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家姓》第28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

第28集
黄圣松教授主讲


刚刚谈到狄青代表北宋跟西夏抗衡。西夏有没有文字?其实很多的少数民族它是没有文字的,可是西夏它自己有特殊的文字,这种文字我们就称之为西夏文。西夏文的文字事实上是从汉字变化而来的,它借了很多汉字的偏旁部件,然后重新组合。所以你看到那个西夏文的时候,猛一看,那应该是汉字,可是你没有一个认得。所以西夏文也留下来一些片段,留给后世很多研究的空间。现在在台湾,研究西夏文的也有几位著名的学者,在世界上大概也就屈指可数,能够真正来破译西夏文,来了解西夏文的。我后来有一些机缘才了解说,他们是怎么样去破译西夏文的,原来是刚好他们有一些留下来的文献,稍稍完整一些,他是从我们汉文的书籍,把它转译为西夏文,因为有这样的材料,才能够协助大家来了解西夏文的一些状况。因为它对应到的是某一本汉人的书籍,假设《孟子》好了,《孟子》的书我们都有,这一本西夏文的内容,基本上就是从《孟子》翻译过来的,他就两相对照,所以他就可以知道说,哪一个字对应到哪一个字,然后慢慢的从这个为基础,再去破译其他的文字。所以这个是一个很辛苦的工作,但是我个人觉得是很有趣,因为就好像在解码一样,在解密码一样。每解出一个码,能够找到那个字它对应的汉字,这个快乐其实是很多人没有办法理解的。

我也有一次去参加一个展览,就是埃及的,古埃及的木乃伊,然后还有一些埃及的文物,在高雄的科工馆,我也有带孩子去看一看,它里面就有介绍那个古埃及文,它有很多的算是象形文字,也很多。这些古埃及文,其实也是花了很多世界级一流的语言学家,然后逐步的来做整理,也有一大部分已经被解码出来了,被破译出来了,所以有很多的文书或者是壁画上面的刻字,他就能够稍稍的去了解它的意思,所以这些语言学家相当的了不起。

我们看到下面一个姓氏,一百零九个姓氏米。米这个姓氏在中国大陆在台湾都没有进入到百大。根据北宋画家米芾的考证,米姓最早起源于春秋楚国。但是米芾的这个说法却没有办法找到史料的支持。米芾他为什么说是来自于春秋楚国?因为他认为他这个米,其实就是春秋战国楚国的国姓那个芈。那个芈长得很像羔羊的羊,有没有?所以米芾在写书法或者是作画,他最后署名的时候,写名字签名的时候,他就会把米芾,他自己的米写成楚国的那个芈。所以他认为是从那边发源的,可是没有得到史料的支持。

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比较早期的材料,就是在《唐书》里面有记载,有所谓的昭武九姓,先前也跟大家介绍过,这九姓里面其实就是九个小国,有一国叫做米国,后来在移入到中原,汉化之后就以国为名,就留下了米姓的姓氏。

我们看到历史名人,刚刚有提到米芾。芾这个字很多人都会念错,很多人会把它念成什么米ㄕˋ,米ㄆㄟˋ。我听过一个最夸张的念法,把它念成米肺,就肺脏的肺,因为有边读边,长得很像。米芾原本是另外一个黻,笔画很多的这个黻,后来就改成笔画少的这个芾,是宋朝北宋时代的知名画家,而且他书法也写得相当的好,造诣很高,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为宋四家。他自己以画知名,而且他自己也开创了一些笔法。

不晓得大家有没有接触过国画,有没有?有没有去接触过,有没有去学过国画?没有。我以前小学的时候,因为学校有社团,有一个学校的社团叫做书画社,就是教书法,教画画,教国画。书法的部分就是我当年的那位导师来帮我们带,然后我们还有另外一位美术老师,他也教我们国画,所以我稍稍的也学过了一个学期,就是那种学校的社团,有知道书法的,还有国画的一些概念。在国画里面,经常我们在画那个石头,画那个石头的时候,你为了要去表现出那个石头的质地,或者是那个山的质地,有些很粗糙,然后看起来好像很峻拔,很坚硬的那种材质,所以他必须要用毛笔来做一些笔法,然后有些会把那个笔法弄散了。一般我们写书法,我们要把它那个笔锋给收瘦,这样写字才不会有分叉。如果是要用那样的笔法来画山或画石头的时候,就反而要用那种手法,把那个笔头给弄分叉,然后蘸一点点的墨,然后就在那个宣纸上面做一些技巧,画出来就会有那种很粗糙很坚硬的感觉。

