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续小儿语》第11集 | 张清泉教授主讲



《续小儿语》(第十一集)

张清泉教授主讲


我们今天就继续上个星期还没有讲完的部分,“快意从来没好,拂心不是命穷”:

学生:“快意从来没好。拂心不是命穷。安乐人人破败。忧勤个个亨通。”

“快意”就是指心情舒畅、称心如意。“拂”是指违逆。所以前面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我们遇到任何事情,如果它都很称心如意的话,其实从来是没有所谓的好结果的;而相反的,如果事情不顺我们的心,也不是因为我们的命运困窘不得志。如果我们一味的贪图安逸享乐,贪图安逸享乐的人,最后往往都是遭受到失败的命运;而相反的,如果知道担忧思虑,就知道勤勉努力、防患未然,到最后个个都是会通达顺利的。“亨通”就是通达顺利的意思。所以说一勤天下无难事。

然后《孟子·告子下》篇里面有讲到像“拂心非命穷”的例子,它这边举了六位圣贤,像舜他一开始是在农田里面耕作,然后傅说是担任筑墙的工人;胶鬲是在捕鱼、晒盐的;而管仲管夷吾他是从狱官的手里面,就是从监狱里面把他找出来;孙叔敖是在海边;百里奚是在市集,他一开始是奴隶,被人贩卖。他举了这六位圣贤,虽然一开始环境是非常的困厄,但是最后他们都是有一番的成就。所以孟子这边就跟我们讲说,所以天要降大的任务给这个人,就是要使这个人承担重任的时候,往往都会让他遭受到困苦,就使他的心志感到困苦,然后使他的筋骨疲劳,使他的身体感受到空乏、感受到饥饿,就是让他所有的作为都会觉得不顺心,就是拂乱他的所有的作为。这些我们在外表面上看非常的不顺利,但是其实这些都是为了要让他的心性可以更加的坚韧,增加他的能力。像跑步一样,一开始我们可能跑步觉得很痛苦,肌肉酸痛,觉得路途非常的遥远,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持续的锻炼,最终我们就能攀上山顶,可以看到明媚的风光,不只体能,心性上的锻炼也是一样的。像天将降大任这一段话,学生自己是非常喜欢,从国中课文看到这段之后,一直都把它拿来像当座右铭这样,后来不管是在学业上还是后来的职场,遇到任何的挫折都是有这段话会浮现,告诉自己要持续的努力,只要每一天都比前一天更加的进步,总有一天可以成功。

然后安乐破败,忧勤亨通,就是一样,《孟子·告子下》篇里面有讲到这句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像开国的君主往往是在患难之中,兢兢业业,励精图治,而最终开创了一个朝代;相反的,末代的昏君贪图安逸享乐,而最后就造成国破家亡。就像我们常常听到的富不过三代,也是这样的道理。

再来《论语.卫灵公》篇里面有讲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就是说如果我们人不知道深谋远虑的话,就会有近身的忧患。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青蛙在温水里面觉得很舒服,可是最后因为不知道去考虑后面的患难,最后可能会被煮死。

再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里面有讲到,古代的仁人不会因为外在的环境而感到开心,也不会因为自己的遭遇而感到悲伤;相反的,他们会在天下的人还没有考虑到事情的时候,预先去忧患、去考虑,而要等到天下都感受到安乐了之后,他们也才可以放心。

所以像师父上人告诉我们:“不为自身求安乐,但为众生得离苦。”在逆境的话,我们要随顺恶缘,不要心生嗔恚,这样才可以消业障;而处在善缘的环境的话也不要贪恋,这样才会福慧全现。心净才能生慧,行善才能生福。报告完毕。

老师:好,很好,这几则讲得很好,没有什么问题,这些注解大致上都大同小异。接下来就继续:

学生:“儿好何须父业。儿若不肖空积。不知教子一经。只要黄金满室。”

这里的“父业”就是指父亲的家业和事业,如果引申的话,也可以引申至祖先留下来的家业。接下来是“不肖”,不肖有不好的意思,也就是说儿子的品行和他的才能不如他的祖、父辈。“空积”的意思就是财产积累了,但是最后还是被挥霍一空而没有用处。

这一段的白话翻译就是,子孙若是德才兼优,子孙何须再依靠父辈留下的家业才能过活?子孙如果德行和才能都不及他的父亲或者他的祖父辈,他们祖父辈积下来的财富,最终还是会被子孙去坐吃山空的。世人很可惜,不知道教育子孙去研习经典,获得安身立命、处事待人的良方,反而汲汲营营的去追求满屋子的黄金。这里满屋子的黄金,就是指丰厚的家业和家产。

我们都听过林则徐先生说过一句名言:“子若强于我,要钱做什么?子若不如我,留钱做什么!”这句话就很白话,大家应该都能明白。我们的祖先,学生的祖父、祖母也曾教育我们的父母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儿孙自有他们之后处世立命的路,不需要我们长辈为他们操心。但是很多人还是不能明白这句话,所以就留了很多财产,认为自己已经为孩子铺下了很好的路、未来的路,他们自己可能以前有苦过,就不希望儿孙再重蹈他们的覆辙。可是佛家有句话说,财产是五家共有的,就是王、贼、水、火、恶子,这恶子就是指不孝的子孙。就是你留再多的财富,儿孙如果他们没有自力更生能力,或者是他们没有那个福气去享受,终究会把你的财产给败光的。

