到他的祖父和父亲聚在一起教训他说,“禹钧,你要赶紧回头向善,因为你今生的命并不好,不但没有儿子,而且你的寿命还很短。所以你一定要认真努力的多做善事,也许就可以改变你的命运。”窦燕山梦醒了之后,他觉得祖父和父亲在梦中跟他叮咛的事情非常的重要,他就记在心上,从那天开始他就非常认真的去断恶修善、行善积德。
后来他做了很多很多的好事。譬如在亲戚朋友当中,有的人在办丧事,没有钱买棺材,他就出钱帮他办好丧事;有的人家里很贫穷,子女没有办法完婚,他也出钱来帮助这些穷人他们家的孩子完婚;有的人非常贫穷,日常生活衣食住行都有问题,他就把钱借给他们,让这些穷人有机会可以出去做生意,各个地方的穷人,因为他的帮助而能够继续维持生活的是数不胜数。
我们曾经遇过一位在东北的企业家,他也是这样,以前非常富有,不是日进斗金,那是一天躺在床上就能赚一百万人民币,钱多得都不知道怎么花出去。最后他生了重病,在这个期间遇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圣贤教育,于是他就开始痛定思痛,反省自己过去的种种吃喝享受的行为,确实是做错了,他就非常积极努力的断恶修善,最后不但身体康复了,本来他得的绝症,后来身体奇迹般的就康复了。同时他做了好多好事,救了很多穷苦的人,或者是遭遇到困难的人。有一次,他的商场原来的地址所在地,搬到新的地址之后,他原来旧的房子突然着火了,很多的商家货物都被烧光了,很多的小家庭就陷入了困境。这位企业家就非常慷慨,把这些小商贩都接到他新的商场来,并且免他们一年的租金,让他们可以重新再从小本生意慢慢做起来。所以也是断恶修善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窦燕山就是这样子,为了要救济苦难的众生,他自己的生活后来变得非常的俭朴,一点都不敢浪费。衡量他一年的收入,除了家里必须要用到的生活费之外,他都拿来救济苦难的众生。不但是如此,他还很重视教育,建了四十间的书院,办学来培养年轻人,而且还藏了很多圣贤的典籍,几千卷之多,他就聘请品学兼优的老师来教育年轻人。当他遇到有一些年轻人有志于求学,但是却付不起学费,无论这个年轻人跟他有没有什么关系,他只要来书院读书,他就帮这些年轻人缴纳学费跟他的生活费用。就这样他建立的书院,书院就是中国古时候的学校,前后造就了很多的人才。
特别是他办学,像师父上人最近的这几年当中,非常积极努力的在呼吁各个国家要办一条龙的学校,效仿弘明实验学校的模式,用中国传统的私塾教育的方式来培养人才,真正从《圣学根之根》这样的课程开始落实、开始学习。所以办学真的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真正培养人才,这是为国家、为社会做出的最为真实的贡献。无论是任何问题,都是要靠教育才能够根本性的来解决。
窦燕山他积德行善,他就抓住了这两个重点,一个是救济这些苦难的、急难、有困难的、贫困的人;另外一方面,他就积极努力的兴办教育,通过书院的方式来培养人才。所以德确实积得很厚,本来他命中是无子,而且寿命又很短,可是他最终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有一天,窦燕山又做了一个梦,他梦到祖父和父亲又来跟他说:“这么多年来,你做了好多的好事,上天因为你的阴德很大,给你延寿三十六年,并且赐给你五个贵子,五个贵子将来都很显达,荣宗耀祖。你寿命终了之后,也能够升天做真人。”说完之后又特别嘱咐他说:“因果报应的道理是真实不虚的,所谓作善因得善果,造恶因必定感得恶报,有的是报在现世,有的是报在来世,甚至会影响到子孙。所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是真实不虚的。”
于是窦燕山经历了断恶修善的历程之后,他在梦中听到祖父跟父亲对他的嘱咐,就更加努力的去积德行善,想不到后来真的生了五个儿子,本来命中是无子的。他以身作则,治家非常的严格。他在家规当中还说:“家庭之礼,俨如君臣。”窦燕山他在家里居家,家里的规矩都非常严格,父亲接待客人,五个儿子当时都已经做了大官,都要侍立在一旁。这种做法完全是符合《弟子规》当中说的“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这么的恭敬。
窦燕山又说:“内外之礼,俨如宫禁。”即使是在家里,点点滴滴都不失礼,他用礼来教育他的孩子。而“男不乱入,女不乱出”,男主外,女主内,在古时候男女有别,先生和太太他的责任、职责的分工是非常清楚的。“男务耕读,女勤织纺”,家里的男众主要是耕读传家,一边从事于农业的生产,一方面读圣贤书;而女众则在家纺纱织布。“和睦雍熙,孝顺满门”,这是窦氏的家规当中所说的。
这种严格的家教确实培养出了孩子优秀的品格,以及他的才干,也是在这种家庭的教育当中磨炼出来的。后来窦燕山的五个儿子全都考中了进士,被称为“五子登科”。父母期望儿女能够金榜题名,常常谈到“五子登科”,这个典故也是来自于窦燕山的家庭。后来窦燕山他的官做到谏议大夫,享年八十二岁,寿命就延长了很多。走之前沐浴更衣,向亲友告别,谈笑而卒。这一生,到最后是五福临门,福寿兼全。
这个家庭当中,父亲跟五个儿子都考取功名,得到了很尊贵的地位,但是即使是这样,他依然不偏废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视,所以五个孩子跟父亲在一起,是非常严格的守着家规、家教。古人的这种家庭教育确实是非常的好,所以说圣贤是教出来的,人是可以教得好的,这个道理是真实不虚。