米芾他自己在做绘画的时候,也做出了他自己的一些笔法出来,所以能够自成一家,而且还创立了所谓的“米点山水”。这个米点山水大家不要误会了,不是用点的,不是,因为他姓米,他的技巧里面,有一些用点法来做为发挥的一个主要的技巧,所以称它为米点山水。

米芾这个人当然才能很高,我也观察到很多我们身边朋友的例子,通常很有才情的人,他的想法跟一般人不太一样,行为或者是想法都比较特立独行。特立独行是比较好听的版本,比较现实一点的版本就是有一点怪异。所以他就是经常疯疯癫癫的,所以世人看到他怪异的行为,见到石头就称它为石头兄,见到什么就称它为什么姐,反正就是常态异于常人,所以当时人称他叫米颠,所以也有这样的一个称法。不过他的绘画的确是能够独树一帜,跟他的人表现一样,所以他的书法造诣还有绘画的造诣,都成为中国古代的名家。

他自己的儿子叫米友仁,基本上也是继承衣钵,所以在他父亲的悉心指导之下,米友仁绘画的造诣也非常的高妙。因为两代父子都是大画家,所以我们就称他为大米跟小米。大米爱小米,不是,老鼠爱大米,以前好像很流行这首歌。在中国大陆,这所谓的大米,其实就是我们一般我们台湾人吃的食用米,一般那种白米就是大米。那有没有小米?有,台湾人应该更知道小米,我们原住民朋友他们种的小米,因为它是原住民他们以前主要的粮食来源,那个体积真的比较小,所以就称为小米。反过来一般我们吃的白米,它就比较大颗,所以就称为大米。这边的大米跟小米不是那个大米、小米,这个是父子两代人,所以称为大米跟小米。

米友仁他基本上继承他父亲的书法造诣之外,而且他比他父亲更专精于鉴赏,他父亲本来也是鉴赏名家,可是米友仁在鉴赏的这个领域,就超越他的父亲。所以后来到了南宋的时候,南宋宋高宗如果得到一些古代的字画,就会请米友仁来鉴定。所以这个鉴赏的功夫其实是一个专门的学问。先前也跟大家讲过了,我的那位师弟,他也希望能够在辨伪古代的作品,尤其是字墨、笔墨、绘画来做一些辨伪。

其实世界一流的古物拍卖的公司,其实他们都养了很多的鉴定师,珠宝的,古物的,那个都是非常的专精。其实台湾在民间也有非常厉害的鉴定师,各位猜猜看是哪一个行业?当铺。当铺有很多老师傅是很厉害的,他们因为很年轻就在这个行当里面,所以他们也是师徒相传,有些是父子相传,因为有很多的功夫,很多的眉角,早上我们说到那个眉眉角角,很多的诀窍,这不是一时半刻能够了解的,常常都是师傅带着徒弟。今天收到了这个东西进来,然后师傅一看,来来来,徒弟,儿子,来来来,我跟你讲,这个是假的。哪里假?师傅告诉你,爸爸告诉你,你看这个地方,有没有?如果这个真迹,它那个笔锋会怎么收?造假的人在这里露了破绽,他这个收尾的地方不对了。让我拿一个真的给你看,你看这个假的,两相一对照,原来是这样。所以有很多实战的经验,它不是固定的说你一天一定会学到什么,有些就是实战的经验,碰到了才教,所以他的时间,学习的时间拉很长。所以如果今天不是真的要真心投入这个行当,通常没有办法学到真传,所以很多都是父子相承,就是因为这样。

因为民间当铺这个行业那可是非常现实的,如果你今天收了一个,你今天这个功夫不够深,你收到一个假的,你被作伪的人给骗了,那你就是要学了这一课,那个要缴学费的。很多人说反正我买到假的,我也一样把它当真的再卖给人家不就结了?很多人都是用这样的想法,可是我跟各位说明一下,真正老字号的当铺,他们是不会干这种事情的。所以现在在外面有很多的当铺,其实我还是要建议大家,老字号的当铺才是有信用保证,因为他们有他们的职业道德,所以今天如果收了假的,你就当作被蒙了,上一门课,缴了学费,这个就认赔杀出,他就不能够再转卖了。所以民间的当铺业者,经常也有很多的老师傅精于鉴定,像最近这二三年,各位不晓得有没有机会看电视,有什么鉴定家里面宝物的,有那样的桥段,家里面的什么传家之宝,买了什么玉石,就上节目给鉴定师来免费鉴定。有的时候也是一翻两瞪眼,他就说我花了多少钱买了这个玉镯子,然后鉴定师一看,这个答案揭晓,不值五十块,是假的,所以当场,这个就亏大了,所以那个就是一翻两瞪眼。当然如果也有那种,当年可能人家要急于变现,你基于帮助他,可能就是说这个也很便宜,就把它买下来了,结果一鉴定,价格翻了几十倍的也有。如果我们不是专家,如果真的没有很投入去研究,我还是奉劝大家,不要去做这种买卖或做这种收藏,因为都很容易缴学费,所以不容易,鉴定这一行当。

