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弟子规》第26集


《弟子规》
第26集

尊敬的各位老师,尊敬的各位同学们,大家好!请掀开《圣学根之根》第一册《弟子规》,第二十五页开始看起: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这一句的经文是教导我们,每个人都应当重视我们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如果在这些方面有比不上别人的地方,我们就应当要自我惕励、奋发图强。孔老夫子曾经说过:“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我们的品德学问、才能技艺方面,我们学习儒释道圣贤教育的过程当中,这是我们本分之事。在这些方面比不上别人,我们就应该要自我惕励、奋发图强。当为人父母的人能够认识到对于孩子的德行、品德教育方面的重要性,把它摆在首位,这样我们就能给自己的孩子建立非常正确的人生观。

反过来,下一句还会学到“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我们做为老师和家长,在教育方面一定要有认知,有敏感度。要知道人的一生并不是只是追求物质上面的享受而已,做为父母、做为老师,他本身的价值观是非常的重要。如果我们的价值观都是把金钱跟物质摆在第一,而不重视德行的成就以及才能技艺的培养,这种身教、言教自自然然会对自己的孩子造成很深的影响,做为孩子,他的价值观首先会把金钱摆在第一位,变成重利而轻义。可是一个人如果人生都是在追求物质,而不重视精神层面的品性的培养,不重视德行的培养,他的人生活得就没有价值、没有意义了,常常被物质牵着鼻子走。跟许多人攀比,总是比吃、比喝、比穿,甚至于看到人家又有新车、新房子,心里那种落寞和难过,这都是人生的价值观产生了偏差,所以带来自寻烦恼的苦报。

一个人人生真正的快乐是从什么地方建立起来的?就像孔老夫子在《论语》当中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真正的幸福快乐是乐在哪里?是乐在道、乐在学。像我们现在有机缘学习儒释道的圣贤教育,真正在生活当中切切实实的落实,这种学习跟成长的喜悦是无穷无尽的。这种欢喜是从内心所散发出来的,所以行善最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们人生的方向、人生的价值观正确的树立起来,在成长的过程当中都会充满喜悦,这会伴随着我们在一生当中都有无穷无尽的法喜。

我们看看在宋朝,有一位贤德之人叫做王伯起。当初他的父亲是太常博士,太常博士在古时候是太常寺的官。父亲学问这么好,官位也做得很高。可是伯起在科举考试的过程当中,始终都没有考上进士。这个时候,人生的挫折也激发了他的志向。因为觉得做为读书人,如果他不能够自立自强,而去献艺求售,他觉得是很可耻的事情。也就是说在古时候,读书人都是学而优则仕,所谓是“十年寒窗,一举成名”,如果不走这条路,把自己读书所得到的学问可以更广泛的利益国家、利益社会,他觉得这样是很可耻的一件事情。于是他就关起门来,非常认真的去读书。

他用功到什么程度?平常他都是在埋头苦读,一般人都很难得看得到他的踪影。人确实是先要屈得下,才能跳得高。多少人能够功成名就,可是之前他在奋发图强,在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去砥砺前进的过程,这都是不为人知的历程。确实一个人他要立定志向,知道德学跟才艺不如人,就一定要奋发图强,精勤的去努力。后来他也确实成就了德行与学问,而仁宗也给了他很丰厚的赏赐,赐以粟帛,就是食物跟衣物,这些财物朝廷都颁赐给他。

右司谏王觌,右司谏是主管谏诤之官,这是在古时候朝廷当中有设这样的官职。王觌这个人,后来在王伯起的墓志铭当中,也特别称赞他的德行,他说:“伯起不有其道。而道著于朋友。”学习孔孟圣贤的仁义道德,他涵养于心,道德在他的朋友当中也是广为传布的。“不居其名。而名闻于朝廷。”孟子说要先修天爵,而人爵从之。他并不是为了成就自己的名声,但是最后因为他奋发努力,连他的名声都传到了朝廷,传到了皇帝的耳中,名闻于朝廷。所以他的清高为人所钦仰如此。当一个人真正有“实德能”,实是真实的意思,真实的德能。一个人他有实德能,远近都会尊敬他,都会效法他、学习他,连朝廷都表彰他。

蔡振绅先生也谈到,做为读书人,什么摆在首位?器识摆在首位,他的器量、他的见识、他的德行、他的学问,这是摆在前面。而后文艺,譬如一个人有什么才干、能力,才艺的方面是摆在后面的。而儒家是首重德行,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德行是摆在第一位,而并不是着重在一定要考取功名。但是一般人他并不重视德行学问的实质,而是一定要以求取功名、得到高官厚禄为他的追求目标,这其实都是本末倒置的结果。一个人一定要努力的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

有的人是明知而故犯,伯起知道了是痛切言之,“且言之而切实行之”。古时候的圣贤人,他最为可贵的地方都是在于他的身教,而不是只是以言教来感化世人。我们昨天有讲到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总是把立德、立功摆在前面,最后才是立言。一个读书人,当他有很好的德行、有很好的身教,身教本身就是最好的榜样,是可以激励天下之人的。

朱子在“沧州精舍谕学者”当中,也有一段非常重要的话。在我们还在读书的时代,刚刚考上大学的时候,当时和师父上人有书信往来。我们做为年轻人,才十八岁、十九岁,到北京去求学,觉得在求学的过程当中,到底应该要学习什么样的经典,所以我们有写信向尊敬的师父上人请教,写信到新加坡。就在十八岁,当时刚好是过生日的那天收到了师父上人的回信,十八岁的生日那天。在回信当中,师父上人就特别指导,希望在大学的期间可以认真的学习四书、学习《无量寿经》,行有余力可以读一读《华严经疏钞》、《华严经合论》经典的注解。从学习的过程当中就可以奠定很好的文言文基础,同时对于儒释道圣贤教育的经典也能够深入学习。那个时候听师父上人的教导,我们也就很认真的读诵四书。