我们接着看下面的这一句课文: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我们和尊长在交谈的时候,声音一定要柔和、要适中。就是声音不能够太大,可是也不能太小,太大了就表示我们的态度有一点傲慢,不够恭敬;可是如果太小的话,尊长可能会听不清楚我们说的话,这样也是不恰当的。往往有的尊长年事已高,他的耳朵也不是听力特别好,有时候我们晚辈讲话他可能听不太清楚。如果我们的声音低到长辈无法听清楚我们讲的话,这样也是不恰当的。总之我们是时时处处都要为人着想,都要为长辈考虑,一举一动都要考虑到长辈的感受。
我们在尊长面前,声音会放低,这是因为尊长之间,彼此之间正在讲话的时候,我们的声音也不能太高,不能够高过尊长他们的声音。所以声音的高跟低,也是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符合中道,讲求中庸。“尊长前,声要低”,虽然是要低,但是也不能够低到太过了,也是要保持中庸之道。而跟长辈讲话,也要让长辈清楚的知道我们在讲什么,包括我们的眼神、动作也都要注意。在跟长辈报告事情的时候,我们眼睛也要看着长辈,这个是恭敬心的体现。
音声之礼,不管是在家出家,不管是我们在什么环境当中,声音不能够过高,不只是在尊长面前,我们在很多的场合里面,讲话的音量也都要有所注意,不能够旁若无人。有时候年轻人底气很足,讲到后来满屋子就是他的声音最大,还感觉不出来,这就是我们总是旁若无人,做事情的时候只是考虑自己,而不能够去感知周围人的感受,这样也不好。所以经常会很大声的讲话、很大声的諠哗,这也是没有礼貌的一种表现。
这一点我们在外出,特别是出国到了一些公共场合,在这个方面我们就要更加的注意。为什么?因为到了很多名胜古迹、旅游的景点,有的人都会讲,什么地方声音最大,就知道肯定是中国人,是中国的旅游团。那我们给人家造成这样的感受,就不是特别好。特别是我们去国外,会去参观一些博物馆之类的旅游点,我们去博物馆是要欣赏艺术的,做为一个有文化涵养的人,他是去学习一些古典艺术,去增强这方面的熏陶,是改变一个人的文化气质一种很好的方式。但是我们往往就是旁若无人,走到这些场合,人家正在欣赏一幅譬如达芬奇的圣母像。我们去巴黎的卢浮宫会看到很多宗教画,这些画作都画得特别精美,有一些名画,譬如像达芬奇的“岩间圣母”,有一些名画都是很古老的、很久远的。我们就会看到有一些旅行团,他们要去讲解这幅画的历史渊源,它的宗教背景,大家都是要去增长见识、增长见闻。我们如果在这个时候,很大声的在那里諠哗,大呼小叫的、旁若无人的,就会影响到其他国家的人他们在观赏画作宁静的氛围。
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家里要做错了,这是冒犯了长辈;可是出了国门,我们要是没有良好的习惯,没有好的公德心,这个时候丢的都是我们国家的脸了。像我们做为中国人,要体现出我们泱泱大国自古以来具有一种礼仪之邦的风范,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为,要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是代表自己的国家,千万不能够随便,也不要把坏习惯丢脸丢到国际的场合上面去,这样就很不好。
所以礼都是从小在家培养的,习惯也是在父母老师的督导之下不断去养成的。如果我们小时候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不注重礼的话,当一个孩子他已经长大了,各方面的性格都定型了,你再要导正他,这样就非常困难了。因此在尊长面前,我们就要养成声音一定要适中的习惯,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说话的声音都刚刚好。尤其不要在尊长的面前私底下讲悄悄话,譬如我跟谁特别要好,我就在旁边窃窃私语的,长辈也听不清楚我们在说什么,这样也是没有礼貌的。
总之我们在尊长面前要有恭敬心,就像众星拱月一样围绕在尊长的面前,不要在尊长面前表现自己的才能,或者在尊长面前特别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我既然在长辈面前,我们就有做为学生、做为弟子应该有的态度,这时候就应该把自己的习惯、喜好要放下,尽好自己的本分。所以这些都不是小事,一个人他的礼貌、他的恭敬、他的谨慎,都是在生活当中点点滴滴养成的。
再来看一个古时候的案例。在明朝,“颜从仕母游氏”,这是家庭的母亲,这个母亲是怎么督导孩子的。她是怀宁人,怀宁是在现在的安徽安庆这个地方。确实,安徽自古以来是文化气息非常浓厚的地方。而游氏,她品德非常的好,非常端庄,而且非常恭敬。在居家生活当中又能够勤俭持家,并且督导她的孩子读书求学,从早到晚都没有懈怠。
家里的女性、女众,她们早晨起来,一定要到长辈面前来问候,看看长辈昨晚有没有睡得好,今天早上起来精神怎么样。家里的媳妇、女儿都要一大早就起来跟长辈问安,如果有的人起不来床,或者是这方面的礼有点缺失,游夫人她一定会用礼来教导她们。家里的孩子遇到游夫人在跟他询问事情,家里的孩子都非常恭敬,恭恭敬敬的,正襟称名以对,一点都不敢怠慢。穿得整整齐齐,坐得端端正正的,很恭敬的来回答她,言谈举止都很符合礼的要求。