好,我们再往下看,我们看到下面一个姓氏,一百一十,贝这个姓氏。贝这个姓氏在现在就不多见,台湾,中国大陆都没有进入到百大。不过谈到贝这个姓氏,应该会想到有一位名扬于世界的华人建筑家,贝聿铭。贝聿铭这个聿,那个聿就是法律的律扣掉双人旁,那个铭是那个铭谢惠顾的铭,金名铭,贝聿铭。他一直都在海外从事工作,所以他算是华人在世界级知名的建筑家。

贝姓它其实最早的时候,是周文王有一个儿子受封在贝这个地方。贝,它原本是加上一个耳朵边的。我们在中国的部首里面,中文的部首里面,耳朵边的有两个,摆左边的我们叫做阜部,摆右边的叫做邑部,所以我们都说“左阜右邑”,左边的是阜部,耳朵边摆在右边的是邑部。阜部的字,各位如果常常翻字典,阜部的字经常都跟什么相关?跟高地有关,跟山丘有关,跟冈陵有关,地形地貌如果有凸出的,比较高出一般地平线的,很多的词汇都是用阜部。右边如果是耳朵边是邑部,邑部就跟地名有关。所以这个贝原本是加上一个邑部,因为它本来是个地名。所以后来这一位受封在郥的周文王的儿子,后来他的子孙就以国名为姓,后来就把耳朵边给拿掉了,就剩下贝壳的贝,由此可知贝姓是从姬姓派生而来。后来还有个来源,就是山东的临淄附近有一个地名叫做贝丘,在春秋时代的齐国,这个贝丘就已经是当时齐国的国君,经常去打猎的地方,所以当地人也以这个贝丘为姓氏,后来也有姓贝。大概就是有这两支来源。

再来我们看到堂号。堂号里面有一个堂号叫做留任堂,留任就是希望能够挽留你下来,继续担任地方的父母官。所以它的典故是来自于明朝时候有一位贝恒,他原本是担任邵阳的知县,后来改派到东阿去担任知县。

谈到东阿,大家都应该不陌生了,因为也是拜一个连续剧之赐,叫做《后宫甄嬛传》对不对?里面就有提到东阿它有阿胶,有听过阿胶吗?就是这个阿,胶就是胶水的胶,阿胶就是在古代的一种,应该算保健食品,它是用驴子,驴子,有狼?对,也有一种是驴子,有一种是驴子,来源有这几种,用这种动物去提炼出来的,它有点像是动物蛋白,那个什么?应该算是胶原蛋白,类似那样子,所以它是一个保健食品。因为自古以来,东阿这个地方阿胶就很知名。因为取得狼不容易,所以驴子后来是变成阿胶的大宗。因为连续剧的推波助澜,所以阿胶就后来市场上大受欢迎。现在在中国豢养驴子本来就相对的少,所以后来也因为产源,原料不足,就到国外去整批买驴子,造成很大的杀戮。所以像这个,如果大家有吃斋的话,这个都不能用。还有另外一个东西,大家可能也要留意一下,就是那个什么?龟苓膏。龟苓膏也是动物性的,除非它是标榜素食的我们才能用。因为我自己吃素,我对这个很了解,还稍稍有了解。

有些东西我们在吃的时候,不要以为甜的,什么蛋糕,甜的,不一定能用。我不晓得大家有没有吃蛋,有没有蛋奶,如果有蛋奶的话,那个蛋糕大致上一定有蛋,所以那个蛋糕,如果不吃蛋的素食者,是不能够吃那种一般的蛋糕,他要去买那种没有蛋奶的蛋糕。我要讲的是坊间有很多那种软糖,软糖那个要很小心,因为它有很多是用动物胶,明胶,对,有一些它是用猪皮,猪皮做为那个胶的来源,所以那个都不能用。所以我们吃素还是要特别留意一下,稍微的看一下成分,如果不太确定的,那我们就算了,就不要吃了,还有很多东西可以用。