当时在北京大学求学,白天的课也是很重的。因为考试方面学校对我们的要求也特别严格,我们对于功课也一点都不敢马虎。当时我们报的是中国语言文学系的古典文献专业,专业课是像文字、声韵、训诂、版本、校雠,这些课程都是我们的专业课,必须要学习的。而且那时候考试也都是考文言文,用文言文考,也要用文言文答,是这样子。我们那个班很小,因为每年全国的范围当中,在九十年代,真的愿意学这个专业的学生是很少的,每年像我们的专业学生也只有十个人。中文系倒是很大,中文系每年招收七十多个学生,在我们那个时代,但我们这个专业专修古文献文言文,学生每年就只有十个人。我们白天忙着学校的功课,到了晚上,晚自习就大声的非常认真的读四书,希望把四书的经文都读熟,读四书、读《无量寿经》。

师父上人当时在回信当中,也附了《五种遗规》里面的经文,其中就包括“朱子沧州精舍谕学者”。后来也是这个因缘,我们在写论文的过程当中,刚好就选陈弘谋先生的《五种遗规》。当时专业的指导教授也非常赞叹,他说:“一般一个学生他定论文,只要他选对了题目、选对了方向,这是一个大前提,他的题目跟方向选对了,基本上就可以看出他的论文的质量怎么样。”后来我们就深入学习了陈弘谋先生的《五种遗规》这部书。这也是雪庐老人当年在教导学生,在台中教导学生,非常重视这本书,让学生们都要带回去认真的学习。

后来我们系里的老教授、老师也跟我们说,“你这个题目选得很好。”虽然他们研究古文献这么久,都没有注意过这本书。当时评论文的分数,老教授正好在香港,每天跑国家图书馆去查清朝线装书的版本,后来就把论文寄到香港给老教授看,当时老教授正在香港讲学。后来他也评了很高的成绩,评了八十八分,并且评价也很好。

最主要是我们觉得陈弘谋先生编《五种遗规》,对于天下的读书人来说是福音。因为做为乾隆皇帝的封疆大吏,陈弘谋先生在编辑《五种遗规》的过程当中,是有他的实践经验的,因为他虽然是重要的地方行政长官,但是他非常重视学校教育,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教育。所以他在任的时候,建立了非常多的学校,并且把这些好的教材都颁布给学校的学生来学习。甚至于他行政做官之余,还会到学校、私塾里面亲自给读书人讲课。所以他的《五种遗规》的编辑其实是有他实践的经验,他也确实是懂教育,才能编出这么好的书。

陈弘谋先生在《养正遗规》的开头所引用的就是“朱子沧州精舍谕学者”。朱子谈到说:“书不记。熟读可记。”书背不下来,读书千遍,其义自见,真正熟读,就记下来了。“义不精。细思可精。”对于经典经文的义理不精熟,这个时候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能下这个功夫,慢慢对于经典的义理我们就能精熟,并且融会贯通,成为我们的生活言行。

但是朱子在这里又话锋一转,他说唯有什么?“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一个人如果他没有立志,其他的都不用说了,没有下手之处。为什么?就好像你开一辆车子走在人生的道路上,当人生没有方向,你不知道车子要开去哪里的时候,你怎么用功、怎么努力,可以说都是白费的,所以志一定要立定。我们学习儒释道传统文化,很多人都是听闻张载夫子所讲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都是立着这样的志向。所以立志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立志,就没有着力处,没有下手之处。

朱子在这里进一步谈到:“只如而今。贪利禄而不贪道义。”现在都是天下交征利,大家都觉得利益是最重要,金钱是最重要的,其他什么道义都是放两旁,现代社会这个问题就更加明显。下一句朱子说:“要作贵人而不要作好人。”富贵都是人人所向往的,而仁义道德却放在一旁,这也是现在世风乱象所呈现出来的大问题。朱子之所以对读书人这样的要求,因为古时候的社会是士农工商,士是排在第一位的,国家政府社会都是对读书人非常敬重的,因为读书人是天下人的榜样,你做出了好的榜样,天下各行各业的人都可以效法和学习。之所以会贪利禄而不贪道义,要做贵人而不要做好人,原因是出在哪里?朱子在这里指出:“皆是志不立之病”,都是没有立志所造成的。当我们立定志向,人生很有使命感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端正自己的人生观,我们人生就有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方向与目标。

所以这是要我们反复思量的,究竟这个问题出在哪里?我们说病根,要去找病源是出在哪里。找到了我们的病根,朱子为我们指出是因为不立志所造成的,我们就要勇猛奋跃,真的是勇猛精进。就像刚才提到的王伯起,他考不中进士,就立定志向,关起门来认真的读书,最后成就了德行与学问。我们找到了病根在哪,就要勇猛精进、奋发图强,不再做刚刚所说的这种人,贪利禄的人,贪求功名富贵的人,不再做这种人。“一跃跃出”,圣贤所说的千言万语没有一件事不是实语,换句话说,所讲的都是真实之语,圣贤人所说的绝对不会打妄语,绝对都是真实的智慧之语。这个时候才立定了志向,我们就开始认真努力的,每天勤于讲学、勇于改过,把自己德行的学问功夫真正的落到实处。“迤逦向上去。大有事在。诸君勉旃。不是小事。”朱子在这里就殷殷的劝勉读书人,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立定正确的志向。

对于《弟子规》所讲的“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我们每个人也要常常的反省检点,自己的德行是不是立住了脚跟,才艺是不是也有所增长。人的一生确实要过得有价值、有意义,千万不能虚度自己的光阴。

中国古人还有一句格言谈到:“青天白日的气节,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得力。”当一个人他很有气节,气节是从什么地方开始培养的?都是在他私居独处,没有人看到的地方,他言行一致,就能够培养出他的气节。而旋乾转坤,这是扭转乾坤的能力,是从什么地方开始打地基?是从临深履薄。也就是说他面对任何人、面对任何事情都谨慎恭敬,他才能承担更大的责任。他的谨慎恭敬的态度,就是在这个历程当中不断的累积起来。