所以后面这句话说,“不知教子一经,只要黄金满室”。这句话其实最早的出处可以从《汉书·韦贤传》找到,它说:“遗子黄金满籯,不如教子一经”。满籯的意思就是整个竹篓、竹筐,就表示把丰厚的家业留给子孙,不如教孩子去研习经教。所以黄庭坚先生有一句话说:“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籯常作灾。”我们都能看到很多富贵人家,到他们第二代、第三代的时候,常常就会因为争家产而去诉讼于法庭,这个可以说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因为学生对这句话感觉很深刻,是因为学生的祖父辈,从大陆到南洋的时候,就因为非常的刻苦,在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之后,很可惜却没有平均的分配,而造成祖父一辈争家产的事情。虽然之后以各得其所为结局,但是这个已经造成了祖父一代兄弟之间的不睦,或者是父子之间的不合。所以这句话非常深刻,就是跟我们说,读书才是最重要的,金钱只要够用就好。

学生的报告就到这里。

老师:好,讲得都很好。我补充一点就是,这个“不肖”的肖跟“孝顺”的孝,这两个不肖有什么不一样?孝顺的孝,不孝那就是不孝顺而已;这个肖指的是,我们讲肖像,照相相片那个肖像,肖就是相似的意思,所以不肖就是不相似,品行不好,没有出息,孩子跟父亲,没有像父亲那样的品行优良,所以这个不肖指的是这个意思。其他的都没有什么问题,就是这个黄金满籯最早的出处,同学已经找出了《汉书》,平常大家比较熟悉的应该就是《三字经》:“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这个是跟我们蒙学相关的部分。

还有一则,“君子名利两得”。

学生:“君子名利两得。小人名利两失。试看往古来今。惟有好人便益。”

这里的“君子”指的是人格高尚、才德出众的人。古来“小人”这个词有非常多的意思,它可以指平民,它可以指没有受过教育的人,这边指的是我们一般所说的,人格卑劣、品行不好的人,基本上这类人都是与君子相对的。“试看”是古代常常会出现的一个词,就是请你看或者是且看的意思,有希望读者去延伸思考,或者是深入的探究这件事情的意思。“便益”就是方便或是便利,在这句话里面它就转成得到了便宜。

整句话的白话意思就是:正人君子们,他们不求眼前自己的蝇头私利,为了众生、为了大众去服务,最后而流芳百世。奸邪小人,他们可能贪得他们眼前的一些小利,但他们的结局却通常不好,而且名声是遗臭万年,得不偿失。所以请看看从古来到现在,真正只有好人,正人君子才能得到了便宜。

有一句话说,“君子落得为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君子落得为君子,也有人说是“君子乐得为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为什么君子落得为君子?那是因为君子知天命,他们知道因果循环,他们知道报应的道理。小人他们不畏天命或是他们不信因果,不信因果就会造成自身的一些损失。所以我们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他知道一切事情都是命中注定,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而且争最终也是自己分内的事情,损失也是应当要损失的,所以他们不会汲汲营营的去追求人世间的一些名利,或是一些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小人因为他们不信因果,或是他们不知道因果报应这件事情,所以常常非常的用心,他们非常的用心去追求他们所谓的人生的成功,可能就是自己的名利,或是一些物质方面的享受。物质享受当然是一般人最想追求的东西,不过小人他们要追求,通常就可能是用损人利己,或者是不正当的方法去追求,所以常常搞得自己患得患失心神不宁,常常以为可能自己所做的事情、错事会被揭发。所以这边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其实是《论语》里面的一段话,它说的就是君子和小人心态上最大的分别。这边“戚戚”就是刚才所说的患得患失,和忙于算计他人。所以小人为什么会长戚戚?就是常常会行险以侥幸,他们认为可能自己所做的事情,在有生之年应该不会被其他人发现,不过这就造成了自己的提心吊胆。

黄庭坚先生在七岁时,他曾经作过一首《牧童诗》。这首诗跟一般的《牧童诗》有一些差别,很多人写《牧童诗》都是聚焦在牧童的轻松跟他们的悠闲的生活上,但黄庭坚先生他这首诗写的,就是把牧童的心境跟大人的心境做了一番比较,所以说“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很多人在算计的当儿,就忽略了本身内心的一些良知,或是他们可能体会不到真正的快乐,所以黄庭坚先生就很感慨说,机关用尽不如君,纵机关算尽,终是命中注定。

学生的报告就先到此。

老师:好,讲得很好,举的例子都非常恰当。这里我稍微补充一下,“君子名利两得,小人名利两失”,“名利”,君子的名利,君子之名当然就不用讲了,君子有什么利呢?君子之利,君子所得到的利,跟小人所得到的利是不一样。

