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文化(52)】彭真:子女教育上的“苦心安排”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
彭真,原名傅懋恭,年轻时因为参加革命工作用过许多化名,1937年到延安后,改名“彭真”。新中国成立后,彭真曾任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市市长、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职务。彭真留给子孙后代的精神财富是巨大的,他近百年的人生,自始至终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
彭真出生于山西省曲沃县侯马镇垤上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年的他在艰苦劳作的环境中长大,养成了尊重劳动和劳动人民的高尚品质。
彭真和张洁清夫妇共有四个儿女,长子傅锐、女儿傅彦、三子傅洋、小儿子傅亮。彭真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他身体力行,深入农村、工厂,听取群众意见,进行调查研究。彭真的子女说,正是父母注重从小培养他们尊重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意识,才使他们经受住了艰苦生活的考验。
女儿傅彦回忆说:“我们从来没有觉得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父亲也是,周末带我们出去,要么就是看麦子去了,要么就是看工厂去了,然后到了地里,往土地上坐一坐,就和基层干部群众聊天座谈。所以我们这些孩子,包括第三代,都觉得自己是个普通人,这是他给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东西。”
彭真教育孩子的方法很特殊,他不说教、不打骂,和风细雨、润物无声。他经常给子女们写些条幅,或教导,或勉励,并分赠给几个孩子,像“实事求是”“坚持真理,随时修正错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都是他常写的。
彭真身居要职,但他严于律己,公私分明,不搞特殊,不搞裙带,从不为自己和亲属谋取私利。对待子女亲属,更是率先垂范,严格要求。傅彦在一篇纪念父亲的文章中写道:“我最敬佩、最崇拜的就是您。特别是在更多地了解您、明白您之后,才由女儿对父亲的崇拜升华到一个晚辈对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崇拜。”“您永远是我精神的支柱,生活的楷模。”
【微信公众号】大兴安岭纪委
忠诚 干净 担当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投稿邮箱dxalxj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