在这个家庭当中,有几百个人共同生活在一起,平常生活也听不到很嘈杂的声音,整个家里非常恭敬、非常严整,很整齐,平常也听不到家里有吵吵闹闹的动静、声音。邻里乡党看到这个家庭的家教做得这么的好,也都纷纷来效仿学习。后来游氏(游夫人),一直活到八十多岁才过世。
在这个家庭里面,所有的儿媳妇每天都非常恭敬的跟长辈问候,而且孩子们回答长辈问题也都非常恭敬。几百个人生活在一起的大家庭,平常都听不到一些嘈杂的声音,特别的安静。这是游氏游夫人她在家庭教育当中对于言语应对的教育、礼,是非常严格的。而游夫人她之所以有办法把家治得这么好,把儿孙都教育得这么好,也是因为她本人以身作则来督导。中国古代这些大家庭,都是上行下效,在上位的长辈们都以身作则,把孩子都教导得非常的恭敬、非常的有礼貌。
下一句是: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这句课文谈到,当我们有事情要来向尊长请教、请示等等,要快步向前,“进必趋”;离去的时候,要稍微慢一点,“退必迟”,这样才合乎礼节。“问起对”,这是说当长辈在问话,我们要专心的聆听,眼睛也不能够东张西望的或者是左顾右盼的。这是“问起对,视勿移”。
这个是进退的礼。“进必趋”不敢缓,我们遇到长辈,快步的向前,不能够让长辈等我们太久。譬如尊长对我们有一些指示或者要求,我们要快步向前马上去回应。而“退必迟”,长辈谈完话了,我们要离开了,慢慢的退出去,不要着急,因为有可能长辈讲完了话,他想一想,还有什么话没交代清楚,还需要再跟我们指示,所以这个时候我们退出去就不要退得太急,稍微慢一点,再观望一下,长辈是不是还有话没有交代完,慢慢的我们再退出去。这是进退。
应对,尊长有事情在问我们的时候,问起对,我们要起身而对,一定要专注的来聆听。而且视必正,不能够游移不定,我们的眼睛要端正,不要左看看、右看看,让人家觉得我们的注意力没有很集中,这种动作就是我们内心有点心不在焉,不能专注的体现。所以视要正,不能够游移不定。
在《仪礼.士相见礼》当中说,凡是与卿大夫说话,“始视面,中视抱,卒视面,毋改”。见面的过程当中,始视面,是所谓视毋移,我们的眼睛都要端正,都要看着对方;中视抱,抱是怀抱的意思;卒视面,在见面的过程当中,我们的整个仪容、我们的眼神、我们的动作都要符合礼,左顾右盼、东张西望,这种做法、这种态度就会让人感觉到这个人一点都不恭敬,非常的懈怠、放逸。“众皆若是”,诸卿大夫都在此地也是如此。“若父,则游目,毋上于面,毋下于带”,我们在尊长面前,这种眼神、动作、举止言动,都有一定的规矩,我们诚于中而形于外,形于外的是礼,而礼都是体现出我们恭敬、诚敬之心的这样的态度。
此前我们也有跟大家常常分享周公跟他的儿子伯禽的故事。周公教子非常的高明,深具智慧的,也很擅于去启发,启发他的儿子能够在父亲的教导当中,让他自己能够想办法去体会跟领悟父亲对他的要求。这一点周公的教子都是很有深度,也很有深意的。伯禽他曾经随着康叔三次来见自己的父亲周公,但是见了三次就被父亲打了三次,挨打,这是古人教训孩子,会用鞭杖或者竹板来教训。
这时候伯禽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我每次见到父亲都会挨打?于是他就去向一位贤德的商子请教。商子也是非常懂得教育的贤人,他并没有直接告诉他原因,而是跟伯禽说:“你到南山之阳去看看乔木,到北山之阴去看看梓木。”伯禽他也很听话,于是他就去南山之阳看了一下乔木,就发现乔木是非常高大,很有威严的,它是仰着的一种姿态。他又到了北山之阴去看梓木,就发现梓木它的形态,是一种非常谦虚、卑下的样子,它是俯着的,代表谦卑的德行。于是他就回来向商子报告说,他所看到的乔木跟梓木的不同。于是商子就教导他说,乔木很高大、很威严,它所代表的是父道;而梓木是俯着的,很谦卑的样子,它代表的是子道,也就是做为儿子应该有的态度。
第二天伯禽再次来见他的父亲,进到门了之后,他就“入门而趋”,一进到父亲的大门内之后,他就快步向前。趋就是我们说“进必趋”,快步向前。伯禽马上就改变了他见父亲的态度跟做法。“登堂而跪”,一登到堂上就跪在父亲的面前。这个时候周公就看到儿子已经领略到父子之间的应该所具有的礼和态度,于是他就非常赞美,称赞自己的儿子有得到贤德君子的教诲。
父道是高而仰的,父亲是非常尊严的,父母师长,我们做为子女,在父母师长的面前,是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父亲非常的高大、非常有威严;而子道是很谦卑、很低下,有一种恭敬、谦卑的品德。伯禽之前他并没有很深刻的了解这个道理,所以他没有把自己做为儿子应该有的态度,恭敬、谦卑的态度表现出来。三次见到父亲周公,就挨了三次打,后来他就去请教贤德的商子,才了解到这个道理。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经文本身所教导我们的,也是代表着儿子、子女或者是学生,在侍奉父母、老师的时候应该有特别谦卑、恭敬的态度,体现在他动作当中,无论是他的眼神也好、动作也好,完全都是处在相当谦卑、恭敬的状态当中。这是古人的家教就是如此。