各位读过《孟子》,义利之辨,有没有读过?有背过?“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就是义跟利怎么区别、怎么分辨?简单的讲,就看我们的起心动念、我们的动机,如果你是以利为出发点,或者是你从义为出发点,就不一样。如果你是一切都以私利,以个人的利、欲望为出发点,很有可能就会不择手段,有可能就会做一些不义,不义的动作、不义的举动。以利为出发点,处处都是唯利是图,就有可能做出一些不义之举。如果你是以义做出发点,义就是正正当当的行为、合宜的行为,以义为出发点,以义为出发点未必就不利,谁说讲道义的人就一定是穷酸一辈子?不见得。而且这样以正义、以仁义为出发点的,他所得到的利,有时候可以超越世俗的这种利益。就像我们一般讲,过年大家在恭喜发财,恭喜发财,发的是世间财,还是我们佛家叫做功德法财,听过吗?功德法财,法就是法门的法,佛法的法,功德法财就是我们修福修慧,让我们智慧提升,现在有一个法律名词叫做智慧财产。我们所谓的智慧财产,倒不是一般世俗那个你侵犯我的创意,所以我要告你侵犯智慧财产权,那个是世俗的智慧财产;出世法无漏的智慧财产,那是至高无上的,这叫做功德法财。所以君子所得到的利是这种利,得到的名就是君子之名。君子之名我们去年讲过,这个就是天爵,天然的尊贵,比人爵都还尊贵。人爵就是世俗的这些公卿大夫,世俗的这些高官,做大官的这些官位,那个叫做人爵,爵位的爵。所以孟子讲天爵、讲人爵、讲义、讲利,这个精神都是在这个地方。

这个段落我们就做个结束,接下来是底下的新的进度,“厚时说尽知心,提防薄后发泄”。

学生:“厚时说尽知心。提防薄后发泄。恼时说尽伤心。再好有甚颜色。”

这边的“厚”跟“薄”是指交情,就是交情的深厚跟淡薄。“知心”是指知心话,就是互相了解对方内心私密的话语。“发泄”是指发散宣泄。所以前面两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两个人交情很深厚的时候,我们常常可能会跟对方互相诉说,内心的一些比较私密的想法,但是可能要提前防范,如果当两个人关系疏远的话,对方有可能会把你的秘密泄露出去。

再来“恼”是恼恨愤怒,“伤心”是指使人内心受伤难过的话,“颜色”是指脸色,这边是指面子。所以最后面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有时候可能因为生气,可能都会口不择言,说一些伤害别人的话,可是当气头过了之后,心情比较平复了,这时候哪会还有面子再去求要跟对方和好?所以这边有讲到朋友的相处,我们可能会常常听到人家说,不可以没有防人之心。可是如果我们一直怀着提防别人的心,那我们可能事事都会一直怀疑,怀疑别人是不是要害我们,到最后都会造成自己心劳身苦,苦的也是自己。

就像师父上人有讲说,防人其实就是一种染污,就是因为你一直提防,你的心就不平、不清净。所以我们对待众生应该是要把他当佛菩萨看。而且像佛经上有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以我们不要怀着一直怀疑的心,因为到最后苦的也是自己。相反的,我们如果朋友之间相处有了问题,我们应该是要反省自己,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就是看自己在比如说像选择朋友方面,是不是符合君子之交?言行是不是忍辱慎言?有没有符合君子九思?这三个是交友处世之道。

首先是君子之交,我们常常听到人家说“君子之交淡如水”,这句话其实出自于《礼记》,然后《庄子·山木》篇里面也有讲到,是说君子之间的来往就像水一样的平淡,而小人就像甜酒一样的甜蜜。那么为什么会这么说?在晋朝的葛洪的《抱朴子·疾谬》篇,里面就有解释到:君子之交他们是道义的结合,就是以道义交往,他们是因为志同道合而在一起,所以念念都是成就对方的心,虽然彼此的来往平淡,但是最终还是可以持续下去。而小人则不一样,小人是因为权势、利益的结合,他今天因为在你身上他想要得到某种利益,或是他看到了有个利益的趋向,所以来跟你亲近,然后可能阿谀奉承、谄媚,虽然表面上是很甜蜜的,但是哪一天这个利益没有了,或是他已经得到他想得到的,他最后也是会跟你分道扬镳,甚至如果有利益冲突的话,还会跟你成为敌人。

像《中说·礼乐》篇里面就有讲到:“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就是这个道理。《论语·卫灵公》篇里面就讲,君子庄敬自持而不与人争,与人和谐的相处,但是不会结党营私,道不同不相为谋。《孟子·万章》篇里面有讲到,我们交友是要因为他的德行而来往,而不可以夹带任何的目的或私人利益。

在忍辱、慎言,唐朝的寒山大士有说道,嗔就像心中的火一样,它可以烧掉功德林,所以我们要忍辱才能维护我们的真心。就像清凉大师有讲过,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也是这个道理。

