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弟子规》第34集



《弟子规》
第34集


尊敬的各位老师、尊敬的各位同学们,大家好!请掀开《圣学根之根》第一册,《弟子规》第二十八页的第四行开始看起:
【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到这一句经文。这是谈到,如果我们是仗着自己的势力,去强迫和逼迫别人服从,对方即使是表面服从我们,可是他的心里并不服气。“理服人,方无言”,只有以理来服人,对方才会感到心悦诚服,他才不会有怨言。
关于这一点,不仅是在我们的家庭中,或者是在团体当中,包括在历史上,国家与国家之间也是同样的道理。在中国这几千年的历史当中,有的朝代如果是“势服人”,也就是说他是用权势和武力来打天下,往往这个朝代的时间都没有办法维持得很长久。而反过来,如果这个朝代的君王都是以道德教化人民,以孝悌之德来以身作则,这个朝代往往都能传承得比较久远,甚至于会对于后世产生影响。所以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就能体会到,历史确实是一面镜子。我们如果希望家庭家道传之久远,希望团体也能代代相传,社会国家长治久安,一定是要用道德才能感化人心。“理服人,方无言”,绝对不是用“势服人”。所以历史做为我们人生、家庭与社会的借镜,它确实能让我们鉴往知来,提醒人生不要再重蹈覆辙。
我们在历史上曾经看过一篇传世的文章,“阿房宫赋”。“阿房宫赋”是杜牧所写的,文辞写得非常的优美。这是在唐朝唐敬宗的时代,当时杜牧只有二十三岁。他写这篇“阿房宫赋”,可以看出他确实是才气纵横。而这篇文章是在警戒当时的君王,因为唐敬宗十六岁即位,是一位比较昏庸的皇帝,没有德行,而且是荒淫无度,所以整个朝廷是比较混乱的,大臣们内心当中也有危机感。所以杜牧在这个时候写下这篇“阿房宫赋”,就有以历史的教训来劝谏君王的用意。这也让我们体会到,在历史当中,凡是以势服人,确实是“心不然”,老百姓都不会归顺他,这种暴政是不得民心的。
这段历史所讲述的是秦朝时期,秦始皇统一天下。“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秦朝的军队最后凭藉着武力得以统一天下,但是秦始皇并没有真正的爱护百姓,而是广造宫室来图谋自己的享乐,于是劳民伤财兴建了阿房宫。这里他用非常优美的笔墨来描写阿房宫的壮丽,奢华的建筑。讲述了阿房宫非常壮丽、奢华的景象之后,他有一段议论说:“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国的暴政,他不能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心体恤百姓经过战火之后的辛劳,大兴土木建设阿房宫,劳民伤财。他就不能将心比心的体会到,应该要好好的修养生息,就像汉朝初年,体恤到老百姓在这个时候是需要一个非常安定的、祥和的社会。“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虽然秦朝以武力统一了天下,但是他所施行的暴政是劳民伤财、不得民心的。
许多人看到秦始皇的所作所为,于是纷纷要起义,当时是“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独夫是指秦始皇,最后才造成了秦朝末年的起义。秦朝存在的时间也非常的短暂,就灭亡了。
这篇文章后面的议论也很精彩,他说:“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实际上并不是秦国的军队真正的把六国打败了,而是六国自取灭亡;“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最后为什么秦朝存在的时间会这么样的短暂?这也并不是因为外在的原因,而是秦朝的统治者内在的因素所造成的。
这篇文章结尾的部分,是一段名言:“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当后人看到历史的兴衰成败过程当中,我们真正的反省以往的教训,往往就会感慨,就是因为他太残暴了,所以才导致了秦朝的衰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后人虽然非常感叹这段历史,但是却不能引以为鉴,“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使历史就产生了重复的现象。已经看到前人衰亡的教训,而我们的朝廷却不能记取教训,多年之后,当后世的人们再来追忆这个朝代,也会同样的感到非常的哀伤。他是用秦朝的这段历史来劝谏当时的君王,一定要记取历史的教训,不要再重蹈覆辙。
从这段历史我们就可以体会到,所谓的“势服人,心不然”。用权势和武力虽然可以打下天下,可是真正要治理天下,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要学习唐太宗的经验,从古圣先贤治国的经验当中汲取智慧,才能把国家建设经营得很好。
这句经文是“泛爱众”单元最后的一句经文。不但国家是如此,包括在部队当中,在历史上有一些非常仁厚的官员,他就懂得爱护百姓,不会妄杀百姓。譬如在北魏时期韩麒麟,他是参慕容白曜军事,也就是在征南将军慕容白曜的下面他是做参军。他们在攻打升城这个地方的时候,慕容白曜就想要活埋俘虏。韩麒麟觉得这样做非常不妥当,因为人家既然已经投降了,你就要放他一条生路,这是仁慈之心的表现。所以他就给他的长官进谏说:“您应该用宽厚的态度来对待投降的俘虏。”后来慕容白曜就听从了他的建议,就让俘虏“皆令复业”,让他们还能继续从事他们的生产跟生活。这个做法就很得民心,让老百姓觉得这位将领是很仁厚的人。
后来他当上了齐州的刺史,他在做官的期间“为政尚宽”,通过他之前的举措,我们就可以体会到他是一位很仁慈、很宽厚的人。当时有一位佐吏刘普庆就说:“明公仗节方夏,无所诛斩,何以示威?”你在这个地方应该要赏罚分明,用你做为长官的权威,该杀就杀,该赐死就赐死,这样才能把你的威望树立起来。但是当时韩麒麟就回答他说:“刑罚是用来止恶的”,当人们知道我做错事情犯了罪,会受到朝廷惩罚,他心里就有所畏惧,而不敢去做恶事。所以他说:“这是仁者不得已而用之”,并不是拿刑罚随便的惩罚老百姓的,是不得已的情况之下才会用它。