请掀开《圣学根之根》第一册《弟子规》,从二十一页第二行开始看起:“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在我们有事情要找尊长,就要快步的向前;而当我们要离开,则是要稍微慢一点,这样才合乎礼节;当长辈在问话,我们应当要专注的聆听,眼睛不能够左顾右盼或者是东张西望的。这是我们在和尊长应对的时候,应对进退的过程当中,应该要注意到的礼节。
在侍奉长辈、侍奉老人的时候,要时刻关注长辈的动向。譬如早晨起床,老人家身边都应该要有人在旁边照顾,时时刻刻要关注,是否需要有人在身边来协助长辈做一些事情。因为当长辈年纪比较大,有一些动作做起来就比较吃力,都需要年轻人在旁边扶助、在旁边照顾。
有一位老师也曾经跟我们分享过“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道理。他说很多年轻人都不是很喜欢跟老人生活在一起,但是这位老师他就很喜欢照顾老人,很喜欢跟老人在一起。因为他体会到,一个人能够活到这么大的年纪、这么大的岁数,这是上天赋予的福报,这也是这位老人本身德行所感召的。所以一个老人在家里,即使他躺在床上,甚至于卧病在床,我们把老人安置在家里奉养,一个人在一个地方,这位老师就说,他的福禄寿都是随着他存在这个地方的,即使他是躺在床上、病在床上,他的福报也会福荫这个家庭的。这位老师也劝导我们,千万不要嫌弃老人、看不起老人,一定要懂得“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道理。所以我们事奉尊长,能够有机会在尊长的身边去服侍、去照顾,这都是我们晚辈的福报。
元朝郑大和,他们家庭是十世同堂。大和这个家庭都是非常注重家庭的教育,而郑大和本人的性格是非常方正的。后来他的从兄文嗣没有在主持家事,整个家庭就由郑大和来主持、来负责。而他平日在家庭当中非常有威严,可是对于晚辈却非常的慈爱,无论是家庭举办任何婚丧嫁娶的活动,这对于家庭来说都是属于大事,而他一定会遵从礼来进行。
这么大的家庭共同生活在一起,这些年长的长辈,他们都会主动去教育年幼的儿孙,如果儿孙犯了一些过错,长辈们也都会处罚他。所以家规、家教在这个家庭当中是非常严整、非常严格的。
每到大和,就是大家长过生日的时候,他坐在堂上,家里的晚辈都会穿着非常端庄的正装,非常有次序的排列在家里,排列在厅堂当中,立左序,而且是以次进,他们排列非常整齐有序的一起给大家长敬酒祝寿。祝寿结束之后,我们想十代同堂,家族的子弟是很多的,而拜寿结束之后,他们又拱手从右边离开,而且是一个跟着一个前后相接,非常的整齐,站立和行走的队伍都特别的整齐。见到的人就感觉到,这个家庭的教育实在是做得太好了,觉得这有三代的遗风,在元朝郑氏家族当中还继续在重现。
郑氏家族他们是十代同堂,经历二百四十多年之久。为什么一个家庭它能够维系的家规、家风,维系得这么好?就是他们非常注重礼的原因。所以当大家长在过生日的时候,家族子弟去拜寿的礼节,可以说是井然有序,连看到的人都深受感动。而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郑氏家族的子弟,就是在平时,他们的应对进退一定都是非常符合礼的,不是说只是在重大节庆的时候才展现出礼的风范。所以进退之礼,确实在一个家庭的教育当中,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谓“礼之用,和为贵”,这是真实不虚的。
在一个家庭当中,在儒家教导我们五伦五常的道理,这种五伦五常也是在日常点滴这些礼的、行礼的过程当中所体现出来。我们看课文,“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用于我们父子之间、用于兄弟之间,都是不变的原理、原则,都是要依礼来行的,在长辈跟晚辈之间。所以无论是父子、君臣、夫妇,还是长幼、朋友,这五伦关系,彼此之间都是要按照礼来行事,这样一个家庭就会井然有序。而社会能够依礼而行,这个社会也必然能够安定祥和。
我们在历史上看到,许多儒释道的高僧大德,从小就有受到非常好的教育,所以他们小时候在他们的生活当中所体现出来的,都是接受了儒释道圣贤教育熏陶的德范。等他们长大之后,才能够在他们所专长的领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唐朝的玄奘法师为例,这就是很好的证明。玄奘法师在家中是排行最小,父亲有四个孩子,玄奘法师是第四个,最年幼的。他在幼年的时候,在生活的点点滴滴方面,就已经体现出了他非常高迈的节操,和一般的小朋友就完全不同。他本身是资质非常好,就是很聪明,悟性又很高,从小就看出在品德、在资质的方面就有许多与众不同的地方。
当他只有八岁,父亲亲自给他传授一部《孝经》,给他讲解《孝经》当中的义理。父亲他讲到“曾子避席”,避席,古人都是席地而坐,可是在当他为了表示对于某些人很尊敬,他就会离坐而起,这叫做避席。所以当父亲讲到“曾子避席”这个内容,玄奘法师当时他只有八岁,他突然就站起来,整理自己的服装仪容,“整襟而起”。父亲看了就觉得很奇怪,这个小朋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动作?玄奘法师就跟父亲说:“曾子闻师命避席”,当时曾子听到他的老师对他的教诲,为了对老师表示尊敬,他马上就离坐而起,这是一种礼节,而“玄奘今奉慈训,今天父亲亲自的来教导我《孝经》的道理,我怎么可以安然的坐着?”这时候,父亲觉得这个孩子确实很有悟性,内心感到非常欢喜,就知道他长大之后一定能够有所成就。而其他人听闻到这样的一件事情之后,也都对玄奘法师的父亲赞叹说,“这个家庭出了这样一个贤孝的子弟,将来一定能够有所成就。”