《朱子治家格言》也谈到:“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我们如果对于生活当中种种的点滴细行,也都特别谨慎小心,也才能把重要的大事做好。“谨”跟“信”这两个章节的经文确实是特别的重要,也攸关一个人他世出世间的事业与道业,成败与否的关键也都是在这些方面。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这句经文谈到,当我们在外表的穿着,或者是饮食、日用,就是平常吃的、穿的这些方面不如别人,我们则不必放在心上,更没有必要感叹、自卑。在这之前,跟大家也分享过新加坡的许哲修女的故事,还有德蕾莎修女的故事。我们看她们一生的行持,都是自己的衣食住行非常的节俭,然后用她们的福报去帮助救济许许多多穷困的老百姓们。虽然她一生都没有什么非常丰厚的物质享受,许哲女士她平常穿的衣服,都是从垃圾篮里面捡出来穿在身上的,没有自己去买名贵的衣服。包括她每天吃的就是一点酸奶、一点水果,吃得特别的简单。德蕾莎修女也是这样。所以她们在物质方面的享受,吃的、穿的都比不上别人,可是她什么地方比别人强?就是她的德行、才艺等等方面都比别人要强。她们一生都是奉献给救济穷人,帮助困苦之人的事业当中。甚至于许哲修女到年纪很大了还出国,到英国去学习护理专业,进行训练、培训。她的德行跟才艺都是超过别人的。

因为像衣服、饮食,包括一些生活当中种种的用品,我们不需要为了这些外在的东西比不上别人而觉得好像矮人一截。孔老夫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读书人所求的是道,如果求道之人还觉得今天吃得不好、穿得不好,很沮丧、很难过,那么这个读书人,孔子说“未足与议也”。

同时,在《论语.子罕》篇当中,孔老夫子也有谈到:“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

孔老夫子这段经文,雪公老人在讲解当中说:“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衣敝缊袍”这个缊,它到底是什么棉,究竟是木棉还是草棉,这倒是没关系。但我们看这个词,知道这是冬天穿的、用的衣服。冬天,棉衣、棉袍,特别在北方,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可以御寒的。袍内用的是乱丝,后来是改成铺棉花,有些老人还会缝制棉衣、棉裤。在北方的冬天,是需要穿得非常的厚,因为零下多少多少度,下雪的天气都是需要穿得保暖。袍后来有人用丝,这是富有人家的衣服,而轻而暖的袍是上品。这是袍。

冬天有的人是穿的皮衣,皮毛的这些衣服,比较上等的包括狐的皮、貂的皮,貂皮大衣。“衣狐貉者立”,“衣狐貉”,这是指他穿的衣服是狐皮的。冬至之前穿羊毛,冬至之后穿狐皮。貉,它有点像狐狸,这个动物比较喜欢睡觉。貉这种皮是更宝贵的材料,皮如果有花纹,就更为贵重了。在古时候袍子皮毛在外,后来用绸缎做为它的面料。反穿皮袄这在古时候是不恭敬的行为。古时候每个人的高低贵贱,从衣服的上面就可以看出来,就是每个人的身份不同,他所穿的衣服,它规定的用料,还有样式也是不同的。二品以上的官是可以穿貂皮,而且要反穿,你看是反穿貂皮,就知道这是大官。从前读书人是可以穿皮衣,而像工人、商人都是不敢穿紫毛狐皮的。因为古时候士农工商,不像现在,现在已经乱成一团。古时候士农工商他的地位是分得非常清楚的,并不是你有钱在社会上就有身份,并不是这样的。在古时候,即使是有钱的人他穿了狐皮,他也不敢说那是狐皮,人家问他,他就说这是狗皮。

衣服是一个人的外表,如同禽兽的毛一样。我们到动物园里面可以看到孔雀,孔雀开屏非常的漂亮,它其实是炫耀,甚至于它不喜欢看到别人开的屏比它美,何况是人?穿着这个衣服出来炫耀,或者是很贵重的,或者是非常漂亮的,这对于普通人来讲也是人之常情。

雪公老人在这里谈到,人心终日在吃穿的上面去着想。譬如南方人吃米饭,北方人吃五谷杂粮,吃面食,穷人吃小米面。在从前是有钱的人才能吃麦,有这个面。雪公老人是山东人,山东的二等饭是小米,第三等是吃高粱面,属于最下等的。他谈到平常家里是有三种粮,头等的是麦子做的面,然后其次磨的是二面,第三等的是小米面。平常是吃小米的面食,可是来客人的时候,这个面食就藏起来,就换上头等、二等的面食,怕人家笑话,所以要把最好的面食拿出来。在城里吃高粱面的人很少,多是乡下的人吃。在山东以前的老百姓家的生活是这样的。不过面在北方确实是非常重要的食品。

像我们在东北或者在欧洲,面粉品质都特别的好,因为土地有能量,所以产出来的小麦磨出的面粉能量都很足。以前我们在北方,大多数主食是面食,不像南方要吃这么多的菜,在北方就是一碗面条,吃面疙瘩、面片,包饺子,都是吃面食。北方人的饮食比较简单,但是确实非常的健康,它以粮食为主,以面,各种面食为主,还有一些粗粮,菜就是炖一点菜。饮食上面非常简单,但是特别的养人,对身体特别的好。以前我们接触一位中医大夫,彭鑫博士,他也是山东人。他跟我们说,在中医里面也是强调人要吃主食,五谷杂粮,并不是吃很多的菜。山东人、东北人长得又高又壮,有时候他吃一顿就是一大碗面条,但是面食很养人。

穿也是这样。雪公谈到,他们那个时代老百姓的生活,穷人要出门应酬,都要跟邻居借衣服。因为生活比较贫穷、比较贫困,一般的老百姓在战争的年代,吃的穿的方面,物质上也都不是那么丰富、丰厚,甚至出门连个像样的衣服也没有,所以要跟邻居家借衣服来穿。

雪公在这里谈到,世人的心往往都放在五欲六尘上面,都是一天的生活,柴米油盐酱醋茶,都是这些事情。但是如果我们的心能够在道上,就不会注重五欲六尘的享受。这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我们现在每天都要熏陶圣贤教育,学习《圣学根之根》,每天课程都不能中断,即使事情再多、事情再忙,也要把学习圣贤的智慧、圣贤的经典,这个时间看成是最宝贵、最重要的,我们的心都是在道上,在圣道上,自自然然对于这些外在的吃也好、穿也好,相对就不会那么执著了。