我们之前看过欧阳修的父亲,他在判决死刑犯的时候,每天晚上他都还在想,用什么方法可以让犯人不要受死刑的处决,他还想尽办法希望饶他一条生路。所以做官的人,内心当中如果有爱护百姓的仁厚之心,才能真正的时时处处体恤对方。
所以刑罚,他提到这是仁者不得已而用之的做法。他说,如果一定要断斩立威,我就从你开始吧。结果刘普庆听了就吓跑了。你不是说要杀人才能树立威望吗?那不然就从你开始做起吧。我们从他的言行当中可以看出,韩麒麟确实是一位很有仁爱之心的长官。
他生性非常的恭敬谨慎,而且做官非常的廉洁,在他临终的时候,家里的财产只有几十匹的绢,家里是非常清贫的。许止净先生对他非常的赞叹,他生性就非常的仁慈厚道,他的儿子还有他的孙子,也都禀承了父辈身上所具有的美德。就如同文王的后妃是非常仁厚,具有仁慈之心的人,所以儿子自然学习母亲的风范,也是以仁厚之心来对待老百姓。因此看到韩麒麟的家风、仁爱之心,还有廉洁的行持,上天对他的报答也是非常丰厚的。
我们现在就把“泛爱众”最后的一句经文学习完了。泛爱众这个单元,用现在的说法,泛爱众就是属于人际关系学。我们如何可以把人际关系处得很好?最重要的就是落实《弟子规》当中“泛爱众”的教诲。一个人能够做到泛爱众,都是从孝、悌的基础开始扎根的。“爱”字,我们再追溯到它的根源,就是从孝扩展开来,才能爱护一切的众生。所以一个人在生活工作当中能够爱护他人,这都是他在家庭里面就时时处处关心亲人、孝敬父母,从这个地方开始的。所以孔老夫子在《论语》当中才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一个人人格的养成,非常的关键是在家庭当中,做为父母一定要重视这一点。
而人与人的关系,可以把它归纳成“让”字。我们在《无量寿经》当中看到:“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这是佛法大同之治的标准,其中就特别谈到务修礼让。为什么要做到让?让则有余,争则不足。人跟人之间要相互的礼让,这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是再亲的人,包括我们的家人当中的父子、夫妻等等,彼此之间也要以礼来相待,而不能因为彼此的关系非常的亲密,就不用尊重的心对待他。所以在家庭当中,即使是再亲的人,我们也要尊敬,也要以礼相待,用礼来保持人和人之间优美的距离。特别是当一个人从小就懂得以礼相待,长大之后说话、做事一定是很有分寸的。让首先是礼让,礼让落实在家庭当中,也体现在人与人之间都要以礼相待。
关于这一点,在后汉的时期有一个“举案齐眉”的故事,特别能说明这一点。我们看古时候贤德之人,他们夫妻之间是怎么相处的。在后汉时期的梁鸿,他是扶风平陵这个地方的人。他的家境很贫寒,因为他父亲过世得早,又遇到了乱世。后来就连父亲后事他都非常辛苦的才能帮父亲安葬,而且只是一张草席裹住父亲的遗体下葬。家庭确实非常的贫穷。等到父亲过世之后,家庭的情况就愈发的艰难。当时梁鸿虽然年纪很小,但是他非常刻苦用功的读书,后来就被保送到“太学”里面去学习。因为他的资质非常好,聪明而又好学,所以对于经史的典籍都很精通,再加上他是一位很有德行的人,所以当时的人对他都特别的敬佩。
等到后来梁鸿回到自己家乡,因为他又有德行又有学问,所以很多家庭的人都很仰慕他,都想要把女儿嫁给他,但是都被梁鸿拒绝了。而他们同乡当中有一位孟家的女儿叫孟光,孟光长得非常的丑陋,她生得很肥胖,而且皮肤很黑,长得又丑,力气又很大,能把舂米的石臼举起来。这在古时候要看到这样的女子,一般人都不敢娶。可是她很贤淑、知礼,而且很有德行,人又聪明。于是后来梁鸿就答应了这门亲事,就把她娶进了家门。可是成亲的那一天孟光穿得非常的华丽,浓妆艳抹,打扮得非常的美。可是梁鸿看到这个景象,从成亲那天开始,七天七夜都不理睬自己的妻子。
孟光觉得很奇怪,就跪下来询问原因。梁鸿就跟她说,他说:“我是希望有一位怎样的妻子可以跟我一起生活?就是能跟我同甘共苦,过着隐居的生活。”因为孟光她们家庭是非常的富有,比较优越的家庭,这和梁鸿的期待差距很远,他希望妻子能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跟他一起隐居。于是孟光听到之后,就换上粗布的衣服,再也不像结婚的时候穿得那么华丽。后来梁鸿看到妻子和他的志向相同,于是他就非常的欢喜,并且给妻子取了字,叫做“德曜”。后来他们就在霸陵的山中隐居,过着非常纯朴的生活。平常梁鸿从事农耕的生产,孟光在家里纺纱织布、做家务,非常的勤劳。有空的时候他们就一起读书、弹琴,并且共同切磋道德学问。这种生活虽然过得很俭朴,但是非常的快乐。
后来他们就搬到了吴下,在一户大户人家皋伯通的家里,靠着替他们舂米过日子。每次梁鸿回到家,孟光就已经把饭菜都准备好,而且她送饭的时候是把整个饭菜高高的举起来,端到自己丈夫的面前。这就是“举案齐眉”,她托饭菜的托盘位置跟自己的眉毛并齐,不敢抬头直视,这是特别恭敬、谨慎的态度。梁鸿也是恭恭敬敬的把饭菜接过来。夫妻之间的相处是相敬如宾,而且是以礼相待。结果有一次,皋伯通看到了这个场面,他非常的惊讶。在自己家里舂米做苦工的人,他原本以为只是一般的工人,可是想不到,能让自己的妻子这样尊重,他就感觉到梁鸿一定不是普通人,这对夫妻一定是两位隐居的君子,后来他就让梁鸿夫妇住在自己的家里。
这个公案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举案齐眉的故事。我们看到让,首先在家庭当中的礼让,无论是父子还是夫妻之间,都要以礼相待,礼是人和人之间非常优美的距离。整个《弟子规》也都是以礼贯穿其中的,譬如恭敬父母,“入则孝”是礼;“出则悌”是友爱兄弟、恭敬长辈,这也是礼;再来“谨”,对物品要爱惜,物有定位,而且不能糟蹋食物,“对饮食,勿拣择”,也是礼;再来,“凡出言,信为先”,这也是我们在言语当中对人要有礼貌。《乐经》当中说:“礼者,天地之序也。”礼貌的礼跟道理是相通的,所谓“有理走遍天下”,这是人与人之间非常自然的规律,我们也不能逾越这样的规律。“泛爱众”也是一种礼貌的态度,包括后面我们要学到的“亲仁”跟“余力学文”,对于有仁德之人、对于老师,也要以礼相待。对于我们所学的圣贤学问,内心也要存着恭敬的心,所谓是“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礼的本质就是恭敬的心,而恭敬的心是我们自性当中本有的善行与善德,就是我们的真心。所以要学礼让,这是第一。