好,我们再往下看。后来贝恒因为在东阿广受老百姓的爱戴,所以朝廷本来要调用他另外它用。东阿的耆老就到朝廷去上呈,希望能够挽留贝恒继续留任。所以后来朝廷也就顺应民意,就升他一级,原地留任。所以贝恒的子孙就以此为典故,就立了堂号叫做留任堂。

历史名人,贝姓的还有这两位,我们看到第一位,叫贝琼。因为他自小就笃志好学,所以后来就四处的去讲学,一直到了晚年才专心的,中年的时候才专心于科考,因为早年就是游历大川,四处讲学。科考中举之后,洪武三年,朝廷就应召他来编修《元史》,所以后来他就集中在编撰元朝的历史。

中国的正史基本上都是这个原则,就是由后代,后面这个朝廷,后面这个朝代为前朝来修史。所以像明史就是清朝的时候有开明史馆,开一个馆阁,明史馆,然后招募学者来修明朝的历史。当然这个是自古以来,修史的一个工作惯例是如此。

这是贝琼。我们看到另外一位,贝青乔。他是清朝晚年的爱国诗人,大家对他就比较陌生,其实跟他同时期的还有像曾国藩,跟他同时期,谈到曾国藩大家就比较熟悉了。所以他也是在同时期大量的创作诗歌,尤其在对于外强的侵略,老百姓尤其在炮火之下,那种民不聊生的情况,贝青乔也有如实的记录下来,所以他记录了一组诗叫做〈咄咄吟〉,有一百二十首绝句,这个是他创作的比较集中主题的,而且有一个主题来做铺陈的。那个咄咄是什么?书空咄咄,不是咄咄逼人,是书空咄咄。书空咄咄这个成语就是说,有很多很奇异的事情我没有办法理解,然后他就是自言自语,然后在空中在那边写,怪哉怪哉,怎么会这样?等于是自己跟自己对话。旁人看起来就是,你这老兄真怪,事实上他是用这个方式来批评一些人物,来批评一些朝政,所以这个咄咄后来有这样的一个意涵。所以这个〈咄咄吟〉,很显然就是贝青乔他去看当时的满清政府的腐败,然后对于列强侵略的容忍,然后老百姓的辛苦,他把它做了一些陈述。

好,我们再回来,一百一十一个姓氏,明这个姓氏。明这个姓氏真的很少见的,在中国大陆在台湾都没有进入到百大。它的来源是春秋时代秦国有一位大将,名字叫做视,他是百里奚的儿子,这一位视就是百里视,他的字叫做孟明。他的故事其实在《左传》里面,是很有名的一个段落。后来在高中课本里面,好像也有把这一段撷取出来当作国文课本,就是秦晋殽之战。如果大家有读过这个课文的话,就是百里孟明视,百里视他率领秦国的部队要去偷袭,他要去偷袭郑国,后来到了郑国的时候,郑国的国君就请老臣出马,反而说服了百里视,跟他说,你今天要跟晋国一起联合来攻击我郑国,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今天秦国毕竟距离郑国很远,你今天跟晋国联军打下我郑国了,可是真正受惠的,直接受惠的是谁?是晋国,因为晋国是郑国的邻国,你今天劳师动众,然后两个国家一起来联合攻打我,真正占便宜的是晋国,秦国你得到了什么?对不对?很有道理,后来这个百里视就被说服了,反而就不打了,后来就准备要撤兵回去。后来晋国也知道秦国的部队被郑国给说服了,反而在殽,殽山这个地方偷袭秦国的部队。这个变化很快,原本是一起相约去攻打郑国,是盟军,现在反目成仇,自个儿就打起来了。后来在殽这一战就大败,然后百里视就被俘虏了。被俘虏之后,也是经过一番折冲才被释放。回到秦国去之后,百里视就为了要雪耻,就协助当时的国君秦穆公治理国家。最后就一雪前耻,也击败晋国。这位百里视,后来在秦国有很高的地位。所以后来他的子孙就以孟明,以他的字为姓。后来就逐步的把孟明简化为明。这就是明这个姓氏的由来。孟明视因为是百里奚的儿子,百里奚又原本是虞国公族的后代,因为虞国被晋国给灭了,所以百里奚就只能够辗转来到了秦国,然后当秦国的大夫。所以虞国的祖先可以往上追溯到黄帝,黄帝姓什么?姓姬,所以明这个姓氏是从姬姓派生而来的。还有另外一个起源,也是从姬姓而来,说是虞仲的后代,所以它也一样是姬姓派生而来的。