然后《大智度论》里面有讲到忍辱有两种:非众生数的忍辱就是指说外在的无情之物,像自然环境,譬如说风、寒、水、火这些;然后众生数就是指有情众生,对我们可能加恶或加害。如果我们面对这些逆缘都能安然忍受,不会心生嗔恚,那么这就是忍辱。就像《金刚般若》里面有讲到说:“一切法得成于忍”。

《增广昔时贤文》里面有讲到:“恶语伤人恨难消。”我们如果以不好的语言去伤害别人的话,会造成别人对我们的怨恨,这种怨恨往往是非常难以消除的。《妙法圣念处经》里面有讲到,所以我们不能以舌根去说染著欲望的事情。《论语·卫灵公》篇里面就有跟我们说,言语要忠诚信实,行为要笃实恭敬。所以如果我们都能做到这样的话,即使在野蛮的地方,也可以处处通达无所阻碍。

再来《论语·季氏》篇里面有讲到君子九思,就是说君子有九项是需要去思虑的。雪公太老师就有讲到说,这九项其实是有一定的次第,不可以混淆。就像首先是对境,对于外在的环境我们要考虑、思虑我们看得是不是明白,听得是不是清楚。如果我们对外在环境都清楚明了之后,再来是我们自己的表态,态是态度,就是我们的脸色是不是温和,对待人的容貌是否谦恭有礼。再来是出动,就是去执行事情,我们的言语是否忠实诚信,然后处理事情是不是有认真尽责,是否有一颗恭敬的心。最后是防非,就是防止过错,像我们如果有疑问的话就要去问;然后如果我们有生气愤怒的话,就要考虑到,如果我们把这个愤怒发出去的后果,可能会造成后面的困难;然后见得思义就是说,我们不管是得到名利,还是财位什么的,都要考虑到它是不是符合道义。就像孔子有说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就是要以道义为准。

所以师父上人有常常以“六和敬”还有“四摄”勉励大家要遵守施行,就是要以一颗诚敬谦和的心,所以这样对于人我的是非我们就不会在意,慈悲喜舍,就会常常念佛。

报告完毕。

老师:好,很清楚,举的例子都很丰富。刚刚这个君子九思我再稍微补充一下。后面这个防非,“疑思问,忿思难”,这个难也可以念作ㄋㄢˋ。如果是读作难ㄋㄢˊ的时候,就是刚刚同学讲的,当你在生气的时候、在愤怒的时候,你就会想到,我们常常讲退一步海阔天空,那你如果怒火一烧,火烧功德林,把以前过去你对他的好,统统都一笔抹杀,很多事情就从头来了,好不容易建立的关系,建立的功德,统统都消失了。所以事情是不容易的,那是就难ㄋㄢˊ来解释。那读作难ㄋㄢˋ就是灾难,你就想到了后果就带来灾难,这个叫做忿思难。

“见得思义”,有利可得的时候,你就要思考合不合义、合不合正义、该不该得。所以这三个,一个是贪,一个是嗔,一个是疑,疑思问,贪嗔疑。

这个是一连串的,面对外面的环境,外面的境界,看得清楚、听得清楚。看清楚听清楚以后,你怎么样表现你的态度,也是一样温良恭,“色思温,貌思恭”。这个色跟貌有点差别,“色”就是脸色,“貌”是整个身体的动作。再来出动,出就是说话或者是做事,就是言行,一言一行,“言思忠”,做事要敬,敬业,敬业的精神。这个是君子的九思。

接下来这一则:

学生:“事到延挨怕动。临时却恁慌忙。除却差错后悔。还落前件牵肠。”

这边的“挨”是指拖延磨蹭的意思。“临时”就是指说事到临头,接近截止日期的时候。“恁”就是如此这样。所以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往往我们在事情任务刚开始交办,就是刚开始接到任务的时候,我们可能都会推迟拖延,然后害怕而不愿去动手执行,最后往往拖到快要接近截止日期的时候,才如此的慌乱匆忙。如果像这样子的拖延,不及时完成事情的话,不止会出现差错让人心生后悔,还会使人,就是我们可能做后面那一件事情,还会一直记挂着前面没有完成的事情。“落”就是得到。“牵肠”这边就是指非常的挂念无法放心。

这边就是遥想当年,学生有想到小时候可能考试都是拖到,什么月考、期中考、期末考,都是拖到最后一天才复习,寒暑假作业也都是拖到后面几天才开始赶,这样子往往都结果不是很好,不尽理想。所以大家可以问问自己,你今天是不是拖延了?拖延我们可能有这些原因,就是所谓的理由:我们可能有无根据的安全感,就是觉得说反正时间还很久,还有很多时间可以去做;或者是因为自己懒惰懈怠,而不愿去行动;或者是想各种的理由,觉得现在不是做这件事情的时机;或者是说别的事情好像应该要先做,就先做别的事情,然后把重要的事情而拖延;或者是自欺欺人,觉得说没关系熬夜就可以完成了。但是这些拖延,最后都会造成我们事到临头,接近截止了才会很慌乱匆忙;往往也让自己压力很大,身体影响健康;也会有时候容易出差错,浪费更多的时间,这些都是拖延的代价。