第二,在人与人相处当中,还要学习忍让。“忍”字,确实不容易做到。光看这个字,心上要有一把刀,这是代表忍的功夫。达到什么样的境界?也就是当人拿刀放在你的胸口,当然这不是说一把真正的刀,有时候人家可能是恶言恶语在伤害我们,或者是非常不好的态度对待我们。无论是什么样的境缘,我们都不为所动。利刃包括许多非常难听的,毁谤、讽刺这种语言。当我们看到别人可能因为误会或某种原因这样对待我们,我们都能忍耐、包容,不跟他计较,这是忍让。忍让当中就含藏着宽恕的态度,“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像这种从地狱到天堂的转变,往往只是在我们的一念之间。如果我们真正能转一个角度、换一个方向,拿宽恕自己的心、原谅自己的心去宽恕别人,则能全交,“全交”就是交到很多的朋友。“以责人”,我们每天看别人的过失,都是看得非常清楚的、敏锐的。如果我们用责备别人的态度回光返照来要求自己,那我们的德行就会进步得很快,所以能寡过。因此忍让当中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原谅人,有宽恕的心。
宽恕其实也是孔子在教学当中的重点。当初子贡就曾经请教过孔老夫子,有没有哪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孔老夫子就举出了宽恕的“恕”字。这跟仁爱的“仁”意思是相同的,“恕者如其心”,上面一个“如”,下面一个“心”,也就是说,处处从对方的角度设想,自然就能化解许多的冲突。所以一个人能够忍让,他无形当中可以化干戈为玉帛。真正做到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们在忍当中就已经拓宽了自己的心量,就能做到刚刚说的“理服人,方无言”,同时也把对方的惭愧之心唤醒。因为忍字不但是忍出了自己的德行,而且也忍出了对方的惭愧心,更能够保持彼此之间良好的关系。我们要体会到,无论是亲人还是朋友,我们能聚在一起,因缘都是来之不易的,不要因为自己的一时之气,把多年朋友之间的交情最后搞得一语寒心,这就不好。因此,“言语忍,忿自泯”,我们一定要忍住自己的情绪和脾气。
除了人和人相处当中要礼让、忍让之外,还要谦让。当我们懂得谦虚,别人确实会感觉到如沐春风。反过来,我们赚了一点钱,或者是我们的才华能力过人,往往会洋洋得意,而这种傲慢就会让我们身边的人感觉到非常有压力。特别是当别人失意的时候,你不能在旁边一直讲我们自己多么得意的事情,让人家无地自容。像这种傲慢的习气无形当中就是以势压人,就会伤害人与人之间原本和谐的关系。所以谦让是非常重要的。
有一年我们在巴黎参加和平大会,当时师父上人特别提出的口号、大会的主题,就是跟让有关。这个让,师父说要停止竞争、斗争乃至战争,这样人类就会有享不尽的福报;可是如果继续的竞争、斗争和战争,人类就会有受不完的苦难。这句话真的是至理名言。我们之前跟大家分享过,师父上人也特别让我们设计了和平鸽,和平鸽的上面就有世界上各个不同国家语言的“和平”。这也是提醒我们,在通往和平的路上,人与人之间真正要放下竞争、斗争和战争,真正做到礼让、忍让、谦让,才能为真正的和平建立基础。
所以谦虚、谦让是非常重要的,当一个人很谦虚,就能受教有地,赢得很多的长者、很多的贵人对我们的提携跟帮助。因此,谦虚之德的益处是很多的。在《易经》当中说,谦卦六爻皆吉。如果我们处处韬光养晦,处处都给人家留下一点余地,慢慢的就变成我们常常都能替别人着想,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真正在生活当中落实和平。
包括教孩子也是如此,我们身为老师跟家长,在孩子小时候就教导他要礼让,他一定能成为很有分寸的人;教他忍让,他就可以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当中一团和气,而不会发生冲突;教他谦让,他有谦卑的态度,时时处处都能替人着想,为人留余地。所以一定不能够争,一定要学让。
这里我们再补充一位古时候贤德之人的故事。这是隋朝梁彦光,他是相州刺史,担任这个官职,当时在相州,人心是比较险恶的,不正,变化不定。这个时候怎么办?当社会风气出现问题的时候,用什么方法才能真正解决?“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一定要通过教育、通过教学来改善这个地方的社会风俗。于是彦光就开始延揽读书人,延揽当时的大儒,在每一个他所管辖的区域,每个地方建立了一所学校,而且在学校当中,完全是用圣贤的教诲来教化百姓,非圣贤之书不授,都是学习仁义礼智信,学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他用这种教学的方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到了后来老百姓都被他教化得很好,人人都效法圣贤、学习圣贤,使得这个地方的社会风气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当地有一个家庭,因为家庭当中出现的问题,所以和亲人之间彼此都不能和睦相处。于是彦光就让他们到孔庙当中去看孔庙所刊刻的图像。这个图像就是在孔庙中,我们以前有学过“伯俞泣杖”。韩伯俞的母亲打他的时候,因为母亲已经年老体衰,在责打他的时候,他感觉一点都不痛,他就对着母亲悲伤的哭泣。母亲当时觉得很奇怪,“以前我打你,你从来都不哭的,为什么今天打你你哭得这么伤心?”韩伯俞就说:“因为母亲今天打我,我感觉不痛了。”这说明母亲的气力愈来愈衰了,所以他内心感到难过。这是刊刻在孔庙当中古圣先贤孝悌忠信的故事,就让这个家庭的子弟们一起来看先人的德范。他看了之后,古时候的人毕竟都读过圣贤之书,还是有惭愧之心的,他看过之后,就激发了内心的惭愧心,于是家庭就化解了彼此之间的冲突。