我们看到这个堂号,堂号有一个廉慎堂。晋朝的时候有一位叫明汲的官员,担任县里面的主簿,非常的廉慎爱民。在古代的县级官员里面,经常会看到主簿,主簿是一个类似现在什么样性质的工作?就有点像会计室主任,主簿就是管那个会计的。大家会想说,县衙门里面会有什么东西要有会计?可多的,以前县太爷,知县,他最主要的工作除了要治理百姓,他还要兼任法官的工作。所以我们看那个连续剧,有没有?不是说有冤屈要去伸冤,就要在那个公堂之上什么?击鼓对不对?所以县太爷还要兼任法官,而且他还要调查,还兼任检察官,所以他权力很大。除此之外他还要担任税收的工作,每一年要收多少税,有米粮,然后布匹,都要有人来帮他张罗,主簿就是管这些。他非常的廉洁,因为通常钱来钱往,担任会计、主计的这些人,因为钱来钱去,如果你心一旦有点偏邪了,就很容易这里头会动手脚,可是明汲就是很公正,而且非常的谨慎小心,所以在任内都得到了很多的赞赏,老百姓对他也非常的支持。有一年县里面遭了荒年,明汲就下令开仓赈灾,主张要赈济百姓。所以家里面如果有人经过了荒灾之后,有人病死,有人饿死,没有能力下葬的,明汲还自己掏腰包献棺材,让这个往生的人可以入土为安。所以老百姓就很拥护他。后来朝廷也知道明汲的功劳,后来由主簿直接拔升为县令,县太爷。子孙就以此为典故,立了堂号叫做廉慎堂。

我们再往下看,我们看到另外一位历史名人,明姓的历史名人真的也不多,除了明汲之外,另外一位明克让,隋朝的一位大夫。明克让他原本是在南朝的宋齐梁陈的梁任官,后来又到了后周,北朝的后周,后来又在隋朝担任职官。他经常对于当朝的一些事务都会发表一些谏言,所以在隋朝来讲,也是以耿直出名的一位大夫,也留下了很多的著作,留给后人来阅读。

明姓的我们就简单的帮大家来做一个介绍。我们看到下面一百一十二个姓氏臧姓。这个臧姓就是不卷舌的臧。所以这个臧姓经常都会跟弓长张、立早章混淆。尤其我们台湾人卷舌音我们都卷得不够到位。同学是南方人,妳们那边南方卷舌音好像也没到北京的那种程度,其实我们都卷得比较保守一点,没有像北京那个。我都经常开玩笑,我就说北京人那个卷舌,卷到好像那个舌头要吞进去一样,好卷,当然是开玩笑的。我们在台湾因为不太卷舌,所以有的时候那个有卷舌的张,跟不卷舌的臧有时候就会混淆。但是因为臧这个姓氏在台湾少,所以大致上不会有太大的误差。因为我们台湾张姓是大姓,比例还是比较高。臧姓的远祖是源自于春秋时代,鲁国的国君鲁孝公有一个儿子,他的字叫做子臧,后来也受封在臧地,所以后来他的子孙就以臧为姓。鲁国的公族本来就是姬姓,所以臧这个姓氏就是从姬姓派生而来的。