果然玄奘法师一生确实为佛教经典的翻译跟弘扬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小时候,就已经看出这个孩子确实在德行和资质方面是与众不同的。圣贤人的德行都是从小就培养起来的。一个人是否能够有成就,就像一棵树,它是不是能够枝叶繁茂,取决于它的根是否扎得稳、扎得深。而这个根就是来自于小时候所禀受的家庭教育、所学习的圣贤教育,对他的一生都会产生影响。
我们接着来看下面这句课文: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这是“出则弟”最后的一句课文。这句课文是教导我们,在对待叔叔、伯伯,这些都是父亲的兄弟姐妹,包括像姑姑等等。我们在对待尊长的时候,因为他们都是长辈,和父亲都是同辈的长者,我们要对待他如同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的孝顺、一样的恭敬;而对待同族的兄长,譬如有一些是堂兄弟或者是表兄弟,堂亲或表亲,我们对待这些兄长,就要如同对待自己亲生的兄弟姐妹一样的友爱跟恭敬。
当然,像这些亲戚关系,在我们成长的过程当中,他们都是陪伴和照顾着我们的成长。所以在我们生命的历程当中,他们都对我们有直接或间接的关怀以及恩情。而我们人生要建立一个态度,就是受人滴水之恩,要思涌泉相报,这是一个人他的非常厚道的态度,这样他的人生才会充满着感恩、充满着欢喜。
特别是叔叔、伯伯,还有堂亲、表亲,在我们成长的过程当中,他们都曾经陪伴过我们,而且他们对于我们也是有很多的提携、教导跟关怀的。这分恩情我们要时时的存在自己的心中,特别是当这些亲人、朋友们、家亲眷属有需要,我们一定要尽心尽力的帮忙。
当然,“事诸父”的诸父,也可以把它进一步的扩展,除了像有亲缘关系的亲人之外,“诸”也可以当成众人来讲,也就是当我们侍奉任何一个人的父母,都要有恭敬的心,对待任何人的兄弟姐妹,我们也要有爱心、也要有关怀。这种心态、行为就是我们将这句课文,拓展到更深、更广的范围。
这句课文本身,“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所谓家和万事兴,因为我们跟这些兄弟而言,无论是堂亲、表亲,无论是叔叔还是伯伯,这些亲人对于我们的祖先来说都是一体的,都是一个家族,都是从一个根所生发出来的。既然是一体,我们敬爱之心、关爱之心就不能够有所差别。因此,我们能够用敬爱父母的心、敬爱祖父母的心,同样的也来敬爱长辈们;用友爱自己亲兄弟的心,也来友爱堂亲、表亲。这当然包括很多方面,譬如有一些钱财上的帮助,或者有需要在哪些方面去帮忙、去找关系、去帮他解决问题等等的,生活方面很多的事情,都是可以体现出我们的敬爱、友爱之心。
我们之前也有跟大家分享过“士选让产”的故事,这个故事所体现出来的就是“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的精神与风范。我们看到像张士选,五代时候的一位年轻人,当他失去父母双亲,是由他的叔父把他养育长大的。所以他祖父所遗留下来的家产,当时在张士选十七岁,他的叔父就想要跟他分家产,并且把祖父留下的家产分成两份,他和他的侄子一人分一份。可是张士选坚持不肯,因为他觉得叔父家里有兄弟,生了七个儿子,所以家产应该分成八份。他的叔父当时不肯这样做,坚持要分成两份。可是张士选他就让得愈厉害,最后不得已他的叔父只好答应了。
他这么小的年纪,对于自己的叔叔,还有对于自己的堂兄弟之间,就有这样礼让、敬爱的态度。后来他去读书的时候,遇到一个看相的人,一看到张士选的面相,就对书馆的先生说,这个人满脸的阴骘,将来一定能够考中,后来果然就应了算命先生的话。他这种满脸阴骘的表现,其实就是他内在德行所积累起来的福报。因此我们说一个人一生的富贵穷通,都是取决于他自己的所作所为。如果我们在生活当中能够力行孝道、力行悌道,把圣贤的教诲真正的在我们的生命历程里面切实的落实,那我们的福报在德行的增长当中也会愈来愈多。
元朝的张闰,这个家庭也是非常好的榜样。张闰他们这一家是八代同堂,这种大家庭在古时候很多,我们看了也觉得很羡慕,一个家庭能够这么多人,世世代代都非常和睦的生活在一起,确实是不简单。而他们全家一百多人,彼此之间都没有口舌是非的问题。每天家庭当中的妇女们,她们就聚会在一起做女红,古时候女子缝缝补补,做一些衣服、做一些鞋子、缝被子等等,这些工作都是家里的妇女在做的。而她们做完手工的活了之后,她们所做好的衣服也好、物品也好,都一起放在家庭共有的库房当中,每一个小家庭是没有自己私藏的财产的。
而在家里因为这么多人生活在一起,小朋友也非常多,可是每当有小朋友在啼哭、在哭闹,这些妇女、长辈们就马上把他抱起来喂他吃,喂他喝奶、喂他吃东西,也从来没有人会分说哪一个是自己的孩子、哪一个是别人家的孩子,都不分彼此。这些小朋友也不知道到底谁是自己的妈妈,看到这些长辈,看到家里的女子,对待每个小朋友都像自己的亲生儿女一样。小朋友从小生活在这个家庭,他也没有分别,知道都是一个家庭的,不会分说哪一个是自己的妈妈,哪一个是姑姑、婶婶之类的。