因此我们看到,彦光先生在相州也好、岐州也好,这些地方当刺史,他确实是尽了父母官应该有的责任,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他的施政方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当地兴办教育、建设学校,通过教育的方法化导当地的老百姓。他到相州刺史的任上,就尽心尽力的提倡礼教。礼教就是孔子圣贤的教化。这种教学的效果使得当地的人心产生了很大的变化,风俗人情都变得非常淳厚。
当焦通家里对于父母亲不够孝敬,他也是用古圣先贤孝悌忠信的故事启发他的良知,最后他们自己也开始改过迁善。从这个地方可以看出,一个地方的官员在当地施以教化,用圣贤的教育化导百姓,这才是他政绩当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因此“修身为本,教学为先”,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可以解决家庭的问题,可以解决社会国家的问题,都是用什么方法?都是用教学为先,施以古圣先贤的圣哲教化,才能真正的化导人心、改变风俗。
这句课文我们学到这里。“泛爱众”这个单元我们就学习完了,请大家接着看下面是“亲仁”。
亲仁,“亲”是亲近的意思,也就是学习的意思。我们要亲近仁德之人。一个人的道德学问要有所成就,有两个重要的条件,可以说是缺一不可,一是要有好老师,一是要有好同学。好的老师是为我们指明道路,把圣贤的教诲传授给我们。可是好的同学为什么同样重要?因为好的同学之间可以互相的提携、互相的提醒。这是亲仁。
中国古时候,老祖宗对于后代子孙确实是非常有爱心的,因此从古至今,传授学习圣贤教育非常重要的基础就是孝亲尊师,这也是这里说的“亲仁”。亲仁也可以理解成是尊师重道的态度,在古时候,当一个孩子去拜师求学,家长,甚至包括父母、祖父母,都要带头来给老师行跪拜礼,这是尊师重道的体现。这是父母长辈做出很好的身教,来表演给自己的儿女看。当儿女看到父母、祖父母都这么恭敬老师,自然他在求学的过程当中,对老师的恭敬心就会不断的提升。
师父上人在小时候体会到,他在六岁上私塾,父亲所表演出来的对于老师的恭敬心,对于师父上人一生都造成很深的影响。当时是在亲戚家的祠堂上学,上学的第一天,师父上人的父亲带着他来上学,学生大概是三四十个人左右,年纪大概都是十几岁,十五六岁是比较大的,而年龄比较小的也有六七岁,都是在同一个教室上学。他们上学的头一天,就是在礼堂,当中供奉的是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的牌位,老师就坐在一边,同学是站在二边。在行礼的时候,师父上人的父亲就带着儿子,先给孔老夫子的神位行三跪九叩首的跪拜礼,这是父亲在前面,儿子在后面,这种礼是清朝的礼节,这是对孔老夫子的神位。等到拜完之后,父亲请老师上座,老师就坐在孔子牌位的下面,父亲带着儿子向老师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礼。
这个礼在早年,也有十多年前,我们在香港,当时徐醒民老师到香港来讲学,讲解儒家的经典。师父上人就曾经亲自主持拜师礼,学生只有我一个,老师是徐醒民老师。老师站在前面,长辈带着我们向老师行跪拜礼。师父上人亲自为我们主持庄严的仪式。在这个仪式当中,当老师接受到父母和学生这样恭敬的一种礼节,老师确实是非常认真的教导学生,否则就对不起父母对于老师的恭敬还有期待。
在古时候的私塾当中,对老师的供养也都是随意的。一位有德行的老师绝对不讲求这些,富有的人家就供养得多一点,贫穷的人家就供养得少一点,甚至于对于特别贫穷的孩子,老师还要补贴他的家用。这是在古时候,身为老师是真正有道。所以“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我们跟老师求学究竟能学到多少,特别是老师的德行,能学到多少,是取决于我们的恭敬心、诚敬之心的。如果我们的恭敬心不具足,即使老师再认真的教,还是学不到东西。
师父上人回忆自己的一生,遇到这么多的贵人,遇到这么多的好老师,这是得力于父亲在师父上人六岁带他到学校,对老师行跪拜礼,这种恭敬的态度影响了孩子,一生都不会忘记。所以遇到有德行、有学问的善知识、好老师,真正的生起对于老师的恭敬心,老师也都会特别的爱护这样的学生,把自己的道德学问完全都传授给这样的学生,这是所谓的师资道合。
我们最初报考英国汉学院,有一段时间参加了第一届英国汉学院在福州的课程,是养正教育的扎根实修班,当时我们也对孔老夫子、对师父上人行跪拜礼。之前也有跟大家分享过,在二0一七年,我们在英国汉学院现场观礼了汉学院第一届跟第二届的学生,在开学典礼当中也是用中国传统的三跪九叩首礼,来向儒释道的三教圣人行礼。前面是院长还有老师,带着所有汉学院的学生,就在英国汉学院的礼堂当中,向孔老夫子、释迦牟尼佛和老子的像行三跪九叩首的最敬礼。这都是依循着中国传统的古礼进行的。所以尊师重道确实是我们求学、求道有所成就的非常非常重要的前提。
在去年的八月份,在英国威尔士大学,英国汉学院,兰彼得校区也举办了祭孔的典礼,这个典礼感动了包括休斯校长在内的许多英国长者。祭孔之礼,是由汉学院的师生和当地的学童组成的三十六名佾生,来参与祭孔,以表达对于至圣先师孔老夫子的追念还有尊崇。
总之,礼都是真正的提醒我们,在求学的过程当中,要对古圣先贤,以及对于我们的老师生起恭敬之心。这样我们在学习圣贤学问,包括《弟子规》,我们用这种心态跟着老师来学习,才能够解行相应、开智慧。