所以我们要怎么战胜拖延?首先要勇于面对自我,要类似跟自己的内心对话,找出自己拖延的原因,到底为什么拖延?是因为害怕还是因为懒惰?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再来就是分解目标,有时候我们看一件事情,可能会觉得它很庞大不知如何下手,觉得很害怕,但是如果我们把它试着拆解,分成一项一项的小目标去完成,一项一项的克服,就可以比较容易去执行;再来也可以设定期限,我们不一定要把事情都压到它的底限,我们可以提前几天,设定属于自己的期限,这样就可以提前完成而不会一直拖延。

所以我们要活在当下,从当下出发,遇到任何事情就要立即去做。

报告完毕。

老师:好,讲得很好,有切身的体验。其实大家都差不多,暑假作业没有人第一天就把它全部做完。但是这个道理大家都懂,譬如说十天后的事情,十天后要交差的作业,真的有人第一天把它做完,剩下九天就逍遥自在;有人拖到最后一天才做,前面九天忐忑不安;当然也有人都忘了那一回事了,所以他前面九天也很逍遥,可是到最后一天就是慌慌张张。

底下有几个补充的。同学的大意翻译写得已经很不错了,不过我提供两个小建议,让你那个语义、语气更加明确。

“事到延挨怕动”,这句不大好讲,一开始也不太好理解。因为我们今天是最后一次了,以后碰到这种六个字的,六言的,你要确定它的断句。通常都是二二二,但是这个二二二当中,有时候会上二下四,有时候会上四下二。上四下二跟上二下四,断句断得不一样的时候,那个解读也会有不同。“事到”,这个解得很好,不过如果再补充一下这个注解,事情出来的时候。事到,这个地方就要断句,延挨怕动,所以这个句法就是上二下四。不是上四下二,上四下二的话就是事到临头事到什么,往往会解释成事情演变到了什么什么阶段。在这个地方这个到,指的就是初来乍到那个时候,事情初来的时候,所以你把它翻成任务刚开始的时候,翻得很好。

不过这一句,如果前后顺序把那个因果关系确定一下,读起来就会比较顺畅了。推延害怕动手执行,应该是说你因为畏惧动手执行,导致一再拖延,这样子的话,语气、语义就会更加明显、明确。就表示我们的心态,我们通常碰到一件事情,事情来了,我们会评估一下这个事情是棘手吗?还是说轻而易举?轻而易举当然就很轻松了;如果是很棘手,于是开始就有一点畏惧,不想去碰触这个问题。譬如说你如果当过老师、当过家教,碰到一个棘手的学生、碰到一个棘手的家长,今天小孩子出了一点事情,你不得不跟家长电话联络,为了什么时候要打这个电话,心里面就一直很不想打,很不愿意去打这个电话,就这样一直拖拖拖,拖到最后还是得打,可是你拖得愈久事情就更加的复杂。类似一些危机处理,当机要立断,没有当机立断,只要拖多花一小时,多延误一天,你就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所以我们讲,因为你的心理障碍是怕,“怕动”。这个怕动很不好讲,你一乍看之下什么叫怕动?因为我们在前面那个序言讲,有一些措词就比较通俗一点,比较俚俗一点,没有像作诗那么文雅。如果是作诗的话,这样的用词其实不是很高明的作诗手法。你们都作过对联、作过诗,诗可以一再的锤炼锤炼锤炼,锤炼到增一字减一字都不得。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必须要了解他,当时可能就是迁就一些俗语,通俗一点。

所以就一直拖,拖拖拖到接近截止的时候,“临时却恁慌忙”。现在就是“恁”这个字的解释。恁这个字的解释有很多,如此这样也是其中一种,还有一个是任凭,所以这里头,这两种解释你都可以并存。你想说拖到截止的时候,反而如此慌忙,慌乱匆忙,也讲得通;或者是说只能任凭他慌乱匆忙,也可以的,读起来跟文字的意思并没有相违背。其他的就没有问题,就照原来所讲的这样子。

接下来是“往日真知可惜”:

学生:“往日真知可惜。来日依旧因循。若肯当年一苦。无边受用从今。”

这边的“往”就是指过去、以往,“来”是指未来、将来,“可惜”就是令人惋惜,“因循”就是指遵循旧有的习惯而不知改变。所以前面两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对于我们过去的时光,我们好像都会觉得知道说要去可惜,说当时为什么没有好好的去珍惜把握,但是对于现在乃至未来的时光,我们却仍然像以前一样不知去把握它。如果我们过去的时候,我们以前如果肯勤奋努力,而不会怕吃苦,这边的“苦”是指刻苦勤奋努力,那么我们现在就可以得到广大无边的益处,受用无穷。