雪公也谈到,黔娄的夫人曾经说:“宁可正之不足,不愿邪之有余。”等一下我们再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黔娄去世的时候,曾子去看望他,显示出黔娄和他夫人非常廉洁的、清高的德范,生活特别的俭朴,宁可盖正被子露出手足等等。这是正人君子都能有这么高尚的德行,更何况是像我们现在学习儒释道圣贤教育,甚至学佛了,如果对于物质上的欲望还是非常贪著,这就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修行人。一个人无论是求学还是求道,能不能有所成就,他的心行点点滴滴当中就可以看出来。

《论语》的这句经文讲道:“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这又是孔老夫子很心爱的一位弟子,又在这里出场了。子路他的性格是很刚强的,一切都很认真。甚至于子路在临死之前,帽子歪了,他都要把帽子扶正,把帽带系好,把老师的教诲贯彻始终。子路学道之后,对于物质上的吃的也好、穿的也好,他就不是太在乎。他说:“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他穿着很破旧的衣服与富贵人在一起,他也不太在乎,因为他心是在道上,他只论这个人有没有道、有没有德行,他的心并没有在衣服、吃穿用度上面。经文当中衣服的衣是念四声,在这里做动词。穿敝缊袍与穿狐貉者立,他也不觉得羞耻,莫不是仲由,只有孔老夫子的学生子路他能做到这一点。由此可知,要做到这一点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子路办到了,其他的学生也不一定做得到。

但是雪公在这里也提醒我们,任何事情都要遵循中道,不能过也不能不及,走中庸之道。事到如今,在有些时候也是需要随缘的。但衣服,之前学到过:“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最重要的是干净整齐,这是首要条件,也不要过头。雪公老人一生,他在穿着上都很朴素,但是他这种正装,要外出的衣服,你看他照相,照出来这个照片就可以看出,是整整齐齐、干干净净,一丝不苟,所以仪表上也是做得特别的好。

我们刚刚有谈到孔老夫子,雪公老人在这段文里面有谈到黔娄,确实是非常好的榜样,是很有德行的一位圣贤君子。鲁国黔娄先生,不但是黔娄非常有德行,连他的夫人也是很有德行、节操的一个人。在《列女传》当中也记载着他的夫人,就在她先生黔娄过世之后,她和曾子之间有一段对话。当她先生过世的时候,曾子就和他的门人去吊唁。结果他的妻子就走出来,这个时候曾子就向黔娄先生去吊唁。结果上堂的时候就看到黔娄先生的尸体在牖下,在窗户的下面,枕墼席稿,而且是缊袍不表,覆以布被。丧事做得非常的简朴,因为家里很穷,什么都没有,只好用布被盖在身上,可是这个被子不够长,这块布不够长,盖上头,脚就露出来;盖上脚,头就露出来。

曾子看到这个情形,他也是很感伤,很感慨,于是曾子就跟黔娄的夫人出了主意。在看望朋友的时候,看他过世,真是穷到连一块布都找不到,最后只好用比较短的布来盖尸体。曾子就给她出了一个主意,他说:“你把这块布、被子把它歪一点,歪着放,上下这两个角一盖,就能把头和脚全都盖住了。”结果黔娄的妻子就说:“邪而有余,不如正而不足也。”我把它歪着盖、斜着盖,虽然就能够盖着身体,可是不如正而不足,还不如正着盖没有办法盖圆满、盖完整。当然她这个话是有引申的意思,并不只是指的这块布,而是指先生他生前的人品就是如此。她说:“先生以不邪之故,能至于此。”就是因为先生他生前都是非常正直的,非常廉洁、俭朴的,从来不贪求物质欲望的享受,所以他才会这样。生的时候不邪,死的时候还要把他弄邪,这不是先生他本人想要的意思。她讲这个话都是有深意在里面的,她虽然指的是这块布、被子,但是实际上她是比喻先生的人品就是这样。曾子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就流下眼泪。

曾子接着就问,先生过世了之后,要用什么来做为他的谥号?古时候,古人无论是君王也好,还有包括臣子,过世之后都有谥号。谥号其实是对他一生的评价,他是善是恶、是忠是奸,通过谥号就可以看出来。于是他的妻子,他的夫人说:“以康为谥”,用康字。每个谥号都有它不同的意思,一个人的善恶褒贬,对他生前的评价,在谥号当中可以体现出来。

曾子说康,他觉得这个谥号很奇怪。为什么?他说先生在的时候吃也吃不饱,穿也穿不暖,死的时候连头脚都盖不完整,也没有什么多余的钱财喝酒吃肉,活着日子都过得这么俭朴,死的时候也没有几个人来,都是真正的至交的好友来看望,怎么可能还把他的谥号定为康字?黔娄的妻子就回答说,因为先生在世的时候,“君尝欲授之政,以为国相”。当时黔娄,也就是战国时期齐稷下先生,黔娄他是隐士,也是道家的代表人。当时鲁恭公曾经要聘请他为国相,齐威王也要聘请他为卿,结果他都拒绝了,最后他是在济南这个地方隐居,在石洞里面生活,终年也不下山,也不到一般的村落里面去。这是道家非常有德行的一位隐士,他的号叫黔娄子。他虽然家里非常的穷困,但是他安贫乐道,这种端正的品德为世人所赞叹。

黔娄的妻子就说,当时君王想要礼请他为国相,他都不肯接受,这是他有余贵也。并不是他没有富贵的福报,而是他不愿意去接受、不愿意去享受。君王曾经赐给他三十钟的粟,这是很丰厚的赏赐,先生也不接受,是有余富也。其实他是有这样的福报的,只是他不享。先生他一生的行持、一生的志节是“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隐居之人他的志向节操,他于人无争、于世无求,他求的是道,真正涵养的是德,因此他甘于安贫乐道的生活,所吃的、所穿的都是非常简朴的,他也愿意处在低下的位置。他是“不戚戚于贫贱,不忻忻于富贵”。他处在贫贱的位置上,他也不觉得低人一等,他也不去羡慕功名富贵。“求仁而得仁,求义而得义”,谥号作康,这不是很恰当嘛!