因此《弟子规》启发我们,要用“入则孝”当中“孝”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的老师,我们自性当中的至善至德就能显发出来,理智也能建立起来。当我们对老师有尊师重道的心,用至诚的孝心和恭敬心来对待老师,那我们自性的善良和智慧都能开显出来。所以中国自古以来代代相传,最为重要的精神就是孝道跟师道,师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之上。“夫孝,德之本也”,孝是万善万德的根本。会孝顺父母的人,他一定能成就自己,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他对于老师一定具有恭敬之心。
古时候拜师礼,给孔老夫子,还有给老师行三跪九叩首的礼。这个礼包括我们现在看到弘明实验学校,他们每天早上老师也会带着学生向孔子爷爷行礼,这也都是弘明学校在教学当中非常重要的科目。从对于孔子爷爷、对于老师这种恭敬心当中衍生出来,我们看到弘明的小朋友,遇到远方来访的客人,他们流露出来的恭敬心、礼貌的态度,给人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所以拜师礼确实很重要,在孩子的心灵当中,会对他一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身为老师,确实也不只是念着、为着一个孩子或者一个家庭负责,像我们现在学习儒释道的圣贤教育,我们还要有这样的责任跟承担,就是希望让这些年轻的孩子真正的承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种道统不能在我们这一代的身上失传,这也是我们在现今的时代求学、求道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
中国的道统是非常重视师承的,而师承,孔老夫子他老人家是非常的谦虚,孔老夫子虽然是一位非常有德行、有学问的好老师,但是他从来不觉得他所传授的学问是他的创造和发明,他都是觉得他是述而不作,“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因此在《论语.述而》篇当中,孔老夫子曾经说过,“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这段经文,雪公老人在讲解的时候谈到,“述而不作”,这章的老彭,有的人认为是老子、彭咸二人,有的人主张是指老子一个人。当然这两种说法都有相当的考据,也都是根据经史子集,《大戴礼》、《史记》这些书籍。雪公在这里是采取多数人的说法,老彭是一个人。
在《丹铅录》当中说:老子五千言是述而不作。《焦氏笔乘》说:孔子赞十翼,自伏羲的先天八卦,孔子是祖述伏羲。《书经》,孔子是始于尧典、舜典,宗五帝。《诗》,孔子从周朝时期开始,是宗三王。因此孔老夫子所传承的圣贤学问,是述而不作。孔子修《春秋》,是从鲁隐公开始,始于五霸,《春秋》虽然是述而胜于作。老彭,王辅嗣、杨中立都认为是老聃。
“羿善射”,在古时候的夏和周都有羿,只要是善于射箭的人都叫羿。所以不是说羿是单指某一个人,这是在古时候就有这个现象。彭也是,尧王的时代有彭,凡是寿者都叫做彭。这样来理解,我们就很清楚了。
孔子说:述而不作,这是“子曰:述而不作”。孔老夫子他老人家一生的学问都不是自己创作的,他都是述说古人、述说前人的意思。譬如我们看到经文当中说“传有之”,或者“诗云”、“古人有言曰”。孔老夫子就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因为有的人可能喜欢自作聪明,说我又有什么发明、创造,但孔老夫子不是这样的,孔老夫子是“述而不作”,古人作了,我只是述说、宣传而已。
“信而好古”,孔子是宣传家,他所宣传的是可信而且是善的部分。因为古时候的人一切都很质朴,所谓“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先进的人很直率;“后进于礼乐,君子也”,过于文饰,就失去了直率。虽然直率有的时候会伤和气,但是用人的时候,孔老夫子还是认为“吾从先进”,要用野人的礼乐,虽然粗野一点,但是很实在。
“窃比于我老彭”,孔子说,学我老彭,“我”是亲近的意思,例如“佛”,有人说“我佛”。孔子形容老子是“其犹龙乎?”孔子非常谦虚,认为我没有他的本事那么大,所以只是私下比拟一下而已。
《中庸》当中说:“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有人误以为,这样是不是就可以同流合污?雪公在这里强调“文以载道”,最重要的是“道”这个字,要志于道。一般人因为他得了富贵之后,就非常容易奢侈淫逸,而志于道的人,他在富贵当中,他仍然不会舍道、失道,所谓“富贵不能淫”;而在贫贱当中,“贫贱不能移”,不能穷斯滥矣;而遇洋人,是“威武不能屈”。雪公在这里举例,譬如写英文要用横的,不能用直的,可是写中文就不能用横的,应该要用竖的。“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不能改我们所志的道。
东坡先生教我们要厚积薄发。孟子曾经说过,“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所以得道之后就源源不绝,像李太白“落笔千言,倚马可待”。
雪公在这里又特别强调一个重点,古时候的小说是中国的白话,但是现代人往往看不懂。像师父上人有谈到,在抗战的年代,他老人家学文言文,是通过看章回小说,就是像《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看章回小说,学会了文言文。但是现在一般人,特别是年轻人,可能古时候的白话文都不能够看得懂;包括平剧、京剧,现代人也往往是看不懂。雪公在这里提出的担忧,中国人不懂中国话,也就是对于汉字文言文,对于传统的戏剧,京剧、平剧也好,都不能看得懂。
这个问题其实是很严重的,为什么?雪公有谈到,在昔日,要灭人的国家,不是靠武力去灭的,而是什么?是先灭这个国家的文字。把文化连根拔起,这个问题就很大、就很严重了。因此雪公和早年有很多高瞻远瞩的长辈,包括像赵朴老,他们都非常的担忧,汉字文言文现代的年轻人看不懂了,如果不赶紧培养年轻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将来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智慧宝藏可能就变成一堆废纸。这是非常值得忧虑的一桩事情,所以这些老人家都希望年轻人要把汉字跟文言文继承下来,这样才能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道统。