这边一样,学生要反省一下自己。英文单字学生从以前不知道为什么,英文其实这个科目不会讨厌它,但是对于英文单字特别的讨厌,都非常讨厌背,然后文法也是。每次背英文单字就觉得很痛苦,所以就一直去逃避它,就像鸵鸟一样,埋在土里,就觉得看不见它这样子。可是就一直拖到现在,现在像要准备雅思的考试,开始后悔说为什么当初不多背一些单字。学生都会跟朋友开玩笑说,可能人一辈子都注定好要背多少的单字,学生时代不好好的背,现在还是要还。所以学生现在知道,要好好的保持冷静,努力用功,不然到时候可能将来年纪大了,还要戴着老花眼镜背单字。

所以这段话是告诉我们要珍惜时光,好好的努力。就像《论语·子罕》篇里面有讲到,孔子看着河川有讲到说:流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日夜都不会停止,一去不回。再来,汉代的乐府诗《长歌行》里面有讲到,少壮的时候不努力,老来就只会徒然的伤悲。陶渊明的《杂诗》有跟我们讲,年轻年少的盛年时光是不会再重来的,所以我们要及时努力,不然就会像岳飞的《满江红》里面讲的说:“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再来朱熹的《偶成》里面有讲到:“一寸光阴不可轻”,就是告诉我们要把握时间。然后明朝的钱鹤滩也有讲到,《明日歌》里面就是说,我们一直说明天,就等明天再做,一直都拖明天,可是明天有很多的明天,我们如果一直都等待着明天,万事都没办法有所成就。

所以我们要及时向学,要终身学习。汉朝的刘向的《说苑·建本》篇里面有讲到,年少的时候学习就像太阳刚升起一样,光芒万丈,非常的容易;而壮年,古代的壮年是指三十岁,三十岁以上再学就像中午时候的太阳,虽然不像刚升起的太阳那么明亮,但是也还可以;但是如果到了老才学习,就像点燃蜡烛的灯火一样,就是比较昏暗,但是老来学总比不学习好,你点燃蜡烛的明亮,总比你在黑暗中摸黑行走还要来得强。所以《大戴礼记》里面有讲到,君子会珍惜时光去学习,及时的落实实行,对困难的不会去逃避,也不会贪图安逸。《周易·文言·乾卦》就讲到,君子进德修业要及时,学无止境。

《三国志·王肃传》里面有提到“读书三余”,告诉我们有三个空余的时间可以利用。像冬天就是一年当中的空闲时光;夜晚就是一天当中的空闲时光;再来,阴雨的下雨天也是空闲时光。就是告诉我们随时都要把握这些时光,好好的读书。

所以胡适就讲到“要怎么收获,先那么栽”。我们要好好的把握当下。往往这些道理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但是我们却没有去好好的实行,所以要“即知即行,知行合一”,“活在当下,知足常乐”。像印光大师又勉励大家说,学道之人要念念不忘“死”这个字。我们常常想到我们总有一天会离去,那么我们时间是有限的,才会知道好好的把握当下去努力,道业才能有所成就。

报告完毕,谢谢大家。

老师:好,同学举的例子都很丰富,资料来源很多元、很棒。

底下看看,一样有一个小地方提供你做参考。这个“真知”,你可以解释为真的知道或真的了解,但是也可以解释成真知灼见那个真知,明确的见解,都讲得通,只要讲得通都可以并存。所以如果解释成真知灼见,前面这一句的意思就可以变成这样,往日的真知灼见的确是值得珍惜。过去,因为我们对过去所发生过的事情,所经历过的这些体验都是刻骨铭心,我知道这样做是不行的,那样做是不可以的,怎么样做可以更省时、省时间、省力气,知道;知道是一回事,重点是你往后的日子,你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样才有积极的建设性。如果你明知道这样做不行,明知又故犯,这就是后面说“来日依旧因循”,你往后的日子还是没有改,那就没有用了。

所以第三句才说“若肯当年一苦”,当年就是说,你知道这样做不行的话你要改变,改变是需要一点勇气,需要吃一点苦,吃苦耐劳。这样无边的受用就从当下就开始,从你改变的那一刻开始,从今就是这个意思。

这个给你两个解释可以斟酌参考。

好,接下来就“东家不信阴阳”:

学生:“东家不信阴阳。西家专敬风水。祸福彼此一般。费了钱财不悔。”

这里的“东家”是东边的邻家。“东家不信阴阳”,东边的邻家不相信阴阳,这里的阴阳有真理的意思。“西家专敬风水”,西家是西边的邻家,西边的邻家唯独敬仰风水,这里的专是唯独的意思,敬是敬仰。“祸福彼此一般”,这里的彼此是对称词,有你我的意思,虽然你我得到的祸福很平常,这里的一般是平常。“费了钱财不悔”,这里的费是消耗,悔是懊恼过去做得不对,但消耗了钱财也不懊悔。

这里它要告诉我们的是:其实真正能改变自己的未来的命运,你去祸增福其实不单单只是靠风水,而是我们自己的品行道德要达得很好。如果自己做到了很好的品行道德,就可以完全的改变自己的命运,其实也不一定要完全靠风水。它这里的意思是,一般人都不太会明白真理,而是去花钱或者是浪费体力,去请风水师,或者是依照风水来改变自己家里的位置,或者是买房子的时候,要选一些风水比较好的位置。其实风水只是表面上一般的形象,其实真正能改变命运的,是自己的品行道德、自己的造作。