臧姓的历史人物我们来介绍一位臧霸。这位臧霸,从这个名字里面来看,霸,就感到他应该是一个武将,没错,他年少的时候其实就很讲义气,所以结交了很多的朋友。后来因为他的父亲因罪而入狱,这个少年时候的臧霸就纠集了他的朋友,就把父亲从牢里面给救出来。这个就是劫狱,越狱。当然劫狱、逃犯,就不能够在那个地方安居乐业了,就四处逃窜,躲避官府的追击。后来辗转就加入了陶谦的阵营,后来就带了兵对抗东汉末年时候的黄巾之乱。后来臧霸也自立为一个地方的势力,后来也跟吕布有所冲突。跟吕布冲突之后,反而两个人化敌为友,臧霸就协助吕布继续经营地方。吕布后来也遭曹操的大军压境,当然,吕布再英勇,双拳难敌四腿,更何况曹操帐下有这么多的文臣武将,而且他基本上,曹操在当时北方已经没有敌手了,所以大军压境,吕布最后也只能够战败。后来吕布被杀,然后臧霸就投降曹操。投降曹操之后,曹操也知道臧霸是一个人才,是一个将才,所以就让他在北方经营青州、徐州,两个地方的军事防务工作。所以也有很好的出路。后来北方因为曹操要统一北方,要对抗袁绍,所以臧霸也献了不少力。北方统一之后,他又往下要去收服孙权的势力,所以臧霸也在这个阵中效力。所以一生也是戎马倥偬,到处征战,也为自己的家族争得了很多的光辉。所以后来魏文帝曹丕建立曹魏之后,就褒扬这个功臣,臧霸就是位列朝廷所颁布的第三大功臣。第一大功臣是曹仁,曹仁本来就是他们曹家的人,当然曹仁他在武功的建树也很高。另外一位是张郃,张郃本来就是曹操帐下五子良将之一,本来也是沙场老将。臧霸排列第三,也算是居功厥伟了。这个我们就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一下臧霸这个人的事迹。

下面我们看到一百一十三个姓氏计姓。这个计,不晓得各位之前有没有看过这个姓氏?我也是借着这一次准备教材,才发现原来也有计这个姓氏,这我也是第一次见到。它在中国大陆、在台湾都没有进入到百大。计姓的远祖是古帝王夏禹的后代,因此计姓是源于大禹的姓氏姒姓,由姒姓派生而来。这个是一支。另外一支是来自于周武王,他建立周朝之后,封上古时代的古帝王少昊的后代在莒这个地方,成立了莒国之后,莒国的国君因为他建都在计斤。所以后来莒国的公族就有以国都为名、国都为姓氏的这种状况。因为计斤两个字,后来就省略了一个斤,剩下计。所以另外一支是从莒国发展而来的。

堂号的地方我们来看一下,在南宋时候有一位计有功。计有功也在我们下面历史名人的说明里面,大家可以互相参看,重点就是计有功他自己写了一本书叫做《晋鉴》。这个鉴是什么?这个鉴我们还有另外一个写法,就是把它写在,把金字边写在左边,所以各位如果看到这两个鉴(鉴),不要以为是两个字,它是一个字。有看过这个鉴吧?好,现在我们把金字边拉到下面,那个写法也是有的。

我们在汉字里面经常有这种偏旁位移,可是事实上它是一个字。像我们现在写里面的里,我们现在常写是写成这个样子(里),我以前念小学的时候,我们课本里面的写法是写成这样(里)。有看过吗?可是这个就很少见,现在一般我们都写这个(里)。有没有差别?没有,因为它都是衤部,然后形声偏旁里,它只是把这个里摆到旁边,还是摆到肚子里边,所以这是没有差的。然后群这个字,群策群力,合群的群,这个群,一般我们看到是这个写法,可是还有一个写法(群),有没有看过这个写法?有,所以它也是一个字。

所以像这个鉴它就是有这两个写法。鉴是什么意思?鉴就是镜,镜子的意思。所以先前我们不是谈到,唐太宗有一位大臣,有一位贤臣叫做魏征,这位魏征也曾经跟唐太宗说过:我们如果以历史当作镜子,我们就可以了解国家兴衰的一个道理;以人当作镜子,我们就可以了解自己,要以别人做为榜样也好,或者是以别人做为一个借镜,所以镜子的功能它就有了这样的延伸,就是以镜子来反省自己。

所以这本书叫《晋鉴》,计有功他其实就是讲东晋偏安的例子,他也希望东晋偏安,后来导致国家逐渐的衰落,最后走向灭亡,同样在南宋的时候也是偏安江南,所以计有功就以晋朝的故事,这些人物,这些朝代的兴亡,撰成了这本书进献给皇帝,希望皇帝能够以东晋为借镜,不要重蹈覆辙。