师父上人跟雪公老人,到台中求教于老师李炳南老居士,就是雪公太老师,当时雪公老人开出了三个条件,能够遵守,才收这个学生,不能遵守就不收。第一个条件是只能听雪公老人一个人讲的课程;第二是所有要看的书、接触的资讯都要老师同意才能看;第三是说你以前所学的我一概不承认,从今天开始跟我重新学起。这也是老师非常负责任的态度,为什么?一个老师是一条路,两个老师是两条路,三个老师是三岔路口,四个老师就是十字街头。“教之道,贵以专”,教跟学是相同的,学之道也是要贵以专。后来师父上人同意了,就先守了三个月,内心非常的高兴。因为雪公太老师有跟师父上人谈到,这个规矩要守五年。后来师父上人跟着老师不止守五年,因为他得到法喜了,所以后来加了一倍,守了十年。这是跟定一位好老师学习,守住这三个条件,老师确实把他的德行跟学问完完全全的传授给了自己的学生。这也是我们在当今这个时代,看到师承的好榜样。
在古时候,师承也是可以学习古人。譬如像孟子,他没有见过孔老夫子,但是他拜夫子为师。真诚心超越了时空,他也学得很有成就,被尊为亚圣,仅次于孔老夫子。所以师承确实是很重要。
我们学习亲仁,亲近仁德之人。“仁”是一个会意字,二人,想到自己就想到他人,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态度。用我们现在比较浅白的话来讲,就是能时时处处的替人着想的心。
如何判断这个人他是不是仁德之人?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首先第一,他是存心仁厚;而且他是处处都很谦卑,能够以身作则,这是第二个条件,要有谦卑的态度。稻穗愈丰满,就垂得愈低。所以海纳百川,可是大海跟百川比起来,它是处在低下的位置。我们刚刚学到孔老夫子一生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他老人家一生都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孔老夫子一生教了这么多的学生,而他自己说他一生都是述而不作,这就是孔老夫子谦虚的德行。也就是说,夫子所讲述的道理,都是古圣先王祖祖相传、代代相传的,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这样传下来的。所以他非常谦虚,而只有谦德才能跟道德相感应。这是第二,要有谦卑的态度。第三是要以身作则,说到一定要做到,甚至是先做到才说出来。所以做到以后才说,这是圣人;说了之后能做到,这是贤人;而说了之后做不到,这叫骗人。这是提醒我们时时刻刻要提醒自己以身作则,要从修身开始做起。
在我们学习《圣学根之根》的过程当中,就学了许多雪公老人所讲解的《论语》。雪公老人他老人家确实是处处以身作则。我们曾经参观过雪公老人的纪念馆,当时很有福报,是徐醒民老师他老人家亲自安排,我们在纪念馆当中非常仔细的参观,雪公太老师他老人家穿的衣服都是很旧的,内衣、袜子都是补了又补。但穿在外面的礼服是很整齐,这是代表对人的尊重。可是穿在里面的部分,有一些内衣、袜子都是一直在修补的,这是雪公老人节俭惜福的态度。
而且他老人家一生教学,到九十七岁往生之前还在讲课。老人家曾经说过,众人要我讲一天,我只要活着,我活一天就要讲一天,这种态度,真正是以身作则。雪公老人有一首诗,感动了很多人,这首诗写道:“未改心肠热,全怜暗路人。但能光照远,不惜自焚身。”这首诗就是雪公老人一生的写照,他时时刻刻都不忘这颗帮助众人的心,怜悯暗路之人。最可怕的黑暗是什么?最可怕的黑暗就是没有接触到儒释道圣贤的教诲。我们的人生缺乏这盏智慧的明灯,都是走在暗路当中在摸索。所以雪公老人是用慈悲、怜悯的心,来对待需要教化的众生。而且他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但能光照远”,只要把这盏智慧的明灯,在每一个学生的身上,在他们的人生当中,点燃起来,“不惜自焚身”,他不惜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是雪公太老师他老人家一生真实的写照。
师父上人一生也是如此,可以说师父上人是继承了雪公太老师的风范,而且发扬光大。特别是在最近的几年当中,师父上人已经是九四高龄。九十多岁的老人,一般在家里都是在颐养天年,可是师父上人还不辞辛苦,往来奔波在亚洲跟欧洲之间,为促进世界和平,为促进儒释道圣贤教育的推广,以及世界上各个宗教的教育的推广,老人家还在国际上奔波。
所以我们要以师志为己志,把老师的志向当作我们自己的志向。虽然我们的力量很微薄,但是在自己的位置上,用我们微薄的心力,还是可以发光发热的。就像师父上人,他的教学,比喻一个大齿轮,而我们只是小小的齿轮,但是我们在自己的本分位置上,也非常辛勤的工作、认真的教学,我们这一点点的力量,同样也可以推动整个机器的运作。所以我们要把老师的志向,当成我们自己的志向。
那我们正式进入“亲仁”这个单元的第一句课文: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
这句经文的意思是说,同样是人,但却是良莠不齐的,善恶、邪正、心智的高低,差异是很大,“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受风气流俗影响的人很多,真正仁慈宽厚的人却是很少。这个事实我们在古今中外并不难见到。
为什么现在会“流俗众,仁者稀”,原因是在哪里?原因还是在教育方面,因为失教了,从小没有接受到圣贤的教诲,不明白是非、善恶。纵使他现在也是流俗当中的一员,我们也要怜悯他,他们也都是受害之人。为什么?就如同《无量寿经》当中所说的:“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这也是失教的一代。