这里的阴阳是古代哲学的概念,古代把万事万物概括为阴和阳,并以双方变化的原理,来说明物质世界的运动。风水是认为房屋或坟地的方向,以及周围的地脉、山势、水流等,能决定吉凶祸福的传统见解,常用于兴建房舍或埋葬死者。

学生报告到此。

老师:好,这一则的意思大家现在要听仔细一点。关于这个阴阳的部分,刚刚同学举了这段解释,如果是纯粹就《易经》的阴阳那个哲学概念,没有错,是照这样讲没有错,不过在我们这里头,“东家不信阴阳”,这里头的阴阳是指阴阳五行,还是指风水,风水就是讲阴阳的。因为《易经》有几个派别,《易经》本身有数字,有数理的、有图像的、卦象的,还有义理的。后来很多学《易经》的,那个动机都是为了看风水,变成图像相数派。其实《易经》教到最后,还是告诉我们做人品行最重要,品行胜过一切。所以这里头的阴阳其实还是风水,你查那个汉典它会讲,讲风水、讲看命的那种人就叫阴阳,它是另外的引申义,风水是照这样讲没有问题。

所以这里头第一句的意思,东边的邻家不相信阴阳风水。其实它上句讲阴阳,下句讲风水,其实是同一件事情。一个专信风水,一个不信风水,到最后祸福都一样。这个“一般”是指一样的意思;平常,这里一般就不能解释为平常了,你信风水,我不信风水,结果我们的祸福都一样,是这个意思。西边的邻家唯独敬仰,这里也不太适合用敬仰,应该是说,专敬这个敬就是非常谨慎遵行,非常的谨慎按照风水之说。民间有一些相信风水,今天要出门一定要翻那个什么历,农民历看看,大利东西,不利南北;然后家里面的摆设,门口一定要有一个什么招财的什么;办公室办公桌的位置要怎么样,所以那个大官上任要整修他的办公室,这个都太信风水了。其实你只要,风就是空气流通;水,水质好;再来阳光,阳光充足,这个是最符合自然,就是符合自然的风水,这样才健康。那有的人说这个地方有窗户不好,那就把它封掉,又不通风、又不采光,对健康有影响,想要求健康,结果是背道而驰。

所以这个阴阳是指专门替人占卜、看风水、择日的那些人,就叫信阴阳,就是信这些风水师。所以既然信风水不信风水最后得到的祸福结果都一样,而这个西家就始终执迷,一直都执迷,他还是要信风水。执迷到什么程度?我花了多少钱我都不心痛、都不懊悔,是这个意思。

好,接下来这个“德行立身之本”。

学生:“德行立身之本。才识处世所先。孟浪痴呆自是。空生人代百年。”

这里的“德行”是品行道德。“立身”是建立自身做人处世。“德行立身之本”,品行道德是建立自身做人处世的根本。“才识处世所先”,这里的才识是才华和器识,处世是与世人相处交往。才识处世所先,才华器识是与世人相处交往的首要条件。“孟浪痴呆自是”,这里的孟浪是言行轻率、冒失,痴呆是愚蠢笨拙,自是是自以为是。言行轻率和愚蠢笨拙还自以为是。只是“空生人代百年”,这里的空生就是自己不携带任何东西,百年是一辈子、一生的意思。只是自己不携带任何东西,在人间时代过一辈子。

这里要告诉我们的是,其实做为人类,我们应该把自己的品行道德做好、培养好,这个是我们做为人的根本。如果想要与世人相处交往的话,必须要有才华和器识,才能在社会上发光、发热。如果自己言行轻率随便,或者是轻慢,还有愚蠢笨拙,如果这样子还自以为是的话,只是自己在这世间空过一生,就是什么都没有。

学生报告到此。

老师:好。这里有几个建议,先把这个注解的部分弄清楚。“处世”,处世是待人接物,应付世情,刚刚同学讲意思是一样,是这个世,不止做事,因为还有人,待人,做事是接物的部分。还有“空生人代”,人代就是人世,世代,一世一代,是这个意思。

所以第一句“德行立身之本”,这没有问题,品行道德是建立自身做人处世的根本。“才识处世所先”,所以这一则它的断句就是上二下四,德行是立身之本,才识是处世所先。“孟浪痴呆自是”,这个是二二二,各自独立的,二二二。“空生人代百年”又是上二下四。先确定它的断句。所以“孟浪”就是言行轻率,“痴呆”,愚蠢笨拙,自以为是。这个刚刚说二二二,你也可以把它解释成上四下二,本身孟浪痴呆又加上自以为是,都可以,都讲得通。

