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程作业|南京老城区道路名称时空演变研究

李宏健 谢楠 高瑜 空间人文与场所计算
2024-09-04

按语

       2021年春季学期是“空间人文与数字人文”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第二年开课。2019年和20年有全云端——实际是中英文两门课、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双语版本但共享一个课程编号——64学时的高强度经验(绝大多数同事可能全年讲课都到不了这个强度,而自己最癫疯的学年一共上9门课)。

       去年的英文版课程实际更像本年度的组合,请的客座教师报告是一个完整学年度的规划,自己在这个领域所能想到和操作到顶尖的学者汇聚一堂,不辜负我们世界前五的排行。在很多比天津大学更有资历和资源来教数字人文课程的高校还在一轮轮讨论该怎么开课的时候,我们自己已经践行了好几遍。而且就像我的软件实习课,每一轮都在不停地自我批判。

      前面的学生作业虽有划水的(英文课国际学生博士生划水比例偏大——因为本来就没几个修课的),但大多兴趣满满,有些非常惊艳,因此当时对本届修课同学的成果也充满期待。刊登作业这一次是全本,不管好坏都给大家看。有几个“零壹lab”喜欢的,也照老例儿给他们先发,也算是给南大诸位老师一贯支持的一种小小答谢。

     学生专业习惯,总是有几个作业是“城乡规划新技术”的内容,但跳出相对狭窄专业语境的问题或故事往往就更为有趣——虽然有的很稚嫩,有的潜力也没能继续发挥很可惜,刚刚开始并不必苛责。希望天地展开之后,可以有更多的各种鹰莺雁燕展翅翱翔。


——何捷于返回深圳上班的航班


南京老城区道路名称时空演变研究

李宏健 谢楠 高瑜

引言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拥有富有历史信息的各类路名,且这些路名记录着城市的历史变迁、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本次研究对象为南京市老城区的主干路、次干路以及支路。本研究将路名信息按照建路及命名时间划分,通过历史文献、地图等原始资料搜集历史上设计路名的文献,同时也通过网络地图进行数据提取、筛选研究基本信息,最终录入数据库后得出道路等级、建成时间、命名时间、改名次数的时空特征;同时归纳出路名的时代特征和类型。本研究通过研究路名信息,尝试揭示政治经济、社会形态等对城市发展和文化方面的影响,为发掘路网信息内涵拓宽研究思路。




点评意见

陈静、潘威、何蓓洁、邱伟云

陈静南京地名的传承性挺强,但是不同历史时期会比较混乱。你三国时期名称的数据来源是哪里?(答:对《南京地名大全》进行了人工识别和判断)这个工作量巨大,第一南京的地名哪条路和哪条路是不是同一条路这就存疑,第二是有些路消失了但地名还在。如果中间人工投入的量够大,去考证是没有问题的,但我会觉得中间可能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中间准确性能有多少可能要有一个评估,有一个列表之类的表达。你的时间拉的太长了,可以聚焦民国到现在,路网比较稳定的时候再来看,把后面分析的东西可以再深化一点。

邱伟云:假如最后要成文的话,建议加上历代对于道路命名机制的说明,比如这些路是由谁来命名的,是官方命名还是群众产生的,并且又是如何确定下来的。

潘威:小组的工作整体来看挺好的,也比较贴近现在城市地理研究的思路,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第一,你工作中没有用到太多的解释,如路名的变化道路的新建等等,只呈现了一个现象,跟城市的发展联系不紧密。第二,你所用到的材料是不是都是地名志这样的材料?(答:是)如果都是地名志作为材料的话,局限性还是比较大的,因为在地名志的编写中对地名的很多解释质量还是不好控制的,下一步的话可以自己再去做一些实地调研和原始文献的梳理。第三,我还想请教一些三国到南唐时期路的形态和位置都是能够确定的吗?(答: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没有做一个地图上的对比)

何蓓洁:我本来期望的是从路名探讨到城市空间的讨论,但好像后面并没有对呈现现象本身做一些过多的解释。从可视化的角度来看,我觉得有些颜色选择的较为接近,图面结果有时候看起来并不明显。


(注:点评意见根据评议老师现场点评录音记录整理并提炼,未经评议者本人审阅。特此说明。)



任课教师:何捷 

课程作业汇报评委:陈静 何蓓洁 潘威 邱伟云

课程助教:杨明 张舒



编辑 / 宋一鸣

执行 / 罗婧萌

校对 / 杨书帆


相关链接




    。


合集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故事地图

金衢盆地商周聚落遗址空间分布研究

数字人文视角下的唐边塞诗文化挖掘研究

“竞赛获奖秘籍”——如何实现有效建筑设计竞赛

上海电影地图:1990-2010年中国电影中的上海城市意象



“空间人文”讲座系列

第一讲:地理信息数字典藏库与文化遗产研究应用

第二讲:“空间人文”及其在城市史与景观史研究中的应用

第三讲: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修复创新

第四讲:数字人文与人文大数据

第五讲:Digital Humanities & Humanity Big Data

第六讲:From Space to Place: Cultural Heritage Recognizing, Understanding and Archaeology

第七讲:The Tortuous Path of Digital History in the Chinese Humanities: From its Past to the Future

第八讲:空间人文学:GIS于人文社会科学跨领域整合应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空间人文与场所计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