所以贤德的子女,都是贤德的母亲所培养出来的;同样的,有贤德的先生,他的德行也是贤德的夫人所成就的。黔娄的夫人和她的先生的德行可以说是不相上下,确实是很般配,都是甘于隐居、安贫乐道的人。所以曾子就对黔娄的夫人特别赞叹,说:“唯斯人也而有斯妇。”有德行的隐士才会有有德行的夫人来跟他般配。因此,人们都赞叹黔娄的夫人也是安贫乐道的贤德的女子。《诗经》说:“彼美淑姬,可与寤言。”就是指这样的女子。

之前也谈过,特别是在官位的人,包括国家的领导人或者是各级的领导人。在世界上为什么很多的领导人,最后都以贪污腐败收场?其实跟他的妻子、家人有很深的影响。如果他的妻子、家人都是贪欲很盛的人,自然她的先生也就要去铤而走险、贪污腐败,来满足家人无尽的欲望;可是如果他的妻子、家人都是安贫乐道、少欲知足的人,就能成就她先生为国家、为人民谋福利的德政。因此,黔娄的妻子确实是非常有德行的妇人。

现在学习到“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我们反观现代的社会风气,确实非常崇尚物质的享受。但是我们要知道,我们跟人交往的过程当中,当别人从内心里面尊重我们,并不在于我们的财富有多少。可是现在,因为价值观发生转变,大家都是上下交征利,觉得有钱是最重要的,所以往往对于有权有势的人,一般人都会去巴结他、谄媚他,而不是看中有德行的人。但是实在上来讲,物质上的丰沛,其实是没有办法赢得别人对你真正的尊重。为了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可能让一个人,甚至于一个家庭,把他拖向无底的深渊。欲是深渊,它是无穷无尽,是没完没了的。

而我们的老祖宗,都是提醒我们要知足常乐。老祖宗提醒我们,所谓万贯家财,一个人家财万贯,他一天吃几餐,一天也不过就是三餐,最多再加几道点心,你要是吃个五餐、六餐,人也受不了。既然每天你所吃的、所穿的、所用的,都是很有限度的,那为什么还要去追求这些浮华的东西?万贯家财,也是日食三餐。广厦千间,纵使房子有一千间,可是晚上躺着睡觉,是夜眠六尺。睡觉也才这么一点点的地方,也不可能多占几个床,只有六尺那么大、那么宽而已。其实一个人在物质方面的需求是非常少的。

曾经有一位老人家,这是一位长辈。她的先生非常有名,已经过世了。她的先生人称徐半尺,这位老先生非常善于鉴赏古画。他写的毛笔字,就跟古时候的米芾,宋四家米芾,非常的神似。这位徐老先生他有什么特点?他就是徐半尺,有一些名贵的古画,他不用完全打开,只看半尺,他就知道这幅画是真是假,所以在文化界也是国宝。这个老先生,以前自己的生活特别的俭朴,在身上也不放太多钱,他平常也不会花。但是,真正为了国家、为了文化的事业,要把一些价值连城的艺术品、古画抢救回来或者买回来,他也是非常舍得去购买的,但是他自己的生活特别俭朴。

他的夫人就曾经说过,她说其实一个人,人为什么要追求那么多欲望?她说其实当一个人银行里面的存款到了一千万以上,这个以上的数字他不知道怎么花,就是人不需要这么多的物质。其实很少的钱就够用了,更多的钱往往是花在他无尽的欲望跟贪求当中。所以一个人如果知足常乐,其实生活是很轻松、很愉快,也很简单的,对于一个人的身心,都是非常健康的。我们确实要好好的去体会、去思考,什么样的生活才对我们的身心有很好的发展和调节,而不要去追求虚幻的物质享受。

一个有钱人家,可能他在很多风景名胜、风景很优美的地方购买别墅,但是可能他自己一辈子只住过一个晚上,甚至连一个晚上都没住过,天天都是他的工人在那里打扫卫生,住着豪宅,每个月还要给他薪水,让他在这里享受。所以到底谁的福报是真实的,也是很难去评判的。因为主人忙到每天去赚钱,忙到他没有时间来豪华别墅享受。所以我们人生的价值观,确实都要有正确的态度,不要去追求虚幻的享受。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这就是中国人所说的一句成语,德才兼备,是德在前才在后。这个成语也提醒我们,德和才什么比较重?德确实是比才还要重要。有一位老先生曾经说过:有德有才会爱才,无德有才会嫉才(嫉妒才),有德无才会用才,无德无才会毁才。在历史上也会看到真实的例子。如果一个人在公司、团体里面,譬如他要选择员工,是要选择有德有才的人。即使没有办法事事都尽如人意,最起码也要有德无才的人。只要他有德行,能够包容别人、欣赏别人,见人善即思齐,他也能在他的岗位上做得非常的好。假如无德而只有才,必然会嫉妒他人,会毁才。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宰相李斯就是这样的人,是无德有才之人,看到其他人有才华,他就会很嫉妒。他嫉妒他的师弟韩非子,甚至要把他陷害致死。而且他还陷害读书人,建议秦始皇去焚书坑儒,对于整个文化经典,这确实是一场很深的浩劫。后来李斯的下场也很不好,最后是被腰斩于东市。这是无德有才会嫉才。

对于孩子培养一定要首重德行,否则把孩子的能力、才华培养得再高,他的人生也没有办法找到幸福。因此,德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根基了。如果没有这个根基,人生就好像一棵树,没有根的话,树干长得愈高,树荫长得愈大,可能一阵风吹过来就连根拔起。德行的基础是特别重要的。

我们在求学的过程当中,有一些高明的老师也会强调,无论是学习什么样的学问,德行的重要性。包括一个学生如果没有真正的德行,他学到了很多才能,可能反而因为这个才能、才华,也害了他一辈子。为什么?一个人没有福报、没有德行,可能他拥有才华的时候,在很短的时间就能收获到名利,名利双收,可是当一个人他名利双收,可能就是他的人生达到很危险的境地。这个时候又不懂得谦卑,又招来很多人对他的嫉妒,祸患就随之而来。所以德行非常重要,德行是万福的根基。而有这个福,人的一生才能立得安稳。