我们要立定志向,从我们这一代开始,不能让圣教再埋没下去,而是要把它彰显开来,要让它发扬光大,可以照亮这个苦难的人间。特别是因为已经好几代人都失去了儒释道传统文化的圣贤教育,再加上整个社会风气外面的污染又很严重,因此内无基础,外面的力量就很大,内外夹攻的情况之下,必然会产生很多的流弊。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的学习圣贤的教育,强化自己的能力,然后把影响力再扩展开来,真正的做到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要真正的建立起信心,只要把圣贤学问的根扎好,绝对可以从一个人再来转变家庭、转变团体、转变社会,我们要建立这样的信心。
在《了凡四训》当中也有谈到,说:“大抵人各恶其非类。乡人之善者少。不善者多。善人在俗。亦难自立。且豪杰铮铮。不甚修形迹。多易指摘。故善事常易败。而善人常得谤。惟仁人长者。匡直而辅翼之。其功德最宏。”这段话确实是非常真实的写照,让我们体会到这个时代是“流俗众,仁者稀”。
《了凡四训》这句经文师父上人也有特别开解,说:“大抵人各恶其非类”,“大抵”就是大概的意思,“恶”是去声,注解说“不喜欢也”。“宗旨性习或各别、或相反也,众生肉眼不识好歹,同恶相济,臭味相投者,误认为良伴,直至身败名裂而后已,良可悲也,岂知相反适相成!苦口多良药,忠言恒逆耳,顺时易倾覆,逆境多振拔,有作为人当开放见地以善处之。”这就是孔老夫子所说的“物以类聚”,习性、品行、嗜好相同的,他很自然就会聚在一起;跟他不相同的就会产生排斥,合不来。再来,一般人还有一个毛病,喜欢听好听的话,而不喜欢听应该听的话。所谓“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顺境很容易淘汰人,而逆境往往能成就人。所以我们常常看到一句话说:“自古英雄多磨难,纨裤子弟少伟男。”在富贵人家的子弟往往不能成器,一个人一旦沉迷于享受当中,就不能振作;而当一个人受苦难的时候,反而他的头脑是比较清醒的,所以说“自古英雄多磨难”,清寒的子弟往往容易出人头地。
“乡人之善者少,不善者多,善人在俗亦难自立”。在了凡先生那个时代,善人就少、恶人就多,那就更不用说我们现前的时代,现前时代可能情况就更加的严重。所以既然善人少、恶人多,在这个地方善人他往往很难出头、很难自立。“且豪杰铮铮”,这是“智过万人者谓之英,智过千人者谓之俊,智过百人者谓之豪,智过十人者谓之杰”。“豪杰铮铮”,“铮铮”就是不同寻常的意思,比喻铁发出来的声音,就有不同凡响的意思。这些豪杰“不甚修形迹,多易指摘”,所以“善事常易败,而善人常得谤”。善人做好事,可能在这个时代就更明显了,被人家排斥,被人家毁谤、攻击,善事很难成就,经常要受到障碍。“惟仁人长者,匡直而辅翼之,其功德最宏。”如果在这个地方有一些仁人长者,他是有德望、有地位、有身份的长者,他有能力出来帮助善人,来成就他的善事,来辅助他的善行,让他的善事成就,功德是无量无边的。
通过《了凡四训》这一段课文,我们也能体会到,这个时代确实是“流俗众,仁者稀”,也需要具有正知正见的大德、长者,来对于善人多多的帮助、多多的辅助,让他可以成就善事,甚至于成就他的教学、教化,功德是非常之大的。
下面就来分享汉朝张湛的故事。汉朝的张湛是很有德行的贤德之人,他本身立身处世非常的端正严谨,而且很守礼,一举一动都很有规范,即使是一个人独处,慎独的功夫非常的好,一定都是严严整整的。这是一位汉朝时期的贤德之人,对待家里的妻子儿女,都是以礼来对待。在地方上他是“详言正色”,言语非常的谨慎,而且仪态也是非常的端正、端庄。因此在三辅这一带,三辅是古时候,汉朝是以京兆等地做为三辅,这是在今天陕西省中部这一带。这一带的人都把他当成好的榜样,人们都学习他、效法他,是一位非常守礼的贤德之人。
有的人对他不是太理解:你一举一动都好像规规矩矩的,很谨慎、很恭敬,你是不是外表上很守礼,内心又是另外一套,很险诈,外面表现出来像君子,内心其实是一个小人,有人就对他产生怀疑。张湛听了之后就笑一笑说:“我确实是在欺诈别人,别人所欺诈的都是恶,我所欺诈的都是善,这不是很好吗?”他用很有智慧的言语来化解人们对他的怀疑。
在汉光武帝的时代,张湛因为德行非常的好,他对于君王常常的劝谏。有的时候光武帝上朝,可能是没有休息好,或者是其他的原因,皇帝容貌看起来就很疲倦的样子,或者是对于政务有点不耐烦。张湛看到这个情景,他就马上向君王进谏。光武帝也是比较有度量的皇帝,往往都能接受他的进谏。有一次他骑着一匹白马,皇帝(就是汉光武帝)看到张湛在上面,就跟他说:“白马生且复谏矣”,骑白马的那个人又要来给我进谏了。
后来张湛做到太子太傅这个位置。太子太傅是辅佐太子,他的地位仅次于太师。国家朝廷要为下一代的接班人选择好老师,一定都是选择有德行、有学问的老师。
蔡振绅先生评价说:“人惟持躬以礼”,凡是不合于礼这样的事情,“每不敢为其所知”,不合于礼就不敢让他知道。甚至于在当时的朝廷当中,身为君王也常常担心说,自己什么事情要是做得不合礼、做错了,到时候又让张湛看到了之后,又要来劝谏了。
在历史上许多位君王,在前面都有跟大家分享过。像唐太宗,他很喜爱的一只鸟,古书里面叫“鹞”,这只鸟他正在把玩,刚好魏征进来了,最后他就藏在怀里。魏征就故意说个不停,最后这只鸟竟然就闷死在唐太宗的怀中。这是唐太宗害怕魏征知道他在玩这些声色犬马的东西,可能魏征又要来跟他进谏一番了。唐玄宗当时也是如此,韩休总是在给他进谏、劝谏。唐玄宗因为这件事情还经常闷闷不乐,也不高兴,但是为了国家江山社稷着想,因为玄宗在初年还是非常英明的,知道要任用贤臣,在最初统治的期间也创造了开元盛世,把国家治理得很好,也都是因为身边有这些贤德的大臣常常在提醒皇帝、劝勉皇帝。光武帝也是如此,一看到张湛,马上说这骑著白马的读书人又要来跟我劝谏了。
这三位君王,身边都有人在跟他讲一些他不爱听的话,但确实是对国家社稷有利益的话。他们都有度量包容他,这也是君王确实是好礼、明理,也是想要把国家治理好,所以身边都有这样的人来跟他劝勉、进谏。