但是我跟大家报告过,其实中国的历史很有趣,它总是会历史重演,它总是这样。所以在《三国演义》的开卷语里面,它就讲中国大势怎么样?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所以分分合合,感觉好像这样的循环也的确是如此。所以很多人都说读历史有什么用?读历史才有用,我们怎么能够知道未来的趋势?我们不知道未来的趋势的时候,我们回头看,我们回头看以前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如果有类似的情况发生,那我们看它后来发展的状况,后来它的结果,我们就可以以过去的案例来预测未来我们的趋势。所以历史是有用的,只是看你怎么用而已。很多很痛恨历史的人,都是因为以前读历史的时候,被老师要求背时代,什么一七八二年发生什么事情,天啊,对于记性不好的学生来讲那个很痛苦,要记人物,不止记人物,还要记他的字,记他的号,记他哪里人,天啊,还要背那个铁路,那个铁路从哪里到哪里,什么省分盛产什么,很多那种很琐碎的,为了考试去背,当然很多人都会觉得我通常用不到。可是真的要让他培养出兴趣,如果能够体会这个历史的趣味,很多人都很喜欢历史。好,来,我们再往下看,所以这个计有功也是用心良苦,希望朝廷南宋不要走向东晋的那个老路。

另外一位,我们再回头看一下,有一位计然。这个计然大家对他也很陌生,其实他是春秋末年的著名谋士,而且还是一位经济学家。怎么说?因为计然其实他自己也著书,然后也有自己的学生,所以经常四处去讲学,然后招收门徒,跟着他一起游历山川。他自己也有一些事业经营,所以他对于商业的经营也有一些心得。偶然之间就巧遇了越国的大夫范蠡,范蠡据说也拜他为师,计然就传授范蠡七个计谋,这七个计谋就是协助范蠡,让他帮助越王勾践复国,所以范蠡就拿这个锦囊妙计,只用了五道计谋就成功的复国了。所以计然也算是间接促成勾践复国成功的幕后功臣。当然因为他自己经商有术,范蠡跟他学,不只学政治的作为,也学商业,先前我们也讲过了,后来范蠡弃政从商,改名叫陶朱,后来去做生意也发了大财,所以他在生意场上的师父也是计然。虽然说他的材料不多,可是大致上我们可以透过范蠡的成功案例可以了解,名师出高徒,计然应该也是一位善于商业的前辈。

我们看到后面一百一十四伏这个姓氏。伏这个姓氏,中国大陆跟台湾都没有见它进入到百大。伏姓其实很古老,据说是上古时代帝王伏羲氏的后代,那就很老了,很久远了。伏羲氏在民间我们都说他怎么样?伏羲氏,对,画八卦,伏羲画八卦,所以后来才有《易经》这个系统,而且当然民间有很多他的故事。也有一说,说伏羲他跟女娲是夫妇,是夫妻,后来就有一些创生神话就推衍到了伏羲。而且伏羲跟女娲的故事不是我们汉族人有,西南民族的苗瑶民族,他们的创生神话也跟伏羲跟女娲有关。所以人类学家就说,云贵这一带的少数民族,像苗瑶,都是从古代的北方逐步的南迁到西南去的,也有这样的一个说法。伏羲的后代就以伏做为姓氏。后来也有一些少数民族,在融入汉族的过程里面,也改姓氏为汉姓伏姓。

堂号的地方我们来看一下,有一个堂号叫做藏授堂。这个藏授堂的典故就跟伏胜有关。先前我们也曾经讲过伏胜,他是后来传《尚书》很重要的一个源头。伏胜他原来是秦朝的博士,历史上称他叫伏生。但是我说过了,这个伏生是伏先生的意思,伏老师,伏教授的意思。不是我们现在讲称呼学生叫某某生,不是这个意思。焚书坑儒的时候,据说伏生将《尚书》藏在墙壁里面,所以后来就保存了他这一套《尚书》。到了汉高祖灭秦之后,汉朝已经开国了,伏胜就把墙里面的《尚书》给挖出来,有一部分已经长霉了,腐败掉了,还留下一部分,后来伏生就靠着这一部典籍,他自己默背的内容去补足那些腐烂的部分,然后就在齐鲁这一带传授。后来汉武帝的时候,当时伏生已经高寿九十多岁了,因为他讲《尚书》,不仅在地方上很知名,连中央朝廷也知道了。而且当时《尚书》这个典籍,没有很重要的,很准确的传本,所以就特地派了鼂错去向伏生来学《尚书》。由伏生的女儿口授,由鼂错来记录。这个鼂错的鼂写法是比较复杂一点,下面它就是一个黾,就是苍蝇的蝇的右半边。鼂还有一个比较简单的写法,就是写成这个样子,这个晁,有卷舌。所以这两个鼂(晁)是一样的。如果大家有读《水浒传》,《水浒传》里面有个天王晁盖就是这个晁。后来为什么鼂错去向伏生学,为什么要由女儿口授?大家猜猜看?鼂错就直接去跟伏生学就好了,伏生讲,他就把它背出来,他来写就好了,为什么要有一个伏生的女儿来当作口授?因为有口音的问题。了解我的意思。因为伏生是齐鲁一带的人,讲话有口音。鼂错是洛阳来的,当时的雅言雅音,就是标准的官话,听不懂,有乡音,所以要有人来稍微的转译一下。