比较大的问题是后面这一句,“空生人代百年”,其实意思就很简单,你如果这样子的话,就是空活了百年人生,就是这个意思而已,其他的解释太曲折了。空生没有错,我们就是空空的来、空空的走,但是我们在翻成白话的时候,有时候必须要再稍微把它的意思婉转一点,讲得更明白一点。有时候你为了要迁就那个注解,还有迁就那个文字,经文本身,难免就会造成我们的那个翻译、那个白话会比较拗口,这个时候就必须要有一点取舍,重点是要传达那个大意。翻译不是要信、达、雅吗?信就是要如实,达就是要通达,第三步要雅。

好,这一则,“谦卑”。

学生:“谦卑何曾致祸。忍默没个招灾。厚积深藏远器。轻发小逞凡才。”

首先是“谦卑何曾致祸”,这里的何曾是未曾的意思,致是招引,谦卑未曾招引祸害。“忍默没个招灾”,这里的忍默是容忍且默不吭声,就是自己把自己的脾气给忍下来,然后世间那些自己认为不如意,或者是让自己有点愤怒的事情,自己都不会把它记在心上,自然也不会说出来。容忍且默不吭声,没有一个是招来灾难。“厚积深藏远器”,这里的厚有多的意思,多累积自己的学识和深远的胸怀;这里的深藏是出自成语深藏若虚,比喻有真才实学的人不露锋芒;远器是深远的胸怀,这里的器是胸怀的意思。“轻发小逞凡才”,这里的轻和小是小小的,发是发挥,逞是施展。只要小小的发挥施展,成为平凡普通的人就好。这里的凡才就是平凡普通的人。

这一句经文要告诉我们的是,谦卑是人类的本性,它未曾招来祸害,容忍且默不吭声,也不会招来任何的灾难。在世间要多累积自己的学识和深远的胸怀,有了这些学识和胸怀,还有智慧,只要小小的发展它,成为平凡普通的人就好,不用特地的去把它炫耀让世人都知道。如果这样子小小的、慢慢的,把它一点一点的发挥出来,得到别人的敬仰或得到的效果,会比把那些自己的智慧还有才干直接发出来的效果更好。

这里引了《弟子规》的“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才干和智慧很深远高大的人,声望自然就会很大,人们所服从的,不是他有多么的厉害的夸耀自己。

学生报告到此。

老师:好。这一则前面两句没有问题,比较有问题的是后面两句。“谦卑何曾致祸”,谦卑未曾招引祸害。“忍默没个招灾”,容忍,这个默不吭声,一般我们讲沉默是没有错,是默不吭声,不过在翻成白话的时候,就用沉默就好了,默不吭声是比较属于口语。容忍沉默就是忍默,没有一个遭到灾难的。

后面这两句,可能你的解读有一点方向不太一样。这两句一样是上面四个字一断,后面两个字一断,厚积深藏这是远器,轻发小逞这是凡才,一个是远器,一个是凡才。那什么是远器?是具有深远胸怀气度的人。凡才是平凡普通的人没有错。这个轻发是轻浮显露,发,发就是爱发表、爱现。小逞就是炫耀小聪明,逞就是逞强,一点点的小小的成就,就要夸耀一下、展现一下。所以我们的这个白话,意思是轻浮显露、逞强爱现,这样的人只是一般的普通凡夫而已,成不了大器。你的意思是我们这样就好了,那是另外一个程度、另外一个层次的讲,要平凡、平实、平常。我们在解释平凡、平实、平常的时候,你可以用平凡来自我勉励,但是在这个地方它是跟前面那句,是大器,是远大之器相对比,变成一个是可取的,一个是不可取的。

好,这样子这边这句没有讲到。深厚累积、藏而不露,这是器度远大的人;然后轻浮显露、逞强爱现,只是一般普通凡夫。两个做一个强烈的对比,言下之意就是要我们学习前面的,不要像后面的,这样大家明白了。

上次一开始我就跟大家讲,同学之间互相观摩,彼此之间的长处互相吸收,所以你们以后的成就,都有可能比老师更好、更强。我这次看大家这样子努力的准备这个资料,我觉得比我自己一个人在那里找找找找来找去,所得到的这些成果你们都更加的丰富,我自己也学到很多。因为时间也差不多,我们后面的就留待下一节,今天应当可以把全部都讲完,告一个段落。

好,我们这一节课就先到这里。

本文转载慈光文化,感恩您慈悲学习






圣贤教育

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

传统文化育天下


弘扬传统文化,传播中华孝道,

广结天下善缘,助力全球华人!



◎上善若水,与爱同在 




本平台为爱神新月老师搭建

发心弘扬传统文化

遵循古圣先贤的教导

故取名曰"传统文化育天下"


◎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本平台学习传统文化,从而提高家庭、婚姻、做人处事、幸福指数。通过互联网的力量传播,帮助13亿中华儿女学习圣贤教育;感恩您加入传统文化学习平台,从今天开始与平台同学共进步吧!


[  向 左 滑 动 等 惊 喜  ]


尊敬的仁者:

关注公众号可以学习传统文化,学好弟子规做好中国人,把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发扬光大!践行孝道,帮助您家庭幸福,夫妻甜甜蜜蜜,孩子健康成长。您若想了解网站上更多课程节目,敬请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观看全集《圣贤教育改变命运》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