这样的家庭的家风、家道,让许多的仕宦之家,许多做官的家庭都觉得比不上他们。所以在至元年间,也就是元顺帝的时候,朝廷就表彰了这个家庭。为什么?这个家庭的家风、家规、家道,确实给全天下的家庭做出了好的榜样。朝廷后来就表彰他,希望更多的家庭在治家的时候,都能够效法、学习张家他们是怎么治家的。连妇人女子都没有私心,想想看这个家庭该会多么和睦。
蔡振绅先生谈到,在张闰家庭之前,唐朝就有张公艺这个家庭是九代同堂;在宋朝,有陈昉十三代同堂;在张闰之后,明朝有郑濂这个家庭,他们是七代同堂。在唐、宋、元、明,在中国世世代代都有这样的大家庭出现。为什么中国世世代代都有圣贤人出现?这些圣贤人都是家庭培养出来的。这些孩子小时候在家庭接受了很好的家庭教育,在私塾里面也受到很好的圣贤教育,一生他德行的基础,就是在大家庭里面培养出来的。等他长大成人,就能够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做出贡献。
唐宋元明代代都有这些大家庭。而张闰这个家庭与唐代张孟仁这个家庭,他们的德风是相同的,可以说是先后辉映。一般我们家庭里面,容易起争执的往往是为了财产,有时候为了一点小小的利益,大家彼此之间分配不均,或者是有一些争执。而我们看到这个家庭里,连家里的女子都不蓄私财,一起纺纱织布,也从来不会觉得她所做的工应该是归为己有,而是做完了之后,做完的无论是衣服也好,还是其他的被子也好,等等的,她们也都是放在一起,成为共有的产业。而且孩子之间也不分谁是谁家的,都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女一样照顾。一个家庭如果做为妇人、女子,能够没有私心,我们可以想像,这个家庭一定是非常和睦的。所以张家的这种家庭教育确实是我们的好榜样。
刚刚有提到,除了在一个家庭有亲缘关系的人之间要真正的互相关怀之外,我们也要把天下任何人的父母,还有任何人的兄弟姐妹,都看成是自己的亲人一样来关怀、来照顾。在新加坡我们就看到,像许哲女士,这是新加坡的国宝,她就有这样的胸襟。当有记者问她,说你帮助这么多的人,这个时候她就回答说,“我哪有帮助别人,我所帮助的都是我的兄弟姐妹”。所以在她的心目当中,她所帮助的穷人,她都把他看成自己的亲人一样关怀照顾,整个宇宙都是她的家。而她自己从来没有想到去照顾自己,都是去照顾别人。她说我不用照顾自己,老天爷会照顾我。所以老子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一个善良的人,他的福报是不可限量的。
像这次,当我们看到湖北遭受了灾难,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也纷纷伸出了援手来帮助他们。这次我们看到王伟勇教授写了一首诗,诗的开头就说,“民胞物与空垂训”。“民胞物与”,这是宋朝张载在《西铭》当中所写的一句话,“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这是比喻博爱,把人民看成同胞,把动物看成同类。也就是我们要有这样的心胸,从“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把父跟兄的范围扩大,我们爱心就能够扩展到更大的范围。王教授写到:“民胞物与空垂训”,在这个灾难面前,人民要体现这种民胞物与的精神。“口欲贪痴填俗尘”,会造成这些疫情,跟我们人类的杀业是有关系的。“良医吹哨竟成仁。公平晦暗心难测,正义沉沦志未伸。肃杀封城思武汉,慈悲祈福叹文人。”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都是在真诚的祈祷,希望遭受苦难的人们,就如同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也是希望他们能够早日的远离苦难、远离痛苦。
我们看到有很多的长辈,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积极的也去做赈灾的工作,确实是非常感人。这是民胞物与,视人民如同胞,张载夫子所说的这段话,确实把它落实。王教授在今年过年,也写过另外两副春联,一个是“子岁循环天理在,诗书诵读道心存”;另外一个联是“正义伸张思五鼠,公平教化奉三民”。在过年的时候,还是念念希望能够以读圣贤书,来使我们的道心长存于心,而且也希望正义得到伸张,希望教育、教化广为推广。
我们说到民胞物与,当然除了视人民如同胞之外,也包括视动物如同类这样的心。在这次澳洲长达数月的大火当中,有一百多种动物都失去了它们的家园。许多的专家学者,在根据这些数据分析,也非常的痛心,看到我们人类的这些朋友,有许多小动物们,它们在这次大火当中,遭受到很大的伤害。虽然在上一周,在澳大利亚有降下了倾盆大雨,为这次野火(就是森林大火)可以说是带来了福音,许多大火因为大雨的出现,最后也都平息下来了。
可是让我们不忍心看到的是,这次的森林大火,已经摧毁了许多小动物它们所生活的栖息地。而现在澳洲也有正式的列出一百一十三种需要紧急帮助的动物,这些生物。好在虽然有些动物它们面临了生活环境很大的考验,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因为这次大火让某一种物种灭绝,还算是值得庆幸的事情。但是,因为从去年夏天,从夏季发生在澳大利亚南部和东部的森林大火,一百一十三种清单上的动物,至少有百分之三十的动物都失去了它们生活的环境。包括像人类特别喜欢的考拉、袋鼠,还有一些鸟类、有一些鱼类、青蛙等等,都是非常需要帮助的动物。