伏生也因为这样,所以他的《尚书》才能够流传下来。后来因为鼂错去向他做记录,所以当时鼂错所记录下来的《尚书》,他是用什么字来写定的?当时汉朝通行的书体叫什么书?叫做隶书。所以我们后来在经学史上,因为后来用隶书写定的这一套版本,我们称它什么?今文经,就是当时汉朝所通用的文字。如果是像从什么地方挖出来的,而且那个竹简上面是写古文的,那个版本我们就把它叫做什么?古文经。有一次我们有讲到今文经跟古文经,其实内容大致上也是大同小异,差别在哪里?字体而已。可是后来为什么会弄得今文经跟古文经水火不容,他们是在争什么?他们在争什么?争,说实在的就是争那个博士的位置。我们刚刚不是提到博士吗?所以他们要去争那个,在学术场上的争,事实上背后的目的是有政治利益的目的,所以不是单纯的学术之争。好,这是伏生,因为他当年藏古文《尚书》,后来又传授古文《尚书》,鼂错把他写定的时候,因为是今文的版本,所以后来就导发了今文经的传递。因为伏生有藏跟授,所以后来子孙就以藏授堂做为堂名。

另外一位伏姓的历史人物就是伏完。伏完是伏生的后代。因为伏生他自己备受朝廷的重视,所以他的后代其实也沾了余荫,所以后来在官场上面也有不错的发展,尤其到了几代子孙之后,有一位伏完,他女儿叫做伏寿,这个伏寿后来就成了汉献帝刘协的皇后。汉献帝是东汉最后一代皇帝,接下来就是什么?接下来就是三国时代了,所以他是最后的一位皇帝。伏完也因为女儿嫁了皇帝,所以他是皇帝的岳父,所以也沾了光,就担任朝廷的重责,重要官员执金吾。执金吾这个官员其实用现在比较白话的解释,就是首都禁卫的指挥官,就是首都的戍守由他来指挥,所以是很重要的职官,就等同于清朝时候的九门提督,掌控北京城的防务。后来曹操因为有意要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他就开始掌握大权。有人当然是反对曹操,所以曹操也有一些遇刺的经验,不过都没有成功。伏皇后因为她的夫君是汉献帝,汉献帝现在是被曹操所挟持了,所以伏皇后就写了密函,给她的父亲伏完,希望伏完能够去组织一个计谋,然后来诛杀曹操。但是伏完不敢,因为曹操太厉害了,他的眼线到处都是,所以他怕事迹败漏可能会牵连整个家族,后来伏完他自己不敢做。可是他千错万错就是他把这一封密函,给了他的另外一个妻子樊氏的妻舅,叫樊普,就给了樊普看,结果樊普一看,就把这个事情密报曹操。所以后来曹操当然一开始他也没有发作,他对这个事情没有发作,是后来才整肃伏家,所以牵连了数百人一起被杀。

所以从这个故事其实我们要知道,有很多事情真的要守口如瓶,如果你觉得这个事情事关重大,绝对不可以外露。

好,时间也到了,我们就今天先到这边。谢谢各位。
本文转载慈光文化,感恩您慈悲学习






圣贤教育

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

传统文化育天下


弘扬传统文化,传播中华孝道,

广结天下善缘,助力全球华人!



◎上善若水,与爱同在 




本平台为爱神新月老师搭建

发心弘扬传统文化

遵循古圣先贤的教导

故取名曰"传统文化育天下"


◎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本平台学习传统文化,从而提高家庭、婚姻、做人处事、幸福指数。通过互联网的力量传播,帮助13亿中华儿女学习圣贤教育;感恩您加入传统文化学习平台,从今天开始与平台同学共进步吧!


[  向 左 滑 动 等 惊 喜  ]


尊敬的仁者:

关注公众号可以学习传统文化,学好弟子规做好中国人,把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发扬光大!践行孝道,帮助您家庭幸福,夫妻甜甜蜜蜜,孩子健康成长。您若想了解网站上更多课程节目,敬请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观看全集《圣贤教育改变命运》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