包括在培养孩子的过程当中,父母对孩子要灌输以什么样的价值观是很重要的。你从孩子的行为是可以了解他的存心,而他的存心也是反应出他德行的根基扎得稳不稳。所以现在的人,在教孩子的过程当中,他不一定会很喜欢比较朴实、比较憨厚的孩子,而是喜欢聪明伶俐的孩子,可是往往就忽略了,当一个孩子一直都在才华、聪明上面发展,可能在德行方面的培养就忽略了。所以我们培养孩子还是要首重德行,然后才是才艺。

这句经文就学到这里,请接着看下面的这一句: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这句经文是谈到,如果我们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点,心里就很难过,也很生气,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心里就很欢喜,那么有一些损友就会慢慢的来亲近,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会离我们愈来愈远了。我们要体会到,当别人来说我们的过失、说我们的过错,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我们心里不要不高兴。纵然我并没有过失,而是无端的受到别人的毁谤,我们也不应该要生气,也不应该强辩,因为这正是磨炼心地的好时机,所以应该要高兴而不能感到愤怒。

我们现在学习“谨而信”。之前学到“信”的部分,“信”,有特别跟我们强调“凡出言,信为先”,说话要有信用。“奸巧语,秽污词”,这些教诲都是强调我们讲话的态度是如何。讲话的态度如果很粗鲁,就没有办法赢得人们的信任。所以“信”当我们真正落实,就会给人很高的信服感,对我们很服气。包括“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都能够做到,长期在社会上的信用也会不断的提升。

“闻过怒,闻誉乐”,假如我们听到别人来指正自己的过失的时候很生气,而当别人称赞我们,却洋洋得意,这种态度能不能获得人们对我们的信任?这是很困难的,最终的结果是造成“损友来,益友却”。为什么会有损友来?因为损友很清楚,这个人他很喜欢人家奉承他,喜欢听好听的话,他就神魂颠倒,到时候他就有机可乘,所以损友就来,益友就退却。

益友为什么会退却?因为有德行的人他知道,做朋友的本分一定是要直言不讳的,当你有缺点,他一定很正直帮你提出来,而当你不能够接受,他怎么样?他只好先避开。人有的时候是喜欢听好话的,忠言逆耳,很多人往往是没有办法听得进去。特别是当人已经到了一定的年龄,他要比较顾及自己面子的问题,所以往往就不能接受。

所以“闻誉恐,闻过欣”的态度是要从小扎起,小时候扎下这个根基,长大的时候他也比较容易扩宽心量,去接纳别人对他的劝勉和指正。所以有的学校在教小朋友传统文化,也特别会提醒小朋友。譬如当别人帮我们及时的把缺点讲出来,这就好像我们的脸上刚好有一些污垢,有一些黑黑的东西在上面,当别人告诉我们,让我们可以把污垢去掉,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应该有怎样的存心?其实应该要感谢他的。当别人指出我们的缺点,就好像除去脸上的污垢一样,所以我们应该要向他表示感谢。

小朋友他们也很受教,当小朋友之间、同学之间,有人把他的缺点指出来,小朋友他就会跟他鞠一个躬,跟同学说:谢谢你指出我的缺点。而当孩子他认识到自己的缺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老师又能适当的鼓励他,就像《弟子规》中所说的,“过能改,归于无”,他就更欢喜的把自己的缺点修正过来。因此从小扎这个根,对于他的终身是会产生很大的帮助的。

我们之前也讲到,弘明学校在几十年来,都是秉持着雪公老师的教诲,用儒释道传统文化的圣贤教育来教导学生。包括像《弟子规》、《三字经》,还有像《论语》等等经典。所以在弘明幼稚园,园长就说,最初有的小朋友两岁,他的家人、长辈就来跟园长说:“我们这个孩子从小就是很骄傲,他从来都不认错的。”结果园长就说:“在弘明没有不认错的孩子。为什么?认错就是好宝宝,改过就是好宝宝。”所以来到这个团队当中,他就能通过《弟子规》的学习,通过《三字经》等等圣贤经典的学习,他就能认识到,犯了错误不可怕,最怕的是什么?最怕的是你知道自己错了,还要去找理由来掩盖;知道自己错了,还不去改正。

当我们从小建立正确的态度,知道我们要认错、要改过,这对于他一生都是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们老师跟父母在这方面也都要善于去引导。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在这里再讲一个宋朝的故事。在宋朝的时候,有一位大文豪苏东坡。苏东坡跟佛印禅师是很好的朋友,平常都会互相的切磋学问。有一天苏东坡突然觉得,他现在修行的境界很有提升,所以他就写了一首诗,要给他的好朋友。这首诗上面就写道:“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他觉得现在他的境界非常的好,连八风都不会影响到他的清净心。究竟是哪八风?八风是很多人生境界的考验,包括利、衰、苦、乐、称、讥、毁、誉八风。首先是利,利就是当一个人他非常顺利;衰则是衰败的;苦是受苦;乐则是欢喜,非常欢乐。苦,一个人他苦,可能他就会怨天尤人。而一个人他乐,他会乐极生悲。因此当我们在面对这些境界,都是对于我们很大的考验。再来是称,当有人称赞我们,可能就洋洋得意;讥,当有人讥毁我们,可能就会感到很生气;下来是毁跟誉,毁就是诋毁、毁谤的意思;誉,当我们有很好的名誉,就会起傲慢的心。

苏东坡觉得这八风已经都不能动摇他的清净心了,所以他写了这首诗给佛印禅师,就表示我的境界已经到达这个程度了,他心里也挺得意的。佛印禅师看完了之后,就在信上写了一个字,写了一个“屁”字,就把这封信又送回去了。

我们可以想像,苏东坡是很期待他的好朋友佛印禅师给他印证、给他肯定,说你这个境界现在真的很高了,值得赞叹。其实八风已经动了,动在哪里?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叹跟肯定,他想要听好话。