而这次大火因为烧毁了许多的温带森林跟草原,所以有超过十亿只的动物被烧死。之前我们说的五亿的数字,是在燃烧的过程当中,森林大火燃烧的过程当中是五亿,但是现在大火停下来了,再来统计,有十亿只的动物被烧死。不过当时在大火燃烧的过程当中,另外一个统计数字是十二点五亿只动物,因为野火直接或间接的死亡。
也有很多人在网路当中流传说,在澳洲有许多动物都是特别可爱的小动物,其中有一种动物叫做袋熊。袋熊它是很擅长去挖很多的洞,一只袋熊它就会有许许多多不同的洞穴。这些洞穴,它自己用的倒不是很多。但是在大火燃烧的过程当中,因为它所挖的这些洞穴,袋熊的洞穴和地道,它和地面的环境是完全隔离的,所以地道当中的温度和地表相比,相对是比较稳定的,它每天温度的波动是在摄氏一度之内。像一只袋熊它有十几个洞穴,结果在大火的过程当中,它的这些洞穴成了很多它的动物兄弟姐妹们最好的避难所,因为它的温度很稳定,而且它离地面比较远,不会受到火灾太大的影响。
尽管有专家指出,袋熊也不是主动去邀请其他动物来它的洞穴里面躲避的,但是因为它的洞穴太多,无意当中也拯救了很多它的同伴们的生命。当然这是一个小插曲。
像这些灾难的出现,确实不仅是给人类,也是给这些动物带来很大的伤害。就像之前所提到的,像这些灾难都是跟全球变暖、温室效应这些问题有直接的相关。而为什么会导致全球变暖,其实很大的因素,就是我们人类现代社会、现代文明的发展,给整个地球带来了很沉重的负担。包括有许多碳的排放量,超过了地球母亲所能够承受的范围,也是造成整个地球全球变暖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在海外,许多热心环保的人,他们也都在大力的提倡要节能减碳。譬如我们出门的时候,尽量的多坐公交车,少开私家车。甚至于在国外,会看到很多骑着电动车出行的情况,或者骑着脚踏车出行。总之,我们生活点点滴滴,包括我们去购买一些物品,尽量减少使用塑胶袋制品。在国外大家都非常流行,出门身上都要带一个环保袋,购买物品用环保袋来替代塑胶袋制品。这也都是从我们生活点点滴滴,能够尽量的节省,尽量的避免浪费和污染,也希望我们的生活当中一举一动都能够给地球母亲减少负担。
在许哲女士的身上,包括在之前有分享过德蕾莎修女,她们一生的行持上面,也看到了很好的榜样。如何把“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能够扩展到更大的范围,就是我们也要爱护天下人的父母,也要爱护天下人的兄弟姐妹,把他们都看成是我们一家人,这样的来照顾、来对待。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这种大爱,就能够化解许多的对立冲突,也能够给社会促成更加安定、和平,更加祥和的社会氛围。
一九七九年,宣布诺贝尔和平奖要颁发给德蕾莎修女,这是一位天主教的修女,当时全世界的人都感到很震惊。因为一般诺贝尔奖都是常常颁发给科学家,或者是政治人物等等。而这位修女她既不参与政治,也不管国家大事,而她只是默默的在奉献自己,为一些非常贫穷的人在服务。而当时她能够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这是说明德蕾莎修女为爱奉献、为和平服务的情操,得到了世人对她的肯定,得到了世人对她的赞叹和敬佩。所以人们就称她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乞丐,称她为德蕾莎姆姆。
而在一九七九年,当她走入诺贝尔和平奖颁发典礼,在场的所有的人内心都是充满着幸福。她的出现,让人们想不起任何一点怨恨、不平的心态,而是全场的人内心都充满了感激跟幸福。她当时说,我是代表所有的穷人来接受奖项,这个奖项特别是说明,穷人在世界上也有尊严。当时她觉得,她是代表这些贫苦的人来接受奖项,而并不是对于她个人的荣誉。甚至当时她还提议取消诺贝尔和平奖颁发有一个宴会,因为她知道这个宴会要花掉很多钱来吃一顿饭,可是如果这些钱送到印度给穷人,他们可以吃很久。总是希望能够避免无端的浪费。包括她身上穿的衣服,也仅仅是价值一美金的印度纱丽。她一生当中都是自己非常的勤俭,而把她的爱心、她的福报,用来救济贫苦、弱势的人们。世人对她确实是非常的怀念,也非常的尊敬。
在《孝经》里面有这样的一句话,“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当我们能够有一颗真诚的爱心来对待所有的人,敬其兄,我们尊敬他人的兄长,当然他们兄弟姐妹也会感到很高兴。敬其君,你尊敬他人的上司,他的同事、同仁也会感到很恭敬。当我们时时抱着恭敬的心对待任何一个人,就像许哲女士一样,都把他看成是自己的兄弟姐妹,她并不认为她是去帮助穷人,而是他们都是我的brothers and sisters,都是我的兄弟姐妹。有这样的一种心,自然她这种大爱就可以真正的在更多的群体当中,发挥着它的正能量,发挥着它的作用、力量。
同样,很多人也都听过稻盛和夫先生的故事,稻盛和夫一生所奉行的一个精神、理念,也是敬天爱人。敬天,我们对于上天有恭敬敬畏的心;爱人,我们对于普天之下的人,也都能够看成自己的父母跟兄弟姐妹。稻盛和夫先生他也正是用敬天爱人的心,在他的生命历程当中,为他自己,也为了国家跟社会创造出了很多的奇迹。所以稻盛和夫曾经说过,利他行善是可以产生很强大的力量的。在他一生所做的事业上面,就可以体现出他这种利他行善的精神。