这句经文我们就学到这里,请接着看下面这一句: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真正有仁德之人,人们自然对他就会产生敬畏之心。为什么?因为他心中有浩然正气,他说话都是大公无私、没有隐瞒的,而且他又不喜欢讨好别人,所以大家内心里面自然对他会生起敬畏之心。仁德之人,人们对他内心里面是真正恭敬的。
而敬畏之心,我们在《论语》当中看到,在《论语.述而》篇里面就有这样的一段经文,说:“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雪公老人讲解说,有注解当中说,经文有“子曰”,这是孔子所说;若没有“子曰”,这是他人说孔子。
孔子不教人如此,不叫人作难,因为这种态度别人做不到,这是别人说孔子的态度,“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也有注解说,这是曾子所说的,因为曾子对孔子最了解,但有谁见到了?不知道是什么人说的。这肯定不是孔子自己说自己。所以这一章依从没有“曰”字这种讲法比较好讲,也有可能是孔子的弟子说孔子。
“子温而厉”,“温”是温和。夫子有五德:温、良、恭、俭、让,就是温厚、善良、恭敬、节俭、忍让。又“临之以庄则敬”,这等事不可以学外表。但是太过敬就不温和,温和便不庄严,孔子是既温和又严厉。为什么他能够温而厉?因为孔子是“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孔老夫子是没有戏言的。“望之俨然”,远远看到老师,学生看到老师很有威仪的样子,让人恭敬心自然就生起来。“即之也温”,你真正亲近老师、靠近老师,共同研讨学问,老师又很和蔼、很亲切。孔老夫子教学,本身夫子温良恭俭让,这个温,温和就是排在第一的,夫子教学言语都是启发人的智慧,所以学生感觉亲近老师,老师是非常温和的。“听其言也厉”,孔老夫子没有戏言。
雪公老人也启发我们,只要把《四库全书》、三藏十二部学到肚子里,会讲了就能如此。孔老夫子是如此,世尊也是如此。
“威而不猛”,这和三国时期的张飞不同,张飞是“威而猛”,而夫子是“威而不猛”。
“恭而安”,孔老夫子他是恭敬而安详、不拘束的。
这是我们在《论语》里面看到夫子的风范。大家看到PPT上面,这是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的德相,这是江逸子老师画的。通过夫子的形像,体会到夫子的“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的德范。江逸子老师从前在孔府也曾经任职,之前江老师所画出的孔老夫子生平的画作,包括《论语画解》、《孔子圣迹图》,这些画作确实在海内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一直到去年,像《孔子圣迹图》也正式出版了英文跟法文的版本,这些书送到海外,深受海外的大使和嘉宾们的喜爱,在教科文组织这个书也有流通。
夫子他老人家的教学确实是无远弗届,不分国界的,能够穿越时空,穿越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宗教信仰,让许多的外国嘉宾、外国的仁者深深的喜爱。这是孔老夫子他老人家一生以身作则,真正是把他所教、所学的内容,在自己的一生当中都真正的落实起来,是用身教配合他的言教,在当时就培养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贤,而且夫子的教化对后世产生了特别深远的影响。
孔老夫子就是一位真正的仁者,真正的仁者就像这里说的,“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他言语没有什么避讳,说话都很正直,这是所谓无欲则刚,“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一个仁德的人,他不求名也不求利,他的言语往往都是比较正直,说话直言不讳,能够帮助学生、指导学生。“色不媚”,待人处事绝对不会有谄媚、阿谀。《弟子规》当中说“勿谄富,勿骄贫”,做为仁德之人,无论是对于富贵人家还是对于贫贱人家的子弟,也都是平等的教学、平等的教化。所以色不媚,不会去谄媚、阿谀奉承,因为他内心正直无私,不求于人,他不需要去讨好别人,而是用平等的心来教化所有的有缘的学生。
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他能够成为万世师表,确实他老人家的德行、风范,使我们世世代代的中国人,甚至于许多的外国人都非常的恭敬、非常的崇拜。
今天的时间已经到了,我们就学习到这里,下一节课我们还继续来补充和学习这一句经文。今天的课就上到此地,谢谢大家!
本文转载慈光文化,感恩您慈悲学习






圣贤教育

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

传统文化育天下


弘扬传统文化,传播中华孝道,

广结天下善缘,助力全球华人!



◎上善若水,与爱同在 




本平台为爱神新月老师搭建

发心弘扬传统文化

遵循古圣先贤的教导

故取名曰"传统文化育天下"


◎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本平台学习传统文化,从而提高家庭、婚姻、做人处事、幸福指数。通过互联网的力量传播,帮助13亿中华儿女学习圣贤教育;感恩您加入传统文化学习平台,从今天开始与平台同学共进步吧!


[  向 左 滑 动 等 惊 喜  ]


尊敬的仁者:

关注公众号可以学习传统文化,学好弟子规做好中国人,把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发扬光大!践行孝道,帮助您家庭幸福,夫妻甜甜蜜蜜,孩子健康成长。您若想了解网站上更多课程节目,敬请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观看全集《圣贤教育改变命运》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