结果他一看到信上居然批了这么一个字,他就很生气,然后就飞速的来到佛印禅师所住的地方。可是到了门口就发现他的门是关起来的,在门上写了两行字。写了哪两行字?他说:“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禅师确实是很有善巧方便,及时的指出他的问题之所在。苏东坡看了之后他也很惭愧,于是就离开了。

这个故事当然也给我们很深的启发,我们要常常观照,自己是不是八风吹不动。要时时处处从起心动念当中,把我们一些不好的、不善的习气除掉,才不会犯“闻过怒,闻誉乐”的错误。

下面也来讲一讲两则历史上的公案。首先第一个公案是夏朝的末代皇帝夏桀,他是非常暴虐的,他叫癸。身为皇帝,他都是作威作福,而且他非常的暴虐,喜欢杀人,所以人家就给他起了谥号叫做桀。他做人非常的暴虐,而且是很没有道德之人,常常会凭着自己的想法作威作福,并且还对着上天讲了很多的妄言妄语来诬蔑。对着自己所属的诸侯国,他这种暴虐的暴政已经是横行到了极处,老百姓都深受其害。他也很狂妄,要是有人来劝阻他,他一定把他处死。

这个时候有一位大臣,非常的忠诚,叫关龙逢。关龙逢看到帝王这么残暴,他不忍心看到国家就败亡在这个皇帝的手上,他就上前去进谏,劝勉皇帝一定要收敛,并且跟他说,自古以来皇帝都是非常爱护老百姓的,而且他自己的生活特别的节俭,勤政爱民。之前我们有学习到,像尧舜禹汤古圣先王都是很有德行的,菲饮食,卑宫室,致祭于鬼神,致力于沟洫。大禹他自己生活的用度都特别节俭,住的也是破房子,穿的也是很朴素的衣服,但是他虔诚的祭拜祖先,认真努力的治理水患,把多余的福报都用来帮助老百姓们。

但是到了末代的帝王,往往就会出现暴政,对老百姓很残暴。所以关龙逢他觉得国家再这样下去肯定就会败亡,亡在这样的皇帝的手里,他就去劝谏君王。就谈到古来的帝王都很爱护老百姓,自己的生活则是很俭朴,这样才能长久在国家做君主,国家也才能长治久安。可是现在君王您平常非常的奢侈浪费,个人还有国家花费花销用度都没有限制,而且无视于老百姓生命的尊严,杀人不眨眼。我们想他这么残暴,天下的老百姓时间一长,人心全都涣散了,人心对于君王都不尊重了。上天是听从于老百姓的心声,连老百姓都已经要起来反叛了,上天自然也不会保佑我们国家。所以再这样下去,国家的灭亡也是我们都能够看到的。

这个老臣忠心耿耿,希望劝勉君王改过向善,希望他稍稍改变自己的生活跟行为。但是夏桀他不肯听从忠臣的劝谏。结果关龙逢他很正直、很刚直,他就站在那里,也不肯出去。于是夏桀他很生气,就把忠臣给杀死了。

蔡振绅先生评价说,夏桀他是凿山穿陵,这都是做一些劳民伤财的事情,只要有人去劝谏,往往都会被夏桀杀害。包括一些耆老,这是年纪很大的大臣、长者来劝谏他,夏桀也是下令把他处死。他的做法把人心都伤了,连真正的想要护持国家,帮助国家的忠臣没有人再敢出来说话,所以这个时候关龙逢他就出来做最后的劝谏。他非常了解君王的做法,他也是为国为民的一片忠诚,不怕死的精神,最后出来劝谏皇帝,希望君王稍稍的收敛一些。但是夏桀他终究是执迷不悟,最后把这样的一位忠诚的大臣也杀害了。后来就出现了许多的天象,都是非常不吉祥的天象,包括两日斗、五星错行、泰山崩,这是天塌地陷,出现了很多不吉祥的征兆。结果第二年国家就亡国了,夏朝就亡国了。

君王不能够真正的了解体会到一个人要做到闻过怒、闻誉乐,这个时候是损友来、益友却。他就是因为闻过怒,所以最后导致了国家的灭亡,这个都是很惨痛的历史教训。我们也看出一个忠臣,他为了国家、为了社稷,他连他的生命都置之度外。一个昏君当他闻过怒,最终会导致亡国。而如果一个君王反过来,避免闻过怒、闻誉乐,他也能把国家带领向长治久安。

唐朝从贞观之治,一直到唐玄宗皇帝的时代,这个过程当中,唐朝都是在盛世的环境里面。有盛世之治的帝王,也必然有盛世之治的大臣,是跟他相匹配的。帝王他有纳谏的心量,臣子也有进谏的忠诚,是君臣这样的互动,才带来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带来了国家的太平。

唐朝的韩休,这位大臣他生性就很正直,他当了宰相之后,对于国家的大事,一切事情他都是秉公执法,他所考虑的问题都是从国家的角度去着想,而不顾及私人的情面。换句话说,他是公而忘私,他也不管皇帝面子上过得去过不去,他都要秉公执法,他都要说真话、说实话。所以在当时朝野上下,韩休他的名声是很好的。

而玄宗皇帝有时候在宫廷里面的园子当中打猎,或者是让乐队奏非常好的音乐。唐玄宗他是很喜欢艺术的,这些音乐、戏剧他都特别喜欢。他这些艺术的活动要是做了过头的时候,他心里也会有一点心虚,他就去问左右的人,今天的事情韩休知道不知道?结果话音刚落,果然过了一阵子,韩休劝谏皇上的奏章就送到了唐玄宗的面前。