二0一0年一月,当时日本还是鸠山由纪夫先生担任首相的期间,当时的日本航空,也就是日航,他们向东京地方法院申请破产保护。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日本航空濒临破产的情况之下,鸠山政府当时以三顾茅庐的一种方式,请稻盛和夫出任日本航空的会长。当时稻盛和夫先生他已经是七十八岁的高龄,那我们想,七十八岁的高龄,他要接任日航的董事长,这是为了国家、为了社会,他才出来这样子做的,不然这么高年纪的老人,来经营一个这么庞大的企业也是非常辛苦的。当时他是以不支薪的义务身份,也就是没有领取薪水,接任了日航的董事长。
而稻盛和夫先生他在年轻的时候,就有一种人生观,他就是希望他的一生能够为人类、为社会做出贡献,他觉得这是人类最崇高的行为。所以他看见日航重建也是有这三个利他的意义,当时他等于是临危受命,接受了政府对他的请求,接下了日航董事长的职务。而利他行善这个动机,稻盛和夫先生曾经说过,他的这种经营企业的力量源泉在哪里?就是四个字:“利他行善”,他觉得这个动机是可以产生一股强大的力量。正是这股强大的力量,利他就是利益他人,行善就是时时刻刻要做善事,要能够积德累功,帮助他人。就是这种力量,让他在三年当中,把濒临破产的日本航空转亏为盈。当时可以说全日本、全世界,对这件事情都非常关注。
而他去航空公司,马上进行了改革,之前日本航空固有的官僚主义等等方面,他都进行了比较大力度的改革,建立了非常明确的责任划分,让他的管理会计制度变得更加的完善。但是他觉得这些都只是在经营管理的层面,他觉得真正的原因是他的内心拥有利他行善的一颗心。所以他在上任的时候就跟员工们宣布,他说我们新生日航的经营目的,是要追求全体员工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幸福,要追求幸福。当时他为了凝聚员工的人心,让员工上下都可以一心,共同来面对日本航空的重建,他不断的说服员工,日航就是他自己的公司。因为他之前其实是经营京瓷公司,这是一个上市公司。他把他在经营京瓷公司所用的理念、这种哲学,来做为日航共同的价值观。
京瓷哲学包括哪些方面?譬如要保持谦虚坦诚的心;要保持开朗、积极向上的态度,很乐观的态度;还有认真拼命的投入工作;还有踏实努力,精益求精;最后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深怀感谢之心,也就是知恩报恩的心。就这样他通过三年的努力,让一个要破产的公司最后转亏为盈,重新又站立起来了。
回首这段往事,稻盛和夫先生也说,在社会上很多人都赞扬我,但是并不是这样的。他曾经回忆起,在印度的梵文当中有一句格言:“伟人的行动,他之所以能够成功,与其说是靠他行动的手段,不如说是凭藉纯粹的心灵”。他的成功不在于他管理得好,而是他让这些员工找到心灵的归宿,也就是说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目标。当全体员工都在共同追求这个幸福的目标,当他把这些员工上下的心灵,都导向一个正确方向,这才是他管理上真正的成功。所以他觉得自己是为了重振国家的经济,保护员工的生活,也是为了整个国家的人民百姓。所以整个日航的员工当时大家一起努力,正是因为这种心理,让上天、让神灵看到了他们内心的力量,也就是说他们利他之心的力量以及他们的勤奋,所以上天才伸出了援手。
稻盛和夫先生总结说,“就是宇宙当中的这种关爱、拯救、慈悲万事万物的气,也就是宇宙的意志给了我们帮助。”
今天我们学习完了《弟子规》的“入则孝”和“出则弟”,我们也深深的体会,要把这种孝跟悌的精神,真正拓展到像稻盛和夫先生所提倡的,拓展到对于整个宇宙之间的关爱和慈悲万事万物的心,那么我们学习《弟子规》可以说就达到比较圆满的效果了。
好,今天的时间已经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谢谢大家!
本文转载慈光文化,感恩您慈悲学习






圣贤教育

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

传统文化育天下


弘扬传统文化,传播中华孝道,

广结天下善缘,助力全球华人!



◎上善若水,与爱同在 




本平台为爱神新月老师搭建

发心弘扬传统文化

遵循古圣先贤的教导

故取名曰"传统文化育天下"


◎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本平台学习传统文化,从而提高家庭、婚姻、做人处事、幸福指数。通过互联网的力量传播,帮助13亿中华儿女学习圣贤教育;感恩您加入传统文化学习平台,从今天开始与平台同学共进步吧!


[  向 左 滑 动 等 惊 喜  ]


尊敬的仁者:

关注公众号可以学习传统文化,学好弟子规做好中国人,把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发扬光大!践行孝道,帮助您家庭幸福,夫妻甜甜蜜蜜,孩子健康成长。您若想了解网站上更多课程节目,敬请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观看全集《圣贤教育改变命运》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