又有一次,唐玄宗对着镜子,心里就很不高兴,而且一声也不响,一句话也不说。左右的人就跟皇帝说,“自从韩休当了宰相之后,皇帝就没有一天的好日子过,天天都不开心、不欢喜,那你为什么不把他赶走?就把他贬官,别让他天天在朝廷里面给你提意见,搞得君王都很不开心。”当时的玄宗皇帝还是励精图治,很英明的皇帝,当时他就说:“韩休来做宰相,虽然我是瘦了,可是天下的百姓都胖了。”那换句话说,就是委屈了我一个人,可是天下的老百姓都能享福。“虽然像萧嵩这个人,他很顺从我的意思,我说什么他都会顺着我的话来讲、来做,虽然当时我听了很高兴,但回去一想,我心里还是不安。”因为君王他所做出的决定,他不一定考虑得很全面,有的时候需要有人在旁边提醒他,可能从不同的角度跟他分析,这样他才可能做出更正确、更准确的决定。可是有的大臣他始终都是迎合皇帝的意思,最后虽然当时皇帝觉得很高兴,但是事后可能都还会有隐忧存在,恐怕自己这个决定做得不好,所以他心里就不安。

“可是韩休就不同了,韩休他每次虽然都是大力的反对我的决定,当时我觉得很烦恼、很懊恼,可是回去一想,心里却很安。”他之所以会提出反对,他可能会从更广的角度、更深的层面去帮皇帝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所以这是非常认真负责的体现。虽然他并没有什么事情都顺着我,可是我交办给他做的事情,以及他在场的时候我们君臣所做出的决定,却让帝王非常的放心。所以唐玄宗说,我之所以任用韩休做宰相,这是为了国家,而不是为了我个人。他这个话确实说得非常的好,也说明在开元之治,君王他确实是有很宽广的心胸,而且能包容正直的贤臣。

其实一个领导人,他在任用大臣、任用下属的时候,一个领导人的智慧是很重要的。有的领导人他比较喜欢听好听的话,喜欢人家顺从他;换句话说,他喜欢任用奴才而不是任用人才。我们看一个人他之所以做事情会失败,他失败有他失败的原因、有他失败的教训,这些都是可以总结出来的,这些历史的经验。所以当领导人,他没有足够的智慧去任用贤才,往往他是会喜欢人家在旁边谄媚巴结他、去附和他,所造成的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特别是你在做一个决定,这是关系到很多国家百姓的利益,那你就要任用人才,而不能任用奴才。所以唐玄宗确实在初期为政,励精图治的任用贤才,他让韩休来做宰相,就成就了开元之治。

可是皇帝虽然英明,但有时候也是犯糊涂。特别是遇到财色名利等等的这些诱惑,可能他的智慧、他的英明,就因为欲望被掩盖住了。后来他就比较纵欲,而且任用像李林甫这样的奸臣,最后才导致了天宝之乱(安史之乱)。这一个乱象给天下的百姓带来多大的痛苦,生民涂炭。

一个人他前半生跟后半生,他所作所为差别是这么的大,这跟他的用心和他的纵欲,后期的纵欲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因为迷恋女色,所以后来也不上朝去听政,天天都沉溺在享受当中,整个国家后来就遭遇到了灾难。

历史都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它是是非成败的教训,可以让后人不要再重蹈覆辙。如果重蹈覆辙,就像“阿房宫赋”当中说的,又要使后人复哀后人也。“后人哀之而不鉴之”,这会使后人复哀后人也。不引以为鉴,历史又会重复的上演。因此我们学习中国文化、学习历史,这是很重要的,人生的见识跟格局就会完全不同。

下面这句: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当一个人听到别人对他的称赞,不但没有得意忘形,反而他会反躬自省,唯恐自己做得不好,要继续努力。这也就是《太上感应篇》当中说的“受宠若惊”。以后我们会学到这些经典,因果的经典。就知道这短短的几个字,都有无穷的内涵在其中,我们人生都遵循这些来行走,人生会走在正确的方向当中。

“闻誉恐,闻过欣”,当别人批评自己缺失,不但不生气,还能欢喜接受,“直谅士,渐相亲”,正直诚信的人就会渐渐的欢喜来亲近了。当别人称赞我们德能,其实一个人要把自己看清楚,不要总是沉迷在自我欣赏当中,看不出自己身上有什么问题。甚至于别人对我们的称赞有的时候是过了头,这时候尤其要谨慎,不能喜悦。即使我们是名符其实,人家这样称赞我确实也是事实,即使是这样,我们的态度都要谦卑、要谦虚。一个人立身处世真的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是一点都不假。能够时刻都谨慎、小心,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特别的稳当。“闻誉恐”,要有恐惧的心理,唯恐我实际上的德行跟人家所说的差距太大,我们哪还有精力洋洋得意、去高兴?

因此在古时候圣贤之人,无论是教育自己的子弟,还是他在立身处世的过程当中,他都是非常谦虚谨慎的。即使别人对他的赞叹、对他的称扬确实不过分,但是做为主事者,他本身也要非常的谦卑。

像师父上人在九秩晋三寿辰,大家恭敬的献上了两首歌,一个是“贺岁曲”,一个是“光寿无量”。师父上人六十年的弘法历程,用这些歌曲、用这些言语来赞叹,这是名符其实的。可是师父上人,他老人家却是很谦虚,他听了这个歌之后,也非常谦虚的表示不敢当。我们时时处处都要学习善知识他们的表法、他们的行为,在任何时候我们对待人们的赞叹也好,各种各样的评价也好,始终要有谦虚的态度、谦卑的态度,以谦卑来养德,长养自己的德行。

今天的时间已经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谢谢大家!

本文转载慈光文化,感恩您慈悲学习






圣贤教育

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

传统文化育天下


弘扬传统文化,传播中华孝道,

广结天下善缘,助力全球华人!



◎上善若水,与爱同在 




本平台为爱神新月老师搭建

发心弘扬传统文化

遵循古圣先贤的教导

故取名曰"传统文化育天下"


◎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本平台学习传统文化,从而提高家庭、婚姻、做人处事、幸福指数。通过互联网的力量传播,帮助13亿中华儿女学习圣贤教育;感恩您加入传统文化学习平台,从今天开始与平台同学共进步吧!


[  向 左 滑 动 等 惊 喜  ]


尊敬的仁者:

关注公众号可以学习传统文化,学好弟子规做好中国人,把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发扬光大!践行孝道,帮助您家庭幸福,夫妻甜甜蜜蜜,孩子健康成长。您若想了解网站上更多课程节目,敬请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观看全集《圣贤教育改变命运》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